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新手的60天騎行故事——福建-拉薩

從糾結的離職,到踏上旅途,還有家人的不贊同,這個過程並不容易,需要的不只是勇氣,還有想去的決心。當騎行在路上時,還需要隨時總結,適應變化,如此才能到達最終目的地。

在路上,會遇到很多平時所看不到的趣事,當然,也會有枯燥的時候,有時你不得不去趕路,只是為了能夠早點找到住處。

在路上,也會遇見很多各種各樣的人,他們的生活方式,你會覺得很有意思,也可能你會討厭那種生活。

一個人的騎行,會很輕鬆,但也可能會很累。兩個人的騎行,也不一定就輕鬆,甚至會鬧得不愉快。

騎過爛泥路,趕過夜路,上了山,下不了山,扎過胎,只要在路上,一切就都是那樣的說不準。

在此之前,從沒長途騎行過,所以也談不上騎行經驗,甚至都沒有一個人住過賓館,但一路走來,從畏懼上坡,到會上坡,從不好意思講價,到慢慢開始講價,從不畏懼下坡,到每次下坡前都要檢查一次揹包是否綁緊了,這是初次長途騎行所需要經歷的,也是必須經歷的。

當騎行之後才懂得,騎行的意義,並不是去過哪,吃過什麼特色小吃,拍了多少張照,而是所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感觸到的,所學到的。

布達拉宮

一个新手的60天骑行故事——福建-拉萨

茶館

一个新手的60天骑行故事——福建-拉萨

路上風光

一个新手的60天骑行故事——福建-拉萨一个新手的60天骑行故事——福建-拉萨

遊記目錄

更新中.....

從福州之行開始有圖片

離職去騎行

離職前一週去了趟龍哥那,算是最後的告別,他是我剛來北京那會認識的,他對我就像是對待親弟弟一樣,和他住過挺長一段時間,出門我總是啥也不用想,因為有他在,我很放心。騎行之後我打算去杭州找工作,以後還會不會見面,也是不得而知。

去龍哥那,經過西三旗,看很多店鋪都已經關閉,也已經完全看不出當初的模樣,那是我3年前第一次來北京時,呆過的地方,在那裡,有過彷徨,有過歡樂,多年過去,很多事物都已改變,生命與事物竟都是如此的無常,我們擁有的只是當下而已,就算有照片與文字,但是過去了就是過去了,再也體會不到當初。

走的時候,龍哥說: 你現在去騎行不是時候,這麼熱的天。但我想,沒有什麼時候比現在更合適,因為以後是什麼時候,沒有人知道,我能夠抓住的只是當下,以後的事,變故太大,還能不能去,還有沒有這個心思,都不得而知。再則很多事物都在變化,有些東西,以後看到的也許就只是一種文物和遺產。

前段時間我和一同事說,過段時間我可能要離職,他問我要去哪,我說去騎行一段時間。他說,不建議你現在去玩,現在正是學習的時候,現在去玩,還是幾年後去玩,那座山還是那座山,那時再去,該學的也學到了,也玩的開心,多好。我說,現在去,跟以後去是不一樣的,這一年的變化就很大了,更何況那時候。

過了會,他說,你老大是個有能力的人,尤其是在職業發展方面,你要好好跟他學習。但心想,就是留下來不也是這樣嗎,又不是留下來就能夢想成真。

我覺得一個人的成長,沒有人可以給予太多的指導,尤其是別人也沒有義務的情況下,所以我留下來也未必有益,再者,想學習也不是一時。另外如果一定要功成名就,才能去實現自己的願望,那這也太那什麼了,再就是,如果成功不了,那這件事不就永遠做不了嗎。還有,現在要學習這個,幾年後又有新的技能要學習,那時估計又有各種藉口吧。

離職前幾天,請同事吃了頓飯,去吃飯的路上,有同事說,要是我,我肯定是做不到去玩幾個月的。確實,放下很難,但如果總擱在心裡也不是一件好事,它會不時的在你腦海裡轉啊轉啊。

這要走了也不說兩句,就在那默默的吃飯,一同事說道。但我確實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只是想有始有終,光明正大的離開,不帶給人迷惑。

要離開這家公司,又想到公司的好,有點不捨起來。只是總得有個選擇,不能什麼都想要擁有,失與得總是有的,不管在哪,都會遇到需要抉擇的事,關鍵還在於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我告訴自己不要害怕捨棄一些,因為只有敢於放下,不怕重新來過,才能真正的成長,再說就算現在可以不做抉擇,但不能一輩子都不做抉擇啊。

