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蚁科技达声蔚中欧演讲:AI计算机视觉助力传统产业智能化

在刚刚结束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18数字经济·创新创业论坛上,小蚁科技创始人兼 CEO、国家首批“千人计划”专家达声蔚博士作了《AI助力数字产业可视化》的演讲。他强调,世界资源中只有数据是可以持续指数增长(比如视频);智能物联网(internet of smart things)是数据增长的驱动者(比如智能摄像机),它们生产数据也处理数据;边缘智能(端云结合的计算架构和AI算法)是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赋能传统产业甚至传统互联网产业升级。

巨头云集中欧论坛

此次以“2018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返校日”为主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原院长朱晓明、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蚂蚁金服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井贤栋、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冯国华、科大讯飞副总裁章继东、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小蚁科技创始人兼 CEO达声蔚等受邀作为演讲嘉宾,分享自身在各业态的洞见与实践。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原院长朱晓明教授在中欧700人会堂的开场演讲中分享,他用小蚁的基于边缘智能的计算机视觉产品进行数字化教学,并将小蚁科技、科大讯飞、华为、阿里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突出案例作重点介绍。他认为,这些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在数据、算力、算法等领域,都独具突出优势,将引领数字经济新发展。


小蚁科技达声蔚中欧演讲:AI计算机视觉助力传统产业智能化


小蚁科技创始人&CEO、国家首批“千人计划”专家达声蔚博士分享公司的全球领先的边缘智能计算机视觉技术、率先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落地。作为初创公司就与全球业内巨头合作并提供服务,小蚁科技的“快公司”属性,让在场来宾情不自禁为中国这样一家技术与创新驱动的创业公司鼓掌。


小蚁科技达声蔚中欧演讲:AI计算机视觉助力传统产业智能化


而后,达声蔚博士与中科院院士何积丰、科大讯飞执行总裁&首席科学家胡郁博士,微软中国副总裁冯国华先生等共同圆桌探讨数字经济发展新方向,达声蔚博士也提出全新的摩尔定律——小蚁科技在视频领域,从最早期的100万像素到2000万像素,主要克服的是人类在像素升级过程中是否可以看的很清楚,新摩尔定律主要是在视频的获取和压缩上体现。现在的视频处理完全是两个象限,一轴是数据,另一轴是智能,像人一样,除了长个子,还要长脑子,视频到4K为止其实不需要再增高分辨率,但需要的是分批能力,现在大量云端视频缺乏人力、空间和时间去看,需要计算机视觉帮忙看。总的来说,一方面是摄像头在增加,一方面视频的数据量也在变大,两者相乘是几何级数的增长,而处理能力需要有快速提高的过程,计算力的提高和功耗的大幅度降低解决了AI云发展中的能耗比问题。

智慧零售的秘密武器:计算机视觉

在中欧双创论坛上,达声蔚博士分享的边缘智能机器视觉产品,可以最小可行化的让相关业态即时的可视化,甚至智能化。


小蚁科技达声蔚中欧演讲:AI计算机视觉助力传统产业智能化


拿智慧零售来说,许多中小企业都显得无措和迷茫。翻天覆地的零售创新打破了传统零售理念,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新零售成为品牌探索的主要模式。聚焦目标消费者、重构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品牌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如何架构更科学有效的人货场关系?基于边缘智能的机器视觉产品,是即时优化人货场关系的不二法门。因为智能摄像头的深度洞察分析能让我们更了解我们的消费者,从而进行有效供给。

小蚁科技完整的AI视觉产品布局

去年7月份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及,中国要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技术方面成为世界上领先国家。为此,论坛上主持人特别向小蚁科技创始人达声蔚博士提问“小蚁科技怎样做到解决AI的最后一公里?”等相关问题。

达声蔚博士在回答时指出:在即将到来的物联网世界,云的带宽拓展速度会越来越赶不上智能物联产品的增长速度。同时,云和云计算还存在功耗过高、实时性不强、安全缺失等问题。小蚁科技覆盖家庭、商业、运动、行车等场景的完整智能影像产品线,可以即时进行数据的抓取、分析并快速反馈给决策者。小蚁科技完整的产品链通过视频前端设备采集抓取分析、基于云端的人脸&人流等精细化智能处理,实现物质世界的全面可视化管理,解决机器视觉AI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在新零售、智慧驾驶、智能园区等领域应用。


小蚁科技达声蔚中欧演讲:AI计算机视觉助力传统产业智能化


据悉,2018年小蚁科技已联合Google在NAB展发布全球VR相机殿堂级产品YI-HALO,联合Microsoft发布美国品牌KAMI,与微软云达成战略合作,也是唯一一家获得亚马逊Global DOTD的中国企业,并完成全球首个以视频运用为基础的物联网开放平台——云蚁物联的搭建与市场化运营,已广泛服务于智慧出行、智能家居、智慧零售、智慧园区等新业态。目前小蚁全球个人用户突破1300万,企业用户突破50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