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最好的一本书是什么?

茕鲸


局外人 加缪

谈不上最好,却是最近看的让我最有触动的书

书的主人公默尔索是一个游离于人群之外的局外人。

首先是情感生活上的局外人,对于母亲的去世轻描淡写,仿佛事不关己。其次是工作,“人们永远无法改变生活,什么样的生活都差不多”。再次是死亡,对错杀别人冷漠以待,对自己的死亡也是不以为意。对于神,则是坚信“我对我所有的一切都有把握,比他(神甫)有把握得多”。

就是这样一个与众不同惊世骇俗的局外人,果然不为世所容,人们兴奋的处死了他,就像处死了一只魔鬼。

书中的主人公的一些价值观当然是一种夸张的写法,而我也不是完全苟同,但令我感同身受的是这种局外人之感,是这种与人交流中偶尔也会有的毫无意义的感觉,我的朋友兴致勃勃的我,“你知道吗,那个xx又出轨了”他一脸兴味的看着我,“果然他就是个渣”我一脸愤慨的看向他,我们似乎就此达成了共识,可我的心里呢,“关我们什么事”,但这样的话,我似乎根本说不出口。又或是别的场合,总要就一个根本不感兴趣的方向聊上很久,仿佛那也是我的最爱。真的有意思吗?有时候自己都要分不清了。

“大部分人总是表里不一,他们做的往往并非他们内心真正渴望的。他们都有一种群居意识,惧怕被疏离与被排斥,惧怕孤单无依靠。”这是加缪的话,莫尔索跳出这个世界的既定模式,保持和芸芸大众的距离,完全遵照内心本性,做一个冷眼旁观、我行我素的局外人。而我这种普通大众依旧是那些个从众的人,心里向往时,看看这本书,话又说回来了,谁不是谁的局外人呢




0Top0


路遥《平凡的世界》

余华《活着》

老舍《四世同堂》

巴金《家》

蔡崇达《皮囊》

马克·李维《偷影子的人》

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

克莱尔·麦克福尔《摆渡人》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

严歌苓《芳华》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大仲马《基督山伯爵》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亮清浅


好书那么多,哪有最好的一本。现在看书看了一遍也没机会看第二遍。需要读的书太多了,根本没时间回头再读。学生的时候还好,看闲书。也就是那几本书反复读,读的遍数最多的也就是你心中最好的书。经典越读越有味。

1、《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

说实在的这本我读遍数最多,但不是我读过最好的书。这本书对我有个人意义(我是读了这本书才走上阅读经典小说漫长的道路的),所以会每隔一段时间读一遍。不止《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的所有长篇小说我都会反复看。



2、《百年孤独》马尔克斯

如果真要我选本最好的书,我心目中的一定会是《百年孤独》。读完第一遍的时候我没有反应,理清人物关系就很不错了。直到偶而的机会读了第二遍便不可收拾的一遍遍的读,越读越喜欢。此书好在哪里?我概括不好。印象很深的是书中每个人物的孤独方式,痴迷炼金术;反复制作小金鱼;深夜里吃土;为自己编织裹尸布等等。除了《百年孤独》反复读过,马尔克斯其它的小说都只读了一遍。



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米兰昆德拉

米兰昆德拉的长篇小说我也是每本都反复读。有许多的作家不喜欢他的小说,认为小说里插入大段大段的议论不好,小说应该重于人物刻画才是。就阅读体验来说,我一个普通读者读起来就是觉得很爽,我才不管什么小说三要素呢。



4、《红高粱家族》莫言

我读过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看的都是电子书,觉得本本都好。可惜到现在没能拥有莫言文集,一直没有物色好版本。现在觉得浙江文艺出版社那套挺好,做活动的时候准备入一套。

5、《活着》余华

余华是我特别喜欢的作家。他的小说不多但经典。《许三观卖血记》让人感动,《活着》让人感慨。《兄弟》我只读了一半,当年也是下电子书看的。《兄弟》只下载了上部,当时我以为读完了,后来才知道自己没读完。《第七天》不如上面的好。余华作品集作家出版社那套精装的不错,可惜现在难买。