我拉著厚重的行李,離開這個生活了3年的地方,只是這走和來,雖然是同一個地方,但是感受卻是不同的。來的時候,是因為真的很陌生,走的時候,是因為即將變得陌生,在這裡呆過的,歡樂的,難過的,都將變成記憶,你會覺得像是從沒有來過,可這又是曾經每天都要走的路啊。

其實,關於去騎行這件事,我也說不清到底是對是錯,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決不是衝動,因為如果是衝動,這個想法不可能保留3年多時間。關於騎行之後,我早就明白,我該工作還是工作,至於騎行能改變我什麼?我也說不好,再者我也不是因為要改變什麼,才想去騎行,因為我知道,如果把騎行當做一種目的去騎,那可能什麼也不會得到,最後再說什麼騎行一點用都沒有,這是我不想看到的。

坐上了開往福建的火車,到家鄉,看著又變化了很多,每次回家都有這種感覺,離開一個地方再回來,就像是一個從沒有的東西,突然變了出來。要是每天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倒是沒有什麼感覺。

算了下,從離職到騎行完畢,大概需要花費3個月左右時間,心裡也是糾結,不知道該不該這樣做。我搖搖頭,沒想到這還沒有開始玩,就覺得要花費的時間太多,我想現在要是不敢去,那以後所承擔的責任更大時,那就更不敢去。人啊,不能太貪心,既想要這,又想要那,到頭來,想要的沒有做,應該做的也沒有做好。

這次的騎行目的地是雲南(後來到麗江的時候,被遇到的騎友慫恿,改成了西藏),有長途騎行的想法是在3年前,但那會剛畢業,手上也沒有積蓄啥的,所以就打算工作一段時間再去實現這個願望。

原本計劃和一個朋友一起去,但畢業後,他當兵去了,今年聽他說,他要被留隊,所以去不了。

要是早些時候,他就說不去,我一個人也不太敢去,但是已經為了這件事準備了好久,內心也一直堅定會去做這件事,所以我想不管是不是一個人,我都要去做這件事,不是任性,而是為了兌現自己的諾言。

朋友說他去不了的那段時間裡,我也想過要在網上找幾個隊友一起去,但是要想找到合適的隊友實在是太不容易,所以最後決定還是一個人。很喜歡自己以前說的一句話,如果沒有最適合的,那就拋棄所有的思想,選擇自己,何嘗不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騎行的路線在去年就已經準備好了,不過寫的並不是太詳細,而且我也不確定每天的行程是否能夠和計劃上的保持一致,因為我從未騎行過那麼遠的地方。

記得前段時間和朋友吃飯,聊到我要去騎行的事,她問我這次的路線,但我回答的比較含糊,於是她說,你這好像沒怎麼準備啊,我身邊的朋友去之前都要準備很久,還有鍛鍊啥的,你這啥都沒準備可不行。我淡淡的回答,只要有一顆想去的心,加上少量的準備,隨時適應變化,足已。

在為騎行這件事上,我確實準備的很少,因為在實際行程中只要當天沒有按照原有計劃到達目的地,那麼後面的行程都有可能會被影響到,所以一般來說,當天計劃後面兩天的行程會好些,不過整體的行程計劃還是要有的,因為它是我們的指路燈。

此次騎行不打算帶太多的東西,因為路程太遠,帶太多的東西,沒走多遠就累死在半路上,不是有那麼一句話,簡單才能走的更遠。早些時候還想帶帳篷,但是看了網上的一些文章後,就不打算帶了,因為我走的路線,大部分都在城區,所以也不太好搭帳篷,想著還是住賓館或青年旅社。(在騎行過程中,才發覺沒帶帳篷是個錯誤的決定,沒帶修車工具更是錯誤的)

如果沒有下雨,打算在家待兩天,然後從福州啟程,關於騎行的裝備也打算在福州買。不過我老家並不在福州,從福州出發,主要是去朋友那玩一趟,但又不想來回折騰,所以自行車啥的都在那邊買。

還沒有開始就被爸媽否決

回到家後,淡淡的和爸媽說了要去騎行的事,需要到9月份左右再回來,差不多2個月時間,結果被爸媽嚴厲的反對了。

是跟朋友一起去嗎。自己一個人去,我依然淡淡的回道。爸媽生氣的說,這麼熱的天,一個人去有什麼好玩的,去那也用不了這麼長時間吧。坐車肯定幾天就到了,但是我想騎自行車去,我回答道。

爸媽提高了嗓子,嚴肅的說,這7,8月最熱的天,別人都要去避暑,你這還要跑到太陽下曬。坐個車去玩幾天也就好了吧,非要去受罪做什麼,也幾年沒騎自行車了。我有些不悅的說,要坐車就不去了。

