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是如何从一只老鼠身上得到人生启示的?

ou-zhou


李斯这个人比较典型,典型在哪里呢❔

他是春秋战国时期奔走于各列国的说客之一,说客,说白了就是靠嘴皮子挣饭吃❕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年轻的时候曾在郡里当小吏,看到办公处附近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

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担心人或狗惊扰❕

由鼠及人,李斯不🈲想到了他自己❕

于是李斯就慨然叹息道:“一个人🈶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李斯的顿悟🈚非就是你个人所处于的一个平台和所处的地位和环境,🈶了舞台就🉑以施展才华,就🉑以像仓中的老鼠一样,为所欲为、荣华富贵❕

同样是老鼠,只因为舞台与环境的不同,居然🈶如此大的反差,它彻底颠覆了李斯的人生欢❕

这就是所谓的环境改变人,环境对人的影响❕


老鼠哲学让我们不🉐不相信一个道理:实力为上,只🈶努力改变,完全可以成为仓中老鼠❕

这就是李斯老鼠哲学积极向上的一面❕


四都火鸡


李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中,起到过很大的作用。他在年轻的时候。有一次,他在厕所见到老鼠吃人屎,一见到人和狗,老鼠就被吓跑了。后来,他在仓库里看到老鼠很自在的偷吃粮食,也没有人去管。

于是,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人之所以有差距,如同这两种老鼠,所在的环境不同而已!”

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出人头地,就应该象在粮库里偷吃粮食的老鼠,才能为所欲为,尽情享受。

可以看出,在战国时期是乱世,人人争名逐利的情况下,李斯也是不甘寂寞,想干出一番事业来。为了达到飞黄腾达的目的,李斯辞去小吏,到齐国求学,拜荀卿为师。后来来到秦国,辅佐秦始皇统一六国。但最终因为自己私利之心过重,被赵高腰斩,并被灭族!

可见太善于投机取巧,也不是什么好事。最终都是一场空!还是脚踏实地来的稳当。


小板凳看电影


秦朝丞相李斯和两个动物有关,一个是老鼠,一个是黄狗,可以说他的人生观就是“始于老鼠,终于黄狗”,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年轻的时候曾在郡里当小官。有一天,他看到办公室旁边的厕所里有老鼠偷垃圾吃,而只要有人或者狗经过,老鼠就会惊慌而逃。之后他又到了粮仓,发现粮仓的老鼠吃的是仓里的粮食,而且并不惧怕人和狗。于是李斯就发出了感叹:一个人发展如何,和老鼠一样,关键要看所处的环境。

所以,李斯觉得自己在楚国郡里不会有出息,就去跟大儒荀子学习镀金,之后觉得楚国没前途,就前去投奔了秦国。

后来李斯辅佐秦王政统一了天下,秦王政成了秦始皇,李斯也当上了丞相。但在秦始皇死后,李斯为了稳固自己的利益,串通中车府令赵高篡改秦始皇遗嘱,让秦始皇幼子胡亥即位。但李斯又受到赵高的污蔑,最终和次子一起被判处死刑。李斯和次子被押解出狱时,他回头对儿子说,父亲想带你牵着黄狗一起出上蔡东门打猎,又怎么办得到?

到了这个时候,他才认识到,伴君如伴虎,无忧无虑的生活也许是最好的。但是已经晚了。


林屋公子


人一旦开始认真思考,一束光、一株草、一滴水就能让他顿悟人生。

微末之处,可探哲理。秦朝名相,秦始皇的左膀右臂——李斯,就是因一只老鼠而彻底改变人生轨迹。

李斯年轻时,在楚国上蔡郡做看守粮仓的文书小吏,这是一个吃不饱,但也饿不死的职位。

许多同他一样的小吏安于现状,在乱世中苟全性命,混吃等死。李斯本来也可能走上这样的人生路,庸庸碌碌至死。

直到有一次,他在厕所见到瘦弱的老鼠吃人粪,又脏又臭。老鼠一见到人和狗,落荒而逃。之后,他去查看粮仓,看到仓库里的老鼠无所顾忌地吃粮食,腆着圆滚滚的肚子,人来了也不躲。

对比之后,李斯开始思考。

同样是老鼠,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性格与胆量大相径庭。厕所的老鼠吃不饱,东躲西藏,胆小怯懦,只求生存;