个人比较喜欢长篇小说,下面的都我读过一遍觉得经典的,将来一定要重读啊。

6、《伊利亚特》《奥德赛》荷马

特别是《伊利亚特》写的精彩。

7、《浮士德》歌德

《少年维特之烦恼》也很经典。“曾经迷惘地寻找光明而陷入模糊的困境,快活地追求真理而悲惨地迷误终身。”这是郭沫若译的《浮士德》里的诗句,现在市场上好像没有郭沫若的译本了,奇怪。



8、《约翰克利斯朵夫》罗曼罗兰

念念不忘想要重读,记得开头那段文字写的美。

9、《唐吉诃德》塞万提斯

读起来很有意思,读完了回味觉得难过。我少年时读的,唐吉诃德想当骑士,我少年时想当诗人,可在周围人眼里…唉!

10、《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

今天才读完,读完很累。累就对了,很有份量的一本书。


1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共产党味道很浓,作者的文学才华更浓。

12、《白鹿原》陈忠实

史诗般的小说,内容大多都忘了,但读完酣畅淋漓的感觉还记得。

13、《你在高原》张炜

大学时读了第一本《家族》,念念不忘想找时间读完另外九本。



14、《海子诗全集》海子

海子迷恋死亡,我们迷恋着海子。

15、《洛夫诗全集》洛夫

少年时最喜欢海子的诗,现在最喜欢洛夫的。现代人写古诗模仿形式,洛夫虽然写的是现代诗,却把古诗词的神韵继承下来了。膜拜其伟大!



16、《青铜时代》王小波

王小波的时代小说都读完了,读的电子书。后来买了全集,没能重读。王小波说自己是反无趣斗士,超级喜欢王小波。


挪威的森林85930169


这一辈子读了近40年书,值得用“最最最”去形容的书当然不止一本,但真正影响一辈子的书又并不多,很少的几套,或几本。列叙于后,倘若能博知音者一笑,则乃是人生一大快事!

翻得最多的书——《红楼梦》:

这一套人民文学出版社

会出版的《红楼梦》,先读了三遍,书都脱页了,我用钻钻孔、用绳子装订好后,又读了一遍,才把它当成“古董”收了起来。后来又买了一套一模一样的,放在书柜上。

感受最深的书——《鲁迅全集》

鲁迅的文字,是因为在课堂上学过不少,尤其是《记念刘和珍君》《故乡》《祝福》《伤逝》等,非常喜欢。

后来,便买来《鲁迅全集》,通读了一遍,做了笔记。仍然喜欢,如今,有闲时还会拿出来翻一翻。

花时最多的书——《古文观止》

没有哪一本书,像对《古文观止》一样,天天看,天天读,尤其上厕所的时候。我还下载了《古文观止》上文章的音频,用MP3,听朗读,受益匪浅。

文字最优美的史学著作——《中国史纲》(张荫麟):

张荫麟《中国史纲》中的文字,非常优美,用这种笔调写史学著作,而且让人如此爱不释手,他是史界第一人。摘一段经典的:

春秋时代的历史大体上好比安流的平川,上面的舟楫默运潜移,远看仿佛静止;战国时代的历史却好比奔流的湍濑,顺流的舟楫,扬帆飞驶,顷刻之间,已过了峰岭千重。论世变的剧繁,战国的十年每可以抵得过春秋的一世纪。若把战争比于赌博,那么,春秋的列强,除吴国外,全是涵养功深的赌徒,无论怎样大输,决不致卖田典宅;战国时代的列强却多半是滥赌的莽汉,每把全部家业作孤注一掷,每在旦夕之间,以富翁入局,以穷汉出场,虽然其间也有一个赌棍,以赌起家,终于把赌伴的财产骗赢净尽。

史识、史才、史笔最好的书籍——《胡适杂忆》(唐德刚):

