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枉殺了一些功臣 也確有人依仗免死鐵券自己作孽而死

古代封建王朝的開國君主,一般都會對跟隨自己一起奪得天下的功臣加官進爵,或與以豐厚的獎賞。

明太祖在朱元璋奪得天下之後,給功臣最高的獎賞是免死鐵券,其作用是將來本人或子女犯法(謀反罪除外)要被砍頭前拿出來,就可以免除一死。可見,在明初這張鐵券價值連城。

據記載,朱元璋在洪武三年對開國三十四大功臣每人都贈予良田百畝,加官進爵,有的家人也被封了官。在論功行賞同時,又給他們每一個人製作了一張免死鐵券,讓他們能夠放下心來報效朝廷。

朱元璋枉殺了一些功臣 也確有人依仗免死鐵券自己作孽而死

開國封賞之後,還曾陸續發過鐵券。比如朱元璋的義子沐英,曾在洪武九年以副帥的職位跟隨鄧愈征討吐蕃,因軍功被朱元璋封為西平侯,由此他也獲得了免死鐵券。

這個免死鐵券,實際就是民間常說的免死牌。

史料對免死鐵券的介紹是:“外科履歷、恩數之詳,以記其功;中鐫免罪、減祿之數,以防其過。”

鐵券是外形類似弧狀瓦片的鐵製品,鐵券上的信詞最初時用丹砂填字,合稱“丹書鐵契”,即以鐵為契,以丹書之,以金為匱,以石為室。梁朝時用銀字填字,即“銀券”;隋朝時用金填字,亦稱“金券”、“金書”,所以後世稱鐵券為“金書鐵券”,又因“鐵券”可以世代相傳,又稱鐵券為“世券” 。

因為這物件很能博人眼球,所以免死牌在今天的影視作品中屢屢得以展示。

史料介紹,明朝開國丞相李善長,“封韓國公,歲祿四千石,子孫世襲。予鐵券,免二死,子免一死”。根據流傳後世的鐵券分析,明朝的免死鐵券內容大致都相同,關於免死這方面,都是“本身免二死,子免一死”。

那麼事實上,這類免死鐵券真的能保命免死麼?未必。

在史料中繁多的有關朱元璋誅殺功臣的介紹中,明初朝廷頒發的這些免死鐵券,根本沒有起到“保命”的作用。朱元璋對他所確定的三十四位功臣殺得只剩兩位,那些免死鐵券實則成了對生命的諷刺。

據稱,朱元璋在頒發免死鐵券的時,有一個附屬規定,也可以說是使用免死鐵券的前提為“所謂免死,除謀反大逆,一切死刑皆免。”

朱元璋枉殺了一些功臣 也確有人依仗免死鐵券自己作孽而死

(劇照)

可見,只要是犯下謀逆造反罪名,鐵券也不能免死。所以,朱元璋想大肆誅殺那些手中持有免死鐵券、可能威脅其皇權的開國功臣,就是簡單地把他們統統歸類為謀逆造反之罪。

這樣,即使功臣擁有免死鐵券,也沒有辦法拯救他們性命。同時,作為太祖皇帝的朱元璋也不致背上不守信義的惡名。

朱元璋藉故濫殺開國功臣,自然有其險惡用心,無辜被殺者居多。但也有手持免死鐵券忘乎所以的。以為有了這張“免死券”護身,便可以為所欲為,最終使免死鐵券成了他們的“催命符”。

可見,鐵券並不是使功臣一次次復活的神器,也是引誘功臣加速犯錯、加速自殺的催命符。其副作用是,仗著有鐵券,有的功臣迅速腐化變質。殺人害人、恃強凌弱、霸佔土地、逃稅漏稅、姦淫婦女、吃喝嫖賭、貪汙納賄,甚至私造刀槍、擅穿龍袍的都有。

盤點幾個這類的例證來看看:

朱元璋坐上皇位後,對皇權的凜然不可冒犯看得極重,誰違反了則屬於大逆謀反之舉,絕對不可容忍。

德慶侯廖永忠的免死鐵券,第一個成為空頭支票。他在創立王朝的多次征戰中立有殊功,特別是在鄱陽湖死戰中淹死小明王,掃除了朱元璋稱帝的障礙。只因為功成名就時放肆穿了與皇帝同樣的帶金龍的服飾,被戴上叛逆謀反的罪名賜死。在他同期還有負責鎮守北平的淮安侯華雲龍,也是依仗免死鐵券的威風,隨意佔據前元朝相脫脫宅第使用還不算,一時心血來潮,竟然越位大膽使用故元宮中的皇帝物品招搖。他的舉動遭人舉報被召回南京,在途中不明不白的死去。後據專家考證,其為朱元璋賜死。

不過較為幸運的是,朱元璋履行了頒發免死鐵券時諾言,兩人的兒子都暫時承襲了爵位。

還有一位與朱元璋同鄉的開國將領,被封延安侯的唐勝宗。因為“坐擅馳驛騎,奪爵,降指揮”。也就是因為擅自越位使用朝廷驛騎而丟了爵位。但幸運是保住了腦袋。

依仗有免死鐵券為非作歹而被處死的典型是永嘉侯朱亮祖。

朱亮祖原是元朝義兵元帥,作戰時曾屢次打敗朱元璋。朱元璋非常欣賞他的勇敢,後其被俘歸降,參與了明軍攻滅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明夏政權的戰役,並作為明軍主力平定兩廣。洪武三年(1370年),朱亮祖被封為永嘉侯,獲賜鐵券,子孫世襲。

