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步兵师为啥是万人编制?

陈新诗


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一个步兵师的编制人数并不相同,不过确实多数在万人左右。

汉语中的“师”,最早在春秋时用作军事单位,一个师兵力是2500人,下属五个旅(每旅500人)。到了近代,西方开始以“师”作为战役层面的军队基础单位。在师下面设旅,旅下设团(团是战术基础单位)。师的上面则设军和集团军。

一战时候,德军一个师通常下属两个旅,每个旅5000-6000人,再加上少数师直属部队,这样一个师兵力是1.2万-1.4万余人,师长由少将担任。马恩河会战中,在巴黎至凡尔登一线,联军66个师108.2万人对德军51个师90万人,平均每个师1.7-1.8万,这是加上了集团军直属部队的结果。而在一战后期美军参战后,美军一个师有2.8万-3万人。

二战时候,很多国家取消了“旅”这一级单位,师直接下属团。但每个师的兵力依然是1万人左右。其中,德军早期的师编制较大,一个师兵力有1万多人。德军进攻波兰出动了50多个师,总兵力150多万。巴巴罗萨计划德军出动153个师,总兵力320万,另有仆从国军队37个师约80万。

在抗战战场上,一个师的兵力数字差异很大。按照国民党的整理师编制,一个整理师下属2旅4步兵团加上若干直属部队,总兵力约1.3万。而很多杂牌部队,三四千人就能叫一个师。在抗战后期,国民党将一些军级单位改成整编师,每个师下属3个旅,每个旅下属3个团,加上大批辅助部队,一个师兵力最多可以接近3万。

现在我军的一个师一般也是1万余人,而美军一个师可以到2万。不过,这都是常设单位,具体到发生战争,是可以扩充的。

那么,一个师兵力是怎么到1万多人的呢,我们以抗战前的整理师作为例子。

整理师下属一个师司令部,两个步兵旅指挥部,4个步兵团,1个骑兵连,1个炮兵团1,1个工兵营,1个通讯兵营,1个卫生队,1个特务连。人员编制13390员名,装备野炮36门,榴弹炮16门,二公分加农炮24门,八二迫击炮24门,重机枪74挺,轻机枪224挺,手枪649支。驳壳枪776支,步枪6666支,骑枪1568支。

一般来说,师司令部几百人,两个旅指挥部几百人,4个步兵团按照每团2500人是1万人,炮兵团、工兵营、通讯营、卫生队一般分别几百人,再加上骑兵连和特务连,这些直属部队一共2000多。这样总数差不多就是1.3万多人。

每个团2500人,一般是三个营加团直属部队。每个营大约600多人。

每个营600多人,一般是三个连加营直属部队,每个连大约180人。


巴山夜雨涮锅


中国军队的陆军编制一般都是军辖三个师,师辖三个团,团辖三个营,营辖三个连,连辖三个排,排辖三个班,简称三三制。


其实一个班定额10人,按照这个算法下来一个师的人数应该是3千人,可是在现实生活中1万只是一个师的基数,如果齐装满员的话人数只会比1万多而不会少。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在这里,我们需要了解两个概念:战术单位和战役单位。一般来说,旅下的编制都是战术单位,而师以上的编制是战役单位。

战役单位一般都要考虑到全局,所以他除了一般规模上的团之外,还得有其他的辅助部队。人数慢慢地增加,等到正式打仗扩充到一万五的规模也不是没有出现过。如果一个失真的只有三个团的步兵,那么这个师就很难发挥战役作用。


然而现在随着军队改革的深入,有些机械化集团军已经取消了师团两级编制,由军辖直接管旅,旅辖直接管营。

军改前的第一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甲等作战部队。它的下面管辖三个师,总体在四万八千人左右。其中第一重机械化师满编为一万三千人,第三装甲师和第七装甲师满编为一万六千人,军属部队满编一万九千人。

况且从经济角度来考虑,如果一个师真的只有三个团的步兵。那么到时候调动几个团的坦克,火炮来支援只有三千人的部队,只会造成更多的经济浪费。


现在很多国家都出现了二至三万人大规模的师级编制,未来师级编制的发展趋势由此可见一斑。


史之策


我当兵的时候所在师有一万三千多人,我们师是我所在军区的王牌师,一直满编,具体配置单位有三个步兵团,一个坦克团,高炮团、地炮团各一个。

师直属部队有防化、工兵、教导、通信、汽车、修理保障营等,还有警卫连、侦查连(也叫特务连)、指挥连等。加上师直机关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差不多两千多人。步兵团的单位配置和师里差不多,三到四个步兵营,再就是各兵种如工兵、通信等无非营成了连,加上团直机关,都是两千多人的样子。炮团和坦克团一千多人,高射炮负责防空都是57、37等,当然也可以平射地面目标,如坦克、碉堡。地炮团负责火力支援和压制,都是迫击炮、加农炮等大口径火炮。都是三个营,外加指挥、汽车、修理、卫生等保障连队。坦克团的配置大致相同。这样加下来就是一万三千多人。

