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能顛覆三觀的歷史真相?

386旅李雲龍z


說這樣幾件事:

1.“抗日愛國軍官”成了漢奸。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時,執行捉蔣任務的是張學良的心腹、警衛營長孫銘九,後來又是這個孫銘九,帶人槍殺了東北軍軍長王以哲,製造了二二事變(1937年2月2日),東北軍大亂,被蔣介石乘機分化瓦解。東北軍國軍都已經沒有了他的容身之處。他就投靠日軍做了高官。解放後被寬大處理(寬大原因你懂的),居然高壽而終。想想蔣介石“被逼”抗日倒是堅持到底了,逼人抗日的做了漢奸,毀三觀啊。

2.大漢奸陳公博受審問贏得叫好。

陳公博本為中共一大代表,後來改投國民黨陣營,但是最終還是追隨汪精衛組織了偽政府。是汪偽的二號人物。特別是1944年汪精衛病死後,他任偽政府主席。抗戰勝利後,陳公博被從日本引渡回國接受法庭審判。國民政府組織的法庭為了讓其罪行昭彰於世人,開放了民眾旁聽,還有大喇叭廣播實況。不想陳公博逐條回答指控,簡直可以說是不卑不亢,完全否認投敵行徑,還自認為“有功”。由於其形象好口才佳,居然還獲得了觀眾叫好和掌聲!這是法庭孫始料未及的。因此之後的審判中再也不搞大喇叭廣播了。而陳公博被判處死刑槍決那天,陳態度如果貶義詞形容就是:故作鎮靜,褒義詞形容就是:從容不迫。他簽完字對檢察官們說:再會!那些檢察官居然顧不得應在大漢奸面前的尊嚴,爭相與之握手!

3.戊戌六君子被斬首時圍觀者唾罵。

1898年9月28日,譚嗣同等六名維新變法志士被押赴菜市口斬首。等待他們的圍觀者大多麻不不仁,完全是看客。更有人朝他們扔雜物,咒罵他們謀反!可憐的英雄,落得個這樣的下場!

下圖:陳公博



磨史作鏡


這一天,大清國一個普通的上朝的日子。

道光皇帝關心地問一個大臣:上朝這麼早,你吃早飯了嗎?

大臣很感動,說家裡窮,就匆匆地吃了幾個煮雞蛋,

道光皇帝大驚失色:一個雞蛋10兩銀子一個,我都不敢多吃,你還敢和我哭窮?!

大臣無語!無語!

到了光緒年間,一個雞蛋的報賬價格已經是30兩銀子了。

光緒皇帝作為勤政愛民的表率,每次吃雞蛋都很心疼,覺得自己太奢侈了。

這些皇帝真的挺可憐的,一輩子也不知道市井民情。

那時一個雞蛋也就3個4個銅板就能買到了

雞蛋那時很便宜,只是內務府太黑了,腐敗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

大清亡!也真該亡了!


圍爐史話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顛覆三觀的歷史真相。廢話不多說,直接來乾貨。

袁世凱並沒有下令殺宋教仁

如果沒記錯的話,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上一直都有袁世凱是殺死宋教仁的幕後元兇的說法,殺死宋教仁,袁世凱為了更順利當上大總統更便於接下來的稱帝,宋教仁之死,一直以來都是袁世凱的滔天罪狀之一,不僅是今天,當時很多包括革命黨人在內的人都是這樣認為的,這個事情似乎“鐵證如山”。其實,北京大學尚小明教授經過仔細研讀史料推翻了袁世凱殺宋教仁的說法,具體可參尚小明教授的《宋案重審》。

宋教仁為袁世凱下令殺害,這個說法自從宋教仁被害起一直流行到現在,國務總理趙秉鈞也被人懷疑,但袁世凱和趙秉鈞當時並沒有必要殺害宋教仁,內務部秘書洪述祖是刺殺宋教仁唯一主謀,實施者為武士英。其實早在尚老師推翻這個舊案之前,已經有人提出來殺宋教仁者並非袁世凱,不過提出者認為是陳其美,這個也被尚小明教授推翻了。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也有貪生怕死的部隊

在我們的印象中,日軍在武士道精神的洗腦下,常常是拼死衝鋒,打仗不要命的,尤其是神風特攻隊。其實吧,毀三觀的是日本居然有一個師團集體貪生怕死,那就是日軍第四師團,其士兵大多來自於大阪,所以又叫大阪師團(用地域對稱呼日軍類似的還有仙台師團等等),成員大多是商販,小商小販都喜歡賺點錢,不會為了打仗把命給搭進去,不划算的,這一支軍隊還曾經在戰前集團裝病,指揮官不得不坐鎮醫務室查看士兵是不是真病了。

