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將軍-謝奉琦

謝 奉 琦

(1882-1908)

革命先烈人物專題欄目

榮縣資訊

革|命|先|烈

Revolution

左將軍-謝奉琦

謝奉琦

(1882-1908)

人物概要

謝奉琦(1882—1908),字能九,號瑋頫,生於榮縣貢井鄉(今自貢市貢井區)席草田院子壩。謝是20世紀初四川著名的愛國者和革命者,為中國同盟會早期會員,四川分會早期主盟人之一。他曾與黃復生、熊克武等主持四川及川南地區的軍事起義。在領導敘府(今宜賓)起義失敗後,慷慨就義,以身殉國。民國元年(1912)三月,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追贈他為陸軍中將左將軍。

事蹟

左將軍-謝奉琦

“中原多故禍燃眉,草澤人懷造國思。富貴毋忘耕隴上,詩成泣下數行時。”這是辛亥革命先烈謝奉琦將軍臨刑前在獄中用血寫下的絕命詩。


1882年12月29日,謝奉琦出生在榮縣貢井(今自貢市貢井區)院子壩。

1904年,年僅22歲的謝奉琦昂首跨出家門,走出國門,遠赴日本,鑽研科學,聚友同盟,共商國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在狂風急雨的東渡舟頭,那個辭別守寡的母親,告別待產的嬌妻,賦詩:

“匆匆蕩槳下渝關,風雨羈人意往還。

回首西藩無淨土,矢心東渡戀神仙。

家庭忍系思親念,途次多虧壯士顏。

盼到文明輸入後,數年應自謝阿蠻”

謝奉琦怎會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男人?然而,為了國家民族的前途,他又怎麼能在國難之秋,沉浸在自己的溫柔鄉里。如此,為國民謀幸福,盡國民之責任的謝奉琦又何嘗不是一個鐵骨錚錚的英雄。在遠赴日本的大海上,同往的青年被滔天巨浪攪得心神不寧,驚慌失措,仰望奉琦神情自若,激情賦詩,眾人無比佩服,所有人的心中因為有這樣的中流砥柱而少了忐忑和彷徨。

左將軍-謝奉琦

左將軍-謝奉琦

過程充滿艱辛和困難,戰友黃復生在研製中就險些喪失生命。一次次的失敗、一場場的考驗可以讓多少膽小鼠輩退縮於戰火硝煙之中,也可以讓英雄勇士的形象更加立體高大,可敬可佩。而就在此時,家書傳信,兒子誕生,這個頂天立地的男兒漢,孩童般欣喜若狂,燈下,展開信箋,那遊走紙頁的墨跡就像妻子烏黑的髮絲,縷縷柔情,無限相思。英雄不負天下卻負了一人,虧欠深愛的妻子,是此刻也是一世讓奉琦不能釋然的痛楚。堂堂七尺男兒,此刻,潸然淚下,瞬間,信箋上的字跡漸漸模糊。


1906年隆冬,寒風凜冽,藏有炸彈、彈藥的船上,謝奉琦和眾多奉命回川的愛國志士個個熱血沸騰,革命的種子就像蒲公英遠播生命一樣將復興強國的夢想散播出去。成都,重慶,敘府(今宜賓),瀘州,自貢,凡是同盟會宣傳、組織和發動工作的地方就能看到謝奉琦活躍的身影,而家就在咫尺,還未來得及與妻兒老小見面,他就直接奔向了軍事起義的前沿陣地。

左將軍-謝奉琦

幾個月裡,街頭巷尾的茶館酒店人們紛紛談論起革命,大家對這位“謝家二少爺”幾過家門而不入,整天早出晚歸的行動疑惑不解,各地起義的頻繁一步步地加緊了清政府對革命黨人的警覺和注意。一時間,風聲鶴唳!

