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承不承認,身在西安灞橋,我很是驕傲!

灞橋區地處陝西關中盆地中部,西安城東部,系西安市城六區之一。東與臨潼區、藍田縣接壤,西與雁塔區、新城區、未央區相連,南與長安區為鄰,北以渭河與高陵區相望。距新行政中心5公里,全區總面積332平方公里,轄9個街道辦事處,33個社區,226個行政村,常住人口60.82萬(2014年底),因境內遺存始建於隋代的古灞橋而得名。

不管你承不承認,身在西安灞橋,我很是驕傲!

西周時期(約前11世紀~前771年),其屬周都豐鎬的近畿之地,東接驪戎部族,西近鎬京,南連弭侯、杜柏二侯國,北隔渭水與畢(侯)國相望。周惠王姬閬十八年,秦穆公元年(前659)築霸城(即芷陽)。秦莊襄王因芷陽宮而置芷陽縣。區境在其轄地。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秦朝,實行郡縣制,在都城咸陽設郡一級內史,芷陽屬內史管轄。

不管你承不承認,身在西安灞橋,我很是驕傲!

西漢時期(前206~8),分全國為103郡。漢文帝七年(前173),在區南部狄寨原為其母薄太后築陵,置南陵為縣,南陵縣治在狄寨街西南大康村北。今狄寨、紅旗及霸陵三鄉南部均屬南陵縣管轄。漢文帝九年(前171),又在薄太后陵北為其營建霸陵,遂改芷陽縣為霸陵縣。今區中、北部均屬霸陵縣管轄。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將秦內史地改置京兆尹。霸陵、南陵二縣隸屬京兆尹。漢宣帝元康元年(前65)因其父劉進的墓地奉明園築於今西安市東郊韓森寨而設置奉明縣,今區十里鋪鄉在其轄區。平帝元始四年(4)撤銷奉明縣,轄地仍歸長安縣。

不管你承不承認,身在西安灞橋,我很是驕傲!

灞橋區內有仰韶文化的半坡遺址、龍山文化的米家崖遺址和隋漢灞河古渡遺址、漢文帝灞陵、黃巢練兵遺址,關中八景之一“灞柳風雪”,以及白鹿塬、鯨魚溝、洪慶山竹翠林青,構成集中而豐富的審美文化資源、產業文化資源與經濟文化資源。灞橋區內有 西安國際港務區和西安滻灞生態區。

不管你承不承認,身在西安灞橋,我很是驕傲!

“八水繞長安,灞橋據其三”,灞橋區內灞、滻、渭三河交匯常流,流長60公里,流域面積170多平方公里。其中,渭河在區內流長約10公里,流域面積10.4平方公里;灞河在境內流長約34公里,流域面積125平方公里;滻河在區內流長約11公里,流域面積40平方公里。區內滻、灞、渭三水是西安市水源地之一,年過境客水總量達64.02億立方米,加上1.8億立方米的地下水儲量,累計65.82億立方米的水資源總量,開發利用前景廣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