接著爸媽說,就不要去,在家休息段時間,然後去找工作,你現在的正事是好好工作,等工作穩定了,再找個女朋友。我堅定的說,肯定是要去的,很早就想去了,去也只是那麼一兩次。去了一次,之後就更想去了,爸媽說道。心想,這咋可能想去就去,要去這麼一趟,不僅要有決心,還要有想去的心情,以及基本的資金,所以這是很難有的事情,根本不必擔心,決心和金錢也許容易,但想去的心情不常有,因為去一趟也是很累的,說什麼不累都是騙人的,他們說的不累,不過是心情好罷了,身體累是必然的。

爸媽看我已下決心,只好說道,你其他朋友都不去,你也不要去了,這去幾個月,既不能賺錢,還要花費不少,你這工作幾年不辛苦啊。我傻笑著說,不辛苦,至於其他朋友去不去,那是他們的事,而我要不要去,那是我自己的事。我內心明白,這賺錢,咋能不辛苦,但比起不能為此而實現自己的諾言,那會讓我更痛苦。

其實我就沒想過要他們同意,因為不管同意不同意我都會去,從小到大都是如此。對於我認定的事,就一定會去做,只不過小時候沒想明白,其實大人並不是不想讓我去做,而是出於擔心,所以才不讓那麼做,現在我明白了,所以也不想頂嘴,只不過我認定了的事還是會去做,最後父母沒有辦法,也只好任由我,雖然沒有明說。有時我在想,關鍵還在於自己,要真想做,誰也攔不住。

有時覺得這為人父母啊,能給孩子的也只是支持,要是孩子真想做那件事,你給他講道理也是沒有任何用的,你要發火,反倒把孩子給傷了,也把自己給氣的不行,倒不如讓孩子自己做決定,我們在後面默默支持他,要是他覺得自己走的路錯了,總有一天會明白的,父母著急也是沒有用的,孩子只會覺得是你不讓他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儘管那條路也許是錯的,但是你也不能確定那條路不是對的啊。

我們喜歡拿自己的經驗去教育別人,自己覺得是好言相勸,但這些經驗是不是真的適合對方,適合這個時代,值得去思考。如果所說並不適合對方,那這還算是好言相勸嗎,好言相勸可以是好的結果,也可以是壞的結果,可以和對方說,但請不要強加於人。

其實我爸媽沒有明白,執著是我的心性,我會執著於其他事情,自然就很可能會執著於此次的騎行。那這執著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呢,好不好,得看這執著的是什麼樣的事,要是一個人執著於一件錯誤的事,別人和他說了,他也不去改,那這就是固執。那這騎行是一件錯誤的事嗎,自然不能說,至於是否有意,那也只有騎行本人才能知道。若說執著,一個人還是必須要有的,要是沒有了執著,那啥事也幹不好,玄奘要是因為去印度取經,路程太過於艱辛,而放棄,那他也不會有之後的成就。

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難免會遇到一些阻礙,因為你的理想和他們所擁有的思想觀念並不一致,不管是對方說服你,還是你說服對方,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會鬧的不愉快。如果我們為了實現自己理想的決心並不堅定,很有可能會受到他人的影響,從而改變自己的主意。這就像是兩個高手在對招,最終勝出的那一個會把對方壓下去。

有人說,等你為人父母,你就能體會到了。確實,每個父母都會擔心自己的孩子在路上出什麼事,但是不能因為擔心就去阻礙啊,需要擔心的事情多了去了,如果只要有危險就不讓做,那還能做什麼,我覺得父母應該像最親密的朋友一樣,他們雖然擔心你,但還是會尊重你的選擇,只是會給予你很多的建議,和他們的經驗,在必要時給予幫助。如果只是擔心沒有任何意義,倒不如幫孩子實現他的願望。

我討厭那種當事情發生時,只會責怪孩子的父母,難道孩子願意出事嗎,本該給予關心,反倒火上澆油,事情發生了,要做的應該是總結一下過錯,避免下次出現。做父母的不是一句擔心就可以了的,擔心解決不了問題,有些孩子或許聽了父母的話就放棄了自己多年的理想,到頭來他得到的是什麼?你看看人家....我不知聽了多少這樣的事,請不要再以擔心做為關心孩子的理由了好嗎。

這次騎行也是下了決心的,雖然也猶豫過。記得,在還沒有離職之前,有次週末在家,沒出去就被熱的不行,心想完了,這在家都受不了,這出去騎行還能受的了嗎,不過自己還是堅定了信念。