“縱炮指吾胸,刀架吾頸,此志也不容稍懈。”謝奉琦就是這樣堅定地告訴自己,無視清廷對革命黨人殘酷至滅絕人性的鎮壓的。而這條路何其崎嶇和艱辛,聯繫巡防軍和幫會勢力,做好宣傳贏得民眾的支持,稍有不慎就前功盡棄。敘府起義、瀘州起義、試驗彈藥的暴露、奸細的出賣讓革命工作困難重重。此後的起義雖然經歷了一次次的失敗,但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勢,為後來的保路運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奏響了武昌起義的序曲。革命的烈火在川南這片熱土上熊熊燃燒起來。

1907年初夏,謝奉琦趕赴敘府領導武裝起義。一到敘府,他牢記熊克武曾經對他的提醒,因熊克武曾說敘府知府宋聯奎狡猾狠毒,倘要起義,若能先除去此人,革命就能事半功倍。他不顧個人安危,遇到宋聯奎出來巡查的時候,奉琦帶上炸彈尾隨其後,想見機行事,滅了賊首。但當時一起出行的隨從很多,內心善良的謝奉琦幾欲動手,又怕傷及無辜,最後只好悵然作罷。

隨後的革命組織工作極為艱難,首先是起義行動的經費異常拮据,糧食也朝不保夕。謝奉琦拿出自己的積蓄,當時敘府的革命者凌體萱把自己新婚的衣物也典當了來維持,其他擁有商號的革命者受其感動也紛紛把自己商號裡的商品變價賣出。其次是到起義響應的當天,運到敘府的炸彈還一直沒有到位,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謝奉琦決定只有等到江安、納溪、瀘州三處發動起義時再率同志響應。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江安、納溪兩地又傳來叛徒洩密的消息,大部分集中的革命同志則被官方迫害或遣散。無奈之下,謝奉琦與凌體萱等人立即另商大計。此後,謝、凌二人在敘府府倉巡防軍與中央團隊中開展工作,分化瓦解清朝反動勢力。並派聶次荀去發展動員巡防部哨官李飛鵬、李忠臣等入會,同時,聯絡了屏山黨人楊功甫等數十人,為適時起義做準備。

謝奉琦、熊克武、佘英再次聚首敘府商議,決定於1908年1月26日起義。在這之前,謝奉琦曾派熊、佘二人前往井研、榮縣、富順號召黨人,製造炸彈。

原本的計劃還是詳盡而周密的,不幸的是,中央團隊的土豪劣紳雷東垣出賣了革命軍。1月14日,宋聯奎得知起義計劃後,迅速把革命黨人依靠的巡防軍調往屏山,城中的學生軍勢單力薄,革命組織危在旦夕。1月26日夜,謝奉琦考慮到候於城外的熊克武數百餘人尚不知情,他心急如焚,想方設法躲過了敵人的搜捕,冒著生命危險縋城而出,告知熊克武消息洩露,通知城外潛伏的革命軍馬上撤離。起義就這樣半途而廢了。之後,知府宋聯奎抓捕了李飛鵬等人斬首示眾,死難烈士多達200人。

1908年3月的一天,有同志送來密函,上書:“內部出了叛徒,今日風聲緊急,望速轉移。”知道自己危險的謝奉琦卻毫不畏懼,決心繼續戰鬥,再度謀取宜賓,為犧牲的革命者報仇。謝奉琦考慮再三,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他想:戰友們為起義付出生命,自己怎能安心?如若現在逃脫,家人和革命友人受株連的人會更多。如果能讓自己拼一死而讓他人免於一死,還能激勵後來的革命者,死又有何足惜?

1908年3月10日,下午時分,謝奉琦在家中書房擬草文件,門外傳來“甦醒”的喊叫聲,這是革命隊伍中的同志在叫他的化名。謝奉琦認為必是同人舊友來找自己商量大事,他毫不戒備地把曾經是同志關係的汪蔚然請進家中,汪慌稱自己行李在客棧,約謝奉琦到客棧旁邊的茶館商議事情。到茶館後又說自己要到客棧中拿行李,轉身離開便向尾隨而來的清府差役遞了眼色,描述了謝奉琦的相貌。兩差役裝成乞丐向謝討要錢財,還連連道謝而去。一會兒又來了兩個頭纏青絲帕的官衙,兩人假意寒暄了幾句,便亮出籤票(逮捕令),說明來意,謝奉琦要求回家一趟也沒得到許可,無奈之下以拳術拒捕。此時,早已埋伏好的眾衙役蜂擁而上,一人用匕首刺中謝奉琦左肩,又一人揮刀砍中謝的後背,還有人扯掉謝的假辮子,眼鏡帽子掉落地上,旁邊喝茶的醫師江鏡伯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瑋頫二少爺是革命黨,嚇得江醫師拔腿就跑。