仓库的老鼠有吃不完的粮食,又没有人去管它,自然大着胆子享受。

于是,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这就是著名的“老鼠理论”,意思是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其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通俗点说,是指你所生活的环境对你的人生成败、生活质量等具有重大的决定作用。

他想到自己,要出人头地,就得像仓库里的老鼠一样,有让自己为所欲为的环境,那就是权利。

于是,他毅然决然辞去稳定的职务,拜荀子为师,学习如何治理国家的学问。学成之后,他选择了秦国大展拳脚。

提及原因,他说:“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

他不想被人耻笑,也不想穷困潦倒,所以追名逐利。

李斯用尽毕生所学,助嬴政灭六国,一统天下。

虽出身平庸,但他最后官拜丞相,身居高位多年,女儿都嫁给王孙贵胄,儿子都娶了公主贵女,风光无限。

多年筹谋与拼搏,李斯终于成了粮仓里的仓鼠,生活安逸,呼风唤雨无人扰。

可人心总不容易满足,享受了多年权势后,他便再放不下。

为了巩固地位,秦始皇死后,李斯与赵高合谋,发动沙丘之变。他们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 。

他以为,他可以继续仓鼠一样的生活。可惜他忘了,粮仓里的老鼠太肥,偷吃太多,总会被人打死。

赵高忌惮他,设计陷害,李斯于秦二世二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行刑前,他拉着儿子的手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那一刻,他幡然醒悟,仓鼠也并不快活,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

李斯的传奇最终落幕,如今看来,他的“老鼠理论”虽然带着功利性,却不失哲理性。

一个人所处的环境,确实会对一个人产生深刻的影响。

但决定人生的,始终是人自己。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从一个不起眼的郡小吏到秦国位高权重的丞相,再到身死族灭但求牵犬逐兔而不可得,李斯这一生的传奇跌宕竟是从两只老鼠身上开始的。

一、厕鼠和仓鼠的选择题

当年的李斯还是楚国的一名郡中小吏,每日便是做做清点仓库跑跑腿的杂事。一日,李斯来到吏舍的厕所中,刚推开门便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声,定眼一看发现是厕中的老鼠正慌忙四处逃窜。

竟这种场景已经是司空见惯了,李斯没有多想,随后就准备去粮仓里清点粮食。走进粮仓后,李斯惊呆了:一只老鼠正趴在粟米堆上啃得正起劲儿,见有人来了也不急着逃走。适才,厕鼠的样子又浮现在他脑中,斯幡然醒悟:厕中鼠每天尽吃些污秽不洁的东西还得时时担惊受怕,而这仓中鼠每日却是住得好吃得好,无忧无虑。同为老鼠,只因选择不同,命运便大相径庭。想来“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厕鼠的命运不禁让李斯想到自己的处境,而仓鼠的命运则刺激了李斯追求功利的决心。厕鼠与仓鼠就像是一道摆在李斯面前的选择题,而李斯毅然选择了要做一只安适无忧的仓鼠。在李斯心中,实际的利益权势才是他向往生活的保护伞。从那以后,李斯的人生价值观也开始发生了转变,他说:

“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

二、作为仓鼠的一生

李斯不仅从仓鼠身上悟出了人生启示,还以其一生来践行着这种命运。

从那以后李斯远赴齐国拜荀子为师学习帝王之术。荀子一派认为, 人性本恶,人的本性便是追求利欲,李斯便牢牢记住了这一点。可荀子又说,“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

正因为人性趋利避害,所以只有化性起伪才能成为圣人。可惜李斯对荀子的学说只接受了前半截,就像他看仓鼠的命运也只看到其前半生。但对于前半截的趋利避害之术李斯确实学得很好。

李斯确实有天赋也很有眼光,学成之后的他没有选择留在齐国也没有回楚国,而是一眼便相中了秦国。李斯来到秦国后,便与同样重利的秦王嬴政一拍即合。两人合作经营三十余年,终于缔造起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大一统帝国。秦朝建立后,李斯又相继上言行郡县之制、统一思想与文字等等,都是对秦朝后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政策。由此李斯便坐稳了丞相的交椅,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美好生活。

