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有些人多骂刘备而赞曹操,这是怎么回事?你怎么看?

昨日月明


我对曹操和刘备的认知,仅限于《三国演义》小说和央视94版电视剧。个人评价是---曹操真枭雄,刘备伪君子。

理由如下:

1.谈理想:曹操从来不掩饰自己的野心,《短歌行》中公然表露“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理想和抱负,行动上“挟天子以令诸侯”,视天下非议和儒家教条如无物,这是真霸气;反观刘备,以中山靖王之后自居,打着匡扶汉室的名号,掩盖自己想要称王的真正意图,结果不小心还是暴露了--大儿子(义子)叫刘封,小儿子叫刘禅!试想,除了皇帝,谁还有封禅的权利?这叫伪忠厚!

2.谈做人:且不论其他,只说二人对待家人的态度以窥究竟。曹操的结发妻子是丁夫人,丁夫人无子。曹操便让没有生育的正室丁夫人抚育已逝的刘夫人的儿子曹昂,丁夫人将曹昂视为己出。后来曹昂在宛城战死,丁夫人悲痛欲绝,常常数落曹操,曹操一怒之下,将她打发回了娘家。不久,曹操心生悔意,亲自到丁夫人娘家去接她,然而丁夫人却不理睬,曹操没有办法,只好和她离异。曹操新的嫡妻卞夫人很尊重她,常常在曹操出行之时,将她请来府上款待,和过去一样。丁夫人去世后,葬在许都城南。不仅对待离异的前妻如此有人情味,甚至在去世之前,曹操将自己的妻妾宫人都安排妥当!反观刘备,长坂坡一战,糜夫人投井而死,刘备没有半句话;甚至因为险失赵云一员虎将,把赵云出生入死救回的阿斗扔到地上,丝毫不顾虑自己亲生儿子,这完全违背人伦常理;甚至曾经琴瑟和谐的孙尚香被抛弃在东吴,他也没有半点顾念之情!观察一个人对待自己最亲近的人的态度,往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真实人品---一个连自己妻子儿女都不爱的人,你指望他爱天下子民?错,答案只有一个---他只爱他自己!!这是伪仁义!!


梦魂惯得无拘检


没有觉得骂刘备的比曹操多,主要原因还是三国演义的影响力太大,由于这部小说的戏剧性比较强,一千多年以来,尤其是在民间广为流传,每个时代都出现不同的解读,刻画,和渲染,即使很多描述都脱离史实,但人们依然津津乐道,乐此不疲,使得刘备匡扶汉室,忠心为民的形象深入人心。而曹操就没那么幸运,由于挟天子而令诸侯,再加上本身曹操不管是用人还是打仗,在很多事物上都灵活多变,演义中更是把曹操有意刻画成,诡计奸诈的形象,特别是那句宁可负天下人,而不可天下人负我,着实把曹操永久的推向了人民的对立面,为此曹操可以说背了上千年的黑锅。

想要了解,刘备和曹操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我们必须得紧扣历史,从历史真实事件出发,围绕着事物再对人物,展开客观和公正的评判。

其实不管刘备还是曹操,又或者是孙权,在当时那个乱世朝代,用一生去开拓或者说捍卫基业,都可以说是伟大的,杰出的政治课,军事家,个人成就来看,当然曹操,虽然没有最终完成大统一,但已占据整个北方中原复地,孙权呢当然家业守的好,而刘备成就最小,但人家是白手起家,从零做起,虽然是刘氏后裔,中山靖王之后,那也就是挂个名头,真正的也是靠自己的努力拼搏而来。所以不管是曹操,刘备还是孙权,都是我们学习和膜拜的对象。






老张不忙


在缤纷多彩的历史长河中,三国时期无疑是令历史爱好者着迷的一段时期了,这里的文臣武将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而这其中的曹操应该是这边最具争议的人物了。

在我看来,在《三国演义》里,这种尊刘贬曹的的思想使得对很多人对曹操这个人物有了谬误。其实,个人觉得,三国时期的曹操并非小说所说的那么奸诈,三国时期的刘备也并非小说你所说的那般仁义。

客观的来说,曹操起初应该是没有篡汉野心的,起初的他也是想一心护汉。敬献七星宝刀杀董卓,会盟诸侯讨董卓这些都可以看出,他起先是想保护汉家江山的。然而在此过程中,他发现汉家江山早已形同腐朽,汉献帝刘协懦弱胆怯,无任何治国治民能力,在那个群雄逐鹿的时代,即使把国家交给他,他也没有那个能力治理好当时的汉家天下。而曹操却有这样的才能。在我看来,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做法反而从一定层面保证了国家的安宁,从而事当时中国的半壁江山保持了相对的和平。以后又讨吕布,灭袁绍,使得当时北方地区越加繁盛,如果给汉献帝实权,估计当时的北方免不了战火的摧残,相对和平的环境不可能出现。

