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读小学三年级小学生有必要每天背诵《论语》《国学》之类内容吗?

遇与123


这个问题很让人无语。本来,让孩子读一些《论语》这样的经典,对孩子来讲是受益无穷的,可是一旦走到了极端,当成任务,为了背书而读书,逼着学生天天背诵,这就成了经典的悲哀、学生的悲哀和文化的悲哀了。

毋庸置疑,读经典是让孩子受益的一件大好事。从小就培养孩子读经典,一定可以培养出有才华气质的优秀人才的。所以,我们不反对读经典,相反,我们大力支持、鼓励家长、老师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读经典的好习惯。


读书,就应该读经典,对于一些像快餐文化、搞笑内容的书籍,孩子能不看就不看,能少看就少看,因为他们不能提供孩子成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而经典,是不同的。

就以儒家的经典《论语》、《大学》为例。一部《论语》,从学做人开始,教会一个人明白世间的道理,树立人生远大的追求目标,这种意义,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一生受用不尽的。

《大学》亦是如此,短短两千字,容纳了一个人的最高人生追求和最低人生目标。达则兼济天下,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幽暗之中,隐微之处,仍然能够保持慎独,保持自己的君子品格,这样的人,就算没有大的成就,但最起码他也是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益的人,他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这就是经典无可替代的价值。他对人格的养成、熏陶,对人的思想境界的培养,都是其他流行文化无法可比的。这也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之所以能够穿越时空,打动一代又一代人的原因。

我们提倡孩子读经典,是要利用孩子的无意记忆和心理发展特点,用一种节奏明快、有韵律的方式让孩子快乐的读,慢慢的让孩子爱上经典,自己喜欢读。

相反,如果像问题中所说的这种情况,完全不考虑学生的感受,把宝贵的经典当成一种负担任务强压给学生,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这种做法可能初衷是好的,但是,方法一定是不恰当、不合适的。


繁星国学


看了一些回答,说碰到了“好老师”是几个意思?突然陷入莫名的恐慌当中,如今的“国学掮客”真的这么势如猛虎了么?


首先,我出入古籍经典不算少,但我从来没有听过任何一部经典是叫《国学》的,所以我也不知道您让您小孩背的《国学》到底是什么东西,甚至@半卷所说的《弟子规》等古之糟粕被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奉为圭臬....很悲哀,真的很悲哀。


这里有必要谈一下,所谓的“国学”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对于国学无非是两种,第一种是元、明、清三代设定的“国子监”的官学;第二种则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如果定义为“国子监”的官学,所学所用无非是能学以致用的东西,放古代学的是儒家经典,毕竟升官发财就靠这些;那么放在现代,数、理、化、文学、艺术....那些不是能学以致用、学以经世的“国学”?那么看十万个为什么、甚至蓝猫淘气三千问都不比连书名都是扯的《国学》好用么?

其次,如果定义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那无非就是四大类: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六艺之流?

很多忽悠人的国学大师,都是用什么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等东西来忽悠人,说什么蕴含传统美德.....您应该了解的是,这些东西都是古人用来给小朋友认字的,现如今认字需要这些东西么?

若说历史,初学的买个《中华上下五千年》也就够了,再多的东西都是专业性强--------喜欢自然会去了解,不喜欢,死记硬背也没用。

当然,想掌握文言素养,是可以去多看看经、子、集,不过这些东西也都纯是兴趣使然,多读书是好事,但要是说要汲取中国的传统美德,提高国民素养-----如果按这个思路,古人还讲封建、讲阶级、所谓的美德无非是三从四德、不孝以无后为大...您去学么?至于礼义廉耻,我的天,什么时代不讲这些东西?非得要从古代的扭曲思想中去学习?党章说的更详细好么?这么缺陷当代民族自豪感么?

还有传的玄乎的“六艺”,六艺是什么?礼、乐、射、御、书、数而已---就是学礼仪、学音乐、学射箭、学开车、学书法、学数学....把这些东西说透了,您是不是自己个都乐了?


