李白名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的是什么?

陪你读历史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句李白著名的诗句,妇孺皆知,但是你能说出这里的“床”指的是什么吗?想必十人中有八九位会解释成“睡床”。

并且我们在上学时学到的这首诗的释义就是: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虽然老师告诉我们这里“床”就像我们每个人想当然的那样,理解成睡觉的床,但是我们不禁要刨根问底的思考一下:月光即使能洒在床前,但霜是不能落到室内的,所以,不应该会写出“疑是地上霜”这样的句子。可以说,这样比喻是完全不恰当的。

李白在创作这首千古名篇《静夜思》时,是在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社,当时李白26岁,同时同地他还创作了一首《秋夕旅怀》,其中也有一句: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

这句话的意思是:芳草不再柔艳,寒冷的霜露催着人们快置寒衣。这句话也表明了他不可能躺在床上,而霜露还能打到身上。

所以《静夜思》中李白所言的

“床”就不应该是睡床,查阅辞海得知,古人为了写诗时为了衬托出妙境,不至于词句读起来那么拗口,所以常用一些带有意境的字来代替,而“床”经后人总结共有5种释义:

1、指井台。

2、指井栏。

3、“床”即“窗”的通假字。

4、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床",《易·剥床·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说,讲得即是卧具。

5、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亦称“交床”,类似于带靠背的马扎。

据说,一位年近六旬的退休教师程实,也对此解释产生了怀疑,经过一番考证,得出的结论是“床乃井床,即井台上的围栏”。他的这一考证结果不但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一幅《诗意图》。

另外,我们都知道,古时人们喜欢围井而居,井边成了居民们活动交流的公共场地。成人在此或取水或洗涤,夏夜来这里聚会纳凉,同时谈天说地,孩童也爱在对着家门的井栏外的空地上玩耍。

那么,古人有没有将“床”指井上围栏的同样例子呢?有的,清朝初年著名词人纳兰容若曾模仿过李白诗中的手法,“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这首词中的“床”也是指的是井栏,同时还称为辘轳架。

而且,李白另一首诗里的“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描写的也是这种情景。

这样就解释通了,场景也符合了:云淡风轻,月光清朗,远山朦胧。诗人一身文人打扮,昂首于井台之上、围栏之旁,吟诵诗作。



小小嬴政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这首名诗《静夜思》,应该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可以张口就来的吧。事实上,多数中国人背诗都是以这首启蒙的。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床前明月光”的“床”,指的是什么?



首先可以排除的是,这个“床”,肯定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床,因为现在的床几乎要到明朝后才出现。

那么,在明代的床出现之前,古时中国人在哪里睡觉呢,那就是“榻”,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之“榻”也。

所谓“榻”,简单说就有些像炕,不是支起来的那种木制大型家具。

此外,古人睡觉的地方还有“席”,这个好理解,就有些接近于日本人现在的“榻榻米”,所谓席地而睡也。

回到“床前明月光”的话题。有人说,这里的“床”是井栏,这个解释是有些牵强的。



事实上,古代诗词中提到“床”的并不在少数,而这个床,其实指的是“胡床”,也就是现在说的折叠椅(或凳)。

首先,“床前明月光”肯定不是在室内的,否则没法解释“疑是地上霜”,既然是室外,就不可能是现在的床啊榻啊之类。

类似的诗词,如李白写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如果这个床是在室内,这青梅如何长呢?

再如宋代词人秦观写的《纳凉》,里面也提到了“床”: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秦观的这个诗很清楚的提到这个环境是室外,而且很清楚的指出,这个“床”就是“胡床”!



那么,这个胡床是什么东西呢?说白了,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常用的折叠椅凳,因为游牧民族逐水而居,经常迁徙,所以不可能有大型的木制家具,折叠椅凳方便携带,所以有此习俗。

考虑到李白出生在西域碎叶,其父辈在西域经商,接触到胡床(折叠椅凳)之类东西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唐宋以后,因为其方便性,类似的胡床(折叠椅凳)也传到了中原,成为常见的简易家具,因而诗词中经常出现“床”的记载,也就理所当然了。


坑爹史册


一看到这句诗,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出自被后人誉为诗仙的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整首诗的内容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但对于“床”字的解释却说法各异,有的译为“井台”,有的认为是“窗”的通假字,有的则认为是“胡床(现代的马扎)”,还有的认为就是指本义,睡觉的床。那么到底是指的什么呢?


