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獸世界在70級的時候鐵爐堡是聯盟的主城而不是暴風城,為什麼玩家都喜歡呆在鐵爐堡?

歷史好


60年代最初只有奧格和鐵爐堡才有拍賣行,直到魔獸世界1.9 安其拉之門版本中才加入了連鎖拍賣行。

不過這都不是最為關鍵的,其實鐵爐堡地方設計得更方便,路是直直的不繞彎,地方廣闊,拍賣、銀行、旅店、職業訓練師、專業訓練師都近;同時鐵爐堡裡面非常寬敞,商店也齊全,大門口地方也蠻大的好插旗,和暴風城之間又有地鐵相通。

60年代學技能是要找訓練師的,暴風地形太複雜,真心跑的累。

所以那個時候聯盟都在鐵爐堡,部落都在奧格瑞瑪!


墨小水


這個提問本身是一個偽命題,鐵爐堡是矮人的主城,暴風城是人類的主城。可能玩家都以人類自居,便認為人類的主城暴風城就代表了聯盟。

當然,玩家們喜歡聚集在鐵爐堡大概就是因為:

1、城際交通方便,跟溼地近,去卡里姆多也方便;

2、城內交通方便,銀行,拍賣行,工匠等都相距不遠;

3、很BUG的地方是,70年代TBC的時候在銀行門口的柱子後面居然不算城內,是可以插旗PK的,贏得一大波PVP愛好者的喜愛,當然也包括我,有人打架就有人看熱鬧,看熱鬧的人多了,從旁邊過路的人也不禁駐足觀看,人多跟熱鬧循環;

4、即便是城內熱鬧非凡,城外也絕對不虛,在城內打一波不過癮,便在門口找一塊地繼續切磋,從門口打到坡下,從坡下打到平原,看熱鬧的人們也是一波一波地跟著看。

歸根結底,當時成為最熱鬧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交通吧,因為後續的版本大家都喜歡在交通相對又有了優勢暴風城(溼地被淹沒,暴風開了港口,各地開的傳送門)扎堆了嘛,不是?

挺懷念70TBC的,懷念那時熱鬧的鐵爐堡,大家在大門口叫賣上馬宏的鐵爐堡,會掉到鐵水裡燒死的鐵爐堡,會打架打得手抖掉溝裡的鐵爐堡,會突然在銀行門口布滿屍體的鐵爐堡,還有我把戰士走到城中鐵砧上,敲下AFK離開了的……鐵爐堡。

一/四區斯坦索姆人類戰士 鐵剋


PazZ


先從政治角度分析,暴風城是人類最後的堡壘,聯盟的核心力量,這一點是無可置疑的。但60、70年代,瓦王還沒有迴歸,沒有聯盟至高王坐鎮的暴風城少了一點聯盟第一主城的霸氣,那時候暴風城的陣營領袖是伯瓦爾 弗塔根,雖然他的人格魅力很高,但是在整個魔獸世界的歷史地位和知名度是明顯不能和泰奶奶和銅須國王相媲美的,同時,鐵爐堡是矮人和銅須兩大種族的主城,與部落那面同為獸人、巨魔共同主城的奧格瑞瑪遙相呼應,作為平衡,鐵爐堡作為主城也成為了必然。

其次,從地理角度分析,60年代,大型RAID的地圖分佈,奧妮克希亞的巢穴在沉泥沼澤;熔火之心,在燃燒平原的黑石山;安其拉,在希利蘇斯;祖爾格拉布,在荊棘谷;納克薩瑪斯,在東瘟疫之地;其他的主要小本除了厄運之錘,基本也都集中在燃燒平原和洛丹倫故土,這些鐵爐堡到這些地方基本都是最近的,並且鐵爐堡最靠近溼地的米奈希爾港,去卡利姆多大陸也是非常方便,也是東部王國與暗夜主城聯絡的唯一通道了,再加上70級開了奎島之後,鐵爐堡有著直達奎島的路線,讓鐵爐堡在那時就是聯盟的交通樞紐。

