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与中国中东外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人文交流述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人文交流述论

内容提要

中外人文交流是中国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夯实中外关系社会民意基础、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途径。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人文交流是中国人文外交的重要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此后中东各国的相继独立共同开启了双方人文交流的新纪元;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双方各领域人文交流日趋活跃,成就斐然。本文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与中东国家人文交流的成就、特征和意义作了简要梳理和评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挑战及发展前景作了初步研判和展望。在中国与中东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双方的人文交流不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且对深化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人文交流;文明互鉴;中国;中东国家;改革开放

丁俊,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研究员;陈瑾,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2017级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人文交流研究”(16JJDGJW013)的阶段性成果。

正文

「改革开放与中国中东外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人文交流述论

国际关系中的人文交流是各国对外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学者对“人文”及“人文交流”有着诸多不同的解释和定义。本文探讨的“人文交流”是相对于政治、经济领域的交流而言,包括国家间官方和民间开展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涉及文教、艺术、科技、卫生、体育、宗教、旅游、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学术研究、民间交往等诸多领域。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与世界各国的人文交流。周恩来总理曾形象地称“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是中国外交工作两翼中的一翼”。新中国的对外人文交流起步于同包括中东国家在内的亚非国家的交流,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平等相待、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交往原则。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宣示:“我们亚非国家需要在经济上和文化上合作,以便有助于消除我们在殖民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压迫下所造成的经济上和文化上的落后状态……我们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应该尊重各国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不抹煞任何一国的特长和优点,以便互相学习和观摩。”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此后,中国对外人文交流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与世界各国的人文交流日趋活跃,成绩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对外人文交流蓬勃发展,有力推进了与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和世界各国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中外人文交流是党和国家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夯实中外关系社会民意基础、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途径”。中共十九大报告更是将人文交流提升至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及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强调要致力于“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以及“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人文交流是中国对外人文交流的重要环节。1949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以及此后一批中东国家的相继独立,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友好交往与文化交流迎来了新纪元。彰往而知今,瞻前以致远。值此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本文试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中东国家人文交流的成就、特点、意义、发展前景和面临的挑战作简要梳理、评析和展望。中东国家一般来说包括22个阿拉伯国家和伊朗、阿富汗、土耳其、塞浦路斯、以色列等5个非阿拉伯国家,但因篇幅所限,本文未述及有关中国与阿富汗和塞浦路斯间的人文交流情况。

一、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人文交流

阿拉伯国家共有22个,地跨亚非,疆域广袤,人文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人文交流实现了从恢复发展到全面发展再到提速发展的三步跨越,即1978年至2004年为恢复、发展时期,2004年至2012年为全面发展时期,2013年以来为提速发展时期。

(一)改革开放推动了中阿人文交流的恢复与发展

1978年改革开放后,此前因“文革”受阻的中阿人文交流逐渐恢复并得以持续发展。至2004年,中国与所有阿拉伯国家签订了文化合作协定,其中与15个阿拉伯国家的文化合作协定签订于改革开放后(见表1)。中阿文化合作协定及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的签订,有效促进了中阿人文交流的发展,各类人文交流活动在协定框架下有序进行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表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各阿拉伯国家建交及签订文化合作协定时间表

「改革开放与中国中东外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人文交流述论
「改革开放与中国中东外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人文交流述论

资料来源:《国家和组织(亚洲)》,中国外交部网站,http://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yz_676205/;《国家和组织(非洲)》,中国外交部网站,http://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fz_677316/,登录时间:2018年6月28日。

