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關係網在縣城最混的開?

點關注,不迷路!專注發佈體制內職場、時政動態。

  • 關係網是個啥東西

每個人都生活在關係網中,並不意味著每個人都知道:關係網為何物。關係網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要真正給它下個準確的定義,委實有點難。我們不妨用下述四個比喻,來形容和描述,或許會讓我們比較感性地感知:關係網的內涵與外延。

  • 關係網是個隱蔽的“組織”

一個正式的社會“組織”,是由許多個人,經排列組合,形成一個可標識、有功能的統一體;它是公開的、顯形的;它的典型特徵——最低要有白紙黑字的明文章程,每個成員都要手持准入證書,加入這個組織,遵守這個組織的章程。

對照起來看,關係網也類似一個“組織”,好像也有它獨特的標識、獨特的功能,凝聚著一群“志趣”相同的人,形成一個可被觀察甚至可被稱呼的結構。

但是,細緻觀察,關係網又不是一個正式“組織”,因為它沒有正經八百的明文制度,更沒有成員與非成員間的明確分界線,奉行的是不成文的規則,是關係網內模糊不清、心照不宣的“規矩”;你遵守這些“規矩”時你就在網內,你不遵守這些“規矩”時你就在網外,進出非常自由;即使同為某個關係網中的兩個人之間,你守“規矩”時兩人就有“關係”,你不守“規矩”時兩人的“關係”隨即解除。因此,關係網這個“組織”很隱蔽,也很鬆散。

為何關係網在縣城最混的開?

  • 關係網是人們生存不可或缺的“維生素”

人的生命如果沒有維生素,就會自然消亡,人的生存如果離開關係網,也會無法維持。幾乎沒有人一生,完全不利用關係網,而生存下來的,差別只是依賴的程度不同。

人與人之間是否是“關係”,自古以來就沒有正式依據,既無法較真也無需鑽牛角尖,也許這回是下回卻不是。關係在不斷演變,確認是否是“關係”,標準就是人情授受,人情在則關係在,人情亡則關係亡。

譬如說,一個人拎點禮物到對方家裡,說:“哥們,有件事想請你幫幫忙。”那“哥們”若心口不一地用眼角餘光斜瞄禮物,一邊瞄一邊客氣問什麼事,並假意推搡後就應承下來了,這就是關係。若對方沒應承,還不問什麼事就說:“請您回去吧!把東西一起拿走!”那就不是關係。

應承,等於確認人情交往的遊戲規則;不應承,就是否決。人情很關鍵,是關係的內在標準。那人若說:“事情交給我了,下次不許帶東西!”那就不僅確認關係,還說明關係特“鐵”。每個人都有人情和人情往來,這人情就是關係網中的最重要“維生素”。

  • 關係網是一個個社交“圈子”

雖然關係網隱蔽而鬆散、人人不可或缺,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隨心所欲地想加入哪個關係網,就能加入得了的,儘管不需要寫申請書,不需要履行審批手續。因為每個關係網聚集哪些人,大體上還是有其共同的志向、愛好、功利和習俗的,因而形成的關係網也就成了人們所說的一個個社交“圈子”。

圈子裡也是有“秩序”的,往往依據名位、能力、資歷、聲望、人緣等等劃分成核心層、緊密層、外圍層,一層一層套下去,圈子裡面套圈子。核心層通吃一切資源,緊密層左右逢源,外圍層不過是看看熱鬧、幫幫忙幫幫閒而已。

誠然,所有圈子肯定是良莠不齊的。良性圈子是一種和諧的社會力量,能夠幫助國家和政府解決許多難以解決,甚至解決不了可又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惡性圈子就像黑色江湖,是一種社會和諧的破壞力量。

但是,現實生活中的情況,要複雜得多,任何圈子任何關係網,都不可能如此良莠分明,即使是同一個圈子同一個關係網內的某個小單元,也常常會出現良莠不齊,甚至良莠交叉的情形。所以,許多人成也圈子,敗也圈子;所以,關係網一直被人拿來隨意臧否褒貶,卻又一直無法給它定性。

為何關係網在縣城最混的開?

  • 關係網是一種權力“傳銷”

當今的中國,離現代社會還有點遠,還基本上是個鄉村社會、熟人社會,政治權力在整個社會關係中,還處在最重要的位置。因此,關係網實質上就是“官”系網。在這樣一個鄉村社會、熟人社會,要建立、維護和發展好這個“官”系網,就要對權力進行有效的“傳銷”。

“傳銷”的最大特點就是“殺熟”,關係網之於權力,就是把權力最大限度地互相授受給“熟人”。這就是為什麼在幹部選拔中,時常會出現有“關係”的人,總是領先別人一步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有人利用“關係”去“尋租”的原因。

這還是一般的鄉鎮基層官員,即使政績突出、群眾基礎不錯,也往往向上“走”的空間不大、發展前景有限的原因,一者他們離上一級上上級的權力中心偏遠,“上邊”沒有認識以至賞識自己的“熟人”,二者即便有幸向上“走”了一步,也可能“水土不服”就此止步。

同時,這種權力“傳銷”還有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在鄉村,大家都是熟人,有限的權力資源,再怎麼巧妙“傳銷”,大家都會看得一清二楚,於是只好回到公平原則上來;

而在大城市,“熟人”又太少,基本上是個生人社會了,你想把權力成功“傳銷”下去,許多環節都會“卡”住,而你要把這些關節打通,不僅難度太大,而且成本也太大,於是也只好基本上依法依規辦事;

而唯獨在縣城和一般的地級市,權力“傳銷”不僅有市場,而且成本相對較低。於是,從權力“傳銷”的角度看,關係網在各地域便大致有了這樣的發育狀態:中小城市盛行關係網,沒有關係網幾乎寸步難行;大城市伴行關係網,如果盛行負擔不起;而鄉村社會無需關係網,如果需要又都是關係網。

  • 說過去說過來,我們仍然無法給關係網下一個定義,而實質上,關係網是不需要下定義的。那麼,關係網這個東西到底是好是壞呢?

從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當我們利用關係網,為我們的生產生活服務、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時候,關係網就是個好東西;當我們側重於玩零和遊戲的時候,關係網便是個壞東西;當我們既不玩零和遊戲,也不傷害國家和社會肌體,只是依賴關係網,維護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需要的時候,關係網則是個不好不壞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