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分析:國藥控股分析!

一、三季度業績好於市場預期

2018年前三季度國藥控股(01099),實現收入2263億元,同比增長8.5%;歸屬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39億元,同比增長7.2%.毛利率由2018上半年8.7%上升至三極端的9.1%,上漲0.4個百分點。

如果單看第三季度三個月時間,公司收入同比增長加快到11.2%。2018年二季度為7.9%,2018年第一季度此數據則為6.2%。同時2018年第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為39%,2018年第二季度則為21.4%,甚至2018年第一季度為同比下降32.7%。可見公司的經營情況處於明顯的上升通道。

再看公司的附屬公司情況:2018前三季度國藥控股附屬國藥股份實現營收288億元,同比增長6.3%;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損益的淨利潤為9億元,同比增長27.6%;前三季度附屬公司國藥一致總收入為318億元,同比增長1.6%;扣除非經常損益的淨利潤為9億元,同比增長14.5%。

二、遍佈全國的銷售渠道,為公司業績打下基礎

通過對一些較低級別分銷商的收購和自身渠道的拓展,目前國藥控股的銷售渠道已經幾乎覆蓋所有的二級和三級醫院。在醫藥分銷領域,公司的分銷網絡已經覆蓋全國31個省、直轄市及自治區,公司直接客戶已達1.5萬多家醫院,小規模客戶13多萬家,零售藥店近10萬多家;在醫藥零售領域,公司目前已擁有超過4千家零售藥店,其中3千家為直營店,1千多家為加盟店。門店已經覆蓋全國19個省、市及自治區。繼續保持著行業的龍頭地位。

公司銷售渠道的寬廣,可以不斷提高公司對於一些低線市場的滲透率,繼續保持公司醫藥分銷絕對的龍頭地位。也基本可以預見,公司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基本面發生問題的概率不大。

三、政策風險基本釋放完畢

在“兩票制”實施以來,國藥控股的業績受到影響股價也發生過大幅下降,但隨著公司本身不錯的經營情況,再加上政策在全國開始強制執行,目前政策對於公司內部業務的影響已經逐漸淡化。

從數據顯示來看,2018 年上半年七大類醫藥商品銷售總額為人民幣1萬多億元(含稅),同比增長7.1%,增速同比下降1個百分點。二季度增速較一季度增速(7.9%,同比下降0.5 個百分點)進一步下滑,主要是受兩票制實施所致。行業平均利潤率為1.8%,與去年基本持平。

而目前藥品兩票制已於全國大部分地區開展,基本不存在某些地區實施某些地區可以不實施的差別。也就是說在政策層面大家已經處於同一起跑線,再加上國藥控股本身不俗的基本面,基本可以認為政策對於公司的不利因素已經釋放完畢,未來公司的收入有望進一步加快。

四、行業前景優良

根據數據統計,2018年醫藥類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整體營收同比增長為23.5%,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為22.3%。第三季度7-9月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為24.9%,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數據為18.1%。行業整體增速依舊比較良好,尤其是生物製品、醫療服務和化學原材料板塊的情況最好。

化學藥和生物藥板塊主要企業的研發投入力度不減,在研產品的研發進度符合市場預期。信達生物在港交所的上市,也說明市場對行業前景的看好;中藥板塊1-9月整體業績有所回落;醫藥器材類公司前三季度的增長都較為明顯,主要是由於產品技術水平的提升及獲得較多的政策紅利;醫藥商業在面臨政策壓力下,依舊維持較高的行業景氣,隨著整體行業環境的改善,醫藥行業有望在經歷調整過後,迎來第二次增長。

從這四個方面來看,在流通渠道上國藥控股依舊保持著其龍頭地位,且不利政策的負面影響下前三季度的業績依然略超市場預期。目前政策不利因素趨於釋放完畢,伴隨著良好增長的行業前景,且公司目前僅16倍的動態PE,無論與A股的還是港股醫藥分銷公司相比,只處於平均水平線,與其龍頭地位明顯不對等。估值向下空間極低,估值向上提升空間較大。公司股價有望接下來在經歷調整過後突破前高45港元。(

作者:端坐雲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