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末的20多年间,中阿人文交流在文化、艺术、教育、体育等领域不断拓展,交往日趋频繁,互办各类文化周活动,文教艺术代表团互访不断。在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开始走进阿拉伯世界,埃及、叙利亚、黎巴嫩等国都先后举办过中国电影周,中国影片在阿拉伯国家举办的国际性电影盛会上频繁亮相,并获得各类奖项,如《红高粱》(1989年大马士革电影节特别奖)、《末代皇帝》(1987年大马士革电影节最佳演员奖)、《留守女士》(1992年开罗电影节最佳影片)等。为传承中阿传统友谊,重温中阿古代海上丝路航海活动,1980年11月至1981年7月,阿曼仿古帆船“苏哈尔号”完成从首都马斯喀特至中国广州的航行;1991年,阿曼又在中国举办文化周活动,双方合作在广州建立纪念碑,纪念“苏哈尔号”航行成功;1997年10月,海湾国家首次在中国举办海湾文化周活动。

在这一时期,在双边文化协定框架下,中国与埃及、沙特阿拉伯、卡塔尔、也门、苏丹、阿尔及利亚等阿拉伯国家签订了教育合作协定或教育合作谅解备忘录,与埃及等国签订互相承认学历和学位协议,双方教育代表团互访频繁。与此同时,中国接收阿拉伯国家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多。以苏丹为例,自1974年至1985年,中国接收苏丹留学生共114名,而仅1991年苏丹在华留学生就有85名。中国向阿拉伯国家派遣留学生的数量也逐年增加,自费赴阿留学的中国学生开始增多。

在这一时期,中国与多个阿拉伯国家在文化协定框架内签署了体育合作协定,双方体育代表团互访不断,为促进中阿友好交往与人文交流发挥了独特作用。中国还与多个阿拉伯国家在卫生医疗、科技等领域展开合作,中国长期向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阿拉伯国家提供医疗援助,苏丹等国还派技术代表团访华,学习中国治沙经验。

为了更好地协调与阿拉伯国家的友好交往与人文交流,中国相继成立了中国—埃及友好协会、中国—叙利亚友好协会、中国—苏丹友好协会、中国—沙特友好协会,2001年又成立了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阿拉伯国家方面也陆续成立对应的友好协会。各友好协会为促进中阿人文交流与民间交往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二)中阿合作论坛推动中阿人文交流全面发展

2004年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以下简称“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不仅为21世纪中阿集体合作发挥了战略引领作用,而且为中阿人文交流搭建起广阔平台。论坛框架下设立的多种文化交流机制有效推动了中阿人文交流全面、快速发展,各类交流活动精彩纷呈,交流成果丰硕。

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阿双方已联合举办了7届中阿关系暨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3届阿拉伯艺术节和3届中国艺术节;2009年以来,中国连续9年举办“意会中国—阿拉伯知名艺术家访华采风创作活动”,邀请阿拉伯艺术家来华采风创作,组派各类艺术团组赴阿举办演出、展览、讲座等活动;还通过举办“欢乐春节”、“中国文化周”等方式,与阿方联合打造“中阿丝绸之路文化之旅”的人文交流品牌。

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智库等领域的友好合作与交流快速发展,双方联合举办了3届新闻合作论坛、3届广播电视合作论坛和2届智库论坛。中国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单位分别与各阿拉伯国家主流媒体签署了合作协议;2011年,《中国日报》亚洲版进入阿联酋市场,目前发行量为每周2万份;中国在阿拉伯国家展映影片300余部,阿拉伯国家在华展映影片10余部;2012年以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先后在毛里塔尼亚、科摩罗、吉布提等阿拉伯国家落地,并与埃及、突尼斯、摩洛哥、也门、阿尔及利亚等多个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媒体签署了中国影视剧播出协议,《媳妇的美好时代》《嘿,老头!》等10多部反映中国当代题材的影视剧陆续在一些阿拉伯国家播出,受到阿拉伯观众的喜爱;中国中央电视台实现了在阿拉伯国家的全覆盖,央视国际频道在除索马里外的21个阿拉伯国家落地。2010年,中方与阿盟秘书处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总署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中阿典籍互译出版工程”合作备忘录》,启动“中阿典籍互译出版工程”,至2018年5月已翻译出版了30余种中阿典籍,北京大学仲跻昆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朱威烈教授先后获得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世界翻译奖”;北京国际图书展是世界四大图书博览会之一,自第11届首设主宾国以来,沙特、阿联酋已先后担任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主宾国,黎巴嫩、阿曼、叙利亚、埃及、沙特等多个阿拉伯国家出版商参展。

