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剛為《獨臂總師祝榆生》作序:寫在祝榆生同志誕辰100週年之際

今年是99式三代主戰坦克總設計師祝榆生同志誕辰100週年。時值《獨臂總師祝榆生》圖書將要出版之際,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溫剛為之作序,深切緬懷祝老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為兵器工業創新發展作出的卓越貢獻,追思和學習他作為優秀共產黨員、人民兵工傑出楷模的精神風範。

《獨臂總師祝榆生》序

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溫剛

祝榆生是久經沙場的“老兵”。20歲不到,他就懷著抗日報國的一腔熱血參加了八路軍,隨後進入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學習,當年就在寶塔山下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抗大畢業後祝榆生奔赴抗日前線,成為八路軍115師的一員。他浴血奮戰、捨命搏殺,參加過數十次大小戰鬥,被譽為“愛打仗的作戰參謀”“智勇雙全的爆破英雄”。在血與火的洗禮中,祝榆生學習戰爭、研究戰爭,為他後來從事軍事教育和武器裝備研製積累了寶貴的經驗。1947年,祝榆生榮立一等功;1955年,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二級解放勳章,被授予上校軍銜;1960年,晉升大校軍銜。晚年的祝榆生,雖早已脫下了軍裝,但他還總是自稱“一個老兵”。

温刚为《独臂总师祝榆生》作序:写在祝榆生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
温刚为《独臂总师祝榆生》作序:写在祝榆生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

祝榆生是傑出的軍事教育工作模範。1946年,祝榆生調入華東軍政大學,由戰場走進課堂,從一名軍事參謀轉身為軍事教育工作者。期間,他根據形勢需要,不斷改進訓練教學方法,為前線輸送了大批軍政幹部。1950年,祝榆生作為模範教育工作者代表出席了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此後,他更加滿腔熱情地投入教育工作,先後在解放軍第三高級步兵學校、總高級步兵學校、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南京炮兵工程學院、華東工程學院等院校從事軍事理論和軍事工程教學訓練工作,探索並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他十分重視思想教育與軍事教育相結合,鮮明地提出了教育要面向未來、面向部隊、面向廠所的“三個面向”教學思想;他堅持“嚴字當頭立校、教學科研並重”的辦學方針,倡樹了良好的教學風氣和軍工教育文化。

祝榆生是鍛造“國之重器”的總設計師。早在戰爭年代,他就潛心鑽研迫擊炮改平射的技術,創造了“三炮定乾坤”的佳話,他發明和改進了20餘種“土武器”“土器械”,被稱為“軍中魯班”“兵工奇才”。在從事軍事工程教育期間,他倡導研製營82無坐力炮,是78式82毫米無坐力炮火力系統的奠基人,並於1978年作為先進科技工作者代表參加了全國科學大會。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66歲的祝榆生深孚眾望,華髮出征,擔任三代坦克的總設計師,帶領研製團隊攻堅克難、銳意創新,歷經春秋15載,圓滿完成了我國新型主戰坦克的研製任務,實現了我國主戰坦克由仿研到自主研發的歷史性跨越,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研發、體現中國特色、考慮實戰需求的研製道路,讓中國的主戰坦克躋身於世界先進行列,為陸軍武器裝備後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力帶動了行業諸多領域的技術進步。祝榆生由此成為大家心目中敬仰的“獨臂總師”。

温刚为《独臂总师祝榆生》作序:写在祝榆生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對一切為黨、為國家、為人民作出奉獻和犧牲的英雄模範人物,我們都要發揚他們的精神,從他們身上汲取奮發的力量,共同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頑強奮鬥、艱苦奮鬥、不懈奮鬥。”

祝榆生就是這樣的英雄模範。他用自己的不懈奮鬥書就傳奇,生動地詮釋了一名老黨員、老兵工的精神風範。他獨臂為國鑄劍的身影,宛若一座豐碑,成為穿越時代的精神座標。

我們要學習祝榆生對黨忠誠、初心不忘的政治品格。

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偉大的信念點亮了祝榆生光輝的人生旅程。入黨76年,他在革命熔爐中錘鍊、在烽火硝煙中成長,從未動搖革命信念,從未忘記初心使命,始終如一忠實踐行入黨時的誓言和共產黨人的崇高信仰。出國訪問,他擠出時間拜謁馬克思和列寧陵墓;81歲高齡,重返闊別60餘載的延安,尋訪當年革命的足跡……生命彌留之際,他又囑咐家人代他繳納了3萬元大額黨費。人民兵工是我黨最早創建的軍事工業部門,“一切為了前線”“把一切獻給黨”是兵器工業世代傳承的紅色基因。我們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一思想、統一行動,帶頭傳承和弘揚“把一切獻給黨”的人民兵工精神,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確保兵器工業始終是黨在關鍵時刻聽指揮、拉得出,危急關頭衝得上、打得贏的基本隊伍,始終是黨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