一直以來,在武裝起義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神勇讓人們心目中的謝奉琦充滿了傳奇色彩,大家都以為他有飛簷走壁之功,官差生怕他中途逃脫,兇殘地用鐵鏈穿透他的頸下鎖骨,一路拖拽,由貢井經瀘州押解到了敘府。謝奉琦強忍住劇痛,沿路一直昂首挺胸,向圍觀群眾怒訴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宣傳革命大義,一路上他大聲疾呼:“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旁觀百姓見謝奉琦全身血跡斑斑,無不傷心難過,潸然淚下。同時也為他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精神所感佩。

到了宜賓,宋聯奎並沒有立即傷害謝奉琦,想要用他來向上司邀功請賞,同時又想通過威脅利誘,看能不能讓謝奉琦供出其他革命同志。在敘府衙門的堂上,面對宋聯奎的威逼,謝奉琦理直氣壯地承認自己就是中國同盟會的革命黨人,面對宋的利誘,他勇敢堅毅地回答:“我黨人眾多,上有孫文、黃興,下有千萬庶民,他們在天涯海角,四面八方,有本事就抓,何必問我。”

在獄中,視死如歸的謝奉琦在印章上刻下了“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銘文,表明了自己去意已決。由於謝奉琦拒不交代革命黨人,宋聯奎氣急敗壞,惱羞成怒,決意殺害謝奉琦。當時謝奉琦大哥奉琮以及同盟會瀘州分會佘英、四川臬臺趙藩都曾想方設法營救謝奉琦,家中希望放了謝奉琦,曾答應宋聯奎繳出二千銀圓,結果銀圓也被宋私吞。由於謝奉琦的堅強不屈,宋聯奎把謝奉琦關押大牢,幾天滴水不進,折磨得不成人形。

1908年3月27日(清光緒三十四年,戊申年二月二十五日),桃李鬥豔,柳絮飄飄,春天的盛景卻掩蓋不了清廷的罪惡。敘府一洞天街口,衛兵戒備森嚴,鎖骨穿著鐵鏈,頭頸套著枷鎖,雙腳腳筋被挑斷,滿身血汙的謝奉琦被押赴刑場,只見這個錚錚男兒漢,昂首挺胸地朝向圍觀群眾號召:“跟蹤繼起,推翻滿清,建立民國!”同時高聲吟詩一首:“中原多故禍燃眉,草澤人懷造國思。富貴毋忘耕隴上,詩成泣下數行時。”辛亥革命偉丈夫謝奉琦就這樣延頸受戮,斷頭許國,血染敘府大地,年僅26歲。

左將軍-謝奉琦

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在南京的川籍黨人熊克武、黃復生、吳玉章等召開了四川革命烈士追悼會,孫中山先生參加大會共同緬懷烈士。同年孫中山先生就任臨時大總統後,頒行卹典,追贈謝奉琦為陸軍中將左將軍,在其就義處建“謝將軍祠”(今宜賓市中醫院處),將敘府水洞口街改為謝將軍街,把將軍家鄉自貢市貢井新街至長腰灘一段路取名為瑋頫路(今和平路),贈其故居(貢井院子壩)匾書“謝將軍府”。四川軍政府一次性發給烈士遺孀劉仲儀女士1200塊銀圓,以後每年補給700塊,至國民黨蔣介石統治後而終止。上世紀80年代,貢井人在天池山麓的錦繡園塑謝奉琦像一尊,2010年塑像遷至貢井市民廣場。

左將軍-謝奉琦

左將軍-謝奉琦



四川地方誌

左將軍-謝奉琦

左將軍-謝奉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