再次,從內部構造上面來說,鐵爐堡的城市構造充分體現了矮人在建築領域的天賦,城市非常整齊、規整,城市規劃也是非常的好,想去那裡,想買什麼,想學什麼都是非常的方便簡潔,並且在當時整體畫質都不是那麼太精細的情況下,鐵爐堡昏沉的背景還是可以很大的減少顯卡的壓力的。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矮人是聯盟中的貿易民族,聯盟的拍賣行最開始就是在鐵爐堡,拍賣行門口的鐵橋成為私聊交易的聖地,銀行與拍賣行之間的寬闊的廣場特別利於擺屍體,並且鐵爐堡大門距離這個玩家活躍的區域非常近,聊天、PK、交易,都非常方便,久而久之就養成了習慣,大家都願意呆在鐵爐堡。

後來,隨著版本更替,暴風城的聯盟至高王瓦里安國王迴歸,加上聯盟前往諾森德大陸的輪船、大地裂變各個地圖的傳送門和前往潘達利亞大陸的傳送門都放在了暴風城,並且暴風城也經歷了一次整容,逐漸取代了鐵爐堡的位置,成為聯盟玩家最為活躍的城市,鐵爐堡也就慢慢衰落了。


雍親王府


這個習慣其實是60年代養成的。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原來只有鐵爐堡有拍賣行,暴風城沒有,所以大家都習慣在鐵爐堡裡帶著,不管是活動前買藥還是活動後給新裝備附魔買材料,都要去鐵爐堡的拍賣行。即使後來暴風城也有拍賣行了,玩家還是習慣在鐵爐堡裡待著,因為鐵爐堡的拍賣行對面就是銀行和郵箱,方便取放物品。而暴風城的話,還需要跑一小段路,雖然也不是很遠,但是鐵爐堡更近。

第二,早期的四十人副本,MC和BWL從鐵爐堡過去更方便,而黑龍妹妹的開門任務副本黑石深淵,黑上黑下,都從鐵爐堡過去方便,所以大家都習慣在鐵爐堡待著了。


邵老闆31063376


60剛滿哪會,以黑石,東西瘟為主,鐵做獅鷲是最近的!精靈主要黑海岸,到溼地,的練級路線,那時精靈和人類可以說是主流!一個12年07個月的玩家。今天找到了張13年前的照片,雖然不是啥光榮的事,但是個回憶!



憤怒的筱妖


其實最初的時候,聯盟的主城是暴風城的,因為人類玩家最多,又集中在暴風城,所以對應的服務器壓力很大,迫不得已,暴雪更改了設定。把拍賣行設在裡鐵爐堡。

鐵爐堡在很長一段時間成為中心,是因為拍賣行,以及地理位置。當時聯盟東西大陸交流點是米奈希爾和塞拉摩,而米奈希爾就挨著鐵爐堡,所以鐵爐堡就成了聯盟不可動搖的核心。

至於說後來三個主城都有了拍賣行以後,鐵爐堡依然依靠交通樞紐的位置,繼續成為聯盟玩家集中的地方。

事情的轉機發生在大災變,因為劇情,米奈希爾港被淹了,東西大陸的交通改為暴風城到塞拉摩了。再加上暴風城擴建這一接近官方欽定的行為,暴風城再次成為了聯盟主城,一直延續至今。