唐先生的《胡适杂忆》写得活色生香,是写作者揣摩文字、学习写作最好的范文。唐先生有一支生花妙笔,文字在他的笔下比绘画大师的画笔更加灵动,所到之处,神形兼备,既诙谐,又优美。如《胡适杂忆•较好的一半》:“可别小视‘跑龙套’!纽约市有京戏票房五家之多。平时公演,粉墨登场,锣鼓冬仓,琴韵悠扬,也真煞有介事。可是‘龙套’一出,则马脚全露。那批华洋混编的‘龙套’,有的不推就不‘跑’;有的推也不‘跑’;有的各‘跑’其‘跑’,不自由,毋宁死……好不热闹!”正如夏志清先生的序言所说:“《胡适杂忆》出版后,我想他(唐德刚)应被公认是当代中国别树一帜的散文家。他倒没有走胡适的老路,写一清如水的纯白话。德刚古文根底深厚,加上天性诙谐,写起文章来,口无遮拦,气势极盛,读起来真是妙趣横生。”

其实,好作品、作文字,这里只是稍作罗列,不过冰山一角而已,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书,这样的妙文,只要有一双慧眼,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范文,精品。


帝国的脸谱


作为一个“书虫”,我看过不少好书,但是说不上哪本最好,因为很难用某个标准衡量。

看书前,我们可以问自己,我们需要的是哪方面的书,历史类,哲学类,心理类等等?我们是要陶冶情操还是提升思维力?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选书。

心理类:

1《非暴力沟通》



其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使用“暴力的语言”,比如有否定性、比较绝对的话,“他呀,肯定做不好这件事。”

尤其是两性关系中,你是不是感觉对方并不懂你。比如丈夫很晚才回家,妻子明明很担心对方,一开口却是“怎么这么晚才回来?”丈夫完全感受不到妻子的爱意。

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很重要的观点,那就是要满足对方的需求。生气、郁闷等方式,是提醒对方没有满足需求的一种方式。

不仅在生活中还是职场中,你都可以运用书中的方法。

2《自控力》



你所理解的自控力可能都是错的,你认为自控进步了,应该奖励自己一下,作者却认为“短期进步会阻碍成功”。最后作者提出的观点却能让你信服。

作者认为“自控力是有极限的”但是我们可以训练自控力,通过训练“我要”和“我不要”的力量,拥有掌控自我的力量。

3《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



这绝对不是一本鸡汤文,书中提出的技巧简单实用。

作者被称为“亚洲最成功的广告策划人”。

本书写了“七个突破口”“八个技巧”,比如“团队化、投其所好、反差法”等。听着都能调动说话情绪。

思维类

《精进》

是知乎大神采铜的著作,看完令人拍案叫绝。

当今社会,很多人都标榜自己很努力,其实谁不努力,关键是有策略的努力。就像一本书说的,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书分为七个维度,学习、努力、成功等等。

尤其对时间的利用,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把时间花在半衰期长的事情上,如保持健康。

对于学习,我们应该深度解码,当做技能来操练。

看完之后,我觉得自己真的可以成为很厉害的人。

文学类

《绿山墙的安妮》

这不是一本局限于小朋友看的书,大人同样有学习的必要性。这本书我看了三遍。

这其实是一本虚构小说,讲的是安妮在绿山墙的童年生活。

安妮其实是一个孤儿,被多次收养。可是她的人生并不黑暗,相反,由于她的想象力,现实被蒙上浪漫的色彩。

她的浪漫来源于对大自然的热爱,内心的善良,对人生的积极向上。

书中用诗意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面,使人如同身临其境,美哉。

《撒哈拉的故事》

很喜欢三毛的作品,尤其是这本。这本书主要描写三毛和荷西在沙漠中的生活。沙漠生活原本是荒凉、孤寂的,可是在生活家三毛夫妇的改造下,变得妙趣横生。比如去水里捕鱼改善伙食,偷看别人洗澡等等。