我们是机械化甲种师,所以人相对比较多,能够独立性打一场地面战役。听说有些摩托化乙种师只有四个团。三十年过去了,听说现在老部队已经重新改编了,大多都要改成旅,也就不存在泄密的事情了。


50枯树临风


这么来说吧,一个标准的整装步兵师,编制大概就是一万人,我们可以来算一算。

一个班的编制是十人,

一个排三个班,一个连又是三个排,就是我们常说的,三三三编制,一个连除了三个排还有连长副连长,指导员副指导员,排长,司务长,等军官,还有炊事班 一个连大约的人数就有120人左右。


一个营大概是有四个连,总人数大概五百人左右,一个团的标准编制日,是在1500人左右,一个师大概是五到六个团,

加上师属的侦查连,雷达站,后勤,宣传等非战斗人员大概是有一万人的。

顺便说一下,国内的有些人一直盲目的认为什么美国的军队如何如何,欧洲国家的军队如何如何,其实我们的人民解放军也是很强大的,要说战斗力一点不差,
而且像是国家发生了大灾大难哪一次不是我们的子弟兵冲在前面。


饭知


齐装满员的步兵师超10000人

中国军队陆军编制,基本上都是三三制,即军辖三个师,师辖三个团,团辖三个营,营辖三个连,连辖三个排,排辖三个班。

但现在,随着军改深入,某些轻重装混编机械化集团军,已取消了师团两级编制,军辖5-7个旅(旅比师少一个团兵力),旅辖5-7个营。

但不管怎么说,战争年代包括和平年代,师级单位,依然是军队内重要建制单位,最基本配备兵员为10000人左右为基数,一般兵员只会多不会少。


一个步兵师,除了至少2个团步兵外,还包括坦克团(营)、炮兵团、防空营、通讯营,陆航中队(营级),以及师部领导指挥机关、直属后勤处、侦察连、警卫连、战车维修连等辅助兵种兵力。

目前,在中国军队内部,严格意义上的纯徒步步兵已经很少,都伴随机械化步战车、装甲运兵车以及少量的军用卡车等前行参与战斗。

以军改前第1军为例,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甲等作战部队,属一类快速反应部队(还包括第13军、21军、27军、38军、39军、54军),其下辖3个师,分别是第1重机械化师,第3装甲师,第7装甲师.其中装甲师满编应为1万6千人,重机械化师1万3千人.加上军属部队,总体数量应该在4万8千人。

总之,以中国军队为例,一个步兵师基准兵力为10000人左右,平常人数只会多不会少,战时会临时加强,补充2-3个营的兵力,以达成战役目的。

(不求轰动效应,但愿踏实写作,除了创作头条号,认真作悟空答题,请关注本文作者,欢迎参与讨论,到评论栏发表您的高论!)

2018年1月26日于杭州


国平军史


这是由部队编制的基本特性决定的,一般说来,一个步兵班在10到14人左右,根据最小的“三三制”原则,一个排至少有40多人。再朝上是连级建制,二战期间有德国和日本的“大连”制、中国和苏联的“小连制”,也分别达到了180(鬼子叫中队)和120人,则营级单位正常就突破500人,满编步兵团通常在2000人以上了。



(第57师余程万)

之所以强调“三三制”是最小的编成方式,是因为还有“四四制”甚至“五五制”的单元编成,比如宋子文的税警总团就是四四制,日寇的野战步兵大队至少辖四个中队,它使部队的营级单位经常达到小1000人的规模。张自忠将军在“枣宜会战”牺牲前率领的第59军某营,作战实际出动人员为695名。

作为战术单位的最大一级,步兵团是肯定建有直属部队的,比如什么特务连、炮兵连、辎连、骑兵连或者警卫连等等,直属部队的总兵力也会达到一个步兵营的数量,从而使步兵团的人数通常在2000至3000之间,而步兵师兵员的最大构成部分,就是步兵团。



(第57师臂章)

抗日战争爆发初期,中国军队的步兵师一般下辖两旅四团,根据前述对满编步兵团的人员计算,四个团加上师部和两个旅部的直属队,人员轻松破万,中央军嫡系德械师的定额就是11000人,这是比较标准的师级人数,师长资历够者也都是中将,比如俞济时、孙元良、宋希濂、李玉堂、李延年等黄埔一期生(旅级少将)。

