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撕逼恒大,带给地产圈的七个警示

贾跃亭撕逼恒大,带给地产圈的七个警示

最近FF汽车再次走到破产边缘、又再次传来融资签约的消息,不胜感慨。又想起地产大爆炸的炸哥,曾经写过一篇《佳兆业让整个地产圈不寒而栗的七个警示》,遂脑洞大开,聊以此作。

文 | 地产八卦女

近几年的中国商业界,论关注度和话题性,贾跃亭自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知道,虽然乐视网崩盘已经很久了,但其关注度,却一直是A股最热门的股票之一。

贾跃亭撕逼恒大,带给地产圈的七个警示

乐视网的股票,不是大涨就是大跌;其关注度在A股长期排在第一,近几天才滑落第二(乐视也应该是深交所关注度最高、发函频率最勤快的股票了;乐视网自身发的利空提示数量,也大致冠绝A股);只要老贾或媒体稍微发几点对乐视有利好的消息,乐视网绝对就会涨停。

同样的还有恒大健康。自买了FF汽车股权之后,市值涨到近千亿,远超过其支付的股权交易对价。而随着贾跃亭“利用投资人的钱告投资人”,以及再找斯提夫尔成功融资的消息,恒大健康股票曾大幅波动,目前已经回到十二元上下。

从人性角度来说,是个人都喜欢看故事。融创、恒大和贾跃亭的故事,戏剧性之强,比起很多明星撕逼还要精彩的多。而这几年来,还没有乐视贾跃亭这个级别的明星、企业家跑路,贾跃亭,可谓中国商业界千古第一人。

那么,贾跃亭作为一个互联网/科技公司的人物,给地产圈带来了什么呢?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世事难料想,没事别作死。

以上是我对贾跃亭、恒大、融创的感悟,是写给贾跃亭的,也是写给每个地产人的。

说实话,贾跃亭连坑两位中国著名地产商,已经让整个地产圈,尤其是房企大佬们陷入一种巨大的科技投资恐慌中,并逐渐开始影响到他们对互联网/科技项目的判断。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迷失”的贾跃亭,给我们带来哪些警示:

1st

科技投资测算不可信

说实话,房地产投资,相比科技投资还算是可以预测的。虽然中国政策多变,尤其是近两年,接近总计近千项房地产调控政策发布,涉及到社保、户口、房贷、销售资格、网签等多个环节,导致很多地王高位站岗、几年都开不了盘,甚至多家房企因为拿错地而破产、转卖项目,但仍有很多大佬们在拿地时,往往还是善于把握行情周期的。

例如融创,在行情火爆的时候大都通过并购拿地,大大降低了拿地成本,近两年来更是抄底万达和金科,再度成为中国大地主;万科,在别人踊跃拿地王的时候,仍然坚持“稳健式拿地”,每年的投资规模,投资区域,投资预算、投资节点都提前锁定,都是提前规划变化。等到别人资金紧张的时候,辗转喊话“活下去”,顺便抄底华夏幸福;再比如阳光城,在以前每年拿地规模有有一个经验数据。即每年会把拿地销售额的一半用于买地,比如阳光城2013年第三季度的销售额是133亿,当时买地花掉的金额就是65个亿。这个销售额50%买地,在阳光城看来也是经营安全值。

然而,与房地产投资相比,科技投资测算似乎难得多。就拿恒大和FF这事,贾跃亭肯定事前预估过达到量产标准需要多少钱,才会同意恒大分期付款并对赌自己的超级投票权。作为贾跃亭最后的稻草,贾跃亭肯定也清楚FF的烧钱能力,相关的资金规划肯定也做过,对此,恒大也应该表示认可。

然而,贾跃亭从乐视抽血的几百亿人民币,再加上恒大亿万美金的投资,仍然挡不住FF91疯狂的烧钱速度,这说明一个新型科技产品的研发量产,其投资测算是多么困难!

贾跃亭撕逼恒大,带给地产圈的七个警示

与之相比的还有芯片,上图是已经开工建设的闪存和内存厂。注意投资额的单位,B是指Billion,10亿美元。是的,长江存储的投资额是240亿美元!紫光南京DRAM工厂投资额是105亿美元!说句实话,长江存储的产能只是三星的一个零头,技术上也比三星落后一代(三星目前在量产64层堆叠,明年将量产96层堆叠,而长江存储今年刚量产32层堆叠,明年将量产64层堆叠),但是,三星已经无法再控制闪存的价格了。更何况紫光的胃口不止一个长江存储,紫光规划在南京和成都各再建一个3D NAND Flash工厂,总投资500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将近3450亿RMB!

