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幣聞:BCH完成硬分叉,人民幣穩定幣或將出現?


一週幣聞:BCH完成硬分叉,人民幣穩定幣或將出現?


一週幣聞:BCH完成硬分叉,人民幣穩定幣或將出現?


要聞:

11月16日,BCH完成硬分叉,BCHABC碾壓BCHSV獲得最後勝利


一週幣聞:BCH完成硬分叉,人民幣穩定幣或將出現?


五六財經(wuliucaijing)評論:這次BCH分叉意義重大,這不僅是利益之爭,更是路線之爭,幣圈將何去何從——是平臺公鏈化,還是集約分工化;是大區塊化,還是適應需求的中區塊化;是大戶競爭的弱中心化,還是完全的去中心化。共識是在分歧後越辯越明,還是被分歧不斷弱化,經過此次BCH硬分叉,值得我們深深思考。

鏈圈動態:

螞蟻金服副CTO胡喜:螞蟻金服已經開放了區塊鏈在內的自主研發核心技術

11月12日,螞蟻金服副CTO胡喜表示,螞蟻金服已經開放了包括分佈式中間件、分佈式數據庫、區塊鏈、生物識別在內的自主研發核心技術。支付寶一直希望通過科技開放,讓更多普通人享受到技術帶來的美好和便利。

大數據聯盟孵化基地落戶北京密雲

11月12日,大數據聯盟孵化基地落戶北京密雲。密雲基地服務的領域將實現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國際貿易、文創開發等多個領域的深度融合,以大數據和新媒體傳播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

國家網信辦官網刊發“區塊鏈組稿”

11月18日,國家網信辦主管的《網絡傳播》雜誌11月近日在官網刊發一組區塊鏈組稿,《區塊鏈發展是一次長跑》《區塊鏈技術處於早期階段》《密碼學是區塊鏈的信任之源》《“區塊鏈+金融”擦出智慧火花》《區塊鏈在實體經濟中的落地》《區塊鏈的未來應用方向》《加快研製區塊鏈相關標準》《防範安全漏洞 促進實際應用》共八篇文章,邀請8位學者從各個角度闡釋了區塊鏈的價值、趨勢、風險和對策。

幣圈動態:

比特大陸起訴一名黑客,稱其竊取了價值550萬美元的比特幣

11月12日,國內比特幣礦業巨頭比特大陸(Bitmain)起訴一名黑客,稱其從自己的比特幣交易所幣安的賬戶中,竊取了價值550萬美元的比特幣。具體來說,一名被稱為“John Doe”的黑客,設法接管了比特大陸的比特幣賬戶,並使用這些比特幣來操縱虛擬幣MANA的價格,然後賺取差價。

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數字貨幣全線大幅下跌

11月14日,五六財經報道了BCH算力大戰即將開啟的消息,15日算力戰的打響立刻影響到主流虛擬貨幣的行情,跌幅最高達11%,比特幣更是下跌了4000人民幣。未來幾天,受算力戰的影響,BTC價格或將持續波動。

分析師:加密貨幣的熊市可能會更長11月14日,圍繞加密貨幣交易的炒作似乎正在減弱。目前,比特幣的交易價格略高於6,400美元,比其近2萬美元的峰值下跌超過三分之二。最近的趨勢表明,波動性也在下降。比特幣一直保持其價格,其波動率指數最近跌至近兩年來的低點。主要的山寨幣正在經歷同樣的事情,全球交易量和市值也保持穩定。分析師認為,這種低波動性可能意味著加密貨幣的熊市更長。

伊斯蘭國家用計劃的普通加密貨幣挑戰美元“制裁工具”

11月17日,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國家正計劃通過創建一種在伊斯蘭國家使用的通用數字貨幣來抵制美元長期的全球主導地位。美元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制裁工具”,商業遊說集團國際商業論壇(IBF)主席埃羅爾·亞拉爾(Erol Yarar)說,它已經失去了作為國際貿易貨幣的目的。

交易所動態:

韓國交易所被指控在ICO基金騙取1.3萬枚ETH後跑路11月14日,韓國交易所被指控在ICO基金募集近13,000個ETH(270萬美元)之後撤出了騙局。正如這些騙局的典型情況一樣,Pure Bit團隊似乎關閉了其網站,從其錢包中移動了13,000 ETH,並基本上刪除了所有社交媒體。目前看來,投資者可能會非常難以恢復他們的資金。

人物動態:

陳偉星:BCH和BSV互掐是為了抬高自己的價格

11月15日,陳偉星直言BCH和BSV互掐都是為了抬高自己的身價。以下為微博原文:bch和bsv打架,好比兩個假悟空打架爭當真悟空,意圖吸引btc的流動性和算力,從而提高自己的價格。小寒和澳本聰,都是一夥的,他們持有幾百萬個bch,分叉了就都持有幾百萬的bch和bsv。打得越熱鬧,把btc的共識搶過來越多,他們越發財。 可是我是不信假悟空咯,他們不想變得更物理化,而更想自己當私人央行。我們需要的是一個真正去中心化、物理化的尺度貨幣。

央行徐忠:金融科技的發展體現了區塊鏈等技術對金融行業的影響

11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徐忠出席“2018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會時表示,金融科技在全球範圍內已是一個普遍發展趨勢。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體現了移動通訊、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對金融行業的影響。與金融科技有關的運營風險、技術風險以及模型和算法風險將在金融監管中越來越受到重視。

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央行會更加關注幣值穩定問題

11月18日,中國金融學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在第九屆財新峰會上指出,當前全球跨境支付方面的確有很多不便之處,但是如果結合數字貨幣技術,跨境支付在多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國內宏觀政策調控,需要引起重視。而從金融穩定的角度,今年新興市場匯率貶值、資本外流的問題較為顯著,這一問題也需要納入考慮。相比於私營部門發行數字貨幣,央行會更加關注幣值穩定問題,那麼在數字貨幣和跨境支付的結合中,是否需要一種“穩定幣”呢?周小川表示:“可能也需要有一個基準來盯住,這個盯住的東西不管比例怎麼樣,會在某種程度上很像SDR(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它是一種混合的貨幣。單獨盯住單一一種貨幣,或者盯住黃金,都有缺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