在回答问题前,首先必须明确一点,此“床”绝不是我们通常在室内躺卧睡觉用的床。

其实,这个“床”字,指的是古代的“井栏”。原因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解析。

一、古代“井栏”形如“床”。

古时人们喜欢围井而居,井边成了居民们活动交流的公共场地。成人在此或取水或洗涤,夏夜来这里聚会纳凉,同时谈天说地。孩童也爱在对着家门的井栏外的空地上玩耍。


据考古专家研究发现,井栏就是在水井四壁用“井”字形木架从下而上垒成,用来保护井壁使其不塌陷,也是为了防止人们掉入井里,而凸出地表的木制结构围墙。其形四角或八角,形状特别像古代的床,故,又谓之“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所以,把“床”译为“井栏”是可以解释通的。

二、方能达到望月的最佳效果。


诗人李白在一个秋日月光皎洁的夜晚,置身室外赏月,无论是把月光怀疑成霜,还是举头望明月,都需要有一定的距离,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井”的远度和井上方望月的高度,都是比较合乎常理。


此外,在古人心目中井也用来代表家乡,如“背井离乡”的成语就是因此而来的。



所以,对这句诗最符合常理的解释,应该是在寂静的夜里,诗人遥看井栏前的月光,而产生的思乡之情。 并结合此情此景创作出经典名诗《静夜思》。

短短的四句诗,清晰朴素的表达了远在异乡之客,浓浓的思乡之情,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通过吟读诗句,让人对诗人背景离乡、寂寞难耐之苦感同身受,对望月思乡情景的描述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千百年来,始终吸引着世界各国的读者,而且世代流传。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大家对“东床快婿”这个成语不会很陌生,对吧。东床快婿,说的是东晋时期,书圣王羲之年青的时候,太尉郗鉴派人到王家去,在王氏子弟中挑选女婿。来人在王家看了以后,觉得没有合适的人选,只是一个在东床上,袒胸而居,旁若无人的年轻人,神态自若的在吃东西。

回到主题,什么是床?古代睡觉的床,不叫床。叫榻。这个选项是否定答案。有人说,是小马夹。不得不佩服这些人的实事求是的证据推理论断。坐在小马夹上吃东西,坐在小马夹上看月亮,此情此景,何等的醉人!很遗憾,古代人家还没有这么随意。

床,上面垫有席,再置上几。读书写字,喝茶吃点心,便在床上盘腿而居。大致如北方人的炕相似。而床不生火,也不用来睡觉。是用于读书、休息的一个陈设。
床前明月光,一个人独居于床,神思恍惚,洁白的月光仿佛如霜。抬头仰望星空,皓月千里,身在他乡,不由低首长叹!


子衿书法


答:李白名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的是窗。

为神马呢?因为李白爱喝酒,喝高了,就写了错别字,把“窗”写成“床”。让我们修复这首《静夜思》吧!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李白醉酒后躺在床上写的,意思是,躺倒床上就能通过窗户看到窗户前面(外面)明月的光辉,疑为地上的霜,……。

有人说,躺在床上没法低头。其实是可以低头的,就是李白翻身趴在床边吐酒时,一难受就开始想家了——低头思故乡。

另外有人说是李白在外面的“胡床”(马扎)上写的,其实是不对的。你想啊,李白能不喝酒吗?喝多了能平平稳稳坐在马扎上吗?所以,肯定是喝多了躺在床上的,要不也不会把窗错写成“床”。

还有人说“床”是“井栏”,就更不对了。


bj山那边是海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对李白这个“床”字较早产生疑问是郭沫若。

郭沫若的疑问是:“如果是睡在床上,那就一定在房间里,那房间里怎么会结霜呢?既然房间的地上不会结霜,李白断不会做这样的联想。”

