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所期盼的,并不是“超国民待遇”,而是这四个字

民企所期盼的,并不是“超国民待遇”,而是这四个字

11月1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舞台。此前一天的政治局会议,同样就解决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做了部署安排。两次高规格会议接连召开之后,民营经济发展有望迎来新的春天。

回顾40年改革开放历程,民营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渐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成就有目共睹,其贡献有口皆碑。

但从最近几年来看,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着不少痛点、难点,企业家的信心和预期都开始动摇。有人将其形容为“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

一是经营环境愈发艰难。从国际来看,受中美贸易摩擦加码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双重压力,出口型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经营压力巨大,PMI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持续下滑并逐渐远离50%的荣枯线即可见一斑。从国内来看,近几年供给侧结构改革和环保加码推升了上游生产要素成本,下游的民营企业只能被动承受,企业利润增速逐渐放缓,经营压力明显加大。

二是融资难、融资贵愈发凸显。年初以来去杠杆、强监管的推行,导致表外融资断崖式下跌,债券融资和股权质押融资也大幅收紧,不少企业存量融资到期无法正常接续,从而陷入流动性危机,再加上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明显下降,导致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现象较以往更为严重。

三是转型之路并不平坦。压力之下,民营企业也开始绸缪转型,但却发现“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等现象并未改观,不少领域仍然无法进入,一些政策优惠也难以享受。在此过程中,一些企业盲目脱离主业,大肆扩张收购,资金来源期限错配程度越来越严重,一旦政策环境变化,马上陷入困境。

民企所期盼的,并不是“超国民待遇”,而是这四个字

民营企业座谈会指出,“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变压力为动力,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此后,从中央到地方都已闻风而动,一大批政策措施相继出台,掀起了一股拯救民营企业的风潮。

在减税降费方面,相关部门正在紧锣密鼓研讨制定新方案,主要方向是下调增值税税率、简化扣除规定,下调企业所得税税率、扩大减免力度,下调社保费率,继续压缩行政事业收费、物流收费和电费等,继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涉企收费将,未来几个月这些措施有望集中出台。

在融资问题方面,央行提出了三支箭的方案,即增加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民营企业发债、研究设立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银保监会提出了“一二五方案”,即在新增的公司类贷款中,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不低于1/3,中小型银行不低于2/3,争取三年以后,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

在竞争环境方面,国办近日发布了《关于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的通知》。通知明确,要进一步减少社会资本市场准入限制,2018年底前修订并全面实施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国家市场监管也表示,要围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目标,健全竞争政策体系,坚持竞争中立原则,即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实行规则中立、税收中立、债务中立,对所有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在政策执行方面,座谈会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提高工作艺术和管理水平,加强政策协调性,细化、量化政策措施,制定相关配套举措,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让民营企业切实能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目前各个地方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落地政策。

当然,民营企业也应汲取教训,不能再盲目扩张,大肆收购,而应审慎经营、规范经营、依法经营,致力于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财务稳健性、负债结构合理性和经营管理能力,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以这次民营企业座谈会为标志,预计改善民营经营环境的政策力度将持续加大,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将明显改观,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和预期亦将明显好转。不过,这些措施有效性的持续发挥,不能仅仅靠讲话和政策,更应该得到制度的确认和保证。只有真正淡化所有制概念、切实推进竞争中性原则,民企才能摆脱有色眼镜的歧视甚至“超国民待遇”的优待,以平等的身份跟国企同场竞技。这可能是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们更希望看到的。

民企所期盼的,并不是“超国民待遇”,而是这四个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