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吃貨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美食片,只有陳曉卿能拍得好,其他都都不行」

這麼說當然是有實踐證明的,還記得年初從《舌尖上的中國3》那裡受到的失望嗎?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什麼叫一手好牌就這麼給打爛了,

混亂的鏡頭剪輯,滿屏的常識錯誤,豆瓣評分從第一季9.3跌到3.7,堪稱中國電視史上最晚節不保的“續集”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口碑“撲街”,評分直逼《逐夢演藝圈》,舌尖3被全民吐槽,很大原因就是少了個靈魂人物,——陳曉卿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你或許不熟悉陳曉卿,但你一定被《舌尖上的中國》1、2驚豔過,陳曉卿就是舌尖的總導演,是他一手創造了這個萬人空巷的神話。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時隔四年,陳曉卿帶著自己親手打造的《風味人間》再次登場。

這一次,吃貨們心中的信仰,中華美食屆的圖騰沒有讓我們失望。

第一集《山海之間》才開播不到三小時,就播放過億,評分更是超過了《舌尖1》達到了超高的9.4,還在一路看漲!

這部引得億萬觀眾深夜“舔屏”的神級紀錄片!註定成為今年的爆款!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對吃貨們來說,陳曉卿的名字就是金字招牌。

有他參與拍攝的美食紀錄片,就一定不會讓人失望,甚至有人說,只是聽到他的名字也會忍不住咽口水。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光片子誘人還不算,陳曉卿還憑一己之力帶火淘寶上的美食特產無數,絕對稱得上是新一代“帶貨男神”!

聽說《風味人間》第一集播出的第三天,片中出現的美食已經有賣斷貨了!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三斤肥碩大閘蟹才能換來一口的禿黃油,

如此奢侈的吃法,非產區的人或許完全無法理解;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最平凡的食材卻能做出發光的菜餚,

嘴上說著“土豆能有多好吃”,手卻不由自主查起了飛甘肅的機票;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好食材無需過分烹調是全人類的共識,但在奶捅肉面前,烤肉派和清蒸派達成了空前的一致。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陳曉卿“帶貨”的能力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

在《舌尖》之前,陳曉卿一直是循規蹈矩的紀錄片導演,專業大獎拿過不少,就是不火。

2007年,他扛著笨重的攝影機跋山涉水,一部《森林之歌》美輪美奐,卻意外帶動了菌菇、松子等山貨的銷量。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他發現,原來在可食用的森林物產上,他給足鏡頭、光線柔,解說詞是可以讓人擰出一把口水的。

另闢蹊徑的成功,讓他發現了自己拍美食的天賦,之後的事你們都知道了。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舌尖1》播出的當天,陳曉卿發了一條微博,“都看看吧,不難看,真的。”

謙卑的態度與他的付出以及片子的質量完全不成正比,畢竟在那時,誰也沒想到會火,而且是這麼火。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而有了前作的成功,《風味人間》顯然底氣更足,當然也更小心翼翼了。

整個製作期長達兩年,前期收集資料和調研就佔去了絕大部分。

製作組歷時超過兩年,跨越了六大洲、20多個地區,除了介紹中國民間美食,更增加了近三成的國外美食。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從法國到西班牙,從越南到摩洛哥,從秘魯到埃塞俄比亞,走訪了20多個國家,

用陳導的話來說,就是要力求在全球視野下,展現中國美食的獨特性,探索它與世界美食的奇妙緣分。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此外,陳曉卿和他的團隊首次嘗試用了“超微觀攝影、顯微拍攝、動畫再現”交互式攝影控制系統等全新的影像語言。