说到底,所谓的“国学热”的兴起,不外乎是很多人缺乏当代的民族文化自豪感,非得求之于古代文学,甚至去神话古代文学,来提高自信、自豪感。但摊开了讲,古代绝大多数的东西都极度落后。

偶然培养情操,想学诸如诗词歌赋之类,倒是需要内行的老师入门,但就现在活跃于世人面前的‘国学掮客’显然毛都不懂,更何况我自己诗词入门就靠着一本《唐宋词格律》而已.....


综上,所谓的《国学》就是无稽之谈,无须去背,甚至会把您的孩子背坏了。



无聊到巅峰


一个读小学三年级小学生有必要每天背诵《论语》《国学》之类内容吗?


很有必要背诵,只是老师别让孩子背的太痛苦。


这是一个良心老师,能抓住孩子13岁之前的黄金背诵时期,大量背诵经典,非常必要,非常重要,非常及时,一旦过了13岁,背诵能力下降,后悔来不及。


这时打下的国学底子,到高中都用得着,背背国学,孩子的底蕴一下子上来了,再学习白话文,和白开水似的简单。


孩子小的时候,天天读“小狗叫,小猫跳”,基本是浪费时间,实在没多少用处。



作为家长,你想想,你的小学学到了啥,除了认识几个字外,其他东西是不是太浅显,如果你那时背过《论语》了呢?是不是你就腹有诗书气自华?


宋朝的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别小觑这些经典,流传了几千年,自有他的道理。


这个老师唯一的不足是:让孩子背的太痛苦,“孩子哭着背”,确实背得太痛苦,学会开导孩子,正确认识吃苦,正确认识背诵的意义。


这时孩子小,别担心理解问题。这时的背诵,好比老牛反刍,先吃进去,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慢慢消化。别等理解了背,等理解力上来了,年龄就大了,可惜,那时背诵能力却下降了,背东西难了。


希望家长珍惜机会,开导孩子,坚持背下去,别等错过黄金背诵年龄。到时后悔不及。同时,今日背了,来日,直到高中直到大学,坐收渔翁之利吧。


走过万水千山2018


没必要的,如果有人强制我的孩子去背诵这些东西,我肯是不会让孩子背诵的。

首先,古代没有任何一本书叫《国学》,如果真的有,恐怕也是现代人写的水平很差的东西。

其次,强制背诵有没有意义,对于《论语》这些,不要说小孩子,哪怕大人都不一定能解释好一些字词,不懂为何要背?

关键的是培养兴趣,而非强制性的东西。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讲一讲一些历史上的故事。偶尔让孩子读读古诗。这样的传统文化教育就够了。强制背诵这种东西简直就是适得其反。

真正要是喜欢这些东西,去背一背也无妨。只怕很多孩子,本身还没有积累兴趣,先被各种背书任务搞怕了。

我最怕的就是某些人拿着《弟子规》这样的糟粕,古人都忽悠不了的东西来忽悠小孩,威逼利诱下让小孩背诵。用福柯的话,就是规训与惩罚。

觉得古代的东西就是好的,那您把自己家电子设备都砸了,过原生态古人生活吧!真羡慕古人,那你也别评论我,因为古人没有手机。

我想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发展,恐怕需要的不是百依百顺的愿意死记硬背的人,而是充满质疑,敢于挑战的学者。赶鸭子上架是不行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了。



半卷


当然有必要。

我家儿子正在读三年级,《论语》《诗经》背了好多经典篇目,对于提高孩子的国学功底大有裨益。一周大概两三次,都是晚上临睡前,不给孩子增加负担。三年级的孩子记忆力很不错,背起来也得心应手,对于以后的初高中文言文学习会更轻松!