三、仓鼠的结局

李斯的好日子从选择跟着赵高扶立胡亥起便发生了变化。秦二世登基后,赵高把持了朝政,政局陷入一片混沌黑暗之中,而李斯趋利避害的人生观让他毅然选择了明哲保身。他本以为只要不淌这趟浑水,就可以继续享受仓鼠的生活,但是既已入仓又如何能全身而退呢?不久,李斯遭到赵高排挤,被捕下狱,最后又以谋逆的罪名被腰斩于市。

李斯的一生和这仓中之鼠何其相似,既得到了仓鼠的人生,便要承受仓鼠命运的结局。仓鼠与厕鼠相比,确实是衣食无忧、安稳闲适,但这都只是暂时的。厕中鼠因为常常被惊扰,虽然整日里噤若寒蝉却身手敏捷具有危机感。仓中鼠虽能得一时安愉,却绝不能为人所容,厕中鼠人尚可忍之,但仓中鼠则是人必得而诛之。

当年的李斯未看到仓鼠的结局,却用了自己的一生去体悟了仓鼠的命运。直到临死前一刻李斯才真正体悟到所求为何。秦二世二年七月的一天,李斯离开了潮湿阴暗的牢狱,即将被押赴刑场处决。那日阳光明媚,正适合去郊外打猎,看着这天,李斯突然牵起儿子的手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言罢,潸然泪下。

参考资料:《史记》、《“仓鼠”“厕鼠”话李斯》、《荀子、韩非的人性论:李斯悲剧根源》


历史风云录


李斯从老鼠身上得到启示这件事情被南怀瑾称之为“老鼠哲学”。首先来介绍一下,这件事情讲得是一个什么事。话说李斯当时还不是大秦的宰相,而是一个管着粮仓的小官员。在做官的过程中,李斯观察到一个现象,司马迁的《史记》中是这样记述的:

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

大意就是说李斯看到厕所的老鼠吃得也不好,而且还担心受怕(毕竟有人来呀),而仓库中的老鼠,住在粮米很多的宽大仓库中,无忧无虑,简直不能更好。因此李斯深受震动,一个人过得好不好,完全受其环境所影响。于是,李斯来到当时最为强大的秦朝,成为宰相吕不韦的门客。后来,凭借自己的才华,李斯让吕不韦另眼相看。但是李斯的目标远不及此,当时发生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导致秦始皇想驱逐他国的客卿。

什么事情能够让秦始皇产生如此大的怒气呢。原来是一个叫做郑国的韩国人,以为秦国修水渠为名,实则消耗秦国国力。不过这条渠还是修成了,秦国百姓深得其利,这就是有名的郑国渠。但是秦始皇还是知道了他原来的目的,因此并不相信当时住在秦国的各国客卿。当然,李斯肯定也是在驱逐之列的。于是,李斯便写了名闻天下的《谏逐客书》。这篇谏书不仅改变了秦始皇命令,更重要的是让李斯成功吸引了秦始皇。之后,李斯便一步一步走了上去,最终成为秦朝的宰相。他成功的从“厕鼠”变为了“仓鼠”。


历史是什么


李斯原本是楚国的一个小县城的小官吏,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庸庸碌碌本该就这样过了一生,但是有一天他上厕所的时候,突然看到了粪坑里面聚集着众多的老鼠正在粪坑里面吃着腥臭的粪便,浑身脏兮兮的干瘦无比,它们在看到李斯进来之后,吓得忙逃窜开来。


李斯蹲在粪坑里正方便着,他陷入了深沉的思考,他联想到刚才看到粪坑里面的老鼠,因为处在阴暗的角落里,看到人害怕的样子,非常的可笑;

又想到了在粮仓里面看到的肥硕、皮发油亮的大鼠,在看到人时全然不畏惧的样子,通过这两种老鼠,他联想到了自己的境遇。


他现在的这个职位,对于平常百姓们来说虽然已经是一个不错的差事了,但是李斯觉得自己就是那只粪坑中的老鼠。

因为处在阴暗不良的条件里,限制住了自己的发挥,即便有着再大的才华也会最终泯然于众人。

老鼠是如此,人又何况不是如此呢?

