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字的甲骨文字形是什么,是如何进行演变的?

盐荒子孙V


子在甲骨文中有三种字形,如下图,图中的字形1、2后来都废失了,留下字形3:

引自:《字源》,页1278

字形1是「子」的一种繁体,象「年幼婴儿,头上有毛,囟门未合,下有两脚」之形,这个字形在殷周甲骨文和金文中专门表示【干支字】。

如《甲骨文合集1249》:

西周早期的《利簋》中的「甲子」:

之所以要用这个繁体表示干支字,是因为另一个甲骨文干支字「巳」其实也是「子」(「子、巳」古音同),「巳」这个字形当时还没有。所以,必须在字形上区别二者。


甲骨文干支表

字形3也是象形,全字突出「婴孩大头,挥动两臂,脚部不发达」等特点。

「巳」演变出来以后,繁体「𢀈」干支字的职务渐渐由「子」来代替,「𢀈」也就废止,西周以后,干支字的职务就全部交给了「子」。

从造字意图来看,「子」表示「幼儿、孩子」,引申可以表示对尊贵男性的尊称,殷商时代的「多子」阶层指统治贵族,甲骨文中常见有「子某」是王室贵族或者族长。又如商代有「微子、箕子」,又如「孔子、老子、墨子」等等,

林云和裘锡圭先生认为早期人类经常指称孩子之词转化为对男性显贵人物的尊称,比如古希腊、古罗马人,古玛雅人贵族都有这样的习惯。(见《甲骨文字詁林》。页546-549)。

如:古希腊的「额克琉斯」经常自称为「佩琉斯之子」,英语中所谓的「XX二世、XXson」大概都是古罗马人命名规则的延续。

字形2就是在字形3的基础上加上表示「婴儿稀疏头发」的笔画,

这个字形在商代甲骨文中有少见几例,后来就废失了,只有《说文·古文》还有收录。

--------------------------

综上所述:「子」的甲骨文字形有三种:

1、专门表示干支字的「子」,是「子」的繁体,其目的是要与当时的干支字「巳」区别开来,因为,殷商甲骨文中的干支字「巳」是用【水平方向翻转的「子」】来表示。

2、表示婴幼儿、男性尊称的「子」,是「子」的简体:

把这个「子」水平反转就是甲骨文干支字的「巳」。

3、第2种字形的异体,加上了表示「婴儿毛发」的笔画:

西周以后,干支字「巳」字出现,第一种字形并入到第二种字形中,第三种字形在殷周以后就废失了。到今天,就只剩下「子」。

-------------------------------------------------------------

不知道上面解释好不好懂?我还是用《甲骨文干支表》来解释:

表中「甲子」的「子」用的是「子」的繁体

表中「丁巳」的「巳」用的是「子」的简体的水平反转。


小汉字见大历史


子(滋zǐ )是由折“フ”、弯钩”和横“一”组成的字。折“フ”表示圆或弧,这里指孩子的圆头;弯钩”指示孩子向外向上相对站立前弓起的身体背部;横“一”表示平面、横向、地面等,这里指示婴儿刚出生,还不能爬行,横躺在床上的阶段;子是婴儿的初生到会爬行的阶段。“儿”是孩子从爬行到站立的阶段。借“滋”声表示幼子需要滋养而成长。

子原为所生男女之通称,指示婴儿的初生状态。后世作男,男子的美称,称有德者、师、尊、君为“子”。子做偏旁部首,在左为孑(劫jié单独,孤单),如孔、孜、孤、孢、孩、孙等;在下、在右、在上均为子,如孝、李、享、孪、孛、孚,存、孖(子zī、妈mā指滋生 、双生子)、孟等。

子的本义为初生幼儿到会爬行前的貌相。引申为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如子女、孙子、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如菜子、瓜儿子、子实;3.动物的卵,如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如鸡子、子畜、子将(小将)、子舍(小房)、子闩(小门闩)、子墙(院落内部的小墙)、子亭(小亭)、子城(大城所属的小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如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如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如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如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如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如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如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如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如敲了两下子门;14.姓。


严师说字


这个问题有些难以回答,以现代的文字书写方式来解释甲骨文字形,应该很难说得清楚。如,我们用《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的释义来回答:像小儿头形,有发,本义是小孩。没有甲骨文字示例,想必大家都会有些模糊,这个甲骨文的子到底什么样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