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元奔文史小隨筆024」韓柳之待佛

「董元奔文史小隨筆024」韓柳之待佛

韓愈和柳宗元是中唐儒學復興運動的兩員主將,他們復興儒學的抓手是提倡和推動古文運動,通過言之有物的古文寫作以達到明道的目的,而所謂明道就是明儒家經世致用的道。他們之所以要求復興儒學,是因為當時佛教思想逐漸成為社會主流思想,因此,復興儒學就必須壓制佛教,但是,兩人對待佛教的態度和做法卻很不一樣。

韓愈對佛教恨之入骨,他認為佛教是儒學復興的最大攔路虎,他對佛教有著欲徹底剷除而後快的思想。篤信佛教的唐憲宗派人去鳳翔迎接佛骨(釋迦牟尼的手指骨),欲供奉在京城,一時間長安官方和民間掀起信佛的新高潮。怒不可遏的時任刑部侍郎韓愈上《論佛骨表》大加貶斥,認為迎佛骨不僅會誤導天下人的思想走向,還會使憲宗自己皇帝當不長,壽命活不長。唐憲宗看到韓愈詛咒自己,遂惱羞成怒,欲殺掉他,後在許多大臣的規諫下,把韓愈貶為潮州做刺史。

柳宗元對佛教卻並不那麼極端。柳宗元認為佛教中也存在著有助於復興儒學的因素,特別是佛教重視人對自己的人身修養,注重人的思想境界的提升,所以他秉持“以佛援儒,豐佐吾道”的原則。此外,柳宗元不像韓愈出身於貧寒之家,柳氏是河東(今山西運城)望族,柳宗元的祖上直到父輩多有朝廷官員甚至宰相,因此柳宗元比較講究生活品味。許多僧人有很高的文化修養,有的還善於吟詩,從政期間,柳宗元經常跟僧人交往,或談論儒學和佛學文化,或互相酬唱詩歌,這在當時是非常時尚的生活方式。被貶官後,柳宗元甚至還借佛教排遣內心苦悶,過著一種半儒半佛的生活。

可見,韓愈和柳宗元對佛教的態度,無論是絕對抵制還是相對寬容,都是他們復興儒學的需要和手段。他們互相策應,分別從兩個不同的方向邁向他們儒學復興大業的頂峰。同時,也正因為他們有這種方式上的一些區別,才使得他們是中唐儒學復興的兩面旗幟,而不是一面。

「董元奔文史小隨筆024」韓柳之待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