中阿双方在教育、人力资源开发、医疗卫生、科技、林业和环境保护等社会领域的合作也快速发展,成就突出。中国开设阿拉伯语专业的高校已逾50所,继埃及之后,苏丹、突尼斯等阿拉伯国家高校也陆续设立中文系,开设汉语专业。“汉语热”在阿拉伯国家快速兴起。中国已在9个阿拉伯国家建立了12所孔子学院及多所孔子课堂(见表2);在华阿拉伯留学生从2004年的1,130名增长到2016年的18,050名;赴阿拉伯国家人数由2004年的242名增长到2016年的2,433名;2004年以来,中国陆续为阿拉伯国家多个领域的专业人员和官员提供相关培训。

表2 阿拉伯国家孔子学院/课堂设立时间及分布表

「改革开放与中国中东外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人文交流述论
「改革开放与中国中东外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人文交流述论

资料来源:《关于孔子学院/课堂》,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网站,http://www.hanban.edu.cn/confuciousinstitutes/node_10961.htm,登录时间:2018年6月20日。

中阿合作论坛有力地推动了中阿民间交流,双方民间交往日益活跃。从论坛成立到2018年5月,已成功举办5届中国阿拉伯友好大会、2届中阿妇女峰会、2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妇女论坛和2届中国—阿拉伯国家旅行商大会,开展2次中阿青年友好大使项目;中国已同9个阿拉伯国家建立了26对友好城市关系;旅游领域交往合作得到快速发展,已有13个阿拉伯国家成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多个阿拉伯国家参加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沙特馆更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受到中国参观者青睐;2016年1月,10位为中阿友好事业作出贡献的阿拉伯友华人士荣获“中阿友好杰出贡献奖”,在开罗受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亲切接见和表彰;中阿宗教界也实现良性互动,人员互访日渐频繁,中国穆斯林赴沙特朝觐活动有序进行,从2007年起,每年前往朝觐的中国各民族穆斯林人数均在1万人以上,向国际社会生动展现了当代中国宗教信仰自由、民族团结和谐的新形象。

(三)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阿人文交流提速发展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该倡议不仅传承和弘扬古代丝绸之路开放包容、和平交往的优良传统,而且彰显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时代精神。历史上,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因丝绸之路而相逢相知;今天,阿拉伯国家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共建“一带一路”将使中阿双方实现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相知、相助和相交。中阿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中阿全面合作创造了战略对接的平台,而且为中阿文化交流创造了宝贵机遇,增添了强大动力,推动中阿人文交流进入提速换挡、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2014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上发表题为《弘扬丝路精神 深化中阿合作》的重要讲话,深入阐释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强调“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应该依托并增进中阿传统友谊。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键基础。”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开罗阿盟总部发表的演讲中再次强调,中国愿与阿拉伯国家开展共建“一带一路”行动,秉持和平、创新、引领、治理、交融的行动理念,共同推动中阿两大民族复兴形成更多交汇。2016年初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对中阿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持续发展进行了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强调“中国愿同阿拉伯国家一道,致力于促进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发展,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进一步密切中阿人文交流,加强双方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和广播影视领域的合作,增进双方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中阿文化相互丰富交融,搭建中阿两大民族相知相交的桥梁,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已成为新时代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精神支柱。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阿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交流,推动文明互鉴,助力民心相通,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丰富和拓展。2014年9月,中阿文化部长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通过了《中阿文化部长论坛北京宣言》,倡导进一步加强中阿文化互信,深化文化合作,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搭建人文桥梁。至2017年底,中国与11个阿拉伯国家签署了双边文化合作协定新的年度执行计划,推动53个中阿部级政府文化代表团互访,105家阿拉伯文化机构与中方对应机构开展合作,7家阿拉伯国家剧院加入“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5个阿拉伯国际艺术节组委会加入“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2014年6月首届中阿城市论坛在中国泉州召开;2015年中阿卫生合作论坛在宁夏银川举办;2016年4月中国—阿拉伯国家政党对话会在中国银川召开;2016年以来,中国与埃及、阿联酋、巴勒斯坦、沙特、也门签署了媒体合作促进计划谅解备忘录;2017年3月17日,来华访问的沙特国王萨勒曼亲自为沙特国王图书馆北大分馆揭牌,成为新时代中沙乃至中阿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又一个重要成果。

