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龍見首不見尾,李白唯一傳世真跡《李太白上陽臺》豪放而不輕浮

李白寫詩奔放奇特、氣勢磅礴、飄逸灑脫,但是你知不知道,李白的書法亦是很見功力的,只是被他詩文的光芒掩蓋了。

李白唯一傳世真跡《李太白上陽臺》,全文為“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十八日上陽臺書,太白‘’,一睹詩仙書法風采。▼

神龍見首不見尾,李白唯一傳世真跡《李太白上陽臺》豪放而不輕浮

引首乾隆皇帝題“青蓮逸翰”四字▼

神龍見首不見尾,李白唯一傳世真跡《李太白上陽臺》豪放而不輕浮

宋徽宗趙佶瘦金體題簽“唐李太白上陽臺”▼

神龍見首不見尾,李白唯一傳世真跡《李太白上陽臺》豪放而不輕浮

宋徽宗趙佶、元朝收藏家張晏、隱士杜本、史學家歐陽玄題跋。每個人的題跋字數,幾乎都是正文的兩倍以上。▼

神龍見首不見尾,李白唯一傳世真跡《李太白上陽臺》豪放而不輕浮

神龍見首不見尾,李白唯一傳世真跡《李太白上陽臺》豪放而不輕浮

神龍見首不見尾,李白唯一傳世真跡《李太白上陽臺》豪放而不輕浮

神龍見首不見尾,李白唯一傳世真跡《李太白上陽臺》豪放而不輕浮

王餘慶、危素、騶魯爭著為他點贊張伯駒、毛澤東悄悄為他點贊。

據考證,《上陽臺帖》為744年(天寶三年),李白與杜甫、邊塞詩人高適同遊王屋山陽臺觀(陽臺宮)時所作。據考證,《上陽臺帖》為744年(天寶三年),李白與他的頭號粉絲杜甫、邊塞詩人高適同遊王屋山陽臺觀(陽臺宮)時所作。

1937年,大收藏家張伯駒先生以六萬銀元自古董商人郭葆昌手中購得《上陽臺帖》。▼

神龍見首不見尾,李白唯一傳世真跡《李太白上陽臺》豪放而不輕浮

1953年春節,毛主席派秘書給張伯駒送去年禮拜年,張伯駒十分崇敬毛澤東,遂於1956年通過統戰部長將珍藏多年的《上陽臺帖》回贈給主席,並附信一封。信曰:“現將李白僅存於世的書法墨跡《上陽臺帖》呈獻毛主席,謹供觀賞”。毛主席收到此帖後,觀賞數日,十分愛惜。1958年囑中央辦公廳將之轉交故宮博物院珍藏,稱“連城之寶,不敢歸諸己手”。

《上陽臺帖》一共25個字,其書蒼勁雄渾而又氣勢飄逸,用筆縱放自如,雄健流暢,豪放而不輕浮,恰是《李白墓碑》中稱其“思高筆逸”的絕佳寫照;其書法與其人個性奔放豪邁相一致,不拘法度,超逸神妙,通篇給人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視覺效果。

雖然李白的書名被詩名所掩,但是在歷代書史專著裡仍然有記載。宋黃山谷曾經評說:“李白在開元,天寶間,不以能書傳。今其行,草殊不減古人”。清人周星蓮《臨池管見》也說:太白書“新鮮秀活,呼吸清淑,擺脫塵凡,飄飄乎有仙氣。”可見作為唐代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在他的書法作品中也充滿了浪漫主義的寫意情調。

最後,我們一起看李白唯一傳世真跡《李太白上陽臺》全貌。唐李太白《上陽臺帖》,帖高:八寸八分(712.5px),橫一尺一寸九分(952.5px),共五行二十五字,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手機得橫著看)

神龍見首不見尾,李白唯一傳世真跡《李太白上陽臺》豪放而不輕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