洪武十二年,朱亮祖出鎮廣東,並徵發軍民三萬,拓建廣東北城。他出身武夫,在職時多有不法之舉,很快與執法甚嚴的番禺知縣道同矛盾加深。道同生性耿直,面對朱亮祖的威逼利誘,始終不肯就範。

當時,番禺縣有很多土豪欺行霸市,市民稍有不從,就被他們誣陷下獄。道同抓捕土豪首領,將其帶枷遊街予以懲戒。受到懲治的土豪便爭相賄賂朱亮祖,請他出面說情。朱亮祖遂設席宴請道同,席間向他提起此事。道同不為所動,厲聲回稟說:“您身為大臣,怎能受小人役使?”朱亮祖見道同不允,次日便讓人砸開枷鎖,將被抓的土豪放走,還找藉口鞭笞了道同。

朱元璋枉殺了一些功臣 也確有人依仗免死鐵券自己作孽而死

(劇照)

道同依法懲處倚勢作惡的富民羅氏。朱亮祖因羅氏是自己愛妾的親屬,竟然派人將其搶走。道同再也不能忍受,遂將朱亮祖的不法之事奏報朱元璋。

哪知,朱亮祖聞訊已經卻搶先上奏,反誣道同對上司傲慢無禮。明太祖不知詳情,便派使臣前去賜死道同。但他隨後收到道同的奏章,方知事情原委,忙再派使臣前去赦免。兩名使臣同日抵達番禺,但當赦免的使臣到達時,道同已經遇害。朱元璋為此龍顏大怒。

洪武十三年九月,朱元璋把朱亮祖父子逮回京城。如何處置呢?朱皇帝也有點猶豫。殺頭吧,朱亮祖有自己賜予他的免死鐵券,“本身免二死,子免一死”。不殺吧,其罪難容。此時,大多數功臣都還在,朱元璋也不想公然違背諾言,於是他想出了一個辦法。

朱元璋沒有直接下令殺死朱亮祖,而是下令用鐵鞭對他們父子進行抽打,最後活活打死。事後,朱元璋下詔厚葬朱亮祖,還親自寫祭文,其中寫到“朕怒而鞭之,不期父子俱亡”。意思是說,用鞭子抽了他幾下進行懲戒,不料給打死了,算是個意外。

震驚洪武朝野的藍玉案,仔細推敲,起因也不能全怪明太祖朱元璋。

明初封永昌侯,後拜大將軍、封涼國公的藍玉居功自傲,懷揣免死鐵券而目空一切,橫行霸道,完全是自己作死。

中山王徐達、開平王常遇春死後,藍玉多次奉命統領大軍四處征戰,也多次立下大功,朱元璋對他優待有加。

得到皇帝寵愛,藍玉自身起了變化。他開始居功自傲,日漸恣意驕橫起來。他的府上蓄養了許多莊奴、義子,也開始乘勢橫行霸道。藍玉曾擅自強佔東昌民田,被御史查問,他竟然大怒不已,無視朝廷尊嚴,將御史轟出門外。

藍玉率兵北征南返時,夜抵長城喜峰關,守關官吏沒能及時開門迎接,他悍然縱兵砸毀自家關卡,破門而入。朱元璋聞知此事,心中十分不悅,奈著藍玉得勝而歸,便暫時原諒了此舉。

朱元璋枉殺了一些功臣 也確有人依仗免死鐵券自己作孽而死

隨後,又有人告發藍玉俘獲元主的妃子後強行佔有其身,致使元妃羞愧自殺。這是有辱大明國威的醜行,朱元璋為此斥責了藍玉。

朱元璋原本想要封藍玉為梁國公,因藍玉有這些過失,便將字改為,並命人將這些過失刻在世襲的憑證上。

面對皇帝的這些警示,自恃功高的藍玉不僅沒太當回事,而且仍不改過。在侍奉皇上的酒宴上,他曾口出傲語,軍中將校升降進退,大權也全都操於他一人之手。藍玉西征返回後,被封為太子太傅,他竟然不願位居宋、潁兩公之下,狂妄地說:“我難道不能做太師嗎!”此後他上奏言事,朱元璋大多不予採納,藍玉也越發感到不快。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錦衣衛指揮蔣瓛告發藍玉謀反。下獄鞫訊,也不知錦衣衛使了什麼手段,藍玉在供詞中竟然承認同景川侯曹震、鶴壽侯張翼、舳艫侯朱壽、定遠侯王弼、東筦伯何榮及吏部尚書詹徽、戶部侍郎傅友文等謀反,擬定乘朱元璋藉田時發動叛亂。

此時,正在鞏固中央集權的朱元璋震驚不已,立即以謀反罪將藍玉逮捕下獄處死,並殘酷的剝皮實草,抄家,滅三族。還株連蔓引,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員,被殺者約一萬五千人。

為警誡群臣,朱元璋還手詔佈告天下,並條例爰書為《逆臣錄》。這便是明史上有名的“藍玉案”。

朱元璋枉殺了一些功臣 也確有人依仗免死鐵券自己作孽而死

另有一說是,藍玉是開平王常遇春的妻弟、常遇春是太子朱標岳父,藍玉算是太子妃的舅父,他因極力維護太子的儲君地位 ,與早已覬覦皇位的燕王朱棣交惡。後被朱棣惡告致死。儘管如此,藍玉居功自傲的惡行是還有案可查的。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