一戰時期雙方士兵一起過聖誕節

在我們的印象中,戰場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刺刀見紅是常有的事情,但在一戰時期英軍和德軍士兵還曾經走出戰壕,集體慶祝聖誕節。聖誕節在西方類似於中國的春節,說白了就是親人團聚的日子,就是一家人開開心心在一起的時刻。在一戰的第一個年頭(1914年),交戰雙方迎來了開戰以來的第一個聖誕節,這是西方人最盛大的節日,雙方一開始都在自己的戰壕裡歡歌載舞,洗去戰爭的疲勞。不久,雙方士兵竟然走出戰壕一起交換禮物,一起慶祝聖誕,一起抽雪茄,一起欣賞對方家人的照片,甚至一起踢足球。雙方的軍官也都默許了,而且雙方誰也沒有趁機偷襲對方,真是一場君子之戰。如果世界上沒有戰爭就好了。


德軍和英軍一起慶祝聖誕節,注意,帽子上有個尖角的是德軍。


史苑書生


1、魯迅和自己的學生同居

魯迅的原配是朱安,比魯迅年長3歲,他們的婚事是父母一手操辦的,魯迅雖然不同意,但還是勉強完婚。婚禮完畢後,魯迅就去了日本,沒有碰過朱安一根手指頭。從日本學成歸來的魯迅成了北大教授,和自己的學生許廣平產生了感情,兩人很快同居在了一起,並生下了兒子周海嬰。


但難以理解的是魯迅一直沒有和朱安離婚,讓她守了一輩子活寡。

2、譚嗣同竟然主張賣掉新疆和西藏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這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的絕命詩,體現出他為了拯救中國甘願獻出生命的寶貴精神。

但是譚嗣同還說過這樣的話“試為今之時勢籌之,已割之地不必論矣。益當盡賣新疆於俄羅斯,盡賣西藏於英吉利,以償清二萬萬之欠款。”

譚嗣同竟然認為可以把新疆、西藏賣給列強借以償還馬關條約的賠款,而且明碼標價。不得不說,譚嗣同的愛國之心有些狹隘,甚至難以理解。

3、王安石不愛洗澡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他曾領導了著名的變法運動。不過王安石有個非常不好的習慣,就是很不注意個人衛生,不修邊幅,邋里邋遢,長年累月不洗澡。

因為不洗澡,王安石身上一股味道,他的妻子經常對他破口大罵,但王安石不以為然。同事也勸他注意一下個人衛生,王安石還是無所謂的樣子。一次上朝的時候,皇帝看到蝨子在王安石的頭上亂竄,忍不住笑出來聲。下朝後,同事告訴了王安石皇帝為何而笑,這下王安石認識到不洗澡的壞處了,於是慢慢改掉了這個習慣。

4、寫下《憫農》的詩人李紳竟然是個生活腐化奢侈的貪官。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我們小時候背的滾瓜爛熟的詩句,從詩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對農民充滿了憐憫之心。老師還經常拿這首詩來教育孩子們節約糧食。

這首詩是李紳在做大官之前寫的,此時他還有對農民的憐憫之心。但是在李紳做了大官之後,完全變了一個人。他生活奢侈無度,經常花天酒地。李紳愛吃雞舌,每頓飯要殺掉300只雞。有個叫李元的人是他的叔叔,為了巴結李紳,李紳竟然讓李元做自己的“孫子”才願意幫助他。可以用句時語來形容李紳,就是他初心變了。


石頭說歷史


哈哈,這個很多啦,說幾個有意思的。

古代歐洲人,男女性交的姿勢是有規定的,只有一種姿勢,就是女下男上面對面。這種姿勢又叫傳教士式。不用這種姿勢性交就犯法了😂。

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死於放血治療。放血療法是西醫的傳統治療法,切開病人的靜脈放血。華盛頓被放掉了兩千三百毫升血,療程未結束就死翹翹了。

