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俞敏洪到《四大名著》:中國社會“男女平等”的真相是什麼?

中國長期以來都處於母性文化的社會。中國最具陽剛氣的小說《水滸裝》、《三國演義》和《西遊記》,其實可以說是母性社會的典型體現。中國其實是一個母性原則的大國。

在《水滸傳》中,一堆男人以一個沒有能力的宋江做代表,跟隨他闖蕩江湖,崇拜他甚至為他送命。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宋江是及時雨,任何人在有問題的時候,他會出現並幫助他。這體現的不是本事,而是慈愛和母愛的感情。可以說是一幫男人找了一個媽,我們可以把《水滸傳》稱為《找媽記》。


從俞敏洪到《四大名著》:中國社會“男女平等”的真相是什麼?


《三國演義》中,可以說劉備也是一個超級大奶媽。在野心破滅後,所有群眾都向他靠攏。大家如圖跟著媽媽一樣,認為只有在媽媽的羽翼下才能獲得安全。而像曹操這樣有父性精神的人,總是意圖爭權奪力,意圖自己成為中國社會和文化中的佼佼者,是不太被大眾接受的。這樣的人往往野心勃勃,充滿了爭強好勝的意願,但他們的形象一般都是負面的,是容易出現問題的。

從俞敏洪到《四大名著》:中國社會“男女平等”的真相是什麼?

這一點體現在性上,是西門慶和潘金蓮,結局很慘;體現在事業上,是孫悟空,也是比較慘的。

從俞敏洪到《四大名著》:中國社會“男女平等”的真相是什麼?

《西遊記》各路妖精偏愛唐僧肉。與其說她們想吃唐僧肉,不如說她想吃唐僧奶。他們像小孩一樣,小孩的意象就是吃人。由於小孩吃的是人奶,所以可以說某種程度上,小孩是吃掉了人的一部分。那麼唐僧像什麼,像一個總是慈悲為懷和嘮嘮叨叨的媽。什麼人總是嘮嘮叨叨呢?中年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比如處於中年危機和更年期的婦女,容易嘮嘮叨叨。中國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從俞敏洪到《四大名著》:中國社會“男女平等”的真相是什麼?


《紅樓夢》就更不用提,賈寶玉這個娘炮一樣的人物,充當了全大觀園的媽的角色。

從俞敏洪到《四大名著》:中國社會“男女平等”的真相是什麼?

整體來說,中國幾乎沒有被多數人認同的純粹父性的存在,所以,中國社會是以陰柔為主,也就不足為奇了。比如中國的皇帝制度和太監文化,看上去男人很有雄性,但其實很多皇帝都荒淫無度,天天混在女人堆裡。這意味著什麼呢?皇帝有很多的媽,他對男性社會、男性世界不感興趣也不爭取,沒有要開疆擴土的願望。比如說中國的長城,也是以保守為主的。

現在中國最流行的是什麼人?小鮮肉,而且越來越鮮,越來越嫩。中國的文化,一直都不是特別由男性形象作為支撐。由此產生了集體性的文化,這種文化強調的是我們而不強調我。

父性原則的特點是什麼?體現父性原則的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就是俄底浦斯,為什麼俄底浦斯這種醜陋的神話也會成為西方一個著名的篇章呢?因為它是存在意義的。我們常看到希臘神話裡面一群神在打打殺殺,爭來爭去,他們的目的就是不停的去爭鬥,不停的去取而代之,到最後兒子把老子打死。今天星球大戰的主題也依然是兒子把老子打死。

從俞敏洪到《四大名著》:中國社會“男女平等”的真相是什麼?