栗人刘英辉


从题主的表述上来看,好像不太了解未来语文考试的方向,语文教材增加了古诗文的比重,今后的考试也会增加古诗文的内容,为何这样改革?弘扬传统文化,如果孩子学不好古诗文,将来语文考试就会吃大亏。

我家孩子现在读一年级,语文考试是110分,其中有10分考察的就是《三字经》、古诗的内容,小学阶段要求孩子必须会背75首古诗,还有《三字经》、《大学》等,的确有些内容对孩子来说比较难懂,我的做法是,先让孩子读,读完之后,我会一字一句地给孩子解释,还会穿插地给孩子讲一讲里面的小故事。

就拿背诵《三字经》来说吧,里面有一些关于历史的内容,从夏朝开始,那么,我就给孩子讲一讲有关大禹治水、周武王的故事,让孩子产生兴趣,同时也便于他记忆背诵,后来,孩子就渐渐地喜欢上了历史,我又让他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

总之,背诵晦涩难懂的东西,一定不能让孩子死记硬背,要让他感到有趣,他才能坚持下去。我家孩子差不多每天早晨都要读或者背诵10—15分钟的《三字经》或者《大学》,有时也会有点小脾气,我或者老公就陪着他,一起读,现在已经会背诵《三字经》了,《大学》背诵了一半。在小学阶段,孩子学国学,离不开家长的陪伴,可能家长会更辛苦一些。


沛泽妈读心理


真的是一位好老师啊!

我甚至认为题主自己也认为孩子的老师是一位好老师,而且之所以提问这个问题其实是来“炫耀”的!哈哈哈哈!

放心让孩子跟着老师的安排去学吧!过不了几年你就会感激这几年你们遇到了这样的一位好老师,

正是因为他在现在的一些要求,让你的孩子在未来赢取了更多的学习时间,也更加适应未来的考试。————但凡对国内教育改革有点了解的人都会知道,语文在整个孩子求学阶段的重要性。而这里面最最重要的其实就是阅读古文以及写作。

而且我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题主孩子的老师绝对不会仅仅只是在古文上对孩子有所要求,他一定还会在孩子的阅读写作上有比较高的要求!
要知道“国学热”的背后其实是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

在全国范围内大搞减负的背景之下,您的孩子老师竟然还能够如此负责任的为孩子们的未来而做一些“高效”的准备工作。这真是打着灯笼都很难找的事儿啊!

我跟你家一样幸运,我孩子也遇到了这样的一位老师!

孩子从一年级就是由现在这个语文老师带的。四年下来,孩子的老师在国学方面我认为已经做到了极致了!孩子们在老师的要求下前前后后背过的古诗词大概有个150首左右吧;小古文背诵并且学习了近100篇(不光是背,还要抄还要讲解注释)包括《岳阳楼记》、《出师表》,《木兰辞》等这些比较长的;近代的一些名家文章也学习一些……至于什么《声律启蒙》、《弟子规》、《论语》、汉字演变过程(甲骨文)之类的,也给孩子们讲过、背过……

平时老师也会让孩子们玩玩“飞花令”什么的。孩子们很喜欢,回家还会有针对性的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学习。另外除了背、讲解之外孩子的老师还会让孩子们进行诗词、古文的仿写,比如下文就是我儿子仿写的一篇。


前前后后孩子们已经仿写了不少了。

说真的我自认为自己的文化水平还是可以的,但是看到自己的十岁的孩子已经可以有模有样的写这些东西了,不高兴是假的!

我对比过初中阶段必背的古诗词,我们现在四年级马上结束了,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小学、初中阶段的诗词部分“任务”,而回过头去看的话,并没有觉得孩子学这些会给他们带来多少负担。


正如我前文所说的这样的老师不仅仅会要求孩子们的国学要提高,在其他方面也一定会有更多的“独到之处”!我们的老师就是这样,除了国学学习以外,在孩子们的阅读写作上,也是提了非常多的要求和建议。你能想象出来一个班的学生每周都能坚持至少写3到4篇日记的情况是怎样一个状态呢?你能想象出来,每周会写2到3篇作文,并且每一篇作文老师都会有详细的批注是怎样的体验吗?你能想象出来,老师还会布置阅读作业,要求阅读完画出思维导图是怎样的一种收获吗?……还有很多!

很显然,我们的作业量对于很多人来说有点“恐怖”了!但是全班从学生到家长,没有一个人说这样不好。家长们私下交流的时候都非常庆幸,感叹遇到这样一位老师!咱们就这么说吧,老是做这些事儿基本属于额外工作量,他是完全可以不用做的,不做没事做了,还有可能冒着被家长举报的风险!但是老师还是这样坚持这么做,这只能有一种解释———他是真心为了这些孩子们好!