温刚为《独臂总师祝榆生》作序:写在祝榆生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温刚为《独臂总师祝榆生》作序:写在祝榆生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

我們要學習祝榆生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在攀登武器裝備科學技術巔峰的漫漫征途上,祝榆生不服輸、不滿足、不懈怠,從一名“土八路”成長為高科技兵器專家、傑出的坦克總設計師。他志存高遠,目標始終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常說“打個平手有什麼用?要打就要打贏。”他勇於探索,敢於擔當,願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從火力、火控到主動綜合防護,從新的動力到新型傳動等各系統性能的跨越式躍升,從超近反導、壓制觀瞄等新技術的首次大膽採用到三代坦克研製過程中重視基礎研究、重視科學分析、強化系統集成、提倡精益研發的理念等,處處都展現了祝榆生永不停歇、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我們要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弘揚科學精神,彰顯工匠文化,以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用數據說話、以業績論英雄,推動集團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加快向世界一流防務集團邁進,努力創造出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的業績。

温刚为《独臂总师祝榆生》作序:写在祝榆生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

我們要學習祝榆生身殘志堅、百折不撓的頑強意志。

夢想不會自動成真,幸福都是奮鬥得來的。在戰場上,祝榆生不怕犧牲,衝鋒在前。在武器試驗過程中,他身先士卒排除險情,年僅30歲就痛失右臂。在之後的66年裡,他以堅韌的毅力練就了一手流利的鋼筆字,發明了不少“專用工具”,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許多困難。在三代坦克研製的15年曆程中,獨臂的祝榆生不辭辛苦往返於科研院所、生產企業和試驗場,奔波於高原、雪地和荒漠,摔了多少跟頭數也數不清。人們都說祝榆生是用特殊材料製成的。人民兵工肩負強軍首責,履行軍品核心使命。我們要堅持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頑強作風和釘釘子精神,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講擔當、重實幹,擼起袖子加油幹,用奮鬥繪就新時代兵器事業創新發展的新藍圖。

我們要學習祝榆生淡泊名利、甘為人梯的高尚情懷。

共產黨人講奉獻,就要有一顆為黨和人民矢志奮鬥的心,有了這顆心,就會“痛並快樂著”,再怎麼艱苦也是美的、再怎麼付出也是甜的。祝榆生的一生,勳章、獎章、獎狀無數,但他從不居功自傲,總是說“和那些在戰爭中犧牲的戰友相比,我已經很幸運了”。作為三代坦克總設計師,祝榆生拼盡心血,本可以無可厚非地站在褒獎的舞臺中央,但卻總是默默退到了聚光燈外。他多次謝絕申報院士的勸說,“把機會與榮譽讓給年輕的人。”組織上幾次提出為他更換條件稍好些的住房,他一再推辭,甘居60年代修建的磚混房中直到去世。“疑似崑玉東流水,浪花何須論短長。”這是祝榆生85歲時的生日抒懷,恰如他行事的操守與人生的寫照。胸襟決定器量,境界決定高下。我們要堅持培育“功成不必在我”的磊落情懷和價值追求,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一條心幹事業、一盤棋抓工作、一股勁促發展,守正篤實、久久為功,以奮鬥的姿態開創美好未來,不負新時代。

温刚为《独臂总师祝榆生》作序:写在祝榆生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

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精神,崇高的事業需要榜樣的引領。在祝榆生誕辰100週年之際,我們深切緬懷和學習祝榆生,就是要號召全系統廣大幹部職工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傳承和弘揚人民兵工“把一切獻給黨”的紅色基因,舉理想之旗,揚奮鬥之帆,攻堅克難,善作善成,奮力譜寫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先進兵器工業體系新篇章。

祝榆生生平

温刚为《独臂总师祝榆生》作序:写在祝榆生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

祝榆生同志,是中國戰鬥英雄,第三代主戰坦克總設計師,“兵器工業科技發展終身成就獎”獲得者,被譽為“獨臂總師”。

1918年11月生,重慶人。

1938年1月,參加八路軍,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參加過郯城、贛榆、臨沂、濱北、棗莊等30多次戰役戰鬥,多次立功受獎。

1948年1月,在山東陽信縣的一次戰前迫擊炮訓練中,失去右臂。

1950年9月,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

1955年5月,被授予二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二級解放勳章。

1959年,祝榆生進入哈軍工炮兵工程系(二系)任副主任,1960年二系從哈軍工分出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工程學院後擔任教育長、副院長等職務,主要分管教學科研工作,1975年調五機部兵器科學研究院任副院長,主管科研。

1984年1月,他被國防科工委任命為新型主戰坦克總設計師,為中國國防科技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2005年,被授予“兵器工業科技發展終身成就獎”稱號。

2014年10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