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的意義和價值到底是什麼?(過來人傾情分享)

我從小學開始就在國際學校讀書,也一直知道未來大學是要出國的,但是對於這件事我沒有太大的重視。整個高中四年,除了最後的申請季,我腦子裡面充斥著今天中午要開哪個會、放學要先做哪個科目的小組討論,而不是我一定要上哈耶普斯麻。轉變發生在申請前的那個學期,一位位高中校友回來分享他們在自己大學的所見所聞。這時,我才開始思考自己對未來四年大學的期待,懷揣著“想申請到一所和我“契合”的大學”這樣的心情,打了一頁頁學校官網並開始計劃暑假訪校。我的學校研究很大一部分只是在參考每個學校的“性格”特點,以及它們是否和我自己的性格相似。

留學的意義和價值到底是什麼?(過來人傾情分享)

九年級我開始對美本申請有一些粗略瞭解,知道自己要考SAT、要好好讀書保證較好的GPA,以及最重要的,要做很多豐富的課外活動。於是,我就去這麼做了。我參加了學生會、校刊、模聯、街舞社、世界學者杯、商賽、幾個學校比較小眾的社團、中國大智慧等等的活動。看似雜亂,但這些的確就是我在高中四年掏心掏肺苦苦經營的興趣。當然,接觸的活動變多了以後,我也開始更清楚地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從單純為了留學參加活動到主動地選擇自己的興趣。在過程中,我發現自己不是那麼喜歡模聯的心狠手辣,對寫商業計劃沒有那麼大的熱情,所以慢慢開始將我做的事情縮小範圍。To-do list雖然變短了,但我花費在課外活動上的時間並沒有減少。做完作業後挑燈夜戰再改一篇校刊文章、給學生會提交一份活動策劃案都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天雖然睡眼惺忪,累得在課上偶爾也會打瞌睡,但卻很踏實。

十一年級的期中考試後我和小夥伴扛著剛考完試還未完全康復的身心,坐了十幾個小時的飛機來到波士頓參加中國大智慧的比賽。組委會每天都安排了緊湊的行程,回到酒店也因為要準備隔天的比賽而到深夜才可以睡覺,時差不知道是調到了哪個時區。但我發現,有了共同的目標後,即使在困難重重的情況下,人也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整個團隊齊心協力,朝著同一個目標前進。

留學的意義和價值到底是什麼?(過來人傾情分享)

為了高質量地完成每一天的任務,每個人時時刻刻都願意提供自己獨特的觀點。這種想法與想法之間的碰撞與火花正是我們作為一個團隊的最佳合作方式。就算途中會遇到爭吵,但每個人都努力地嘗試將所有想法的精華結合在一起。當我們在MIT校園裡迷著路四處奔跑拉人做調查,感受著美國東岸四月的冬天時,我卻一點也不累,那是我第一次感覺到,這是我想要爭取的東西,我想和團隊成員一起贏。

在那段時間裡,我還學會了一項交友的技能,這也是我覺得在我留學申請中,最有意義最美好的回憶。無論是被我們拽著做survey的大學生、同一travel group的同齡人、甚至組委會的成員,與每個人短暫的交談都令人記憶猶新。每個人的見聞,每個人的思維方式都大相庭徑卻又合乎情理,和他們一起交流真的深深讓我著迷。就這樣,我結識了很多新的朋友。有時候,只要你大膽地向他人介紹自己,開始一段對話,邁出第一步,就有可能收穫新的友情。

在學校也一樣。校刊是一個70多人的組織,我雖然每天都要與這本雜誌打交道,但要見到微信窗口另一頭的作者、設計師、攝影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因為這樣,難得大家開一次會的時候,多問候彼此幾句,輕鬆地開開玩笑也能讓大家四個不同年級的夥伴們親近許多。有一次開年終會我請大家喝奶茶,一個小我兩屆的學妹向她的section editor要求一定要3分糖的奶茶。我不太認識她,聽到以後也覺得有一些莫名其妙,但為了尊重她個人喜好,76杯7分糖奶茶裡,我給她訂了一杯3分糖。她來拿奶茶的時候又驚又喜,甚至有些感動。往後每一次見到她,我都記得她喜歡3分糖的奶茶,而我們也因為這一杯飲料變得更親近。我們也因此成為了很好的朋友。很多時候,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就會讓別人對你好感大增。或許,這只是你長久以來自我要求養成的習慣,但在他人眼中,這早已是不可多得的個人特質。

在為留學做準備的旅途上,我就這樣在學校和校外結識了來自五湖四海,興趣不一的朋友們。他們讓我學到除了在申請表格上填寫以外,我做的活動背後都有真實的故事,有趣的靈魂。雖然很累,但現在回想起中午大家一起喝著奶茶為學校舞會預算髮愁的時光,我還是很想念。

留學對於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意義。對於我而言,可能是準備留學的四年中,不經意收穫的友情和回憶。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時期、不同的選擇、不同的經歷會造就許許多多不一樣的靈魂。而出國留學,使得我能在未來,結識更多有趣的靈魂,互相勉勵,共同成長,開闊彼此的視野,一起去探索這世界更真實美好的一面。

文章來源:棒呆國際教育,更多最新的出國留學資訊【請關注棒呆國際教育官方網站www.bonday.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