家长又不是傻瓜,看一看这几年各种教育改革,无论你怎么改,无论你怎么变语文考试的难度增加,这绝对是永远不变的。你说我数学不好,那么我发愤图强,一年基本上能够补上很多,你说我英语不好,那么我发愤图强一年,我也可以让自己水平有长足进步,但是语文呢?语文学习是根本没有办法用几年时间就突击出来的!“功夫”必须用在平时才行。

尤其是我们这种男孩的家长。大家为什么会担心新的改革不利于男生呢?正是因为记忆背诵这些事情,男生往往不愿意去做。现在我们这些家长不用担心了,有这样的老师给孩子们提要求,我们都不需要额外再给孩子增加什么补充,孩子自然而然的就会把能力和水平提升上来了。

这种好事儿在现在这个社会已经很难遇到了。反正我在很多家长群里把这个情况一说,百分百会引来无数家长的艳羡!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所以建议题主,如果孩子不愿意去做这些事情的话,你还是应该积极的配合老师,督促好孩子完成这些事情。

未来几年,你会为自己的英明决定而感到庆幸和欣慰的!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我认为没必要,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死记硬背,强迫记忆是很痛苦的事情,会让孩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分享下我家刚上一年级包子的学习情况!

关于孩子幼小启蒙读书,我什么【唐诗三百首】,什么衔接课本,识字书买了一大堆。

结果,唐诗我挑了比较适合他的内容,给他讲解了后教他背,能记住,但还是死记硬背,靠语感语句顺序记忆为主!教了10多首后我就放弃了,没有必要硬来!

我更多的是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教给他认知各种事物,他接受的非常快,理解的也非常好,还能举一反三,并且非常善于思考提问,经常跟我说的一句话就是:妈妈,我问你个小问题?我会非常耐心的回答他,我自己不懂的我就直接告诉他我不懂,我百度后再给他讲个!

关于识字,我也没强求,我唯一强求的是逼他练字,从幼儿园大班开始练了一年多,因为写字是基本技能,我不想让他上小学后因为不会写字弄的作业完成慢,拖拉!

就这些实施情况来看,我个人感觉不错,老师也夸奖说包子是个很有灵气的孩子!

个人真实经历,紧供大家参考!


软萌包子老虎妈


如果孩子有时间,我觉得很有必要让孩子接触,肤浅的接触不如熟读背诵更好。

首先,《论语》《国学》都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他们蕴含的道理是深刻的,即使孩子们现在不懂,将来上了高中大学孩子们在别人苦苦记忆的时候,你已经在学习它的更深层次的东西了。



知识需要积累,博闻强记是司马迁都推崇的好办法,孩子们日复一日的背诵中,记忆力明显增强,对其他学科也是极有好处的,有一个好记性,学习得省多少力气!

再者,熟读成诵,可以张口就来,未来国家加大国学的推广,不是说得语文者的天下吗?何况无那么N多做人的道理,行事的方式,孔子的话,对人一生的成长披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所以,与其让孩子拿手机游戏,何如用国学浸染孩子的灵魂,文化人不是几本书的事情,而是长期的诗书哲理的熏陶成就的。


漫语慢文


人教版的语文书,去年开始改版,改动非常大,如果有心的家长和老师会发现,新版教材加入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这么改?因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以前的孩子学习三百千,四经五书等等,现在几乎很少涉及,在一定意义上全盘省略。我感觉现在的专家们也都发现了,我们的老祖宗有大智慧,不能舍弃,还得拾掇起来,而且这是中国特色,是我们中国的骄傲。

我巴不得我们孩子的学校也背诵这些呢!这不是给家长省钱嘛!外面的国学班一节课很贵的!学校安排背诵了,在他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记住了,对他以后上学会大有帮助。

而且,运用的前提就是背诵。虽然他现在有可能不理解,但熟记于心,等到一定年纪,自然理解了。如果肚子里没有,那以后用的时候哪里来?现找资料吗?

现在的背诵,都在为以后做准备,以后孩子写作文了,他能张嘴就来。家长何愁他无话可说,还送什么作文班什么的!所以,学校背的这些,家长一定要多支持,而且做好后盾和辅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