父性原則,往好裡說,是雙贏,往壞裡說就是競爭,也就是有你沒我。父性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充當無限責任公司的角色。

相反,母性原則的人為什麼容易內疚?因為她很自戀。比如,男人離婚後,會覺得自己把前妻的一生毀了,跟小三不結婚也會把她的一生毀了,自己毀了孩子,毀了媽媽,把身邊的女人全毀了,他就會感覺到壓力山大。實際上呢,這只是一個

嬰兒的幻想,嬰兒的幻想就是如果我不吃奶,我的媽媽會脹死,我會把自己的媽媽害死。實際上,你對別人的影響並沒那麼大,你只不過是被別人利用。你如何得知別人離開你就不會過長久幸福的生活呢?甚至他們可能會想,我怎麼沒早離開他呢。這就是母性原則過強的人會總覺得自己很重要,覺得自己對別人舉足輕重,處於上帝的位置。

父性的世界是什麼樣的世界?我們知道,過去在一些比較原始的部落裡,孩子到了十幾歲的時候,父親就會讓孩子到原始森林住上幾天幾夜,若他能安穩回來就說明他已經長大成人,這就是一個父性原則。父性原則的主題是冒險,跟母性世界不一樣,他會告訴你,只要你敢於冒險,就會贏得更多的食物,你越冒險,你在部落裡的地位就越高,就越能擁有財富。

如果人類只有母性原則,恐怕人類就早已經滅亡了,所以人一定要長出牙齒,長出智慧去征服,並從征服中獲得價值感。人在母性世界中會獲得安全感,在父性世界中會獲得價值感。我們會自我感覺到很偉大,這種偉大不是靠別人認可獲得的,是靠自己的本事獲得的。


從俞敏洪到《四大名著》:中國社會“男女平等”的真相是什麼?

一個皇后不會害怕獨立於世。


所以這個世界有兩種酷,母性世界的酷就是自己時刻像個演員在等待著掌聲。我曾說周杰倫很酷,但是他是小孩的那種酷。小孩的酷是即使我摔倒,也要以最帥的姿勢摔倒,然後把摔倒變成一個迎來掌聲的機會。

而父性世界的酷是,並不在乎以什麼pose摔倒,而是在乎我能不能當老大。無論髮絲有沒有亂,臉上有沒有疤,只要能成為森林之王,能得到這個位置,這些都無所謂。當下流行的小鮮肉都是母性世界中的乖寶寶,他們被母性世界完全浸染,非常乾淨,非常整潔,他們的世界是不會去走爛泥道路的。

如果一個女人持有父性原則,那麼她對於關係,對於事情會怎麼看待呢?她是可以接受喪失的,也就是說分離對她不是一件壞事。她會想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當然很有可能舊的去了,新的也沒來,來的也是舊的,甚至更差,但是她願意去接受這種可能。她覺得自己夠努力,那麼這一生就是值得的。她會願意去追求那種恐懼、興奮和它帶來的快感,並且敢於冒險,敢於過刺激的生活。從這個角度上看,不光男人要做一個純爺們,女人也可以做一個“純爺們”。


從俞敏洪到《四大名著》:中國社會“男女平等”的真相是什麼?


從俞敏洪到《四大名著》:中國社會“男女平等”的真相是什麼?


TIPS:女性如何變得更強大?

——那些似是而非的誤區

父性原則是一種歸屬的能力,是和這個社會相連接的能力。

父性原則的關鍵詞是競爭、優秀、征服、冒險、位置、權力、贏,這些字眼在幾十年前還很少進入女性世界裡,但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女人,首先是人,然後才是女人,女人也有權充分發展自我,實現自我的價值,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在這個世界上贏得一席之地,而不是僅僅作為妻子、母親存在。

然而這一切絕非易事。

當年輕女性問該如何“得到一切”的時候,很多人會理所當然地吐出一些陳詞濫調,這些大多數人信奉的言論其實最多隻是部分的真相,全部真相往往要複雜得多。我們得拋開它們,引入更直率和富有建設性的建議,去真正解決職業女性所面對的問題。

言論1:“如果你全力奮鬥,那麼一切將是可能的。”

我們恐怕得直面一些基本事實。只有少之又少的女性爬到了領導層。

用“奮鬥不夠”能合理解釋這些數字嗎?毫無疑問,那些進入領導層的女性都曾在她們職業中極盡全力奮鬥。然而最新調查顯示,她們中的大部分都有某種共同點:她們都是名副其實的女超人。即使對極有天賦的專業女性,這些女人也不能成為標準線,在這樣的標準之下,大部分女人是註定要失敗的。

