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路:從時速40公里到350公里,“追趕者”變“領跑者”

40年前

中國鐵路營業里程

只有5.17萬公里

平均時速不到40公里

截至2017年底

鐵路營業里程達12.7萬公里

較1978年增長145.6%

其中,高鐵2.5萬公里

佔世界高鐵總里程的66.3%

居世界第一位

在中國最繁忙的車站

平均84秒就有一趟高鐵駛過

中国铁路:从时速40公里到350公里,“追赶者”变“领跑者”

改革開放40年

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動脈”

鐵路是這種滄桑鉅變的縮影

由小到大、由弱變強

從內燃機車到電力機車

再到高鐵動車

中國鐵路變遷史就是一部

世界鐵路革命史

中国铁路:从时速40公里到350公里,“追赶者”变“领跑者”

“天塹”變“通途”

40年間,鐵路密集成網。2008年京津城際鐵路開通,標誌中國鐵路邁入高鐵時代,相繼形成“四縱四橫”高鐵網,中國成為全球唯一高鐵成網運行的國家。

尤其是西成高鐵、蘭渝鐵路、渝貴鐵路等西南部新線的開通,讓“天塹變通途”,“蜀道難”得到極大緩解。

中國鐵路總公司數據顯示,目前已開行1600多列途經貧困縣的旅客列車,覆蓋20多個省區市,助力脫貧攻堅。

中国铁路:从时速40公里到350公里,“追赶者”变“领跑者”

密佈的鐵路網猶如中國發展的動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綜合運輸研究所副所長李連成表示,鐵路方便民眾出行的同時,也為城市經濟注入活力。因便捷高鐵網形成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圈,為促進區域資源共享和經濟協調發展發揮了重要帶動作用。

“追趕”變“領跑”

除了里程,速度也是衡量中國鐵路40年鉅變的重要指標。

從時速40公里到350公里,從綠皮車到復興號,中國鐵路跑出了讓世界矚目的“中國速度”,復興號更被稱為“貼地飛行”。

中国铁路:从时速40公里到350公里,“追赶者”变“领跑者”

去年一篇“姜京子跨省上班記”的報道引起網民熱議,家住河北省滄州市的姜京子為了能和家人團聚,每天往返北京與河北之間上班,總距離超400公里。“這在40年前,想都不敢想。”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正式通車後,從香港至北京僅需8個多小時。京滬線上,每天從北京到濟南的列車近百趟。有統計顯示,在中國最繁忙的車站,平均84秒就有一趟高鐵駛過。

中国铁路:从时速40公里到350公里,“追赶者”变“领跑者”

“火車一響,黃金萬兩。”以我國省區市鐵路運營里程第一的內蒙古自治區為例,40年間,內蒙古鐵路運營里程翻了4倍,GDP則翻了270多倍。

“中國速度”帶來的不只是便捷,也是生活品質的提升。從深夜排隊買票,到動動手指買票;從盒飯方便麵,到高鐵訂餐。綠皮車長途出行的煎熬已漸成回憶,乾淨舒適的環境讓“出行”真正變成“旅行”。

40年,隨著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中國鐵路建造技術也進入了世界前列。青藏鐵路破解高原凍土等特殊地質的世界級難題;西成高鐵破解艱險山區複雜工程地質建設的難題;港珠澳大橋的橋島隧集群工程舉世矚目。

“引進來”變“走出去”

1876年,為改善上海至吳淞港碼頭的運輸條件,英國怡和洋行修建了中國第一條鐵路。如今,中國高鐵已經走出國門,造福全球。

從興建土耳其第一條高鐵、俄羅斯第一條高鐵,到中國列車出口歐洲,再到非洲蒙內鐵路、印尼雅萬高鐵等多個海外項目的推進,中國鐵路不斷突破自我。

中国铁路:从时速40公里到350公里,“追赶者”变“领跑者”

蒙內鐵路是肯尼亞獨立以來最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感謝中國人民為肯尼亞人民所作的努力。”肯尼亞標軌鐵路項目監理聯合體副總監詹姆斯·米楚古·卡蘭賈表示,蒙內鐵路便利了肯尼亞,也為當地創造了近5萬個工作崗位,對肯尼亞GDP的貢獻超1.5%。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中國鐵路40年(1978-2018)》的作者才鐵軍看來,改革開放40年,中國鐵路由弱到強、漸入佳境,這句詩詞正是中國鐵路40年及今後銳意前行的詩意表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