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的高新科技领域的合作已成为新时代中阿文化交流显著的时代特征。2013年,中国科技部启动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以来,已有123名阿拉伯国家科研人员在中国进行了短期科研工作;2014年12月,习近平主席与访华的埃及总统塞西共同见证了《关于共建中埃可再生能源联合实验室的谅解备忘录》的签署;2015年中阿技术转移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并于2015年和2017年先后举办了两届中阿技术转移暨创新合作大会;2016年,习近平主席访问阿盟总部时宣布启动“中国—阿拉伯国家科技伙伴计划”,同年3月,中国和埃及共建的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在埃及揭牌。目前,中国已与埃及、摩洛哥、阿尔及利亚、沙特、约旦、突尼斯、利比亚七国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与埃及、摩洛哥、沙特三国科技部建立了科技合作机制。

新时代的中阿人文交流已快速延伸到互联网领域,中阿双方正在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全媒体传播方式,构建“互联网+人文交流”的新模式。2017年沙迦国际图书展期间,参展的中国出版机构推出“that’s Books”阿拉伯语数字阅读平台推广中国图书,并与阿联酋、埃及、黎巴嫩、约旦等国的40余家出版社建立了合作关系,上线阿拉伯语原版著作6,000多册,致力于为阿拉伯语读者打造一个全面的网上阅读平台,探寻“中国文化+中国创造”走向阿拉伯世界的新路径。2017年11月,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专设“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网络空间智库对话”分论坛,就通过互联网推动中阿人文交流进行了广泛讨论。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阿人文交流不仅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一,40年来的中阿人文交流几乎涉及所有人文领域,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与中阿政经交往相辅相成,互助并进,为中阿关系全面发展作出了贡献。第二,中阿人文交流重视机制平台建设及其有效运行,中国与各阿拉伯国家间的双边文化合作协定、合作机制与中阿合作论坛框架下设立的多个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双轮驱动,使中阿人文交流提速换挡,快速发展。第三,阿拉伯国家处于伊斯兰文明圈腹地,中阿人文交流重视宗教领域的交流互动,倡导中道包容,弘扬和平精神,传播和合文化,特别是近年来双方不断加强在去极端化领域的交流合作,对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人文交流发挥了显著的示范作用。第四,中阿人文交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交往的原则,引领当代世界文明交往互鉴的正确方向。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一超独大,以“反恐”为名在中东地区接连在阿富汗、伊拉克发动了两场战争,又借战争之势强推“大中东民主计划”,导致“文明冲突论”甚嚣尘上,阿拉伯国家普遍承受空前压力,伊斯兰文明也受到不公对待和肆意曲解。在此形势下,中阿人文交流始终高举文明对话旗帜,积极回应时代挑战,以文明对话超越文明冲突,树立了不同文明交而不恶、交而能通、互学互鉴、和合共存的典范。

2018年7月10日,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宣布建立“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这一关系的确立将进一步推动中阿人民情感交流、心灵沟通,让两大民族复兴之梦紧密相连,为中阿人文交流注入新的动力。会议召开之际,“中阿新闻交流中心”正式成立,“中阿电子图书馆门户网站项目”及第四届阿拉伯艺术节也正式启动。“文明的活力在于交往交流交融”,在面向未来的中阿合作中,人文交流必将再次书写出中阿交往交流、交融共存的绚丽篇章。