老鼠在良好的条件里可以长得更加的肥硕,精神状态更加的饱满,人如果处在的位置更高了,看的东西更远了,那就算他再怎么碌碌无为他也会比在阴暗角落里努力一辈子的人过得好。

在那一刻李斯感觉自己参悟了这人世间的真理,他突然在粪坑里面大笑了起来,裤子也没拉,就突然跑出了粪坑外,妻子看着李斯的样子非常滑稽,就问他发生了什么。


这个时候李斯已经决定要离开这个小县城了,他跟妻子说出了自己的决定,妻子沉默了许久终于点了点头,满含期许的看着李斯,让他放心的去做,于是接下来李斯告别了妻子和儿子,离开了小县城。

他前往了当时儒学大家荀子的学堂里求学,并在这里认识了当时早已经成名的少年天才韩非子,韩非子是秦始皇非常喜欢的一名法家天才,秦始皇特意派人从韩国将他请到了秦国做官,正是凭借着韩非子的关系李斯才得以进入了大秦的朝堂、进入了秦始皇的眼中,最终他的才华才得以展现。


后来当秦始皇攻打韩国的时候,李斯跟秦始皇提出了一个意见,那就是要灭韩国,得先除掉韩非子,要不然以韩非子这么有才华的人,一旦攻打了韩国,他作为韩国的王子,必定会回到国内,帮助国家抵抗秦国,到时候终将是个祸害,所以李斯通过秦始皇把对他有知遇之恩的韩非子除掉了。

这就是李斯对他的恩人所做出的事情。

李斯的人生本该是暗淡无华的,但是他的一次上厕所彻底改变了他人生的命运,他通过对比粪坑中的老鼠和粮仓中的老鼠得到了人生的启发,他不想再得过且过,于是他走出了小角落,迈向了更广阔的世界,最终成为了秦国的丞相,成为了大一统秦帝国的宰相,从此人生载入生史册,留与后人评事非。


孤客生


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往往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那年李斯26岁,是楚国上蔡郡府里的一个看守粮仓的小文书,负责仓内粮食的进出登记。日子一天天过着,李斯不能说完全浑浑噩噩,但也并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直到有一天,李斯到粮仓外的一个厕所解手,发生了一件极其平常的小事,却从此改变了李斯的人生态度。

李斯进了厕所,尚未解手,却惊动了一群老鼠。这群老鼠在厕所内安身,个个瘦小枯干,毛色灰暗。李斯看见这些老鼠,忽然想起了自己管理的粮仓中的老鼠。那些家伙一个个吃得脑满肠肥、皮毛油亮,与眼前这些老鼠相比,其境遇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呀!人生如鼠,不在仓就在厕。位置不同,命运也不同。自己在蔡城内这个小小的仓库里做了8年的小文书,从未出去看过外面的世界,不就如同这些厕所中的老鼠一样吗?整日在这里挣扎,全然不知有粮仓这样的天堂。

于是,李斯决定换一种活法。第二天就离开了这个小城,去投奔一代儒学大师荀况,开始了寻找通往“粮仓”之路。20多年后,他把家安在了秦都咸阳的丞相府中。

一次小小的上厕所的经历,竟然成就了李斯一生的辉煌。当看到厕所里的老鼠和粮仓里的老鼠命运迥然不同时,李斯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他开始思考自身,认识到自己要出人头地,成就一番功名,非出蔡城不可,于是他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开始四处走访名师。在这期间,他的思想不断进步,学问不断增加,见识也不断变得广博。后来,吕不韦发现他有才干,任命他为宫廷侍卫。李斯得以出入宫廷,找机会向秦王献上“灭六国、成统一”的计策,逐步受到重用,最终成为前朝最有名的宰相。


大邹平宋哥


秦国是战国七雄中一向以吸引外来人才而闻名的国家:来自卫国的商鞅通过变法奠定了秦国崛起的基础;来自魏国的张仪以连横之策分化瓦解诸侯,大大减小了秦国前进道路上的阻力;来自魏国的范雎使秦昭襄王得以强化中央集权,明确了远交近攻的基本国策;来自卫国的吕不韦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为秦之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公元前236年秦国突然向旅居在秦国的各国客卿下达了逐客令,从表面上来看:逐客令的出台是因为之前的嫪毐叛乱以及韩国间谍事件直接诱发的,其实却是秦国本土人士和客卿之间长期积累的矛盾总爆发。这时一名来自楚国的名叫李斯的客卿向秦王嬴政上了一道《谏逐客书》,历数了历史上客卿对秦国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并一针见血地指出逐客是将人才推向国门之外在,正是李斯这道上书使秦王嬴政终止了驱逐客卿的做法。

