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九河下梢的由來

天津有九條河,傳說是龍的九個兒子棲息之所,九河先彙集到海河,再奔騰入海,天津九河下稍之論由此而來。其實人們都知道,海河水系由五大幹流組成,即南運河、北運河、大清河、子牙河和永定河,這五條河在天津市區三岔河口匯入海河,經海河流入渤海。天津市區基本上處於海河下游,即這五大幹流的下梢,因此,確切地說應該是“五河下梢”,而不是“九河下梢”。

那人們為何又習慣地稱之為“九河下梢”呢?有人說所謂“九河下梢”,是包括了五大幹流的支流。但細數一下,五大幹流的支流又何止九條?那“九河下梢”又是咋回事呢?如果從地圖上看,人們不難發現,整個海河水系的分佈就像一把大蒲扇,海河正是這把蒲扇的柄,而天津市區正好處在這個扇面的頂端,在扇柄兩側展開。

華北平原眾多的河流正是通過各條支流輾轉流入五大幹流,最後又匯入海河。中國傳統觀念中“九”為極數,即最大、最多的數,因此把海河水系大大小小的支流彙總在一起,用一個“九”字來表達,正是代表多的意思,所以,“九河”並非真的是九條河,而是海河水系所有支流、幹流的總稱。當然,也有人說“五河下梢天津衛”,這是一種很實在的說法,但似乎不如“九河下梢”更動聽。

歷史上海河水系曾給人們帶來過不少災難,天津平原每年都面臨著洪水氾濫的威脅。據不完全統計,從元代到天津解放前夕的580年間,海河流域共發生水災387次,平均不到兩年就發生一次,因此這也成為天津開發相對較晚的原因之一。自清康熙三十四年以後,清政府開始組織人力修河、疏浚,大大降低了水害對天津一帶的威脅。

在治理水害的同時,清政府還組織人力屯田墾荒,使九河下梢漸成良田。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對海河水系的治理也非常重視,從20世紀50年代初就開始整治海河,疏浚、排沙、建閘等。1963年天津發生特大洪水後,毛澤東主席發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號召,此後經過幾年的奮戰,海河水害在“人定勝天”的思想指導下被徹底治服了。

海河作為天津的母親河,雖在歷史上曾給天津帶來過災難,但也為天津的繁榮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海河水養育了天津人,天津人應更加珍視自己的母親河———海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