八路军在改编之初的三个师也是两旅四团制,每个师另外组建了一个直属团(独立团或教导团),115师达到14000余人,120师也有11000余人,还是比较正常的,后面的大发展就不计在内了。



(八路军115师臂章)

到武汉会战以后,鉴于指挥层级过多,中国军队取消了师属旅级指挥部,变成了步兵师直属三个步兵团,但是又增加了一个没有番号的“野战补充团”,实际上仍然有四个团的人马,满编兵力还是要超过万人。我们所说的定额或满编是指理论情况下,在战争中由于伤亡未必得到及时补充,很多师经常缺编,比如常德保卫战余程万第57师的“8000虎贲”,就是尚未完成补充,因之前第74军参加了“浙赣会战”,有一定折损。

国民党军队“吃空饷”的腐败也造成步兵师普遍缺额,另外就是部分地方杂牌军为维持编制级别,以免被军委会裁撤,每多硬撑师级。在1939年的桂南会战中,桂军各师普遍只有5000人左右,否则将难以维持上面的“军”和“集团军”编制,这些属于特例,因此这一时期的师长军衔大多为少将了,黄埔一期生几乎都当了军长。

(荣誉第1师师长郑洞国)

日军的情况比较特殊,它的步兵联队虽然是团级单位,但下面的步兵大队编制较大已接近1100人,由此使其联队兵力远超中国军队的一个团,两个联队组成的步兵旅团兵力基本等于中方一个步兵师了。比如日军早期的四单位师团里,挽马师团的步兵旅团为7800人,驮马师团的步兵旅团为7900人,一旦独立作战时配属完炮兵和装甲兵等,人马也将过万,武汉会战时的“波田支队”一度达到14000人。

因此,日军在1942年之前的四单位师团,应以“军”的编制计算,而非步兵师规模,兵力已达25000人以上。后来日军也感觉师团这样编制在作战时不够灵活,新组师团都为三单位制(无旅团、师团直辖三个步兵联队),对之前的四单位师团也进行调整,这样三个步兵联队和骑工炮辎等直属队加起来,日军师团兵员数下降到13000人左右,也归于正常。

(新编第22师师长廖耀湘)

部队的编制级别越多,战场指挥系统越繁琐,是不利于作战灵活性的,因此解放以后随着几次军改,我军已取消野战步兵师的庞大编制,调整为合成旅直接下辖若干合成营,甚至将团级单位都省掉了,人员数量肯定不再破万,但机械化程度和火力强度远超早期的步兵师,毕竟现代战争已不再是“人海战术”。


度度狼gg


各国战争机器中“师”级单位是一个很常见的编制,常见的师有装甲师、炮兵师、步兵师。一个步兵师的基本编制人数为万人编制,在一万人的基础上只会多不会少。这里面有什么门道吗?为何各国步兵师都差不多是这个编制呢?

一般而言,各国军队的编制都以三三制来进行编组,这个习惯估计可以追溯到古代了。比如一个集团军包括三个军,一个军下又有三个师,一个师下面又会囊括三个团,从团级到最底层的排级都是三三制。军队偏爱三三制的原因是长期作战中总结的经验,一个指挥官在指挥三个下级单位时,能够最大效率运用。这样,就有利于军队战斗力的最大化。

二战时代兵源较为充足的国家一般都会组建千人规模的营级单位,这么算,一个团满编为3000人,3个团就是9000多人的作战部队。而且,师级部队里面还会有师部的直属部门,比如师部直属的侦查营,炮兵单位以及师一级的领导班子警卫部队,再算上后勤单位,这些单位的总人数加起来就超过1万人了。

步兵之所以被称为步兵,就是因为靠脚步来行军。而现在已经很难再看见步兵师了,现在的步兵,更多的是摩托化与机械化的步兵。一个师全部都是步兵团编制的就更加少了。因为步兵虽然是军队最基本的兵种,但也是战斗力最低的兵种,光靠步兵,很难完成战役战术任务了。配额比步战车个其他车辆后,不对的规模会急剧扩大,这时候为了降低指挥协调的难度,都会对师级单位进行压缩,机械化步兵师已经下降到5000人左右了。


利刃巨透社


问步兵师为啥是万人编制这个问题肯定是对三三制的怀疑,因为根据三三制算下来,一个班10人,3班一排,3排一连,3连一营,3营一团,3团一师,按照这个算法一个师就3000人。当然算法没错,但是这里面只是单纯的步兵,很多加强火力和辅助人员没有算进去。