福州之行

從我老家到福州有一輛直達的火車,但沒有動車,而火車太過於緩慢,所以打算先坐趟班車到泰寧,然後再從泰寧坐動車到福州。話說這還是第一次去福州,雖然老家離福州並不算遠。時常覺得,越是近的,我們反而難以發現它的美。

儘管爸不認同我這次騎行,早上吃飯時還說了一堆,但還是送我到汽車站。過了10多分鐘,看見媽在汽車站找我,跟我說,要是玩了幾天覺得累,就不要去了,坐車回來。我只好說好,但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去泰寧的班車原本是8點到站,但現在已經8點多一點了,一老太太由於要趕9點40多的動車,而從這裡到泰寧至少要1小時20分鐘左右,於是老太太急了,和工作人員吵了起來。

車怎麼還不來,老太太說道。

快了,在調車,幾分鐘就過來了,工作人員回答道。

時間一分一秒的溜走,眼看三分鐘就過去了,但還沒有點動靜,於是老太太帶有些哭腔的說,還有沒有人聽我說啊,這要趕不上車了。話說我也是趕那趟車,雖然著急,但和工作人員吵是沒有任何用的,倒不如做好不能趕上動車的措施,要是趕不上就換下一趟車,不然還能怎麼著,工作人員也不希望遲到啊,但他們也是沒有一點辦法的,並不是他們說了,車就能飛過來。

過了4分鐘左右,終於聽到工作人員喊檢票的聲音,老太太也平靜了下來。

坐上了開往泰寧的汽車,看著窗外的景,是那樣的美,那一座座聳立的山,是那樣的熟悉,對於從小就在山裡長大的我,于山水都有一種特別的情感。

12點左右到的福州站,朋友小李,早10幾分鐘就在那等的我。從初中開始,小李就一直和我在一個學校上的學,他比我小一歲,所以我喜歡叫他小李,雖然有時也會開玩笑,叫他老李。

小李在這邊打工,住在公司租的一個老小區裡,從外面看上去,這個老小區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我走進房間,看著地上有點亂,畢竟住著好幾個男人。突然有些感慨,我們畢業前好似都一樣,可畢業以後,究竟是什麼把我們的差距越拉越大。不過說來,很多事情沒有畢業之前就已經決定了,一個人的性格和膽識就足以改變一個人的未來。

想起之前在公司時,我們老大說的,有些人都是同一時間進的公司,但有些人還是之前那樣,而另一些人卻進步不是一點點,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會這樣。其實也很容易想明白,我們老大讓做的一些事,本來是對大家都好,但是有些人卻把它當做任務來做,想著做完也就是了,最後什麼也沒有學到。

後來我發現,其實是他們不明白為什麼要那樣做,那樣做的意義。一旦不明白為什麼要那樣去做,就不會用心去做,不過很多事都是在做的過程中才明白的,當然還需要用心體會,也就是認真去做。之前的時候我也比較牴觸一些未知的事物,但後來學聰明瞭,不管那件事是否有意義,先做一段時間,之後自然就知道了。

下午到捷安特專賣店把車子和騎行的裝備買了,總共花費4000左右。

晚上在最東北味吃的晚飯,味道挺好。吃完飯後,到上下杭逛了一圈,範圍並不是很大,20分鐘左右就走完了,裡面主要是吃飯和酒吧。

一个新手的60天骑行故事——福建-拉萨

福州第2天

今天準備去西禪古寺,林則徐紀念館,三坊七巷。

早上8點左右出的門,就有點熱了,現在是上班的高峰期,路上的電動車特多。

公司給小李配了一輛電動車,所以我們打算騎電動車去西禪古寺,西禪古寺可以停放車輛。當時我和小李過去的時候,一老奶奶說要投一塊錢到那箱子裡,我以為是每個人都要投一塊錢作為門票,所以我給投了兩塊。然後準備進入的時候,那老奶奶說,要到對面買票,此時我才知道前面理解錯了,門票是一人20塊錢。我去之前以為是不要門票的,因為在高德地圖上看並沒有顯示要收費。小李說,你也不看看評論,我昨天看別人的評論是要交20塊錢的。

寺廟內有很多的荔枝樹,但在寺廟內也不敢摘,還有就是打了農藥。小李開玩笑說,只要人膽大,就有荔枝吃。

一个新手的60天骑行故事——福建-拉萨
一个新手的60天骑行故事——福建-拉萨

寺廟範圍挺大,估摸著得有100左右僧人,早上看到有僧人在唸經。小李問我要不要拜下佛,我說不了。我覺得佛不在於拜,而在於它能讓人平靜,很多人拜佛只是為了有所求,然而佛的本質並非如此。