華盛頓的假牙是用奴隸嘴巴里敲下來的牙齒,還有從畜生嘴巴里敲下來的牙齒做的。提供圖片



眾妙之門


1,牛刀。


2008年除了奧運會,還有一個人橫空出世,這人叫牛刀。


他和時寒冰、曹建海一起,人稱“地產三劍客”,牛刀等三人一出世就開始唱空中國樓市,好像房價明天就會跌一樣。


他的“房價會崩盤”“會跌回到2008年之前”的言論迎合了相當一部分人的心理,一時間擁有了大量粉絲。


一些人聽了牛老師的建議:不要買房,不要買房,不要買房。


然後就沒買房持幣觀望等著樓市崩盤,這一等久等了數年,然後發現自己手裡的錢再也買不起樓了。



不過小道消息說牛刀老師在唱衰中國樓市的時候,偷偷在一線城市買了很多套房,實現了財務自由。


2,康有為。


戊戌變法失敗後,譚嗣同等六人為了變法流血犧牲,不過戊戌變法的領袖康有為卻腳底抹油溜之乎也,跑到了外國政治避難。


在日本美國加拿大期間期間,康有為說自己懷揣光緒皇帝的衣帶詔,向各地的海外華僑募集資金,要推翻慈禧老妖婆,解救光緒皇帝於倒懸。


他在演講中慷慨激昂:“惟我皇上聖明,乃能救中國”,希望華僑“齊心發憤,救我皇上”。


很多人為了國家慷慨解囊,康老師於是找到一條發財致富 的康莊大道。


後來辛亥革命後,靠衣帶詔這招明顯不靈了,不過大清亡了,康南海也不再被通緝了,他結束了海外流亡的生活,回到了國內。


他在青島上海等地建了數處豪華別墅,然後先後娶了數名小嬌妻,對於這些小妾它秉承了一個原則:過十八的不要。所以他的小妾都是16歲17歲就娶進門了。


從公車上書始戊戌變法只持續了不過百日,康有為和光緒見面的次數也屈指可數,但是這短短的百日變故,卻讓康聖人吃了一輩子。


3,寇準。


簽訂了“澶淵之盟”的寇準在民間是個清貧到寒酸的清官形象。最著名的是評書小段《調寇》對他清貧形象的描述。


但是現實中的寇準是個標準的官二代,他爹寇湘考中五代時後晉開運年間的狀元,後來官至國公,可謂家道殷實,甚至豪闊。


寇準娶的妻子是趙匡胤皇后的妹妹,也就是他和宋太祖是連襟。


爹是國公,媳婦是皇后的妹妹,寇準又少年中舉,宋朝官員的工資是很多的,所以寇準這輩子就不知道什麼叫缺錢。


所以和民間傳說的不一樣,他花起錢來格外豪闊。


歐陽修曾說,寇準家就沒點過煤油燈,常年點蠟燭,那個年代點蠟燭還是很奢侈的一件事,但是寇準家:


鄧州花蠟燭名著天下,雖京師不能造,相傳雲是寇萊公燭法。公嘗知鄧州而自少年富貴,不點油燈,尤好夜宴劇飲,雖寢室亦燃燭達旦。每罷官去,後人至官舍,見廁溷間燭淚在地,往往成堆。


蠟油流了了滿地,這是徹夜狂歡啊,事實也是。


寇準喜歡看一種叫“柘枝”的舞蹈,一看就是一天,沈括說:


寇萊公好柘枝舞,會客必舞柘枝,每舞必盡日,時謂之‘柘枝顛’。


當然看美女跳舞也會無酒不歡的,寇準請人喝酒有個毛病,喜歡把大門一鎖,不喝嗨了不給開門。


往往一喝就喝一宿,有位叫李宗諤的官員估計實在是喝不下了,趁人不注意從門下邊爬出去,逃了:


宗諤嘗預會,日既夕矣,而關不可啟,遂於門扉下竊出,得馬以走。


大約一輩子豪闊的寇準不會想到他後世在民間的形象是一個扣扣搜搜的形象。



===============

文:薛白袍



薛白袍


比利時是歐洲的一個小國,只有1100萬人口,作為西歐的十字路口,也是北約和歐盟的總部所在地。

比利時給我們的感覺,一直是個人畜無害般的存在,甚至有那麼一些些西歐北歐那些君主國家所特有的美好吧,但是在比利時的歷史上,它作為一個歐洲小國,對殖民地的血腥殘忍甚至遠超英法等世界殖民帝國。

1865年,利奧波德二世成為比利時國王,繼位後,就迫不及待地對非洲剛果展開了空前殘酷的統治,而他最著名的手段,就是砍手。

處於比利時殖民者統治下的剛果奴工每天要從事極其繁重的勞作,但是他們卻只能勉強果腹,即使如此,殖民者還要給他們強加看不到盡頭的勞動負擔和極其殘酷的懲罰。

如果奴工當天沒有完成工作任務,他妻子的一隻手就要被砍掉,下次再完不成,砍掉他妻子另一隻手。再有下次,就看他們孩子的手,再小的嬰兒都不放過。

在利奧波德二世統治期間,有近1500萬剛果人慘遭殺害。


雲中史記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或成最大輸家。

英國為了向中國輸入鴉片,就是為了扭轉貿易逆差。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根據南京條約,開放五口通商。英國人以為開放五口通商,向中國的出口量就會增加五倍,但最後發現對華貿易逆差不但沒有流傳,反而擴大了。