此外,還有一個簡單的衡量是和領導層中的男性同事相比,有多少女人有孩子。在美國最高法院裡,每個男性大法官都有家庭,但僅有的三個女性大法官中,兩個沒有孩子,另一個是等到她的孩子幾乎長大成人之後才開始她的大法官生涯。

那些阻擋她女性們登頂的障礙,會遠比她們野心的廣度來得更現實。現有的體系是基於一個早已消亡的社會,那時務農是最主要的工作,而待在家裡帶孩子的媽媽則是常態。如今社會已發生鉅變,但這個體系,包括社會文化和商業規則並未做出根本改變,無彈性的日程安排、不斷的出差和待在辦公室持續的壓力成了女性工作的必須面臨的問題。

這意味著我們需要與世俗對戰——每一天,每一年——在每個人的工作場所上,在立法上,以及在媒體上。

從俞敏洪到《四大名著》:中國社會“男女平等”的真相是什麼?


言論2:“如果你嫁給一個對的人,那麼一切將是可能的。”

那種認為假如丈夫或伴侶肯平等分擔(或承擔大部分)撫養孩子的重任,女人就可以去追逐高位的想法,是假定大部分女人與孩子分離時,會像男人們一樣心安理得。但實際上這事沒那麼簡單。

當家庭問題使人不得不正視自己的缺席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時,男人和女人的反應是完全不同的。男人通常願意犧牲家庭去拼事業,而女人則相反。有的時候,深深的母性本能讓這種家庭與事業的“選擇”其實是反射性的只有一個選擇。

從職場文化上看,那些工作第一的職場人會被特別褒獎,而那些選擇家庭的則會被另眼相看,很有可能被認為不夠專業。男性領導人常會因他們犧牲私人生活,投入公共和公司事務而受褒獎。他們的孩子也被引導更注重父親的公共服務而非個人責任。但對女性而言,一切似乎是反過來的。女性的事業再成功,也無法阻擋人們最終會把好奇心放在“她結婚了嗎?她有孩子了嗎?她怎麼有時間帶孩子?”這些問題上。

從根本來說,社會必須改變,對更注重家庭和更注重工作這兩種選擇能被平等對待。如果我們真的讚賞這些選擇,我們就會讚賞做選擇的這些人,如果我們讚賞做選擇的這些人,我們會盡一切可能僱傭並留住他們,如果我們盡一切可能使他們能同時兼得工作和家庭,那麼這些選擇就會容易得多。


從俞敏洪到《四大名著》:中國社會“男女平等”的真相是什麼?

言論3:“假如你能把人生大事正確排序,那麼一切就是可能的。”

今天人們傾向於晚婚,而你如果早要孩子,你會難以得到碩士學位、好的第一份工作、在工作起步期的更好晉升機會,而且更糟的是你的薪水會因撫養孩子變得更少,因此你更無法去僱一個來幫你打理生活瑣事的幫手。

但如果你選擇先立業,在三十歲中後期的時候再要孩子,又增加了要孩子的難度,很可能需要度過漫長而壓力巨大幾年都難以如願。

所以,考慮到如今我們工作優先是社會主流,你可以先打好事業基礎,但仍要努力在35歲之前要孩子,或者冷凍你的卵子,無論你是否結婚。

當你三四十歲時,你也許會是個更成熟且更少挫敗的父母,你也更可能找到相伴一生的伴侶。但事實是沒有最優解,所有這些得失權衡,男人們都無需考慮。

如果你想要,你就應該去建立一個家庭——無論你當時的生活狀態允許與否——與此同時繼續你渴望的事業。

如果更多的女性去爭取這種平衡,那麼更多的女性會登頂領袖位置。

如果更多的女性在領袖位置中,她們就會設法讓更多女性更容易繼續工作。只有當掌權女性達到一個足夠的數量,才能建立起一個真正能為所有女性考慮的社會。那將是一個可以兼顧到所有人的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