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新规实施后:操场外的声音

锻炼新规实施后:操场外的声音

采访 | 沈雨若 吴轶雨 杨格非 章欧宁

撰稿 | 沈雨若 吴轶雨

摄影 | 俞薇

2018年9月开学以来,浙大开始实行新的体育课外锻炼制度:取消打卡,改为浙大体艺app跑距锻炼

锻炼新规实施后:操场外的声音

体育课外锻炼制度实施细则

锻炼新规实施后:操场外的声音

新规下雨天操场上锻炼的同学

此次制定的课外锻炼要求相比过去更加严格,引来众多媒体大篇幅报道。

锻炼新规实施后:操场外的声音

《钱江晚报》2018年9月25日A12版报道

锻炼新规引发热议

在CC98、知乎和各种社交平台上,不少同学发布操场上百人夜跑的盛况,认为新规实行致使操场人满为患。9月19日,一条阅读量近4000、名为“1718级水98的这么少了吗…两天了还没有吐槽新课外锻炼制度的”的帖子登上CC98论坛十大(热门榜单),对新规中强制规定的锻炼形式、时间段与跑步距离等表达不满。

锻炼新规实施后:操场外的声音

CC98和知乎上关于浙大体育制度改革的内容

浏览同学们的议论后,2017级竺可桢学院的童雪选择付诸行动。她给浙江大学公共体育与艺术部(以下简称公体部)写信并约请面谈,表达自己对新制度的想法;事后,她通过QQ空间从同学处征集并整理出14条有关新规的疑问与建议。

锻炼新规实施后:操场外的声音

童雪整理出的14条疑问与建议

9月21日,童雪就以上数点与公体部吴叶海主任面谈,之后童雪在空间里发布了公体部方面的回应。

锻炼新规实施后:操场外的声音

QQ空间正文内容应童雪要求进行了一定删改

童雪认为,同学们面对权威性强的制度时可能不会选择反馈。“我觉得大家不是很在乎自己信访的权利,觉得自己没必要发声,或不敢发声,或者说不知道从什么渠道发声。”基于自己的社团经验,童雪认为和管理部门沟通是正常的事情,比起纯粹的网上议论,“找当事人或者上级部门了解情况还是比较实在。”

“代跑”现象依然存在

新锻炼制度实施前,学校实行的是定点计时打卡与跑距锻炼二选一的制度,找人帮忙打卡或骑车“代跑”等做法长期存在。如今,这些现象并没有消失。

锻炼新规实施后:操场外的声音

“我让同学帮忙‘代跑’了两三次吧,手机放他那里,让他拿着跑。”2017级的周维是选择“人力代跑”的一员,“有时候会有其他事情要做,没那么多时间跑步。而且平均每周一定要完成3次以上才有可能达到48次,没有办法。”

在操场上,一个人拿多部手机跑步的情况并不多见。“现在很多人用的手机其实挺重的,拿着跑步很不方便,所以有时候也不会很想帮别人拿着跑。”帮同学“代跑”过几次的肖白告诉记者,之前朋友受伤,自己不得已才帮忙“代跑”,“比起上学期,现在的‘代跑’要麻烦很多。

锻炼新规实施后:操场外的声音

除了找人“代跑”,用自行车或者电瓶车(小龟)代步也十分常见。“代跑业务绝对是妥妥的投资风口”,紫金港校区附近一位电瓶车行的老板在QQ群里发了这样一句玩笑话,他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仓库现在还有五百辆车,每辆车可以带300部手机的话,那么这些车同时可以带1.5万部手机,大一大二人数大概在1.2万到1.3万,这样完全可以垄断校内市场。

天黑后,紫金港校园里有不少骑行的同学脸上映着手机荧光,他们一边骑车、一边看路线计里程。浙大体艺app的打卡系统分为固定区域范围(操场)和校园道路,选择校园道路后,系统会随机生成几个指定点和相应的路线,打卡者需要跑到校园内的各个指定点用GPS定位系统打卡。“平时上课的时候提早出门,骑车稍微绕一下,也很方便。”2017级的孙冰从大一开始就一直用这样的方式打卡,“因为上下课时间是包含在打卡规定时间里面的,所以以前快到期末,我发现60次卡打不满了,就在上课或下课路上骑车计公里数。120公里的总里程,每次至少要骑经五个点。现在我也这样。”

在地理上完成里程数实现“代跑”之外,代码程序也成为了一种对策。目前已经有学生编写了代跑程序,通过改变手机GPS定位的方式满足锻炼app的要求。毕业于计算机专业的庄同学告诉记者,“理论上用定时器控制时间,

靠定位变化得出一个总路程就能实现,并不困难。

高校锻炼进行时

《2018-201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分析报告》显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与青少年身体素质发育理论并不吻合。从小学到大学,随年级的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测试优秀率反而降低,不及格率增高,表明大学生更缺乏锻炼。在耐力素质测试中,各个年龄组男女学生的成绩也在逐年下降,其中大学生耐力素质优秀率最低。

与浙江大学相同,武汉大学也采用跑步打卡形式,据武汉大学2016级心理系江宇的介绍,在武汉大学,课外锻炼成绩占体育课总成绩的20%,在20分钟内男生需要跑到2000米,女生1600米,一个学期内完成28-32次为满分,具体次数根据学期长短安排。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高校也都采取跑步这一形式作为量化课外锻炼的手段。

除了硬性规定锻炼指标外,一些高校则采取相对灵活的方式督促学生进行课外运动。

浙江工业大学的郑同学告诉记者,学校会在期末统计学生参加课外锻炼的次数,不限具体项目,次数多则予以加分;而浙江师范大学的刘同学反映,学校会要求学生参加俱乐部,同学们需要每周前往俱乐部学习与所选体育课程相关的内容。

针对新锻炼制度与“代跑”现象,记者还采访了浙大公体部的徐曼老师,她表示,学校为目前的锻炼系统筹备多年,花费不少人力物力。“就因为许多同学不自觉、不主动锻炼,学校才会采取这样的方式。”面对各种“代跑”方式,徐曼老师认为“任何一个制度都是可以钻空子的。因此,我觉得作为大学生首先要有诚信;其次,要清楚认识app跑步政策是对自身锻炼的督促。最后,我想体艺部会出台相应的政策。”

(本文中童雪、周维、肖白、孙冰、江宇为化名。)

锻炼新规实施后:操场外的声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