因為新開放了幾個通商口岸,都接近於中國絲綢茶葉的原產地,導致中國向英國的主要出口貨物絲綢和茶葉出口量大幅上升。同時英國向中國的主要出口貨物是紡織品,卻因為中國內地交通條件差,輸送到內地的時候運費成本太高,廉價的英國紡織品已經喪失其價格優勢。所以英國對華出口並沒有上升很多,中國對英出口卻大幅上漲。

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的幾年,中國對英國的貿易順差急劇擴大,大英帝國苦不堪言。大英帝國萬萬沒想到,自己遠涉重洋打了一場戰爭,結果最後適得其反。

所以說大英帝國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最大輸家,一點都沒錯……


唐律疏議


十年前是2008年

而不是1998年。


統一六國的秦始皇比建立漢朝的漢高祖劉邦只大三歲

大多數人的印象之中,秦始皇統一了六國。之後,秦二世胡亥繼位,弄得天下民不聊生。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天下大亂,而漢高祖劉邦則趁著亂世奪取了天下。秦始皇和漢高祖彷彿是活躍於不同時代的歷史人物。

但是實際上秦始皇是出生於公元前259年,死於公元前210年,享年五十歲。漢高祖則出生於公元前256年,死於公元前195年,享年六十二歲。他們曾經在同一個時代生活了整整47年。所以,秦始皇和漢高祖完完全全是同一時代的人,秦始皇只是比漢高祖劉邦大三歲而已。


歇斯底里症

維多利亞時代,歇斯底里症就是今天的女性月經綜合徵,通常的表現是情緒不穩、肚子不舒服。那個時候治療這個病的通常方法便是找一個訓練有素的醫生,通過手動操作,讓病人高潮。


歷史上白蓮教

清朝的時候,白蓮教反清復明。其實,在明朝的時候,白蓮教也和明朝對抗。元朝的時候,白蓮教也和元朝對抗。


歷史上很多科學家改變人類進程的時候都是很年輕的。

愛因斯坦發表改變人類進程的幾篇文章的時候,他僅僅只有26歲。


薛定諤提出薛定諤方程的時候:

愛迪生研製燈泡成功的時候,年僅32歲。

費曼開始造原子彈,加入曼哈頓計劃天才小組的時候,僅僅25歲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顛覆三觀就是顛覆了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和你之前所接受的知識完全相反,這種相當於冷知識,也就是說跟我們現在大部分人所認知的歷史是相反的。

NO.3:梁山伯與祝英臺

梁山伯是明朝人、祝英臺是南北朝人,兩人之間相差了近八百年的時間,這是要穿越的節奏,祝英臺是個女俠,經常劫富濟貧,結果在盜取太守家的珠寶時中了埋伏死於亂刀之下;而梁山伯是縣官,死後入葬的地點正好是祝英臺所葬的位置,後來乾脆把兩人埋在一起,紅色碑是祝英臺、黑色碑是梁山伯,因此後人杜撰了這段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NO.2武大郎和潘金蓮

說句實話,潘金蓮這個鍋背了這麼久,是大家瞭解真相的時候了,正史記載潘金蓮是知州家千金,也是個賢妻良母,並不是《金瓶梅》裡的人設那樣,而武大郎原名武植,也是個七尺男兒,雖然出身貧寒,但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最後當上了山東陽穀縣縣令,和幫助過自己的老丈人的女兒潘金蓮結為夫婦,二人恩愛如初,孕育四子,白頭偕老。

就是因為武植成功後,曾經幫助過他的發小來投奔他,只是過了許久也沒有安排發小一官半職,所以發小一氣之下不告而辭,在路上一直說武植的壞話,正好遇見武植懲治過的西門慶,二人就這樣詆譭他們夫婦二人。實際上武植在給發下蓋房子,還準備給錢讓發小創業。

N0.1草船借箭並非諸葛亮所為

《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引注《魏略》記載:孫權和曹操對峙時,一直主動出擊,引曹操出戰,可是曹操就是堅守不出,於是孫權親自站在船上從濡須口進入曹操軍營水寨前,結果曹操一看,孫權親自上陣前來勘察,於是下令放箭,不讓孫權靠近,這些箭頃刻間都射中到船上,孫權眼看船往一邊傾斜,於是下令調頭,最後兩邊均有木箭,就把船開回去。而這件事卻在三國演義中成了諸葛亮的傑作了。

類似這樣顛覆三觀的還有鑿壁偷光的匡衡,他的故事家喻戶曉,可是他長大了卻是個貪官;三國時期的張飛,印象當中五大三粗,可實際上人家眉清目秀,還擅長書畫;還有孔融,孔子的後代,也是尊崇儒家思想,可是你能知道“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缻中,出則離矣。”這段話是他說出來的嗎?(意思是父親有什麼好親的,無非就是當時為了自己的慾望而已;母親有什麼好親的,無非就是借用她的肚子裝了下自己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