一顆韭菜的自我奮鬥


燃燒遠征實在燒了太久,遍地SW金團所以轉去部落玩各種小號,一發不可收拾,雖然現在休閒黨了,但每個月還在交著月卡,為了希爾瓦娜斯的勝利。下面附張大叛徒照片


知識詛咒


其實鐵爐堡是60年代聯盟主城,70年代主城是沙塔斯城。至於為什麼會成為主城,很簡單,方便啊。。首先,道路方便,無論是去溼地坐船還是去60級前期的副本集散地黑石山都是直航。相反,暴風城要出次門,做獅鷲無論是金錢還是時間,差不多都是在鐵爐堡乘坐的2倍。至於達納蘇斯那鳥不拉屎的偏僻角落.....做過公車的都懂,那是點卡在燃燒啊!其次,道路簡單。。鐵爐堡幾乎就是一個大蒙古包,各種訓練師商人就是圍著邊緣一圈站。乘上山羊繞著牆跑一圈基本沒啥找不到的。而暴風城呢,屋裡屋外地下室二樓三樓,內城牆外城牆堡壘,還有那噁心的運河,一不留神就掉下去了。道路七彎八折,高低錯落。在沒有飛行坐騎的年代經常是,目標在正上方2米,但我找不到上去的路的情況,很噁心。至於達納蘇斯,太大了。。。。再次,60級時鐵爐堡是聯盟唯一有拍賣行的城市,拍賣行的重要性不必多說。最後,鐵爐堡有直通暴風城的地鐵,暴風城有直通達納蘇斯的輪船。即使是去荊棘谷或者夜歌森林,從鐵爐堡出發也並不比從其他主城出發困難多少。

綜上,鐵爐堡不當主城天理不容。


水天一色20079409


不能說主城吧,只能說主要活動的城市。暴風城和奧格瑞瑪一直都是聯盟部落政治中心。確切的說70年代的主要城市是中立的沙塔斯,玩家的活動主要在外域。在60年代,各大主城之間沒有傳送門。由於早期的40團本為熔火之心,黑翼之巢,黑龍,聯盟方鐵爐堡距離MC,BWL很近。而鐵爐堡去奧妮克希亞巢穴要從鐵爐堡坐飛機飛米港,米港坐船到塞拉摩也相對不太遠。鐵爐堡去暴風城有地鐵,去達納蘇斯從米港坐船也很快,可謂交通便利。而部落奧格瑞瑪有飛艇去卡加斯,跑MC和BWL距離也不遠。而且在TAQ開放前,各主城的拍賣不是互通的,你買點東西賣點材料都要在人多的拍賣行,所以各大公會主要活動地就都在鐵爐堡。到了TAQ,聯盟玩家爐石基本上都是綁希利蘇斯,其他副本公會活動後都是法師開門回鐵爐堡。到了NAXX,聯盟也沒有哪座主城離西瘟疫更近了,玩家也都聚集在鐵爐堡。在那個交通不發達的年代,跑路真是很辛苦。期待懷舊服😀😀😀


提龍架鳥


鐵爐堡的設計簡直就是主城的典範!整個城堡的設計遵循著對稱簡約的風格,圓形的蒙古包式設計,各個NPC的位置一目瞭然,而且只有一層平面設計,不用爬上爬下(想一想哀嚎,諾莫瑞根),即使是新手也不會迷路,進門就是大廣場,銀行和拍賣行面對面,旁邊就是旅館,城堡中央是飛機點,各類,各個重要的NPC都很近。尤其是大廣場,地形寬闊,無聊的玩家能聊天又能曬裝備,地精們買賣也很方便,也方便好友隊友接頭,可以說大廣場就是鐵爐堡的精髓。而且,大廣場離門口也很近,在門口切磋切磋也很方便,雖然PK地形不如奧格完美,但也比較理想了。

最後就是鐵爐堡的交通了。鐵爐堡和暴風城有地鐵,而且在60級時,鐵爐堡到東西瘟疫之地是最近的,到黑石山各大副本是最近的,到卡利姆多大陸也很方便直接飛到溼地就可以坐船,屬於聯盟的交通樞紐。

部落方面,奧格算不上絕對的核心主城,幽暗城也有很多人待著的,畢竟幽暗城離東西瘟疫很近,而且亡靈賊和亡靈法師是很多的。而且,奧格的主城設計不如鐵爐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