反观刘备,满口仁义道德,却屡次违背信义。投徐州则领徐州牧,投曹投袁,却又反叛而去,投荆州后却又发兵攻占荆州、益州,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实乃口蜜腹剑,极度虚伪。而比之这点,曹操光明磊落多了。

由此观之,曹操乃真英雄,而刘备堪称真小人。






爱诗者


早年我写过一篇文章,对此有过论述,可以与大家一同交流下想法。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近些年来,为曹操翻案的例子是越来越多,可也是这些年来,社会风气变得越来越坏,是的,或许有人说,这两件事情完全风马牛不相及啊,但在我看来却并非如此,既然物质决定意识,那么社会物质也就决定社会意识,这广泛的老曹翻案风,如果不是社会自身在慢慢变味,恐怕也难以刮得如此强烈,如此强。


受益于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三国这段历史在中国的普及度几乎是所有朝代最广的,其中许多人的形象鲜明,也几乎被固定了下来,老曹是个什么形象呢?从京剧的白脸就可看出一二,典型的反派角色,但偏偏是这个反派角色,近些年来在不少人心中居然变得可爱又迷人起来,几百年来尊刘贬曹的滔滔大趋势,竟然开始暗流涌动了。


其实要说为曹操翻案,那我的确没话说,甚至我也支持,因为演义的确把他给描黑了一些,而翻案中所举的史料,也大多有理有据,比如棒杀宦官蹇硕叔叔,出去当官时激浊扬清,一郡清平,还有屯田恢复生产力,平定北方,然后又北伐异族,西晋后来能统一,也多半是摘了他的果实,他还在诗歌方面有巨大的成就,开创的建安风骨,我也觉得比后来的竹林七贤要苍直壮阔得多,这些都是历史证明过的。

可我想说的问题在哪呢?你说比较懂三国的人,为曹操翻案,为他正名,那无可厚非,因为他们是读过史书的,可盲从跟风的人一多就不对劲了,他们对于老曹的印象,还存在于演义中的奸诈形象,那听到为曹操翻案的消息,会怎么想?啊!专家都说了!老曹真是了不起啊!他杀这么多人,干这么多坏事,但还是很成功嘛!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学者们为曹操翻案,是肯定他的历史功绩和才干,而不是肯定他的杀戮和奸诈啊同志们!伟人夸老曹,也不敢在这方面给他洗白啊!


于是这些似懂非懂的人就成了曹操翻案的助力,刮起了一股大旋风…


那么,为什么对曹操一知半解的多数人,却欣然接受了这种经过“自我臆想”的翻案呢?要知道,在以前,给曹操翻案,是一种禁忌,就算不懂历史的门外汉,也知道不能随意附和此事,否则容易成为众矢之的,然而,到了近些年,情况却截然相反了。


我想这与近年来社会风气的愈加浮躁,和功利心理作怪有关,因为演义中的曹操,不择手段,短短二十年,就开出一片大基业,这跟现在许多人做事只看结果不问过程,何其相似乃尔?!只要自己最后成功了,用怎样下三滥的手段都是允许的,他们这是把自己比作老曹了。


可是关键在于——老曹的成功,对社会做出过大贡献,有历史功绩,然而现代的某些人呢?他们所谓的成功,只不过是自己个人欲望的满足,完全谈不上对社会,对历史有什么好处,还自诩比肩老曹?我且引用演义中诸葛亮骂王朗的经典桥段来说说自己的看法——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上述是曹操翻案风的一个方面,现在我们换个话题,既然谈到曹操,就少不了他的万年敌人刘备,正好借《盖世英雄曹操》这部电视剧,来谈谈洒家关于曹刘的意见。


此剧号称要还原真实的曹操,这句宣传还真给说对了,它倒是真的还原了一些曹操早年的正气行为经历,诸如五色棒事件、治理郡县等等,可它还原了曹操,却扭曲了刘备,此剧把刘备黑得不成样子,几乎要黑成碳了,刘备竟然去勾结董卓,然后才当的平原令?


这简直不能忍,难道要美化曹操,非得抹黑刘备不可?蜀汉别的不说,光是一代代前仆后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贵精神就值得万世传颂了,这是另外黑暗政变不断的两国怎么也比不了的,有人说什么那都是封建社会的道德伦理,是洗脑手段,对于这种自以为聪明的蠢夫,洒家还是想用那句话来骂——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我还想说说这几年来,越来越多的阴谋论,阴谋论是什么?就是把一些正常的历史,生硬地通过一些偏僻的角度,去过分解读理解,并且自己脑补,构成一种惊世骇俗的阴谋论调,比较著名的如什么,诸葛亮故意害死张飞关羽?刘备临终托孤的真相?等等等等不一而足,简直要颠覆人的三观,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程度,虽说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但也不带这么损的,现在社会整体风气就需要向上,还给它一击重拳,扯碎人们的道义观念,这不是火上浇油吗!更何况这些所谓的阴谋论,都没有什么真凭实据!