中午在小叫天吃的飯,裡面的泡椒活田雞味道挺不錯,每人加3元,可以免費吃店裡面提供的水果和飲料。吃飯時,我疑惑的問道,那不是雞啊,不是蛙嗎,結果把小李笑的。網上是這麼說的,田雞又稱蛙、水雞、坐魚,包括普通青蛙、牛蛙等。因其肉質細嫩勝似雞肉,故而稱田雞。

一个新手的60天骑行故事——福建-拉萨

下午原本是要去林則徐紀念館的,但因為颱風11號要到來的緣故,我們去時已經關門了,所以只好作罷。接著去了三坊七巷,不過這些巷子基本上都是私人的,進不去裡面,只有外面的街道可以逛逛,看古梵裡面人挺多的,而別的店面就少的多了。我剛好缺一個墨鏡,於是到裡面逛了一下,最後買了一頂帽子和墨鏡。

小李問我要不要拍點照,我說不了,他說,不拍照就白來了。但我覺得拍不拍照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自己來過,照片也只是回憶。如果沒有想拍的,又何必去拍呢。

突然覺得旅行並沒有別人說的那樣美,甚至會很累,至於它的意義,只有當走在路上才能體會到。其實當你去一些地方的時候,才會發覺其實也沒什麼,都是很普通的。

轉了兩圈後,去了對面的美食街,小李說想吃家鄉菜,於是在一家和平古鎮飯店吃的晚飯。小李叫了他的一位親戚過來吃飯,聽他們聊到家裡老人的事,說是現在60多歲了還要幹活,要是讀了書,現在都可以退休,在家享受了。讓老人家出來城裡,他們也不願意。雖說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選擇會更多一些,再則現在要是不認識字,出門都不方便。

晚上回住處之前買了幾包泡麵,因為明天要來臺風,很多商店都不會開門,因此需要提前備點食物。每年就這個時候賣的多點,我們去店裡時,老闆娘跟我們說道。

網上有一個段子,明天有颱風,請各位同事今晚不要回家,以免明天不能來上班。

福州第3天

早晨颳起了颱風,也去不了哪,於是睡了一個懶覺。

看了下這幾天的天氣預報,只有明天6點到9點左右沒雨,而未來幾天都是下雨,所以我打算明天早晨離開,不然老待在這也不是辦法,再則也不太好意思多待了,待這的幾天裡,花費小李挺多積蓄的。

原本來福州之前,是說我請他吃飯的,但這幾天都是他請我,我給他轉錢,結果晚上看消息,他把錢又給我轉了過來。他說以前沒錢沒辦法請,現在有錢了,你這樣不好。但我覺得我賺的錢比他多,理論我請他,只是他這麼說,也只好作罷。

不過,明天要出發的話,有點懸,因為要騎100多公里,還會下小雨,也很久沒有長騎了,現在不是太清楚一小時能騎多少公里,但明天不走的話,就要4,5天以後才能走了。

真正感受到逆流而上的艱辛,夏季本就是個多雨的季節,還很炎熱,而我卻選擇在這個季節出發,顯然不是太明智。(不過往西藏走還真就這個時候出發比較合適,其他月份太冷了,當然這都是後來才知道的)

原本是想走南平方向,但怕颱風的影響導致道路維修什麼的,所以打算從永泰那邊過去。不過,這意味著之前計劃的路線,都將作廢,但轉念一想,之前計劃的路線能不能經受考驗也是一點都不得而知的,所以重新計劃跟走之前計劃的路線,都是一樣的。

下午,颱風已經過去,於是晚上去吃了頓火鍋,朋友說這是最後一餐,顯得有些傷感,去時店裡還有幾個人,到最後就只剩我們倆。

回家時,朋友幫我弄了幾個紙箱,用作擋水的。原本想買擋泥板,但是店裡的擋泥板是往上翹的那種,因此如果裝了擋泥板就沒法裝後架,所以就沒有弄。

一个新手的60天骑行故事——福建-拉萨

明天你要走了不開心,小李說道。我沒有回應,因為不知該如何回。聚一回確實是挺難的,我們在不同的城市上班,平時也沒個時間,好不容易過年有點時間,但也是各自有各自的忙,所以一年能見上一面實屬不易。