由此,科技行业如此投入大、盈利周期长、风险高,说实话哪有搞房地产来钱快。但是房地产在过去过度依赖杠杆,没有多少含金量,做地产就是6个字,拿地盖楼卖房,然后再拿地盖楼卖房......反复循环、滚动开发、快进快出。而且地产商大都是资源整合的角色,钱是找银行借的,房子是承建商盖的,各项设计是设计院做的,就连卖房子有的也是直接包给易居世联给卖的。

因此从社会效益看,地产商要转型,必须摆脱原始的建房卖房模式,转向其他的多元化投资(例如碧桂园就去做机器人了)。手握巨额资金的地产商看到了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前景,但对于科技投资的测算却很难有个准头,这让人不禁捏了把汗。

2nd

网民不可信

贾跃亭自出事以来,网民大致分为两派。一派坚决看好贾跃亭,认为他是个悲情枭雄;一派坚决看扁贾跃亭,认为他就是个诈骗犯。

而从网络舆论来看,看好贾跃亭的竟然远多于看扁他的。甚至连腾讯创始人曾李青这个专业人士都看扁贾跃亭的时候,还有不少网民为贾跃亭叫屈。

贾跃亭撕逼恒大,带给地产圈的七个警示

当然,迄今看好贾跃亭的人,特别是股民,还是从贾跃亭身上挣了不少钱的。乐视网和恒大健康的暴涨暴跌,非常适合老股民们做T,一天割一遍韭菜,玩得不亦乐乎。在这一波股灾中,炒乐视和恒大健康的股民,应该也是受灾最轻的。

然而,从内心讲,贾跃亭抛家弃子跑到美国,原来乐视的老下属老同事不要了,原来惺惺相惜的融创孙宏斌不理了,原来江湖救急的恒大许家印被告了,原来信任支持他的供应商伙伴被踢了,贾跃亭的这种狠劲,令人钦佩,但更令人后怕。

也许,对贾跃亭来说,FF成功了,之前对不起的人道个歉赔个礼就好;但如若失败了,大概率万劫不复,还要拉上一大票明星朋友、家人、企业家、同事、股民来陪葬。单单从这一点看,大部分网民还看好贾跃亭,就足以令人伤悲。

3rd

媒体不可信

说实话,有关贾跃亭的新闻,媒体往往未经证实,就抢先发布。比如上几个月,某些小道媒体说“贾跃亭个人承担乐视债务”之类的话,登时引起乐视网直线涨停。尽管深交所连发问询函,甚至将乐视网纳入重点观察名单,乐视网也及时澄清传言,也没打消大家对乐视炒作的热情。

再比如,FF与恒大仲裁一案,同一份仲裁结果,媒体竟然分成了两派,一派说FF胜诉,一派说恒大胜诉。都到了打官司的份上了,不可能都“胜诉”,总有一方吃了个哑巴亏。

也许,从贾跃亭、恒大与媒体打交道的经验来看,这些报道很有可能就是主动泄露出来影响市场的。或许,很多人应该从中汲取一点思考:

媒体,也许是商战中最致命的武器。

4th

合作伙伴不可信

对于商业伙伴,我们中国一向讲究以和为贵,一起干大事一起有担当,这才是传统意义上的合作伙伴。但是这样的说法放到贾跃亭和融创、恒大身上,就感觉完全不合适了。

先说说融创,应该说英雄惜英雄,融创孙宏斌也是大风大浪、高山低谷走出来的,所以对彼时的贾跃亭十分感同身受。然而贾跃亭反手就是一刀,抽光了乐视的流动资金,留下个空壳甩给了融创;

再来说说恒大。这一次套路就见高低了,恒大许家印和贾跃亭,双方都是纵横江湖的高手,都不是省油的灯。所以恒大在入股FF之初,便设置了严密的融资质押条款,希望能够绑住贾跃亭。可惜贾跃亭不惜申请仲裁和向媒体披露消息,“拿投资人的钱告投资人”,也要把事情闹大以便乱中取胜。

从实力上讲,许家印远远胜过贾跃亭。许家印有心做新能源汽车,也布局了广汇的汽车销售渠道、广州的汽车生产工厂。如果有时间,他甚至可能自建团队去做。但目前时间紧促,而贾跃亭又控制者FF的生产进度,可谓正好压制了恒大的命脉。

因此,从这方面看,贾跃亭和恒大这两个合作伙伴对决的狗血剧,还将继续下去。当然,这个事情出来,也告诉我们,商场之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5th

信用不可信

什么是信用?是依附在人之间、单位之间和交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信任的社会关系。

但是对于贾跃亭,信用这个词还有用吗?当然,有人一厢情愿相信贾跃亭能够绝地归来,这是好的期盼;但是对于曾经相信过他的投资人、员工、股民和供应商、银行券商,甚至家人,贾跃亭真的是没有什么信用可言的。

然而,尽管大家公认贾跃亭已经没有了信用,为什么投资他的金主一波接一波呢?因为这个世界,信用只是点缀,追根究底还是靠实力说话。贾跃亭能凑齐这么大个盘子,能弄出来确实还算不错的样车,甚至还收获了不少新能源汽车的专利,这说明FF这个项目确实不错,贾跃亭也确实还有点实力的。

由此,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只要有实力,信用污点、其他人的死活、违约伙伴、抽血自融什么的都不算啥。

这个世界,究竟还是讲究现实主义的,理想主义的信用观念,只存在于小说里。

贾跃亭撕逼恒大,带给地产圈的七个警示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贾跃亭撕逼恒大,带给地产圈的七个警示

星子简介:关注地产3年,专注行业,深度剖析。 欢迎添加我的个人微信号:xiewen1205,同时请注明公司+姓名,与我交流更多地产信息。同时,扫描一下,关注一下我吧↓↓↓

贾跃亭撕逼恒大,带给地产圈的七个警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