比如在超微觀攝影下,人們可以看見在低於零下20度的環境裡,急速凍結的馬肉上盛開的冰花。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看鹽是如何緩慢而持久地深入火腿肉的內部。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總之就是多角度、多感官地展現每一道食物最誘人的瞬間,為觀眾還原一個真實的味覺故鄉。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看得出來,這次在創新上做了不少努力,連電影般的畫質和構圖,隨便一幀都是屏保級的效果!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首集《山海之間》一上來就直奔主題,短短五十多分鐘,出現了超過二十道名菜,各種山珍海味,人味蕾大開。

前方高能,請吃完飯後觀看,以防畫面引起極度不舒適!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這道“禿黃油”,可以說是在首集“一戰成名”,已經完完全全俘獲了大閘蟹愛好者的心:

只用蟹膏和蟹黃熬製的禿黃油,是令人心尖都在顫抖的頂級美味。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蓋到米飯上,看著亮晶晶的油水浸透噴香的飯粒……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這種“一針見血”的拍攝手法,嗯,老朋友回來了。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同樣的還有這些——你們看吧

新疆庫爾特的手抓羊肉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呼倫貝爾的奶桶肉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帶皮燜烤的羊肉汁水豐盈,並帶有獨特的炙烤香,極致的味覺體驗在羊胸口,刀鋒過處,張力十足的油脂迎刃綻開,綿密濃烈,餘香滿口。


哈薩克燻馬肉馬腸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安徽南屏村皖南火腿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西班牙的伊比利亞火腿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四川瓦屋山冷筍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巴楚蘑菇羊肉湯拌麵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江浙名菜酥皮蟹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洋芋攪團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臺灣三杯旗魚皮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單是第一集“山海之間”,就已經涉及到了 12 個地區、城市或村鎮,8 種食材,25 道料理。

看完你不僅能深深感受到視覺上的誘惑,味覺上的享受。更多的還是來自心靈上的震撼。

美食家蔡瀾曾經評論:陳曉卿是我相信得過的美食家。

他愛吃、懂吃、會吃,也只有對美食愛得深沉的人,鏡頭下的美食才能拍出如此熱騰騰的靈魂。

好吃,或許是一部美食紀錄片的第一要義,但是《風味人間》卻恰恰在強調,人在這其中的重要性。

而“陳氏出品”的紀錄片有一個很大的特徵,那就是人情味。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第一集裡討論度最高的是臺灣漁民鰾捕旗魚的片段。

在臺灣,有一種古老的鏢魚技法來捕旗魚。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旗魚是風浪中的短跑冠軍,想在短時間捕獲它並不容易,而今年,旗魚總是難覓其蹤,少年和他的父親已經海上等待多日。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面對6、7級大風捲起的海浪,年輕的漁民站在搖搖晃晃的船頭,一雙眼睛時刻注意魚群的走向。

攝像機綁在鋼鏢上,觀眾就像和少年一起在海浪顛簸,有人說,這裡的幾分鐘有電影的質感。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漁船在逆浪中顛簸,年輕的鏢魚手持魚叉站在船頭,向海面遠遠一扔……

活脫脫現實版的《老人與海》。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最後,2米長的旗魚被艱難拖到船上,海上漂泊多日的父子倆終於有了收穫,屏幕前的很多人,也跟著長長舒出一口氣。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據說為了等待一隻旗魚的出現,導演組團隊也在海上等待了五天。

而五天拍攝積累的大量素材,經過剪輯,最後呈現出來的僅有短短几十秒。

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十秒,但也讓人看到了一位最年輕的鏢魚手的故事,

而這一集末尾成功俘獲了不少觀眾的心。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有人說,《風味人間》這是在復刻“舌尖”,刻板套路;也有人說,這是中國美食紀錄片的全新標杆,值得褒獎和讚揚。

我想說的是《風味人間》絕對不只是一檔美食紀錄片,它更多是用美食來記錄人生。激發我們的食慾,去嚐嚐這人間百態。

這或許這就是紀錄片最大的意義所在:


首集9.4,吊打央視版《舌尖》的紀錄片來了!



最後,這週末準備看第二集的朋友,記得叫好外賣再看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