偶遇騎友

之後只能吃泡麵,這幾天被吃窮了,小李開玩笑說道。雖然他是開玩笑的,但說真的,他的工資本來就不高,這幾天吃飯花費不少,讓我挺不好意思的,這份情又該如何去還。

計劃今天到蒿口鎮,早上5點多就起來了,不過整理之類的花了挺長時間,出發時就到6點半了。

一个新手的60天骑行故事——福建-拉萨

由於昨天台風的緣故,遇到一段比較爛的路,結果新車一下就變了樣子。遇到泥巴路就只能快點騎過去,不然踩不動,就會陷在裡面。

一个新手的60天骑行故事——福建-拉萨

口渴時,一個麵包,一杯水是那樣的愜意。

一个新手的60天骑行故事——福建-拉萨

上午遇到一騎友向我招手,但我們並沒有彼此停下來,而是默而不喧,因為我們都知道啊。

沒有買手機支架,所以看導航不是太方便,經常是騎一段再看一下,只是偶爾會走錯路,不過覺得走錯路不可怕,只要隨時停下來看看方向是否正確,就怕騎了半天也不看看走沒走錯。有時最可氣的是,導航帶的路走不通,又或是在修路,走了一大半還得走回去。

騎行時遇到一小男孩,當時我正在爬坡,他向我豎起大拇指,也許他看到堅強,這給了我莫大的鼓舞。

在福建騎行,可以帶個戶外淨水器,這樣看到哪有水就可以裝了,說真,店還沒有水源多,尤其是在一些偏僻的鄉村。

一个新手的60天骑行故事——福建-拉萨

快到中午時,遇到永泰一騎友,他說閒著沒事,在這邊繞幾圈。

就你一個人啊,騎友問道。

你不也一個人,我回答道。

一個人騎,比較孤獨,最好多幾個伴,騎友說道。

還好吧,我淡淡的說道。我真沒覺得有什麼孤單,因為有這些風景作伴,再加上身體的勞累,哪裡有時間去想那些,再者多人騎行也挺累的,需要跟上對方的節奏。

我們車隊就在前面,也快中午了,過去那邊吃個午飯再走,騎友說道。

恩,我回答道。心裡想的是,蹭飯成功。

一个新手的60天骑行故事——福建-拉萨

聽他說一個月只有1500的工資,但想想他這麼一點工資,也敢經常出去旅行啥的,也是佩服。或許旅行跟錢本身關係並不是太大?又或是隻要不是窮的響叮噹?

推車去騎友說的店裡時,在過馬路的過程中結果翻車了,主要是後面行李太重,尷尬死。

中午在車店裡坐了一會,聽他們聊到孩子的事,一家長說,他孩子上大學填報時,前一天已經給他定好了,結果當天他又改了,還沒有和我們商量,真是氣死。我覺得吧,有些事只能讓孩子自己去體會,不管是對的還是錯的。當孩子執意要去做一件事,你也攔不住,就算攔住也不過兩敗俱傷,我們也許能決定一時,可也決定不了一世啊。

和騎友們拍了一張合影,就離開了。很感謝騎友的招待,能遇到那麼一些人,真的很慶幸。

第一天就能遇上這等好事,一定能帶來好運氣,心裡想著。

騎行的過程中,你會遇到很多人,每個人的生活,就是你的經驗。

一个新手的60天骑行故事——福建-拉萨

天氣預報說今天會下雨,結果晴空萬里,熱的不行,好在穿了長袖,帶了帽子,不然得曬死。

有上坡就會有下坡,不過還是喜歡平路,上坡太耗體力,今天好些坡都是下來推的車子。長途騎行真的挺累,這才騎了100公里左右,屁股就痛的要死。我帶的東西算是少的,但就這麼點東西,也累的夠嗆。

今晚住的民宿,邊上是蒿口古鎮,保留的還算完整。

晚上洗洗衣服啥的,就到10點多。雖然邊上一家有在唱歌,但太累,趟床上一會就睡著了。

一个新手的60天骑行故事——福建-拉萨
一个新手的60天骑行故事——福建-拉萨一个新手的60天骑行故事——福建-拉萨
一个新手的60天骑行故事——福建-拉萨

再也不想有搭車的念頭

本想5點左右起床,不會那麼熱,但根本起不來,最後睡到6點左右。早上在小鎮吃了碗豆漿和小籠包,就上路了。

騎在山間,一切好似都慢了下來,喜歡山間那獨有的寧靜。

儘管是夏季,在山裡你也不會覺得太熱,因為有很多樹木遮擋,在城市中就沒有這種待遇。在山裡只有鳥聲,溪水聲,蟬聲,一切都是那樣的寧靜,你說這些難道就不會吵了嗎,確實山裡也會有許些聲音,但那與城市中的聲音是很不一樣的,那是你能接受的,甚至是一種享受。