二、中国与伊朗、土耳其和以色列的人文交流

除阿拉伯国家外,伊朗、土耳其和以色列也是中东地区的重要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这些国家的人文交流不断发展,特别是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伊(朗)、中土、中以人文交流进入快车道,日趋活跃,成绩突出,且各具特色,成为中国与中东国家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国与伊朗的人文交流

伊朗是历史悠久、文明积淀深厚的国家。中伊民间交往与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中伊人文交流进入新的历史时期。1983年,中伊两国签订文化协定和年度文化合作执行计划,双方在人文领域的交流合作日渐机制化。1989年5月,中国文化部首次组团访问伊朗;同年9月,伊朗文化和伊斯兰指导部组团访华;双方民间往来日渐增多,两国的图书馆、文物、考古、杂技艺术等方面的代表团及艺术家和学者频频互访,中国影片多次参加德黑兰电影节、伊朗“曙光旬”国际电影节。

进入21世纪以来,两国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加强,人文交流合作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0年,伊朗总统哈塔米访华期间到访北京大学,为中国从事波斯语言文学教学研究的学者颁发荣誉奖章;2002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伊朗,中伊两国元首高度评价双方间的“文明对话”活动;2008年,中国—伊朗友好协会成立。北京奥运会期间,伊朗文化部和国家体育局在京举办了为期两周的文化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设定6月11日为伊朗国家馆日,以“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为主题,展示伊朗历史和文化;2012年,中伊文化联合委员会成立,统筹规划两国文化、教育、体育、科技等各领域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语言是开启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之门的钥匙。中国民间一直有穆斯林研习波斯语的传统,三百多年前中国回族学者常志美就编著了波斯语语法著作;1957年北京大学开设波斯语专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为中国外交、文化、新闻、经贸、科研等各领域培养出数百名可用之才,为中伊人文交流和文明互学互鉴作出了突出贡献;1997年,伊朗贝赫什提大学人文学院设立了伊朗高校首个中文系,在此基础上又成立了“汉学研究中心”;2009年,德黑兰大学孔子学院成立,成为伊朗人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交流平台。

伊朗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支点国家,近年来两国积极致力于文明互学互鉴的探索与实践,人文交流提速发展。2014年,中伊联合制作的《东方之珠》《重返丝绸之路》等节目陆续在伊朗播出,成为民众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对伊朗进行了历史性访问,中伊双方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增进了政治互信,也开启了双方人文交流新的历史进程。中伊两国元首就双方加强人文领域交流合作达成重要共识。习近平主席在《伊朗报》发表文章指出:“中伊文化各有所长。中伊人民在长期友好交往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我们要加强文化、教育、新闻、出版、旅游等领域交流,鼓励青年和学生交往,让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让两国人民心与心相通、手和手相连。”为落实两国元首对加强人文交流的共识,中方在德黑兰举办了“感知中国——中国西部文化伊朗行·新疆篇”综合文化交流活动;2016年11月,伊朗文化中心在北京建成并向公众开放,这些举措拉近了伊朗百姓与中国民众之间的距离,也为两国关系发展创造了良好氛围。

近年来,伊朗各界对了解“一带一路”倡议内涵的愿望日益迫切,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也不断增强,但目前双方在人文交流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双方对彼此文明及历史文化的认知相对有限,西方舆论对中国“扩张”的鼓噪及对伊朗的“妖魔化”宣传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广泛存在。在中伊共建“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双方人文交流依然有很大提升空间,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知难而进,开拓双边人文交流的新局面。