李斯出生于楚国上蔡县(今河南省上蔡县芦冈乡李斯楼村),相比商鞅变法后的秦国而言:当时的楚国依然是一个以门第高低取人的国家,尽管李斯自认为才高八斗,却也难以在这样一个只重门第出身而不重真才实学的国家得以伸展。在司马迁的《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了一件促使李斯实现人生转折的事:有一天当时身为负责管理仓库的小吏的李斯在上厕所时看见了一只老鼠,只见这只老鼠浑身上下脏兮兮的,吃的是污秽不堪的排泄物,只要人或狗一靠近就吓得赶快逃走。后来在一次清点粮仓时李斯又看见了老鼠,他发现粮仓里的老鼠和厕所里的老鼠完全不一样——这里的老鼠一只只都吃得又大又肥,悠闲地在米堆里嬉戏交配,即使看见人来了也不急着逃走。李斯不由感叹道:“厕所里的老鼠每天尽吃些污秽不堪的东西还得时时刻刻担惊受怕,而这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上好的大米却可以饱食终日。同为老鼠,只因选择不同命运便大相径庭。其实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决定一个人有没有出息的是所身处的环境。一个人的成败得失全看自己是否能抓住机会和选择环境”。

李斯所身处的战国末年正是历史转折关头的大争之世,人们无不以追求建功立业为己任,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之下李斯也迫切希望自己能有所作为,于是他辞去了管理仓库的工作,前往齐国拜荀子为师。荀子尽管出自儒家,但其思想体系更多的是一种介于儒家和法家之间的思想——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是遵从于趋利避害的自然属性的。李斯深受荀子的性恶理论影响,不过李斯对荀子的理论只接受了性恶的观念,但并不接受教化的作用,而是试图通过强硬的刑罚措施遏制恶念贪欲。学成后的李斯来到秦国丞相吕不韦的府上充任幕僚,直到因为《谏逐客书》而使他得以被秦王嬴政所关注。他为秦王嬴政献计:继续秉承秦国历代先祖的远交近攻之策,与此同时派遣谋士持金玉游说东方六国的贵族权臣,在正面战场之外构建严密的情报信息网络以辅助秦国统一天下的进程。秦国正是运用李斯这一计策成功借赵王之手除掉了赵国名将李牧,从而消除了自己统一天下道路上的一大强敌。

李斯和秦王嬴政合作了三十多年,一手缔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大秦帝国的诞生:天下一统后嬴政曾询问文武百官关于治理天下的问题,时任丞相的王绾主张将秦始皇的儿子、宗族还有功臣们封到燕、齐、楚等国的偏远地方,这实际上要恢复周朝的分封制,对此时任廷尉的李斯则坚决予以反对,最终嬴政采纳李斯的建议: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以下设县,从此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成为中国地方行政治理的主流模式。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又接受了丞相李斯“书同文字”的建议,李斯亲自制作了小篆这一字体以取代之前各诸侯国的文字。为了便利帝国境内的经济交流李斯又上书建议废除六国旧制,统一各国的货币和度量衡。李斯还建议以京师咸阳为中心修筑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统一车轨。如果说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的缔造者,那么李斯就是他构建这一帝国的第一大功臣。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缔造历史的人物竟是从老鼠身上获得的人生启示,然而李斯看到了开头却没看到结尾。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在沙丘宫(今河北省广宗县)出巡时暴病身亡,此时皇子胡亥、宦官赵高、丞相李斯等人随行在秦始皇身边。赵高篡改秦始皇遗诏拥立胡亥为帝并游说李斯,一开始李斯并未应允,然而赵高的一句话令李斯心动了:“以您的才能、谋略、功勋、人缘以及获得长公子扶苏的信任,这五点全部拿来与蒙恬相比,哪一点比得上他呢?”李斯回答:“都比不上他。”赵高说:“既然如此,那么只要扶苏即位,就必定任用蒙恬为丞相,您最终不能怀揣通侯的印信返归故乡的结局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而胡亥仁慈忠厚,是可以担当皇位继承人的。希望您慎重地考虑一下,作出定夺!”最终李斯被赵高拉拢而选择拥立胡亥,然而他的命运也在这一刻完全改变了:此后赵高完全把持了朝政,政局陷入一片混沌黑暗之中,而李斯趋利避害的人生观让他毅然选择了明哲保身。他本以为只要不淌这趟浑水,就可以继续享受仓鼠的生活,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在赵高看来:李斯是自己通往权力的道路上最后的障碍,于是公元前208年七月李斯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被夷灭三族。李斯临刑前对自己的幼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想和你再牵着黄狗一同出上蔡东门去打猎追逐狡兔,又怎能办得到呢!”

