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人的故事:我希望這輩子沒有病人記得我

病人手術不疼,他不會記得你,

疼了他可能會記你一輩子,

我希望這一輩子,沒有病人能記得我。

——羅愛倫

麻醉女神

協和人的故事:我希望這輩子沒有病人記得我

北京協和醫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麻醉學與疼痛醫學專家

如今雖已80歲高齡,但她只要身體允許,就堅持到醫院上班。羅愛倫教授身上所體現出的正是協和醫院“嚴謹、求精、勤奮、奉獻”的治學精神。她被後輩們親暱地稱呼為“麻醉科女神”。

羅愛倫教授是國內外著名麻醉學專家、疼痛醫學專家,歷任北京協和醫院麻醉科主任、中華醫學會理事、中華醫學基金會副理事長、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主任委員、中華麻醉學雜誌總編輯、臨床麻醉雜誌副總編、比利時楊森科學委員會中國麻醉分會主任委員等職務,還是第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九屆全國婦聯執委。

協和人的故事:我希望這輩子沒有病人記得我

她長期從事麻醉學的基礎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在臨床診斷與鑑別診斷、疼痛治療及複雜、危重病例的麻醉及搶救等方面均有較深造詣。積極倡導循證醫學,重視術前對病人重要臟器功能及整體生理狀態的評估,強調麻醉用藥的精心選擇及麻醉方案的個體化設計。多年來,羅愛倫教授對一些特殊疑難重症、高危患者的麻醉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羅愛倫教授1937年出生於上海,父親是一名外文教師,她的名字“愛倫”就是英文“Allen”的諧音。念大學時,她報考了上海第一醫學院醫療系,畢業後被分配到北京協和醫院。臨行前,母親反覆對她說:“你的職責是治療患者,所以要對每一個患者認真負責。有不知道或者不懂的,你一定要向你認為最可靠的人請教。”母親的諄諄教誨深深地烙印在羅教授心裡,成為她行醫五十六年裡一直堅守的信念。

協和人的故事:我希望這輩子沒有病人記得我

△青少年時期

羅教授還是國內最早推廣疼痛治療的先驅者,倡導和開展術後鎮痛、晚期腫瘤鎮痛及慢性疼痛治療業務,使我國疼痛治療向正規化、專業化發展。1989年,羅教授會同謝榮、趙俊等老專家提請了有關麻醉科獨立建科的議案。同年5月3日,衛生部正式頒發第12號文件宣佈:麻醉科正式獨立於外科成為二級臨床學科。至此我國麻醉學才真正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為今後中國麻醉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由於羅愛倫教授對中國麻醉學事業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1999年英國皇家麻醉學院授予她榮譽院士稱號。迄今為止,只有她和中國麻醉學科奠基人謝榮教授兩位中國麻醉醫生獲得過此項殊榮。

協和人的故事:我希望這輩子沒有病人記得我

醫療界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話:“外科大夫治病,麻醉大夫保命。”這是對麻醉醫生重要性最為貼切的表達。然而,大多數患者對麻醉醫生的認識還仍然停留在半世紀前輔助科室和醫技人員的階段,“麻醉師”這個稱呼是讓很多麻醉醫生最無奈的別稱。對於這一點,羅教授深有感觸:“很多人都覺得麻醉無所謂,甚至一些醫生也這麼想,隨便把人麻倒了就行。但其實麻醉很重要,我不是因為這是我的專業才這麼說。”

“一個好的麻醉大夫一定要先懂麻醉再去做麻醉,要明白什麼是麻醉,麻醉的內涵是什麼,麻醉的不同結果會對患者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我一直覺得,我懂了麻醉以後再做麻醉,對我來說是非常幸運的事情。我一輩子的麻醉生涯,沒有因為麻醉而給患者增加負擔,帶來痛苦,造成不幸,只讓他好上加好,這是我比較驕傲的一點。”

嚴父慈母

她的學生北京協和醫院麻醉科主任黃宇光教授這樣評價道:“羅教授對中華醫學會麻醉學會的最大貢獻是規範了學會管理、把中國麻醉推向世界大舞臺。”中日友好醫院手術麻醉科主任趙晶教授說道:“羅老師是除了父母以外,對我最有恩的人,我做麻醉都是她手把手教出來的。她為人特別好,非常善良,但在專業上很嚴謹,要求特別嚴格。”

在學生和下屬眼中,她同時兼任著“嚴父”、“慈母”這兩個角色,讓大家對她都又愛又怕。趙晶教授還記得,以前每次早上交班時,他們都要向羅教授彙報患者情況,羅教授會向他們提出一些特別細緻的問題,常常讓年輕醫生們措手不及。正是羅教授這樣嚴謹的治學態度,影響了協和麻醉科一代又一代的年輕醫生。

趙晶教授表示:“是羅老師讓我們明白,除了麻醉知識外,我們還要多瞭解患者的相關疾病和處理方法,及對患者轉歸的影響,讓我們真正成為一個很全面的負責任的能保護患者圍手術期間安全的麻醉科醫生。”

甘做手術檯上的幕後英雄

協和人的故事:我希望這輩子沒有病人記得我

羅教授最讓人欽佩的是她的奉獻精神,她從來不以自己的名利為目的,而是全心全意為了科室,為了患者,為了麻醉學科。麻醉學科因羅教授而更加繁榮,羅教授的人生因麻醉而更加精彩。儘管已經榮譽等身,羅教授始終淡然看待。

“階前老老蒼蒼竹,卻喜常年衍萬竿,最是虛心留勁節,久經風雨不知寒。”這是對羅愛倫教授最好的寫照。她的精神感染著一代又一代麻醉醫生們,她的言傳身教也已經成為了後人寶貴的精神財富與指路明燈。

本文源自“北京尤邁醫學診所”微信公眾號。

關注“北京尤邁醫學診所”或“尤邁健康”微信公眾號,瞭解更多健康資訊和協和大專家背後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