(二)中国与土耳其的人文交流

土耳其是中东地区具有独特文化传统和丰富人文资源的国家。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土双边关系发展较快,带动了双边人文交流的发展。1980年,双方签订第一个两国政府年度文化交流计划,此后双方相继派出文化代表团互访;1993年中土签署两国政府文化合作协定;2001年,两国签署旅游协定,土耳其成为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家。2010年,中土关系升级为战略合作关系;2012年,中国与土耳其首次启动互办文化年活动,中国率先在土耳其举办“中国文化年”活动,2013年,“土耳其文化年”在中国举办。

土耳其是“一带一路”重要的支点国家,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土人文交流提速发展,交流活动日益丰富。“汉语热”也随之在土耳其兴起,中东技术大学、海峡大学、奥坎大学、晔迪特派大学四所高校设立了孔子学院,是目前中东地区设立孔子学院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土耳其语教学也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实现了快速发展,当前已有10多所高校开设了土耳其语专业,招生人数较之以前有显著提升。2011年4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土耳其广播电视总台签署合作协议。2014年,国际台推出土耳其本土综合传播平台。同年,土耳其以主宾国身份,携3,000部古典和现代文学作品,参加第2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土方还以“五彩缤纷的土耳其”为主题,组织了一系列文化活动;中国也积极参与伊斯坦布尔国际书展,携众多介绍当代中国发展的书籍参展。2017年4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土耳其文版在安卡拉首发,受到各方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元首外交直接推动了双方人文交流的发展。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与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举行会谈。期间,习近平主席提出,欢迎土方2018年来华举办土耳其旅游年,愿同土方以签署互设文化中心协定为契机,推动双边人文交流,夯实双边关系的民意基础。

在民间交往方面,中国—土耳其友好协会和土耳其—中国友好协会经常组织商界及文化、教育、科技、公益、宗教等各领域的代表团互访,取得了丰富成果。截至2018年6月,中国多个城市先后与25个土耳其城市结成友好城市。中土“一带一路”青年论坛、土耳其—中国妇女友好协会近年来持续发挥自身桥梁作用,推动中土人文交流与合作。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排球运动员朱婷已成为中土人文交流的一张名片,在2018年土耳其女排超级联赛总决赛中,朱婷带领瓦基弗银行队夺得本赛季的联赛冠军。此外,土耳其正日益成为中国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国家,近年来赴土中国旅游人数不断攀升。

同伊朗一样,土耳其也是中东地区及伊斯兰世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中土人文交流十分注重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对话,强调传承弘扬和平中道精神,反对宗教极端主义、暴力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有效防范和打击“三股势力”对中土关系的破坏,以人文交流夯实中土关系的民意基础,助推中土民心相通。

(三)中国与以色列的人文交流

以色列是中东地区也是世界上唯一以犹太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1992年中以建交,次年两国就签署了文化合作协定,迄今已签署7项文化交流合作年度执行计划,有效推进了双方在艺术、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人文交流合作;1994年,两国签署旅游合作协定;2005年6月,中方将以色列确定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2007年,中国文化节在以色列成功举行;2009年“感知中国·以色列行”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在以举行;2010年,以色列首次以自建馆形式参加了上海世博会;自2013年起,“欢乐春节”主题文化交流活动连续6年在以色列举办。

汉语教学近年来在以色列日益受到重视,2010年,以色列教育部成立“汉语教学专家工作委员会”;2011年,以色列教育部决定将汉语列入大学和中小学课程,高校学习汉语注册人数仅次于英语,成为该国青年青睐的第二外语。中国在特拉维夫大学和希伯来大学先后开设了孔子学院。

教育与科技合作是中以人文交流的重点领域。2015年1月,中以两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以色列高等教育委员会关于组建7+7研究性大学联盟的联合声明》及《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以色列高等教育委员会合作协议》;2016年3月,双方又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以色列国高等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合作谅解备忘录》。这些合作协议从政策和机制上有效推动了两国人文交流合作的快速发展,内容涉及文化代表团互访、留学生互派、学历(学位)互认以及有关学术交流、语言教育等方面。近年来,中国赴以色列留学人数稳步增长,以海法大学为例,该校目前有200多名中国留学生,而在2013年则只有20名。