山裡人也有山裡人的活法,在夏天,如果山裡的村民去砍毛竹,要是沒有帶水,他們一般會將砍下來的毛竹當做杯子來盛水,因為毛竹裡面是空心的。

山裡的人每天早出晚歸,到山裡幹活,要是路途較遠,一般中午會帶飯過去。山裡的人喜歡什麼事都自己幹,並不喜歡勞煩別人,自己種菜,自己鋪路,自己搬磚蓋房。山裡的人也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因為常常一天都沒個人說話,偶爾才能遇上那麼一兩個人,就算是遇上,也不過短短几句,然後繼續幹活。

一个新手的60天骑行故事——福建-拉萨
一个新手的60天骑行故事——福建-拉萨

現在的鄉村和以前比起來,變化挺大的,以前鄉村的垃圾,基本上都是往河裡倒,現在大部分鄉村都有提供垃圾桶,這對環境有很大的改善。另外在支付方面,現在也比較方便,大部分商店,賓館,都支持支付寶微信支付。不過還是建議帶上少許的現金,因為某些地方信號很差,不一定能支付的上。

夏天騎行時,特別容易口乾,尤其是下坡過後。剛開始,每次口渴時,我就狂喝一通,結果很快就沒水了,要是碰到幾公里都沒有商店,那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經過幾次教訓,每次口渴時我都只喝一點點的水,另外我想到了一個法子,就是每次騎車前都往嘴裡含一口水,但只是一點點,太多了比較難受,這樣可以防止迅速口乾。

看著一望無際的上坡,真的很讓人挫敗,到拐彎處,你覺得前方已經爬完了坡,結果又是一望無際,這種感覺真的很不好。今天在路邊休息的次數比較多,休息的時間也比較長,之前覺得在路邊休息很不好意思,但真的累時,哪裡有心思去想這些。尤其是一個人騎行時,更加容易關注騎行本身,因此累時,就會更加的關注累。

路上有很多不錯的風景,但累的都不想停下來拍照,尤其是上坡時,一旦停下來,再次騎行時就要花費很多力氣。

下坡時,遇到沙子路和陡峭的地段最好不要剎車,剎車基本上就要翻車。今天在某個下坡路段,經過一個缺口,當時我給急剎車,結果揹包鬆掉,卡車輪上去了,不用猜,肯定翻車。好在帶了頭盔,穿了長袖,以及手套,只割破了點手皮,不然問題就大了,邊上都是那種割人的蘆葦。

後面放個包也是挺危險的,一定要給綁緊一些。在後面的路段,下坡我也不敢再大意,雖然下坡不剎車很爽,尤其是經歷了一大段爬坡之後,但此時我也只能剎著車下坡,深怕揹包再次給震松。

一个新手的60天骑行故事——福建-拉萨

以前覺得下坡是一件很舒服的事,但實際上並非如此,要是下坡的路段比較長,就容易手痠,因為需要比正常路段,握的更緊一些。另外就是有多少個下坡,意味著就有多少個上坡,所以根本就沒有多少值得慶幸的,也許你遇到了下坡多,上坡少的路段,但那也不一定就輕鬆。現在我反而希望騎的都是平路,雖然沒有多少起伏,但卻是最平衡的。

中午沒有遇到飯店,揹包裡也沒有備用食物,只好餓著肚子。其實這個本來是可以提前準備的,因為通過看地圖也能知道個大概。總之如果你無法保證中午和晚上都能到達指定的地點,那麼一定要帶好乾糧。

原本計劃今天騎到尤溪縣,想著昨天騎了120多公里,今天騎105公里應該沒什麼問題,但今天只騎了50公里。到下午3點左右,腿就沒力氣,今天的上坡比較多,幾乎騎了一整天的上坡,再加上已經很久沒有這樣騎行過,累是自然的。(其實是不會爬坡,之後走雲南,西藏時,20幾公里的連續上坡常有的事)

感覺推了好久的車,到下午4點鐘左右,算了下,到尤溪縣還有70多公里,而前面還是一望無際的上坡,我有些崩潰,現在只要是上坡,腳就使不出多少力氣,真是寸步難行,今天肯定是到不了目的地。

也許是因為太累的緣故,再加上現在又下起了小雨,竟冒出,想搭車到目的地的想法。這才騎了沒兩天就想著搭車,那之後會不會因為這次搭了,下次就想著,反正都已經搭了一次,再搭一次也沒什麼,另外要是搭車了,騎行還會是完整的嗎。另一個自己說,這也是沒辦法的啊,都沒力氣騎了,不搭車還能怎麼辦,想騎也得量力而行吧。

