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平东越之战(第一部分)

这篇文章相对比较长,我分6期发。本文注重古代军事地理的因素。不知地理无以知战略战术和后勤安排。

汉武帝平东越余善之战

目录

一、先北后南的国防策略

二、欲守浙江,必战江淮

三、东越旧事

四、兵发零陵

五、余善之失

六,武帝教育杨仆

七、泛海句章港——大汉东方第一军港

八,余干,天下之腰

九,浙赣孔道——从余干到浙江

十,战事总结

一、先北后南的统一国防策略

汉武帝在开疆拓土的国策上,从顺序上看,基本上是重北轻南,先北后南。这是总的策略。

但是在实际的执行中,又有所变化。即是在前期武帝是拿南边的闽越、东越等小国开始练手的。但是到了元光五年之后,就基本停止了对方的征服,而改为全力对付北方的匈奴了。而后在经过漠北大战,卫青大战单于庭,霍去病封狼居胥之后,再次将经历转益到南方,具体是从西南开始,开拓蜀中四郡,而后以占据夜郎的地理优势,分别从今天与广东相连接湖南、江西等五岭地区和贵州地区出发攻克今天的广东地区。继而,北上走海路攻克东越这一个最后的百越遗留地。

这种总体上先北后南的方针当然首先是取决于各自的威胁不同,其次是,地理条件不同。虽然南方百越民族各自的势力并不大,但是居住在丛山峻岭和瘴气弥漫的竹林溪谷之中,对北方的战士而言,其实是非常不容易攻克的。特别是在攻克东南沿海地区还要从海上运兵,这就更加重了战争的难度。相比北方匈奴,虽然对方使用骑兵,但是汉人对骑马并不陌生,但是对大海,烟波浩渺,波浪翻滚,那完全是不同的世界。可以说汉武帝统一南方,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的战争,是不能与北方对匈奴作战相比的,二者不具有可比性。从战果上,南方的并不小。只是,因为北方的战事确实持续时间长,对抗程度激烈,又与帝国的内政紧密相关,才被史家们记录了更多的内容,写得也更为精彩,相比而言,武帝平定东越和南越就显得简单多了,特别是平定东越的记录就更为简单。这给人一种感觉,仿佛这次平定东越的战事并不重要。然而,在仔细审视了这次战争的经过之后,站在千年之后的今天来看这次战争,就发现其价值是非常巨大的,而随着我国对外交流日益依赖海洋,那么这次在《史记》和《汉书》中记录的不那么辉煌的战争,就更值得我们回顾之了。

汉武帝平东越之战(第一部分)

楼船,来自网络图片

二、欲守浙江,必战江淮

收复东越和南越的战事之所以放到了后面,放到了第二序列,其实还是有一个重要的政治原因,就是淮南王和衡山王哥俩谋反的问题。这就牵扯到了汉帝国的内政之一——诸侯王不服中央的老问题。相对的对匈奴战事,在汉武帝时期已经不牵扯诸侯王的问题了。这是二者的区别之一,也是南方战事的复杂性之一。

简单说,淮南国、衡山国所处的故淮南国——也就是其老爸淮南厉王刘长时期的封国——其实正好担任了南方百越的保护屏障。汉朝的军队如果想攻克今天的浙江、福建、广东地区,那么军队就必然要经过刘安的淮南国。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之《浙江方禹纪要》开篇即说:“浙江之形势,尽在江淮。江淮不立,浙江不可一日保也。”这就是说浙江情形的好坏,完全要看江淮地区。当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自杀之时,其实就是东越诸国灭亡的开始,因为汉军进入今天浙闽地区的大门已经打开了。

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都是淮南王刘长的儿子,这个刘长是汉高祖的小儿子。汉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英布获罪伏诛,改封刘长为淮南王,都寿春(今寿县)。辖九江、庐江、衡山四郡。文帝前六年(前174年)阴谋叛乱,事发被拘,谪徙严道邛邮,途中不食死。国除。文帝前元十一年改封城阳王刘喜为淮南王。十五年,“复置城阳国”,刘喜“徙城阳”。国除。

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淮南国一分为三:淮南、衡山、庐江,分别封给刘长的3个儿子,即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勃,庐江王刘赐,分化瓦解的意思。其长子刘安继任淮南王,都寿春。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刘安获罪自尽,废淮南国,为九江郡。

安阳侯刘勃为衡山王,都六(今安徽六安市)。景帝四年,吴楚七国之乱已平定,衡山王来朝,景帝认为刘勃有拒绝吴国叛乱邀请的忠贞,便可怜刘勃在卑湿的南方做王而徙封刘勃为济北王。这就将淮南王的三个儿子给拆散了,自然就削弱了故淮南国的势力。