中以建交第二年,双方签署了科技合作协定,有效推动了两国在科学研究、产业技术等方面的交流合作。2014年,两国政府又签订了《关于成立中以创新合作联合委员会的备忘录》,为双方科技领域的创新合作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机制保障;2017年3月,中以建立“创新全面伙伴关系”,同意在中以创新合作联委会机制下进一步开展创新合作;同年5月,为促进双方在高教和科技领域的深入合作,中国清华大学与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联合举办了中以创新论坛。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以人文交流实现了全面发展。2017年6月,作为两国建交25周年系列庆祝活动重要项目的“中国电影节”在以色列开幕;11月,以色列特拉维夫中国文化中心揭牌,“以色列文化节”在上海举行;此外,中国央视制作的希伯来语《玩转中国》系列剧在以色列最大门户网站“Walla!”播出,总点击量达9,000万人次;以色列电视二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合作拍摄的系列纪录片《中国制造》在以色列热播,创造了以色列电视台纪录片收视率的最高纪录。

在民间交往方面,中国与以色列已结成22对友好城市。以色列文化独特,经济发达,旅游资源丰富,日益受到中国游客青睐,两国间以旅游为途径的民间交流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赴以中国游客人数不断增多。

中以人文交流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特色鲜明。除传统领域的交流合作外,双方更重视在高等教育、科技创新领域的互学互鉴与交流合作。相较于中东地区其他国家,以色列在与中国的人文交往中也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

三、中国与中东国家人文交流评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中东国家间的人文交流取得了长足发展,各领域交往交流活动频繁,成果丰硕。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人文交流,是当代人类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积极探索和伟大实践,堪称世界文明交往的典范。同时,中国与中东国家也需要共同努力,积极应对人文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人文交流的历史根基和时代特征

第一,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人文交流源远流长,古老的海陆丝绸之路将中华文明与中东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与中东各民族人民因丝绸之路相逢相知,相交相通,相互间的人文交流绵延不绝,异彩纷呈,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人类文明交往史上谱写出精彩的篇章。中华文明与中东文明都是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古老文明,都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中国与中东国家拥有相似的历史命运,近代以来,双方都曾遭受西方列强的欺凌与压迫,双方人民始终在争取民族解放、维护民族尊严、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中相互支持,在探索发展道路、实现民族振兴的道路上相互帮助,在深化人文交流、繁荣民族文化的事业中相互借鉴。当代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人文交流,深深植根于历史传统的沃土,因而根深叶茂,富有生机与活力。

第二,中华文明与中东文明各成体系,各具特色,都具有深邃的思想底蕴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双方的文明都包含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和共同追求,诸多价值相同相通、相似相近,如崇尚和平中道,倡导仁爱和谐,重视忠恕宽容与自我约束,强调“四海为邻”、“天下一家”、“人类同宗同祖”的人类兄弟情怀,这种“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人文精神与和合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东方智慧,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感召力,使得中华文明与中东文明能够交而不恶、交而能通、交而能和,共同营造互学互鉴、和合共生的文明交往共同体。

第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人文交流,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交往的原则,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人文交流的政治基础,摒弃和超越“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的成见与藩篱。中国与中东国家国情不同,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互有差异,然而在相互间的人文交流中,双方都始终尊重对方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不将各国的政治制度、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定于一尊。中方十分清楚,中国模式适合中国,但未必适合中东国家。中国强调“道路选择,关键要符合国情。在发展道路的探索上,照搬没有出路,模仿容易迷失,实践才出真知。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只能由这个国家的人民,依据自己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决定”。

