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不是“唐僧肉”

記者日前從國家醫保局獲悉,國家醫保局決定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打擊欺詐騙取醫療保障基金專項行動“回頭看”。“回頭看”聚焦三個重點領域:一是醫療機構,重點查處誘導參保人員住院、盜刷和冒用參保人員社會保障卡、協助參保人員套取醫保基金、虛記或多記醫療服務費用等行為。二是零售藥店,重點査處串換藥品,刷卡套取基金等行為。三是參保人員,重點查處通過票據作假騙取基金等行為。(詳見本報今日A06版)

醫保是社會福利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係到千家萬戶,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性因素。醫保系統不能出問題,任何把手伸向醫保領域的人或組織,他們掏空的是社會信譽,損害的是福利體系,侵害的是全體國民的公共利益。

此次國家醫保局展開的專項打擊行動,重點放在三個領域:醫院組織騙保;藥店串換藥品騙保;參保人用假票據騙保。但毋庸置疑,在醫保領域,醫院組織的騙保行為是危害最大的,它是大規模侵吞醫保基金的“亂源”,理應成為打擊目標中的“重中之重”。

醫院組織“假病人”聯合出演“假住院”的戲碼,絕非近期才有的事,而是多年來半公開的秘密。為什麼這種半公開的勾當可以在很多醫院明目張膽地上演?我們從相關的新聞中可以發現,醫院幹這種違法勾當,並不是行於密室,而是操作於朗朗乾坤之下,甚至催生出了專業的經紀人,這些人受聘於醫院,四處活動,在公共場合招攬騙保的群眾演員——虛假病人,而在有目共睹的環境下策劃“騙保”活動,卻能常年安然無恙,這真的有些令人匪夷所思。

所以,有問題的絕不僅僅是醫院、“經紀人”和“假病人”,我們更應該把觸角延伸到騙保案件得以發生的終極審查機構——地方醫保行政機構。很難想象,若無管理漏洞,甚至內部人員的違法亂紀,這種一般民眾都能看出貓膩的“騙保勾當”,又怎麼能夠在信息靈通、有數據化聯網的醫保機構那裡矇混得逞呢?報銷過醫保的人不難知道,只要遞上住院報銷清單,不論是哪一級的審查機構,電腦上立馬能調出所有的住院明細,若不是故意“放行”,普通參保人怎麼可能使用虛假票據騙保呢?就算票據做得極其逼真,聯網電腦裡的數據一片空白,詐騙勾當怎能得逞?

為了解決看病難,讓大家看得起病,住得起院,我國每年都在社會醫療保險中投入大量資金,僅2017年全國財政醫療衛生支出預算就超1.4萬億元。本來是救命的錢,結果卻被某些人視為了“唐僧肉”,挖空心思打主意。此次國家醫保局針對騙保發起專項打擊行動,就是要讓這些人從此不敢再動歪腦筋。

當然,打擊專項行動除了要懲戒違法犯罪外,還需要從根本上堵塞制度漏洞。尤其是,涉案醫院作為重大騙保行動的策劃者和主導者,理應重點打擊,對作為主要從犯的“經紀人”也不容放過……相關管理機構更要“正人先正己”,對內部違法亂紀者從嚴懲處,如此,方能從根本上構築起反醫保欺詐的保護線。

■三湘都市報評論員 張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