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揭開這支C位小隊的神祕面紗了!


陽春三月,燃燒著熾熱的追求。保山市公安局11名民警踏上了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昌寧,他們中有從警30餘載的老同志,有流淌著沸騰熱血的刀尖舞者,有煥發著青春朝氣的警花……,他們踏著春天的腳步,經受住炎夏的洗禮,終於迎來了豐收的金秋十月。

是時候揭開這支C位小隊的神秘面紗了!

細數歲月

他們與群眾在一起的日子裡

回眸那溫暖的瞬間

是在田間,是在地頭

體會嚴寒酷暑的辛酸

是在風裡,是在雨裡

感受親情分離的苦楚

是在夢裡,是在心裡……

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一種大愛

站在十月

讓我們一起聆聽扶貧小分隊的故事

用愛回饋第二故鄉的老兵

他是一名軍轉幹部,在面對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毅然主動請纓到扶貧一線,這就是用愛回饋第二故鄉的老兵劉夢天。20多年前的他,剛參軍入伍的時候便植根灣甸這片熱土,想辦法幫助當地老百姓脫貧致富過上好日子,成為了劉夢天20多年來一個永遠縈繞在心頭的想法,飽含對第二故鄉的深情促使他一次又一次為了灣甸的脫貧致富四處奔走。劉夢天在義務教育控輟保學、教育扶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縣委政府及當地老百姓的肯定,其先進事蹟多次被中國軍事網報道。

2018年3月份以來,劉夢天利用手中資源,聯合武漢大學在灣甸鄉開展30餘場“千鈞之力,源於教育”為主題的教育專題宣講活動。武大學生從灣甸鄉的教育現狀、教育性價比、教育扶貧政策、教育的重大意義等方面,通過例舉和分享自己的經歷來強調教育的重要性,鼓勵當地的孩子到更高更好的平臺讀書,追求遠大的夢想,通過這次活動,重新燃起了灣甸鄉5名輟學孩子的讀書夢,圓滿的完成了灣甸鄉脫貧攻堅控輟保學率100%的任務。

是時候揭開這支C位小隊的神秘面紗了!

是時候揭開這支C位小隊的神秘面紗了!

用愛為孩子心靈築巢的警花

幹偵查她是一名好手,總能在複雜的資金流向中判定犯罪嫌疑人髒款流向,她參加工作以來,她協助經偵、禁毒、刑偵等偵查部門網上追贓挽損1億多元,是一名頂尖的網絡追贓高手,她就是孫藝嘉。2018年孫藝嘉主動報名參加艱苦的扶貧攻堅戰,在扶貧攻堅一線彰顯警花的家國柔性情懷。孫藝嘉的兒子今年5歲,在參戰的200多個日日夜夜,她每天晚上在視頻中哄兒子睡覺,她把思念深深的埋在心裡,她把對兒子深深的愛傾注在社區貧困兒童身上。

3月份以來,孫藝嘉積極開展“扶貧攻堅、愛心助教”活動,並自籌資金,為駐地柯街完小250名學生送去了250套愛心文具,為3名貧困孩子舉辦了一個“愛心圓夢夏令營”活動,並積極資助3名貧困孩子完成全部學業。孫藝嘉用實際行動彰顯了一名新時代人民警察的家國情懷,她用愛心為貧困孩子築起了“心靈學巢”。

是時候揭開這支C位小隊的神秘面紗了!

是時候揭開這支C位小隊的神秘面紗了!

用愛幫助家鄉脫貧的魯隊長

漭水鎮明華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魯永順同志,在警隊,他是一流的刀尖舞者,他是信息化的優秀尖兵,他是年輕的二等功臣。由於長期從事公安偵查一線,魯永順無暇常回老家昌寧,多年來,他總有一個願望能為養育自己的家鄉做點什麼,此次投身扶貧工作終於圓了他的願望。

作為第一書記、工作隊長,今年以來,魯永順節假日沒有休息過一天,妻子同樣是警察,家裡家外都是由妻子操心,魯永順把對家的牽掛化為工作的動力,團結和帶領村兩委、工作隊在脫貧路上奮力拼搏,取得了第二季度全市排名第一的好成績。

用愛助村民立志脫貧的老李

已年過五旬的李維升已從警30餘載,但他仍然在最遠方、最前沿的扶貧陣地堅守,200多個日日夜夜,在嚴寒酷暑,他用堅強的意志與病痛作鬥爭,他用最堅定的信仰堅守一線的一線。

李維升積極響應“扶貧先扶智”的號召,並利用自己愛學習的優勢,平均每天步行10餘公里路,為群眾送上50餘場脫貧攻堅政策宣講,為群眾及時送上了精神“智”鈣,催生了從崗社區扶貧攻堅的精神動力。

用愛澆灌法治之花的小黃

米河屬昌寧較為邊遠、條件相對落後和百姓知識層次薄弱。在面對米河村法制宣傳滯後的現狀,黃升望認真分析農村法治,積極尋找鄉村法治建設途徑,經過實地分析,更戛鄉整體靠近緬北地區,不同程度的受到毒品影響,禁毒防艾宣傳工作刻不容緩。黃升望利用派出單位優勢,向市禁毒辦爭取得大量的宣傳資料用於禁毒防艾宣傳,黃升望本著以“宣教為主,預防為先”、“有毒治毒創無毒,無毒防毒保淨土”的原則積極開展宣傳。

8月以來,黃升望下社開展各種禁毒防艾知識宣講10餘場次,為群眾講解了毒品常識、毒品危害及相關法律知識,講解了艾滋病傳播途徑及常識,向群眾發放宣傳撲克、宣傳手冊、宣傳手袋、宣傳用筆等資料累計達1000餘份。此舉淨化了社會空氣,教育了廣大人民群眾,減小農村社會矛盾隱患,確保了米河村社會和諧穩定,維護了老百姓身心健康,為脫貧攻堅營造了風清氣正的幹事創業環境。

是時候揭開這支C位小隊的神秘面紗了!

風雨無阻一起走過

在酷暑炎熱的柯街,在邊遠極寒的更戛,在陰晴不定的漭水……,春去秋來,在這200多個日日夜夜,他們堅持下來了,他們紮根下來了,開出了為民之花,拼出了扶貧戰果。在田間、在地頭、在小路、在雨天留下的一串串足跡,在群眾的心頭留下的笑容,群眾幸福的笑容深深的印在他們腦海。這個金秋十月,值得回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