曾贵为偌大帝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李斯到这时竟连这点微不足道的心愿也难以实现,其实这也和他的老鼠哲学脱不了干系:李斯只看到了仓鼠的日子过得比厕鼠悠闲,却忽略了厕鼠正是在长期危机四伏的生活环境下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而仓鼠则在安逸的环境中逐渐失去了自我,直到危险袭来时才赫然发现自己已失去自保的全部能力。事实上李斯的悲剧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折射了一个时代的悲哀——商鞅变法后的秦国打破了原本存在于秦国贵族和百姓之间的阶级壁垒,完全以军功晋升官爵从而为那些毫无政治根基背景的寒门子弟提供了上升空间。与此同时秦国君主和这些新提拔起来的寒门子弟组成政治联盟打压世家贵族势力,从而强化中央集权。问题在于:当这些寒门子弟晋升高位之后就在秦国催生了一个新兴的职业官僚集团。相比传统的世家贵族而言:职业官僚集团在其发迹的早期是一个朝气蓬勃的群体——因为他们没有世家贵族那样的政治根基,只能通过政绩来取得君主的青睐和百姓的认可,这时他们积极推动变法强国;然而当他们大权在握之后就日益走向变法改革的对立面。为什么在大秦一统华夏的过程中立下大功的李斯那么轻易被赵高拉拢成为秦王朝的掘墓人就是因为不愿放弃到手的既得利益。事实上古今中外的改革一大难点恰恰就在于如何突破既得利益的束缚。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仓中之鼠脑满肠肥,不惧生人。厕中之鼠骨瘦如柴,惧怕生人。当仓库管理员的李斯就此顿悟,一飞冲天。既成就一生伟业。但也最终落得身首异处。

李斯的顿悟无非就是你个人所处于的一个平台和所处的地位和环境。有了舞台就可以施展才华,就可以像仓中的老鼠一样。为所欲为富贵荣华。同样是老鼠,只因为舞台与环境的不同,居然有如此大的反差。他彻底颠覆了李斯的人生观。这就是因为后台和背景不一样,生长的环境不同。这就是所谓的环境改变人,环境对人的影响。老鼠哲学让我们不得不相信一个道理:实力为上。只有努力改变。完全可以成为仓中老鼠。这是李斯老鼠哲学积极向上的一面。


在李斯看来,一个人所处的和平台造就他的未来,能力是次要的,把仓中的老鼠放在厕中,也是一样。地位可以争取,但其中的环境需要自己去寻找。李斯是荀子的学生。接受人性本恶的思想。也由于此,他才去投靠了秦始皇,有了他的平台和环境,也有了他施展才华的舞台,李斯的老鼠哲学不过是自私自利的思想,因为他忘了,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老鼠偷的可是别人的粮食。他只看到了机遇,没有看到危机,而这种危机一旦爆发就是身首异处。而李斯发达于仓中老鼠哲学,也死于仓中老鼠的哲学,所谓:君以此始,必以此终。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李斯的老鼠哲学一开始注定了恶的结束。李斯的老鼠哲学,也造就了他的悲剧,也就是鼠目寸光,贪恋富贵。仓中之鼠时间长了就没有危机感。而厕中之鼠永远都有警惕性。因为在李斯看来与其相信能力,不如相信财富,相信财富不如相信权力。这也是李斯悲哀之处。

李斯的失败就在于在仓中太久,眷恋富贵。李斯生于穷困,他太渴望富贵了,一旦拥有就怕失去。在秦始皇去世以后。李斯他的行为就是他自私自利的表现,就是老鼠哲学的守望体现。渴望自自身的富贵。而忘记了潜伏的巨大危机。他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李斯老鼠哲学有他积极向上的一面,但更多的是他恶的一面,自私自利的一面,这其实就是一个度的把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