第四,中国与中东国家不断增强的政治互信与日益密切的经贸往来为双方人文交流注入强大动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人文交流迈入全面提升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2004年,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成立,为中阿人文交流搭建起巨大平台;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中东国家的积极响应,2016年新年伊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中东三国,并在开罗阿盟总部发表演讲,提出以加快发展促进中阿合作与中东治理的“中国方案”,为新时代中国与中东国家人文交流指明了方向,中国与中东国家人文交流正在双方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大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拓展和深化。

(二)中国与中东国家人文交流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人文交流为当代世界不同文明间的平等交往与互学互鉴树立了典范。

第一,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人文交流有力促进了中国与中东国家的民心相通,为双方增进政治互信与发展经贸往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国之交在民相亲,民相亲在心相通”,改革开放40年来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动,不断夯实着中国与中东国家全方位合作的社会民意基础,特别是在双方共建“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在助力战略互信、助推民心相通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人文交流,是当代世界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积极探索与伟大实践,体现了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助共进的文明交往观。201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大确立了新时代的文明交往观,强调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在当代世界,霸权主义、零和思维、冷战思维以及“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依然盛行。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人文交流,积极回应时代挑战,着力践行“三个超越”,是新时代文明交往观的生动诠释与伟大实践,对于探索当代世界文明交往路径、引领文明交往方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重要启迪价值。

第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人文交流,对于促进地区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价值。当代中东地区动荡不宁,冲突频仍,发展滞后,治理不善,面临消除和平之殇、破解发展之困的紧迫任务。“发展是解决中东治理问题的钥匙,发展的潜力要通过改革来释放,进步的动力要通过开放来提升。”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广大中东国家学习和借鉴的。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人文交流将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和合共生的发展理念和治理理念引入中东,对促进中东地区治理、实现中东地区和平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引领意义。

(三)中国中东国家人文交流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人文交流有了长足发展和全面提升,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面临诸多挑战。第一,总体而言,中国与中东国家各自对对方历史文化的了解、认知和研究都还比较薄弱,都存在认知赤字、认知误区和研究盲点,相关领域研究专家的培养和研究队伍的建设是一项迫切的任务;第二,双方人文交流的水平、层次与双方政治、经济领域的交往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与共建“一带一路”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要求的差距则更大,文明对话的广度、深度依然不够,互学互鉴的内涵尚需进一步挖掘和拓展,人文交流相关机制、平台的建设也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第三,双方媒体对对方的报道依然不足,不仅信息传递量有限,而且一些报道甚至不够客观、准确和全面,借助西方媒体认知对方的情形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第四,各种极端势力蓄意在不同文明间制造断层线,宣扬极端主义思想,散布仇恨言论,企图设置各种障碍阻挠、破坏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友好交往,阻滞和损害“一带一路”建设大业;第五,西方国际话语霸权所操纵的舆论工具,频频鼓噪和散布“中国威胁论”、“中国焦虑症”、“伊斯兰威胁论”、“伊斯兰恐惧症”等负面言论,在中国与中东各国人民相互认知中不断添加负面元素,制造认知误区和陷阱;第六,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形势复杂多变,民族、部落、宗教、教派等各种矛盾错综交织,一些中东国家之间关系不睦,甚至互怀敌意,这种复杂局面也对中国与中东国家人文交流的顺利开展构成了挑战。

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中国与中东国家应面向未来,精诚合作,努力克服困难,积极应对挑战。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只要双方秉承和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交往,共同致力于文明交往与互学互鉴,双方人文交流的前景就一定会无比广阔。“‘一带一路’延伸之处,是人文交流聚集活跃之地。民心交融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在中国与中东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新时代,双方日益增强的政治互信与日趋密切的经贸交往正在为双方人文交流不断注入强大动力,中国人民和中东各国人民都有充分理由相信,新时代双方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的伟大实践,必将在世界文明交往史上谱写出和合共生的崭新乐章,为共建“一带一路”、携手推进中东地区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奉献更多的东方智慧,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改革开放与中国中东外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人文交流述论

本订阅号关注中东研究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发布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的学术信息。

微信ID:MESI_SISU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