文帝立淮南厉王刘长另外一个儿子,阳周侯刘赐为庐江王。庐江王国都城为鄱阳(今江西波阳境)。刘赐的庐江王国领庐江、豫章2个郡。景帝四年(前153年),改封庐江王刘赐为衡山王。庐江王国除。就这样,刘赐又成了衡山王。但是还是在老淮南国的封地里面,都六(今安徽六安市)。衡山国得以延续。元狩元年(前122年),衡山王刘赐联合淮南王刘安谋反一事被告发,自杀,衡山国撤销,又除为郡。衡山郡,郡治邾县(今湖北黄冈市北)。郡以今潜山县境内的天柱山,秦时名衡山,汉改天柱山。相当今鄂、豫、皖交界大别山脉周围一带。次年,撤消衡山郡,分衡山郡东部及九江郡南部组建新庐江郡,治舒(今庐江县城池乡城池村城池埂)。分衡山郡西部及南郡地设置江夏郡,治西陵。

从战略看,废除的是庐江王而不是衡山王,就意味着当时朝廷的力量可以控制今天江西地区了。而控制江西地区,一方面可以延申汉水流域的控制到华南地区,同时从侧翼还可以威胁到衡山王和淮南王。毕竟,控制今天的武汉地区,就可以顺溜而下,经今天的九江鄱阳湖口到今天安庆。这也正是后来闽越王郢攻打南越时,朝廷可以调动军队从豫章出兵的前提条件,因为当时汉朝中央已经控制了江西地区了。可见,景帝时期这一次调动是有着深远的战略考量的。换言之,老的淮南国的存在是妨碍帝国管理岭南地区,闽浙地区的最大障碍。淮南国以后面这些少数民族的半独立政权为依靠,沆瀣一气,对抗中央,而后面这些半独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则躲在淮南国的后面,肆意横行,狐假虎威,不听中央招呼。

汉武帝最终在元狩元年前122年,拔掉了这颗钉子。一下荡平了中央一统江右闽浙两粤的障碍。

汉武帝平东越之战(第一部分)

(这是武帝后期已经成为郡县的南方地图,所以看不到什么淮南国,衡山国,庐江国,只有九江郡,庐江郡,江夏郡,豫章郡这几个重要地区来屏卫着今天江浙一代的会稽郡,丹阳郡。)

顾祖禹接着前面的话解释道:“越不尝以此亡吴乎?夫越之与吴抗也,越实不足以敌吴,而吴恒有吞越之志。夫差败越于夫椒,栖越于会稽,当是时,固已无越矣。而吴不取,乃从而受越之愚。越自知其不能报吴也,与种蠡诸臣,积谋蓄力数十年,而后发之一旦,使吴不虚竭其国,疲弊其民,杀其谋臣以资越,越未可以得志也。越既灭吴,而江淮之地,坐收之矣。而越不能有也,楚人从而奄有之。盖越之亡,即肇于亡吴之日矣。君子观楚人有江淮,而早知灭越者必楚也。后代李子通窃余杭,而亡于江淮之杜伏威。太祖定金陵,收江北,然后从而覆伪吴,亦其大较矣。”这里他又举出了几个例子:楚国灭越,隋唐之际的杜伏威灭李子通,以及赵匡胤灭南唐收吴越的例子。这里他重点的谈了当年的吴越之战,认为吴王夫差没有吞没越国,在本质上实际上是放弃了自己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而越国想占有这种优越性却也不可能,因为力量太小,即一口吃不了个胖子的意思。这里从地理角度上,让我们看到当年吴国灭越国不是没有原因的。

他特别指出南宋都临安的例子:“宋之都临安也亦然。渡江之初,奔亡仓卒,江淮之藩篱,未遑立也。兀术提兵躏江东,陷建康,自广德直趋临安,进陷明越,穷追海澨,钱塘之波涛,曾不能濡戎马之足矣。嗣是诸将力战于江上,于两淮,又远而争襄、汉,争川、陕,然后藩篱益固,而临安可都矣。迨其后也,蒙古扰两淮,倾襄樊。伯颜长驱入建康,而江淮之险,尽入于敌。伯颜自建康分兵三道,直指临安。压卵之势已成,虽有智者,不能为宋谋也”可见,如果都临安必须以淮河流域、川、陕为战略前线才可以。否则那就是开玩笑了。

总之都是在说明一个战略思想:如果守闽浙两粤,那么必须守江淮才行。

而当汉武帝平定两粤,收拢闽越,之后,其实就只剩下今天的浙江一地的东越王余善还在负隅顽抗了。

汉武帝平东越之战(第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