也许正是因为没有确凿的史料,才给了很多人自我脑补想象的余地,然而他们却没有往好的方面想,偏偏搞出这么多乱七八糟的阴谋论,自以为能博人眼球,孰不知对社会的风气打击更大!不是每个人都很懂三国,一旦这种阴谋论流传广了,人们将信将疑,只会更加对世界失望,长此以往,为祸不浅!


郑说古今


一代枭雄曹操,曹孟德!

假仁假义、大耳贼刘备!

英雄所见略同啊!



狼哥161507250


主要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在逐渐转变,越来越独立,追求独特,与众不同的东西。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大部分人对于刘备和曹操的概念和印象主要来自于《三国演义》和老版电视剧。这两个作品都是尊刘贬曹的,而儒家这些优点都集中反映在以刘备为首的蜀国集团。

刘备的特点主要是仁义,爱哭,出自于皇室正统血脉,关羽的忠义千秋,而曹操则是奸诈,多谋,祖父是宦官曹腾,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很明显两个人在作者眼中的地位差别很大。以前的人思想单纯,看桃园三结义,三请诸葛亮,为了赵云摔阿斗,为了关羽伐吴会感动会流泪。看曹操则不同,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绝情绝义,打陶谦,对徐州百姓大屠杀,睡梦杀人,杀杨修,对许攸欺瞒粮草数量,霸占张绣叔母,和儿子曹丕抢甄宓,几乎很少有正面事件。

近年来很多重新解读三国的,比如前些年的百家讲坛,新版的《三国》,《军师联盟》,曹操,司马懿基本都洗白白了,视角就完全不同。

刘备原来的仁义变成了虚伪,比如借曹操的刀杀吕布,刘安杀妻,怒摔阿斗,荆州久借不还,从新野撤军,在进川时的优柔寡断,迂腐不化,伐吴时以怒兴师,情绪化。

曹操则越来越正面,雄才大略,挟天子以令诸侯,灭北方袁绍袁术,杀吕布,灭马超,韩遂平定西北,灭刘表。善于用人,唯才是举,三次下求贤令,选拔人才。尤其是近些年,很多人从商业角度解读曹操,认为曹操是个干大事的人,现在的人普遍比较功利,看重结果,而刘备和曹操相比,明显平庸很多。




九华生


三国时代的历史,不能拘泥于《三国演义》的小说故事。如果从三国志的历史角度来分析,刘备和曹操。刘备的发家历史就是不断的更换他的主公,当时的天下,谁强大刘备就在谁的麾下,所以纵观刘备成长经历,有很大的投机取巧的成分。所以最终刘备登基称帝,有偏安一隅的想法。

而对曹操而言。他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对当时的社会稳定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原地区曹操是最大的军阀,势力也最强大。如果没有曹操的强势,中原必将混战多年,最终受苦的还是普通百姓。如果从历史的大发展角度来看,曹操的功绩,是为曹丕建立魏国,以及司马氏代魏立晋,最终建立大一统王朝到了决定性作用。司马氏能够从曹魏集团的谋臣变成取天下而代之的帝王,可以说他们受益曹操给他们建立了强盛的基础。所以从历史的角度,客观分析曹操是功大于过的。而刘备对历史的贡献就小多了。


随钰而安11


我认为刘备不适合打天下,更不适合当皇帝,皇帝做为统治阶级的最高领导,集最高权力于一身。掌握着天下人的生杀大权,皇帝一般都具有治国安民的大智慧,霸气强势才是皇帝应该具有的共性。而刘备素来优柔寡断,缺少皇帝该有的霸气果断,还有铁石心肠。在和曹操的大战中本来可以一举击败曹操,而他却顾虑曹操死后,北方大乱,放过了曹操,考虑的太多,他的优柔寡断,丧失了灭曹良机。所以刘备骂名多,我想刘备更适合做为一个国家的宰相,辅佐皇帝治理天下。

再说曹操,曹操就是属于那种适合做皇帝的人,铁石心肠,心狠手辣,正所谓宁肯我负天下人,不能让天下人负我。曹操的一生在这样做,当华佗给曹操看病时,说要做开颅手术,曹操认为华佗要杀他,当即杀了华佗。颇有皇帝该有的霸气,宁可错杀一千,也不肯放过一个。在乱世时代,曹操不失为一代枭雄。


潇洒哥98782


因为刘备满口的仁义道德,实际上做的事却并不仁义。在徐州夺取了徐州,当上徐州牧,在曹操在荆州追击他的时候,名义上带着老百姓逃跑,实际上却以百姓为诱饵,混乱曹操的视听,借荆州一借不还,夺益州反客为主,所以很多人骂刘备伪君子,相比曹操,一城一池全靠自己打下来,经历了数次大战,在群雄夹缝中生存,是真小人,但是很多人都赞赏这位真小人。



文学与风景


现在有很多人包括那些个什么专家都喜欢推翻一些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观点以显得他们有独到的见解,就象反对党,你说什么他们都反着来,其实就是刷存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