产生了这个疑问之后,郭沫若又进一步疑问:“如果是睡在床上,头是不好举起来的。如果举头望了明月之后,在床上又把头低下去,这个动作就更不好做了。”

为了证实自己的疑问,据说郭沫若还让自己的女儿睡在床上模拟了一下举头和抬头的动作,确实很难做到。

即便做到了,那也很是勉强、尴尬,纵使屋外真有明月光,如此尴尬、勉强下,千古诗意早没了。

加之考虑到大诗人作诗对每个字向来千锤百炼,因为郭沫若认为《静夜思》里的这个“床”字,不是咱们寻常所说的那个床,而是另有所指。

那郭沫若认为李白此处的“床”字指的是什么呢?

在李白另一首诗《长干行》中,郭沫若找到了答案——“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这里的“床”指的不是咱们睡觉的床,而是“井床”,也就是井栏。

说到这,有必要说说古籍中关于“床”的涵义。

古籍中的床,涵义有四种:一为卧具,这种说法最普遍;二为坐具,《说文解字》中就把床解释为“床,安身之坐者”;还有一种为坐、卧具,刘熙《释名·床帐》中就说“人所坐卧曰床”;这第四种就是指井上围栏,古乐府《淮南王》中有“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这样的句子。

有根有据,所以郭沫若认为“床前明月光”这个“床”指的是井栏。

当然,也有不少人对郭沫若的说法不认同。不同的意见认为,李白又没说他赏月思乡是躺在床上赏的,坐在床上不行呀,况且古时的坐具本来也叫床。

对郭沫若的质疑,还有更细致的,如果此处的床指的是井栏、井沿的话,那明月光不应该只洒照在井栏前,前前后后远远近近应该遍地清辉。李白从屋里走向室外,由暗处到明处,第一感觉应该是银光溶溶,而非只有井栏一处月光。

还有的从“疑”字入手来反驳的,这个“疑”字分明就是月夜醒来,半梦半醒、迷迷糊糊间产生了月光如霜的错觉嘛,这是李白半夜在床上醒来后的思乡诗意,根本不关井栏什么事。

甚至还有人拿苏轼的诗“春江水暖鸭先知”来反驳的,如果讲死理的话,苏轼的这句诗也不通,因为除了鸭,还有鹅呢,凭啥就说鸭先知,大鹅能同意嘛!

现如今,可能少有人去如此推敲诗句了,甚至会觉得这样的问题很无聊。

之所以回答这个问题,咱觉得还是有意义的,甭管生活的节奏多快,忘了生活的诗意那是一种悲哀。

李白的这首话白却诗意千古的《静夜思》,每个异乡人都曾有过共鸣,那你的共鸣是在床前还是桌畔,还是在一个幽静的院子中呢?


黑句本


“床前明月光”,出自诗仙李白著名的五言绝句《静夜思》。这首诗歌中的“床”,指的就是睡觉用的床,而非几案之类的器物,不必过度解读,把“床”解读成其它东西。


我当年《唐诗选讲》的老师,是黄宝华教授,北大毕业,王力先生带出的研究生。记得黄老师当年对这一诗歌的讲述,床就是床,而非他物。我现在认为“床”就是床的依据,就是此句随后一句“疑是地上霜”的“疑”!——看见月光半醒状态时的感觉。这种感觉能在何处产生?

读者仔细分析一下,诗人若是秋夜伏案,或在井台逗留,尚未上床休息,思维状态很清醒,怎能将眼前的月光,误以为是清霜?

我早年在故乡生活,月光隔窗照进室内,是常见的现象。小学四年级一个停电的晚上,望着照进室内的月光,触景生情,背咏母亲教读的《唐诗三百首》中这一诗歌。

李白的故乡不是关中,但他的足迹在关中逗留的时间最长,这首诗歌的创作地点不清楚,但不会是南方,因为南方的秋天不会有霜,也不会是他的故乡四川。原诗如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此诗家喻户晓,写游子秋夜望月的思乡情怀,浅白生动而感人——秋天的夜晚,床前照进明亮的月光,起先误以为是地上的秋霜!抬起头来,望着天上的月亮,不禁低首思念自己的故乡!



