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古驛道:南坊村

南坊村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江西省廣昌縣驛前蓮花古鎮南邊六華里,與名聲在外的中國蓮花第一村姚西相對,也是個歷史悠久的村莊。

驛道

驛前鎮以驛道驛站得名。宋時的驛站,大概會在什麼位置?古時的驛道,又是什麼樣子呢?

從驛前中學門口直插大路前村小組的一段古道,據當地老人說,就是古時廣昌通往石城的官道。


尋找古驛道:南坊村


尋找古驛道:南坊村


大路前後龍山的古樹群,驛道從中間直插而過

這段古道從驛前中學門口插到大路前小組的後龍山,然後沿著山腳前行到出村口,過了一座拱橋之後,消失在蓮田之中。目前依稀可辨的部分,還剩下大約半里路左右。

尋找古驛道:南坊村


出村路口


尋找古驛道:南坊村


驛路遺蹟


尋找古驛道:南坊村


石拱橋


尋找古驛道:南坊村


過橋之後,驛道扎進了蓮田,湮滅了蹤跡


八角井

驛道經過大路前村莊中間,有一口水井,當地稱八角井。當地流傳這口井和羅文先生一個故事。


尋找古驛道:南坊村


尋找古驛道:南坊村


八角井

天高不算高,人心還更高

古時候,有一位羅文先生,他金口銀牙,說出去的有應靈。他總是行走江湖,一天到井旁的酒店歇息,這酒店老闆娘十分客氣,招待周全,茶到水到,送來好酒好菜,羅元先生看到這些情景,就問老闆娘:“生意可好,老闆到哪裡去了”?老闆娘說:“生意好是好,但酒不夠賣,這不,老闆給店裡買酒去了”。羅元聽了以後,想幫一幫這酒店,吃完飯後,他摘了一根絲茅,放在井旁石頭下:“金、木、水、火、土,井水變成酒,水酒甜澄澄,年年用不完”。說完揚長而去。過了幾年,羅文先生又來到此酒店,一進門就問:“老闆娘,生意好不好,水酒夠不夠用”?老闆娘說:“水酒好是好,但是沒酒渣養豬”。羅文先生聽了氣得吹鬍子瞪眼睛說:“天高不算高,人心還更高,井水化成酒,又愁沒酒槽”,說著,將井旁石下的絲茅拿走了,井裡的酒又變成水了。(賴錦瀾整理)


羅文秀才是個流傳範圍很廣的故事人物,他的故事在廣昌有不少,很多都是結合當地的景物來說事。

關於八角井,還有一個記載來自同治縣誌卷三古蹟志:八角井,在旴姆橋南一里,形分八角,深三尺,不假疏鑿,自然通豁,相傳南漢劉隱兵數千人至此,軍士渴甚,飲此不竭。

尋找古驛道:南坊村



尋找古驛道:南坊村

這些房子前面應該就是古驛道的位置,現在中間新做了房子,把老路截斷了


山道、梯田

南坊村主要地形為兩邊山嶺圍繞一長溜山間谷地,中有溪流貫穿。從上往下,依次有鐵路排、竹山下、興坊、苧頭山、大路前、羅村、油上油下等村莊。靠近上端的田塊高差較大,古人取河中大小卵石堆砌成大大小小的梯田,在古代沒有機械輔助,工程量十分浩大。即使今天看來,也還不能不為古人當年的勤勞智慧而感嘆。

尋找古驛道:南坊村


竹山下梯田


尋找古驛道:南坊村


竹山下村小組還有一條古道保存較完整。溪流在山谷間將土地切出高十餘米的深溝,古道沿溝邊的蓮田延伸,快到對面山腳時下到深溝的一半,有一座石拱橋,橋前正對一個四五米高的瀑布,瀑布之上就是蓮田,景觀獨特。

過了拱橋,古道就上山了。這條古道寬約有五尺左右,上山段陡峭部分用小塊石砌成階梯,到了山腰以上,主要用卵石鋪就。山道是從竹山下通往大塘,長度約有四五里,保存相當完整。

尋找古驛道:南坊村


蓮花瀑布


尋找古驛道:南坊村


竹山下古道


羅村東嶽廟

南坊村目前由八個村小組組成,而這八個村小組中並沒有羅村這個名字。不過在康熙廣昌縣誌中,南坊諸村莊中只記載了羅村這一個村名。也許羅村的歷史在整個南坊村其實是最久的。

目前羅村這塊沒有象樣的老屋,惟有一座東嶽廟,卻是整個驛前香火最旺的廟宇。

東嶽即是泰山,自古以來泰山被尊為群山之祖、五嶽之宗、神靈之府,民間信仰中認為泰山是人死後靈魂的歸宿之地,東嶽大帝為冥界主宰,通司人之生死禍福,在民間有著極其尊崇的地位。

每年的農曆三月二十八日,是東嶽大帝的神誕。驛前各村的善男信女都會來到東嶽廟朝拜,燒香許願,求福祛禍。今年的廟會光神誕這一天招待信眾來客一百八十多桌。信眾還借神誕廟會,請戲娛神,各地戲班來演戲,通常達到一個月之久。

尋找古驛道:南坊村


尋找古驛道:南坊村


油上的奇特風水

油上油下兩個村小組經過近年來的歷次改建和村容整治,油上組的老房子已經不多。僅有幾座廳堂。其中一座門樓還有些古意。


尋找古驛道:南坊村


老屋門樓

在油上村莊的中間位置,有處卵石砌的矮牆有點意思,起初不知道這是幹嘛用的,一問當地人,才知道這是某種風水設置,有可能相當於一些庭院的照壁吧。以前在廣昌的其他地方沒見過這種做法。


尋找古驛道:南坊村


遙對主屋的矮石牆


後龍山

油上的後龍山上松樹頗有特點,感覺不是普通的馬尾松而有些類似黃山松,曲折虯勁,勢若游龍。江西一帶是風水學說發源之地,村莊營建時多少都會考慮風水佈局,許多村莊的後龍山也因此得到了較好的保護,也算是講究風水的一件功德吧。


尋找古驛道:南坊村



大鍋飯的記憶

油下組有座很普通的房子,不過卻有不一般的歷史意義:人民食堂。這裡保存著當年搞大躍進吃大鍋飯的歷史記憶。


尋找古驛道:南坊村


食堂附近房子上有備戰備荒、大辦民兵師的標語。據熟悉那段歷史的朋友介紹,那是1958年左右的事情,到現在也六十年了。


尋找古驛道:南坊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