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展總結:自己的信心,別自己踩在腳下不放

武漢展總結:自己的信心,別自己踩在腳下不放

武漢歸來,心情有點複雜。

結合二月份的深圳展,我得出的結論是,整個行業都不好了。

這兩年,汽車後市場企業到了一個瓶頸期,唇亡齒寒的關係,相關的展會也到了一個瓶頸期——包括所有參與“年中四展之戰”的成員,雖然定位和效果上有所差別,但無一例外地風光不再。

汽車後市場展會不像整車展會。整車參展商財大氣粗,它可以不為賣多少輛車,只為曬牌面,證明自己有多強大。但後市場參展商需要一分錢撕開當兩分錢用,他們需要看到更多實質性的回報。

也就是說,後市場展會無法在“品牌宣傳”上起到讓參展商信服的作用,而很多參展商也沒有品牌的長遠意識。當整個後市場都顯得疲軟,當大家都勒緊褲頭過日子,當抱團也取不了暖的時候,展會無法像當初那樣提供足夠的B2B合作機會,所以展會不好做是必然的。

作為整合資源、引導行業發展方向的展會,他們應該感到慚愧,他們沒有做好自己的事情,他們沒有能力盤活後市場的產業鏈條,他們解決不了參展商的痛點。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親愛的“年中四展”,大家都別爭誰更好了,你們都不好。

可是後市場的廠家們,也沒有擔負起支撐行業的責任。後市場的疲軟,一方面是客觀因素,一方面是主觀因素。

早在二月的深圳展,就炒出了“智能駕駛艙”的聲勢來。可是到展會現場一看,就幾個概念性的產品像玩具似的擺在那裡。所謂的駕駛輔助系統,也僅僅是停留在“語音和屏幕警示”的層面。這些電子產品的技術已經去到哪裡,也許只有他們知道。但是從目前的體驗來說,大多數產品遠遠不及二十幾萬級別車型的原車水平,不知道他們哪裡來的底氣說科技創新。

在這些所謂的高科技到來之前,我倒是更願意相信已經成熟的360全景、流媒體後視鏡等產品。畢竟雖然亂象環生,但是實在,不靠噱頭騙取希望。

早些年的導航車機創造了汽車後市場前所未有的奇蹟,而如今,360全景和流媒體是另外一個奇蹟。

但我們不要寄希望於這個奇蹟太久。導航車機已經是前車之鑑了,它被說了幾百次洗牌,最終洗掉的是整個牌局。只能說,且行且珍惜的同時,多想想如何創造差異化,讓自己撐到牌局最後,把籌碼都掙回來。

所以,有些汽車後市場產品,洗牌是不可能洗牌的——大家的財力、模式和技術有限,產品的生命週期有限。我們只能在有限的條件下,利用產品差異化創造更多的價值,走好剩下的這一段路程,那就夠了。

所以,別怨市場殘酷,也別怨參展時沒人來看自己的產品,做好自己才是王道。

再說回些好的。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汽車後市場廠家都那樣不堪。有些廠家還是用心地通過攻克技術來打造產品的差異化;有些廠家通過洞悉市場,填補市場空白推出差異化產品;有些廠家依然通過品牌和質量,打造傳統剛需產品;有些廠家已經先走一步,推出新能源汽車相關產品……

雖然正在做這些的可能不是很多,但是他們讓行業看到了希望。

再說武漢展。

此次武漢展提出了“創新·發展”的主題,非常好。

看得出來,他們想引導這個行業,讓行業往更好的方向走,即使目前可能還沒有收穫很好的成效。但毋庸置疑地,這比毫無目的,單純地開個行業展會要強很多。

武漢展裡面,可稱亮點的同期活動有幾個,包括“第十一屆中國4S集團高峰論壇暨汽車消費新模式時代發展論壇”、“智能汽車產業高峰論壇暨第十期智能汽車百家論壇”、“第二屆黑科技·創新評選頒獎”、“第五屆中國汽車服務業意見領袖PK賽” 等等。行業內人士可能對這種論壇式的活動已經有所疲倦,但這些活動,都緊扣主題,都足見武漢展用心地在解構市場,並且能夠準確把握行業痛點,希望藉此引導行業的創新和發展。

出發點是好的,但武漢展執行得不夠好,包括其他展會在同等活動上也做得不夠好。而且,這種模式在各個大展上延續了十幾年,是時候該換種方式了。又或者是,活動的內容能夠更具體、更落地、更有分量一些,也是好的。當然,做得不夠好,跟行業行情脫不了關係。

武漢展定了這個主題,就擔起了行業責任。往後,希望它再有類似的主題,更希望它真正擔起了行業責任。

此次武漢展還玩起了跨界潮流,非常好。

與其說它是玩跨界潮流,不如說它開始重視粉絲經濟。“CTCC謝欣哲粉絲見面會”、“世界旅遊大使冠軍總決賽”、“汽車特技漂移秀”、“全國汽車音響聯賽”、“抖音短視頻大賽”、“博納汽車音樂節”……所有這一切,很明顯是為終端消費者設定的,是粉絲經濟的時代背景下,武漢展做出的快速改變。

沒有人規定汽車後市場展會一定要面向行業,互聯網的時代,“人”才是第一要素。雖然這些活動在這一屆武漢展同樣有出現瑕疵和紕漏,但走出了這一步,如果下一屆藉此收穫碩果,請不要詫異。

總而言之,不吹不黑,武漢展未必最好,但在這裡我們能看到更多可能,更多希望。

有人說汽車後市場是一個操蛋的行業,然後,廠家也這樣說,媒體也這樣說,武漢展的老大譚校長也這樣說。

的確,他們都說得很對。可是,自己的信心,別人踐踏也就好了,自己別踩在地下不放。就現在,是時候從零開始,重新出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