我认为"床前明月光”的床就是睡觉的床。理由:

1.传承上讲,这首诗自唐以来就脍炙人口,从未有人把这床解作井栏杆什么的。

2.逻辑上讲,李白在床边透过窗户或根本没有窗户直接看到的月光都恰当,因此这句成立。难道唐代人建房子窗户都订死的吗?李白住的屋子窗子就一定打不开?难道床不能放院子里?这不是太滑稽了吗。

3.唐和唐之前有许多大诗人如杜甫、曹植等都写过床,难不成都在说井栏杆什么的?更有宋代苏轼就爱乘北窗凉,李清照明月空床,到宋代窗户就都改造好啦?

4.李白站在井边吟诗也无不可能,但是只能说有这种可能。生拉硬扯地断言作此解毫无依据,更无意义。

以上个人观点,不针对任何人。



手机用户山丁子



说“床”之前先说下李白写诗的季节。“疑是地上霜”告诉我们这应该是秋天。

李白被皎洁的月光吸引,而出门看,是不是外面下霜了。这里“床”就凸显出来了。“床”到底是什么?


第一,床就是睡床。现在很多人觉得不可能,其实也有可能。李白作诗的时间不是深秋,不然不可能不下霜。只能是初秋,可能还有秋老虎,夜间开窗睡觉也说的通。只是一觉睡醒,发现地上被月光投窗而入,铺满地面像霜一样,有感而发,作了这首诗。这里唯一的疑点就是唐朝是不是管睡具叫榻不叫床。


第二,马扎。胡床就是指马扎。但不是现在的小马扎。古代的胡床是可以很大的。我们看《韩熙载夜宴图》当中,也有类似的工具。去过国家博物馆的人一定能看到宋代的石雕,会有马扎一样可折叠的大椅子一样的坐具。这都叫床。这个也有可能。“疑”字表示没准备。一定是睁眼看到室内椅子前地上的月光,也可能有感而发。


第三,井栏。这个说法也靠不住。很多人觉得奇怪。其实床在古代一直有井栏的说法。唐代李商隐在《富平少侯》写下:“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所以说井栏也不错。不过有个问题。古代的井只有大户人家才会自家打井,而且井一般都不会在主人的卧房前面,要么在厨房区域,要么在花园里。而且位置一定比较偏僻,不会在庭院中间。庇荫避光的地方比较多。至于普通老百姓,大多是在户外的公共区域,走半天才能遇到。这个只要有一些八十年代前生活经历的人都有印象。

不说李白富裕还是贫穷。他都不可能一抬眼就看到井。而且要是夜游,已经走半天了你还不知道地上是月光不是霜,也就太说不过去了


君笺雅侃红楼


床前明月光的“床”肯定不是床,不是现代意义的床,因为当时睡觉的东西还不叫床,叫做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当时什么东西叫做床呢?这还得从古人的坐姿开始,中国古人席地而坐。



这两幅图都是汉代的。到了南北朝时期马扎传入中原,下图是著名的“北齐校书图”中的一部分。

看见马扎了吧!不过当时不叫马扎,叫“胡床”。到了唐代开始有椅子了,也叫床。比如敦煌石窟里佛像有很多坐着的。

我们现在听到的高僧“坐床”,就是这个姿势,不是坐在我们现在的床上。当然这还是外来坐姿,中原地区盘腿坐在椅子(当时叫床)上。

所以说李白时代没有床,只有马扎,可能有椅子,所以床上明月光中的“床”绝不是床!

除了没有床之外,综合全篇来看,李白是在室外。举头望明月,古代窗户很小,而且用纸糊,室内看不到月亮。

既然是在室外,又没有床,那么诗中的“床”到底是什么呢?会是马扎或椅子么?可以想想一下,大冷天哪个马扎到屋外边,违和感有点强,月光照在上边意境也差点。

所以通常的解释是诗中的床是井边的栏杆,尽管有争议,但基本是最合理的解释了。意境也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