就這麼掙扎了好久,最後還是被打敗,只好在路邊攔車。看前面有輛拖拉機緩緩的開過來,我跑上前,急切的問道:你好,有到尤溪縣嗎?對方停了下來,疑惑的回答道:沒有。噢,我小聲的回應道。接著往後退了幾步,看著拖拉機漸漸走遠,我顯得有些失落。

後面攔了兩輛車,都沒有停下來,也許是上天故意不想讓我搭車。好吧,我也不想搭車了,那種如乞求的感覺,我是不想受了。我拿出手機看了下地圖,發現附近幾公里處有個叫中仙鄉的地方,有住宿的,想著今晚就到那吧。

之前以為長途騎行,住賓館會比較輕鬆,現在才發覺,其實並不是那樣,如果要住賓館,那意味著每天需要趕路,在路上不能停留太久。如果是自己帶了帳篷,倒是不太需要趕路,不過也有其他的缺點,你沒有地方充電,洗衣服,也需要帶更多的東西,甚至你還不敢到處去玩,有些景點並不能騎車過去,要是放在外面又不太安全,要是住賓館,還可以有個地方放一下,後來看很多人都是這2種方式搭配的。

雨下的越來越大,很快全身就溼了,要是出太陽,衣服溼了不會覺得有什麼,但要是下雨天,等到下坡的時候,就會有一種刺骨的冷。雖然我帶了雨衣,但也懶得拿出來,很累的時候,真是能不動一點都是好的。好在揹包裡的所有物品都是用袋子包起來的,所以就算揹包進水了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最後靠著那一點信念騎到了中仙鄉,或許我應該歡呼,因為沒有搭車,但真實情況是,我並沒有覺得有什麼好開心的,只想把衣服洗了,然後吃個飯,再睡個覺。當已無力騎行時,我才發覺,最怕的是連奮鬥的資格都沒有。

也許以後很難再有現在的勇氣,說走就走的旅行,但又覺得,人生能有一次就已經很好了,再則就算多去幾次又有什麼呢,我也該知足,再想想還有多少人,連去一次的機會都沒有,他們或是因為金錢,又或是因為家庭,總之各種原因。

沒想到這個鄉鎮還挺大的,有不少住宿的地方,打算在這個鄉鎮住2晚,一是恢復一下體力,還有就是把雨衣,充電寶,長袖,長褲,防曬噴霧寄回家。想著現在穿的是速乾的衣服褲子,溼了也能很快就幹,所以雨衣就不用帶了,再者要真下太大的雨,也不想騎,要是半路下的雨,那就讓它淋好了。(後來發現,這是一個絕對錯誤的選擇)充電寶,現在帶了兩個,感覺不是太必要,每天住處也都能及時充上電,所以帶一個就好了。長袖和長褲,由於不太容易幹,大熱天也用不怎麼上,所以也就不需要了。防曬噴霧的話,穿了長袖和長褲,再加上頭盔和墨鏡,所以也不太曬的到,這兩天也是一點沒用上。

突然覺得,準備的不足,又或是因為準備的太充足,導致帶了太多的物品,都不是問題,只要做好隨時適應變化的準備,那麼很多事情就會迎刃而解。這是我第一次長騎,騎行前,我並沒有什麼經驗,準備的也不夠充足,但好在我會適應變化,當覺得揹包重時,那就丟棄一些,當道路不通時,那就換一條路,當騎不到目的地時,那就找附近的一個地點。當騎行在路上時,隨時適應變化就是最後的一顆救命稻草。

長途騎行確實是一件很累的事情,以前覺得騎行不就是看看風景,然後找個地方睡一覺,接著看風景嗎,然而這兩天我才知道,根本不是那麼回事,真累的時候,你很難有心思去看風景,更別說去拍照了。要是你沒有那麼想去,真的很難堅持下去,不僅僅是累,還有很多你所未知的事,那一件件都能讓你措手不及,根本不是光有想去的勇氣就夠了的,在路上,需要不斷總結和改變計劃,只有如此才能到達目的地。

晚上媽打電話問我到哪了,接著又說,要是覺得累了就不要再騎了。雖然今天不是太順利,但也沒有想過要放棄,或許明天又是一個美好的日子,誰說的準呢。

第二天上午把衣服啥的給洗了下,原本是想昨晚洗的,但昨晚太累就沒洗。前天晚上洗的衣服也還沒怎麼幹,今天拿出來有些異味,只好再次洗洗,不過這倒是給了我一個建議,如果無法確保當天洗的衣服能幹,最好就不要洗了。

下午5點左右,把包裡不需要的物品給快遞了回去,瞬間輕鬆了不少。現在包裡只剩下幾件短袖,襪子,拖鞋,打氣筒,一個充電寶,預防藥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