这本书据说改变了很多人的爱情观,让我们相信爱情的魔力。我们不应该被环境改变了心情,只要你的心是诗意的,到哪里都是春暖花开。

当然还有很多作品,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生活的艺术》等等,欢迎大家去我的同名简书上看文章,里面有各种书后感,书单,拆书稿。


清芷兮兮


我是大四的一名学生,专业是汉语言文学。由于专业的原因,读的书也不算多。

我先说一下我读过那些书:莫言的《蛙》 《丰乳肥臀》《檀香刑》;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阿莱的《尘埃落定》;这些都是文学类,其中的大部分小说都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如果你喜欢看一个大家族在历史的过程所经历的荣辱,那么我推荐《白鹿原》和《平凡的世界》。如果,你和我一样经历过超生那《蛙》是非读不可的作品。不得不说,上面说的每部小说都有自己的魅力,散发着文字带给人的感觉,就是那样的文字让你与作者有了强大的共鸣。读者别人的故事,流着自己的眼泪。

以上是文学作品,说一说历史类的。历史类的读的比较少有《明朝那些事》,《中国近代史》这本书推荐看香港大学出版社的那一本,《史记》《东周列国志》。 如果,你对古文不是很感兴趣。那么推荐你看《明朝那些事》,这本书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将明朝的历史铺叙开来,你也知道明朝有王阳明,解缙,于谦这样的能人文士。

最后,说一说其他的书吧。《盗墓笔记》是一部非常好的盗墓类小说,虽然结局没有补上前面所埋下的坑,但依然不能掩盖它的魅力。金庸的武侠也可以读一读,从小就看电视剧。现在你重读小说,所得到的体验是不一样的。

写到这里,发现好看没答对题,有点尴尬。没事,我就提前祝各位段友新年快乐了。



乐得淑女


我挑不出“最”来,有时候读完了,也会进行比较,一般来说,我会把自己读过的书分等级,分在“最”这个等级上的还蛮多的。

1.秘鲁,略萨《酒吧长谈》

2.秘鲁,略萨《世界末日之战》

3.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4.苏联,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5.俄国,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6.美国,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7.阿根廷,博尔赫斯小说集

8.奥地利,卡夫卡《城堡》

9.英国,艾米莉《呼啸山庄》

肯定还有许多经典的,比如乔伊斯,纳博科夫,普鲁斯特,科塔萨尔……红楼梦我没读完,所以没列,这么一列,就觉得,要读的书太多了……



《百年孤独》强烈推荐这个版本,我比较过其他译本,都没这个好,最次的就是南海出版的那套最新的。不过这个版本不再版了,所以谁来借我都不肯😜

《族长的秋天》本来买了新版本,结果译文一片垃圾,完全没法看,不知所谓,修辞语法好乱,怨念四起。

看外文书,译本真的十分十分十分重要,差的译本会让读者失去阅读欲望的。



璧合子


提至今觉得最棒的三本。但我知道的,最好的永远在下一本。

1、《性心理学》 [英]霭理士著 潘光旦 译

罗素说这是一本完全可以有把握向所有的人推荐的书。

每次有朋友要我推荐一些我喜欢的书时,我都会推出这本精彩的《性心理学》,性学经典,我觉得每个现代女性都该读一读。

此书是大二的时候在图书馆借阅的,全文结构严整,翻译流畅,语言优美有趣,符合信达雅,译注也丰富。原文作者是英国著名的权威霭理士,是与弗洛伊德齐名的世界性科学领域里最早,最著名的先驱,人称“最文明的英国人”。译者是民国大家潘光旦先生。


2、《金蔷薇》 [俄]帕乌斯托夫斯基 戴骢 译

去年生日时朋友送的书,读下来非常舒服,真正领略到俄罗斯文学的美。

我认为每一个爱好文学,志愿走文学创作之路的人,都应该去读这本书。

豆瓣评分9.1, 关于这本书的简介是这么说的:

是一部总结作者本人创作经验、研究俄罗斯和世界上许多文学大师的创作活动、探讨文学创作的过程、方法和目的的美文集。文学大师用他别具一格的文笔气势磅礴而又精致入微地描绘了人类的美好感情和大自然的如画美景,阐述了作家的使命、文学创作的目的和方法,使每一位读了《金蔷薇》的文学爱好者、文学创作者和文学批评家得到极大的启发。本书以新颖优美的文笔塑造的一个个鲜活动人的形象,具有无可抗拒的强大的感染力,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催发人们博爱的美好感情。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凡读过《金蔷薇》者,无不称赞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并且肯定该书在自己文学创作的道上起过重要作用。相信这本书今天依然会给读者以诸多教益。


3、《山月记》 [日] 中岛敦 韩冰 / 孙志勇 译

因为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为有几分相信自己是明珠,而不能与砂砾碌碌为伍,遂逐渐远离世间,疏避人群,结果在内心不断地用愤懑和羞怒饲育着自己懦弱的自尊心。

中岛敦真是个天才啊。书中内容多取材于中国古典故事,独出心裁,文字优美,探究人性的幽暗与自我的存在,充满现代特质,看的时候真的会感动哭。


柳生酱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远的不说,说说最近半年我读过的那些值得收藏的好书:

国内作品: 《万历十五年》、《钟鼓楼》 、《城南旧事》、《尘埃落定》、《木垒河》、《老残游记》、《台北人》、《儒林外史》、汪曾祺小说集《复仇》和散文集《人间草木》

国外作品: 《人类简史》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独居的一年》、《岛上书店》 、《一个人的朝圣》、《无声告白》、《偷影子的人》、《月亮与六便士》、《萤火虫小巷》、《在轮回中找你》  



因为我的娃子才两岁,喜欢撕书,所以我都是用手机看书,在咪咕阅读app和微信阅读app上阅读,咪咕阅读相对福利小些,我已经弃了,微信阅读还是比较好的,阅读时长可以兑钱,然后买书,分享也能免费阅读。


最近喜欢读古代的书籍,刚读完刘鹗的《老残游记》,这本书有两个观点很好,一个是清官酷吏,一个是尊重女性。

再就是《儒林外史》,前半部比较枯燥,坚持看下去很不错,后半部出现杜少卿这个人物后就很精彩了,附一段他的话:

杜少卿道:“苇兄,岂不闻晏子云:‘今虽老而丑,我固及见其姣且好也。’况且娶妾的事,小弟觉得最伤天理。天下不过是这些人,一个人占了几个妇人,天下必有几个无妻之客。”

不过我正在读的《初刻拍案惊奇》就挺一般了,大部分观点已经过时了,有些故事尺度也比较大。 最后上一张我即将要读的书单


萧晓四姑娘


一本好书,是能够改变自己思想,引导自己走正确道路的。

个人所好有一下几本书我觉得很有阅读价值:

1、《谁的青春不迷茫》作者刘同。

不觉得这本书有多好,只是一不小心就有太多的共鸣,有太多的话说到了心里,大概主题除了青春就是梦想,或者说青春本身就是一本书,在它面前,再多的语言都显得平淡无味。这本书最大的意义或许在于它能为我们做个见证,十年过后,再翻看,那时的我会在哪里,过着怎样的生活,身边又换成了谁,梦想是成了现实还是泡影?

关于书,我挺欣赏刘同这个人的。一本他描摹自己十年心路历程的新书送给你。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故事,期待给你最真实的触动。



2、《活着》 作者余华。

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小说的叙述者“我”在年轻时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在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听他讲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



3、《挪威的森林》作者村上村树。

这是一本关于恋爱的小说。可我以为,村上在书写关于如何生的故事。他的小说里有三对恋人,大概就写全了生存的类型。我是说,从如何看待人的生存状态,如何理解人生的意义,如何面对人生的角度来说。



如果大家有好看的书,可以在下方评论和大家一起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