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字的甲骨文字形是什麼,是如何進行演變的?

鹽荒子孫V


子在甲骨文中有三種字形,如下圖,圖中的字形1、2後來都廢失了,留下字形3:

引自:《字源》,頁1278

字形1是「子」的一種繁體,象「年幼嬰兒,頭上有毛,囟門未合,下有兩腳」之形,這個字形在殷周甲骨文和金文中專門表示【干支字】。

如《甲骨文合集1249》:

西周早期的《利簋》中的「甲子」:

之所以要用這個繁體表示干支字,是因為另一個甲骨文干支字「巳」其實也是「子」(「子、巳」古音同),「巳」這個字形當時還沒有。所以,必須在字形上區別二者。


甲骨文干支表

字形3也是象形,全字突出「嬰孩大頭,揮動兩臂,腳部不發達」等特點。

「巳」演變出來以後,繁體「𢀈」干支字的職務漸漸由「子」來代替,「𢀈」也就廢止,西周以後,干支字的職務就全部交給了「子」。

從造字意圖來看,「子」表示「幼兒、孩子」,引申可以表示對尊貴男性的尊稱,殷商時代的「多子」階層指統治貴族,甲骨文中常見有「子某」是王室貴族或者族長。又如商代有「微子、箕子」,又如「孔子、老子、墨子」等等,

林雲和裘錫圭先生認為早期人類經常指稱孩子之詞轉化為對男性顯貴人物的尊稱,比如古希臘、古羅馬人,古瑪雅人貴族都有這樣的習慣。(見《甲骨文字詁林》。頁546-549)。

如:古希臘的「額克琉斯」經常自稱為「佩琉斯之子」,英語中所謂的「XX二世、XXson」大概都是古羅馬人命名規則的延續。

字形2就是在字形3的基礎上加上表示「嬰兒稀疏頭髮」的筆畫,

這個字形在商代甲骨文中有少見幾例,後來就廢失了,只有《說文·古文》還有收錄。

--------------------------

綜上所述:「子」的甲骨文字形有三種:

1、專門表示干支字的「子」,是「子」的繁體,其目的是要與當時的干支字「巳」區別開來,因為,殷商甲骨文中的干支字「巳」是用【水平方向翻轉的「子」】來表示。

2、表示嬰幼兒、男性尊稱的「子」,是「子」的簡體:

把這個「子」水平反轉就是甲骨文干支字的「巳」。

3、第2種字形的異體,加上了表示「嬰兒毛髮」的筆畫:

西周以後,干支字「巳」字出現,第一種字形併入到第二種字形中,第三種字形在殷周以後就廢失了。到今天,就只剩下「子」。

-------------------------------------------------------------

不知道上面解釋好不好懂?我還是用《甲骨文干支表》來解釋:

表中「甲子」的「子」用的是「子」的繁體

表中「丁巳」的「巳」用的是「子」的簡體的水平反轉。


小漢字見大歷史


子(滋zǐ )是由折“フ”、彎鉤”和橫“一”組成的字。折“フ”表示圓或弧,這裡指孩子的圓頭;彎鉤”指示孩子向外向上相對站立前弓起的身體背部;橫“一”表示平面、橫向、地面等,這裡指示嬰兒剛出生,還不能爬行,橫躺在床上的階段;子是嬰兒的初生到會爬行的階段。“兒”是孩子從爬行到站立的階段。借“滋”聲表示幼子需要滋養而成長。

子原為所生男女之通稱,指示嬰兒的初生狀態。後世作男,男子的美稱,稱有德者、師、尊、君為“子”。子做偏旁部首,在左為孑(劫jié單獨,孤單),如孔、孜、孤、孢、孩、孫等;在下、在右、在上均為子,如孝、李、享、孿、孛、孚,存、孖(子zī、媽mā指滋生 、雙生子)、孟等。

子的本義為初生幼兒到會爬行前的貌相。引申為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如子女、孫子、子嗣、子弟(後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如菜子、瓜兒子、子實;3.動物的卵,如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如雞子、子畜、子將(小將)、子舍(小房)、子閂(小門閂)、子牆(院落內部的小牆)、子亭(小亭)、子城(大城所屬的小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如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如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如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伕)、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如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如子醜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於計時,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如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後,具有名詞性(讀輕聲),如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後綴(讀輕聲),如敲了兩下子門;14.姓。


嚴師說字


這個問題有些難以回答,以現代的文字書寫方式來解釋甲骨文字形,應該很難說得清楚。如,我們用《殷墟甲骨文實用字典》的釋義來回答:像小兒頭形,有發,本義是小孩。沒有甲骨文字示例,想必大家都會有些模糊,這個甲骨文的子到底什麼樣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