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哈利·波特”IP也走上了星战在国内的不归路

继上周的漫威超级英雄系列电影《毒液》之后,本世纪另一大电影IP“哈利·波特”的前传第二部《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也中美同步上映了。原本被视为本月好莱坞救市的第二梯队,却并未在票房上有太多亮眼的表现,尤其是与上周五上映的《毒液》火爆场面相比明显冷清了不少,不到600万的零点场票房大多也是依靠身着“奇装异服”的狂热魔法迷们才勉强支撑起来。

单就电影IP而言,对比时间更久远的“星球大战”和十年前开始搭建的“漫威宇宙”,“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是少有的从第一部到第八部都在国内大银幕上出现过的IP,当然在那个时候国内电影市场远非如今这般热火朝天,导致八部正传的票房总和也才将将超过十亿。更关键的是作为一个系列IP,若非一开始便接受这魔法世界观的设定,后续其实很难再对路人产生太大的吸引力。

「票房」“哈利·波特”IP也走上了星战在国内的不归路

两年前上映的前传首部《神奇动物在哪里》便是典型,作为事实上的好莱坞A级大作,《神奇动物在哪里》当年的票房仅仅5.9亿,虽然已经是整个“哈利·波特”IP电影中的国内最高票房,但在当年年度票房排名中这一数字已经处在20名开外,几部漫威作品以及重启的“星战”系列首部票房都要明显优于《神奇动物在哪里》,简而言之便是“哈利·波特”系列在国内的号召力其实是相当有限的。

《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作为新片在上映首日有不小的排片优势,但这种优势却并未直接转化为票房,由于无法吸引到更多普通观众导致首日票房便未能破亿,最终周五单日票房甚至最终被《毒液》反超。这也导致了次日排片占比的下降,虽然单日票房终于破亿,却被《毒液》甩开了将近5500万票房,照目前的形势来看《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首周末票房想突破三亿都殊为不易。

「票房」“哈利·波特”IP也走上了星战在国内的不归路

前作《神奇动物在哪里》作为这一支线系列的首部,其实与正传的联系并不紧密,同时大量奇观和萌兽的加入,都能看出电影原本是想更多的吸引更多非粉丝观众。

不过这一番苦心经营基本因为《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的出现而被白费了,不论是各路评论还是主观个人感受,都必须承认这一部里大量出现的新人物与旧情怀给予了系列粉丝极大的满足,光是“在霍格沃茨教黑魔法防御术的邓布利多”这一场景里出现的地点、事件和人物便已经能让很多粉丝在影院里欢呼。

「票房」“哈利·波特”IP也走上了星战在国内的不归路

《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彻头彻尾的成为了粉丝电影,一部可以让粉丝们三刷来找寻完整个人魔法世界碎片的电影,毫不夸张的说,如果不是在观影前花了整整一周将八部正传完整重温了一遍,初看《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真的会有些不知所措。

而抛开粉丝滤镜去看,《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的叙事节奏和人物刻画都有不少瑕疵,这自然有编剧罗琳和导演叶茨的问题,电影全程为了铺垫最后的悬念,导致前半程节奏异常迟缓,加上多线并行以及大量新人物的出场,很难让人产生太强的观影快感,而对普通观众来说唯一能够刺激他们大概只剩下那些零星点缀的神奇动物了。

「票房」“哈利·波特”IP也走上了星战在国内的不归路

其实稍微看看过去几年“星球大战”正传及外传在国内惨淡的票房表现,基本上也能理解为何这类IP会在国内出现水土不服,在需要观众投入更多心力参与到这个被全新构建的世界时,门槛便已经天然形成。而当像《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这般更加强化其与过去历史的联结时,粉丝们自然是嗨到昏厥但更多观众只会默默走开。

上周除了《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之外,仅有《无名之辈》一部新片上映,作为话剧导演转向大银幕的第二部作品,饶晓志没有像开心麻花团队一样继续改编自己的话剧,而是选择用一部黑色喜剧来展示自己的进步。《无名之辈》讲述在一座山城里丢失的土枪所引发多方人物之间的爱横情仇,呈现一出荒诞却又笑泪并存的众生相,笑与泪的背后则是无名之辈苦苦求生的悲凉。

「票房」“哈利·波特”IP也走上了星战在国内的不归路

相比于《你好,疯子》,《无名之辈》在电影感方面有了飞跃式的进步,尤其是几位演员的表演已经很好的摆脱了前作里过于强烈的话剧腔调。不过在故事层面整部电影与宁浩的成名作《疯狂的石头》有着相似的结构,但从最后的结尾部分来看导演却又欠缺了一些处理多线叙事的功力,使得原本多线都有亮点的故事虎头蛇尾。好在目前豆瓣8.4的评分以及超过6000万的票房,都证明国内观众还是能对用心制作的国产电影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并花钱去支持。

本月的第三部好莱坞大片在票房上只能算勉强有所贡献,不过也不用太过担心,毕竟下周口碑又一次“炸裂”的迪士尼动画续作《无敌破坏王2》就要来了,有媒体已经喊出了“保底十亿”的口号,看样子也真的只有迪士尼才能为所欲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