三三制源于中华民国时期进行的数次编制改革,新中国后,随着新式火力及机动力的增加,我军步兵师又经历了数次改变,现在已经没有纯步兵师都是机械化步兵师,全师人数更是超过了1万。下面详细介绍一下现代标准步兵师的配置,从班开始算;

1、班一级,简单说一个班一般12个人,多的2个人,是因为新武器出现,增加班一级火力,比如轻机枪,火箭筒,阻击手。

2、排一级,一个排3个步兵班就是36人,加上排长,通讯兵(背电台),就是38个人,为了提高排一级火力,会还有一个火力组或者班,一般装备重机枪,迫击炮,火箭筒等等。这样一个步兵排就40多人了。

3、连一级,一个连3个步兵排就是120多人,加上连长、副连长、指导员、副指导员,司务长、给养员、炊事员、文书、卫生员、通讯员等。为了提高连一级火力,会还有一个火力排或者班,一般装备重机枪,重迫击炮等等。这样一个步兵连就150多人了。

4、营一级,一个营3个步兵连就是450多人,加上营长、副营长、教导员、副教导员、书记、卫生员、炊事员、通讯员、司机等。为了提高营一级火力,会还有一个火力连或者排,一般装备重迫击炮等等。这样一个步兵营就五六百人了

5、团一级,一个团3个步兵营就是1500多人,加上团长、副团长、政委、副政委、参谋长、副参谋长,司政后机关人员等。为了提高团一级火力,会还有一个火炮营或者连,一般装备重迫击炮,火炮等等。这里注意了到了团一级就非常关键了,一般还有附属编制。比如:坦克、装甲、反坦克、防空、通信、防化等。这样一个步兵团就2000多人了。

6、师一级,一个师3个机械化步兵团就是多6000多人,另外还配属师属炮兵团2500人,一个陆航团1000人和防空团1200人。再加上师级干部及参谋和后勤部队等等。

这样一个机步兵师就已经超过一万多人了,师级分甲乙,人数也是不一样的,战时和非战时也是不一样的。现在一些部队已经将师改为旅,后续可能师这一级会取消。


三言五语


这是陆军的编制,海军和空军可不是这样!而且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数也不一样,比如二战时期我军(共)一个师就有差不多10万人!

我们都知道陆军行军打仗是需要统一指挥调度的,不然不可能打胜仗?那么,为什么一个师是一万人呢?


这是根据地理,气候,人文因素确定的。

一般说来,一条路上同时出现大量的车辆或者人力是会出现损坏的。如果车辆人数过多,就会对道路产生严重的依赖性。且,人数多了以后,补给和伤病也得不到即使的救治!而人数过少战斗力又很弱,所以,各种综合下来,一个师在10000左右最佳。

以解放军为例!一个师包括四到六个团,再加上隶属于师后勤处的二线非战斗单位,比如养殖场,特种侦察连、雷达站等,师部以及其他单位,算来一个师是一万人左右,而一个标准师的兵力也就是一万人。而国际上大多数国家也遵循这样的编制。

而空军就不一样

一个空军师由三个飞行团组成,飞行团由三个飞行大队组成,飞行大队由三个飞行中队组成。飞行中队有三架作战飞机。这就是说中国空军一个飞行团有27到30架作战飞机,一个飞行师有战机超过80架以上。加上地勤人员,大概也就在1000人左右,如果光算飞行员的话,那就是少的可怜!

海军小编不太清楚,不敢乱说。知道的帮忙指正,谢谢!


uu阿拉蕾


一般的机械化步兵师有步兵团×2.炮兵团.防空团.装甲团共5个团,以步兵团为例:下设两个步兵营一个装甲营一个炮兵营一个工兵营,还有通信.汽车.修理连等为团直属营;步兵营一般为3个连组成,一个连80-120人不等,以100人算,一个营为300人(加上营一般超过500)合计1800人,这还不算团机关干部等;再以炮兵团为例:下设3个炮兵营,一个火箭炮营,一个突击炮营,直属营,共计6个营,每个营300-500人不等,按400人算超过2400人!一个师5个团,每个团2000人,不就一万了吗!这还不算师直属营!故师一般都在1万人以上!不过也得看该具体作战职能!美军101师超2万人,我军也有不足8000人的师!因大部分师都在一万人左右!所以给人感觉师就是一万人,就像一般的团级给人感觉就是2000人左右是一个道理!

纯手打,不一定完全正确,故求各位网友不要吹毛求疵!不当之处望请海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