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英烈 蔡和森、蔡畅故居

一门英烈 蔡和森、蔡畅故居

荷叶当时有三大望族:一是清名臣曾国藩的家族,一是"鉴湖女侠"秋瑾的婆家王氏家族,一是蔡和森、蔡畅的母亲葛健豪娘家的葛氏家族。三家彼此联姻,构成了封建势力在荷叶的最上层。

葛健豪的父亲原是湘军参将,后作过盐运使、按察使,与曾国藩有姻亲关系。葛健豪的公公与父亲同在湘军任职,早就为儿女定下了婚事。葛健豪16岁与丈夫结婚。可惜,蔡家中落,蔡蓉峰只好凭借曾家的关系,在上海机器局谋了一个小职员。葛健豪随丈夫来到了上海,在此生下了三子蔡和森。蔡蓉峰感染上好多恶习,葛健豪过不惯这种生活,返回了娘家荷叶桂林堂。第二年,蔡蓉峰也回来,想把她们母子接回老家永丰,但倔强的葛健豪说什么也不同意。蔡蓉峰只好在荷叶买下了光甲堂及30亩耕地,定居下来。1900年,蔡畅在光甲堂出生。

一门英烈 蔡和森、蔡畅故居

光甲堂坐落在井字镇杨永村井泉组19号。从荷叶镇坐汽车出来,不远就到了石求村路口。下了车,绕过石求村,沿弯弯潺潺的小溪,踩着松软的沙土小路,逆流而上,几经打听,就来到了光甲堂。其实,就是一座老屋,当地人称"蔡畅老屋",夹在两座新屋之间,一边是二层小楼,一边是三间房屋。看来这儿的风水好,大山之间,一马山湾,正冲着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要不然后人们也选择在这儿盖房,原先出过大人物蔡畅,现在这家的孩子也考上了大学,真是风水宝地。

老屋基本上保持了原样,土墙黑瓦,中间有一门,两边有上下窗户,外面堆的都是柴草,也许年久失修,两根立柱也不一样,一根是木头立柱,一根是红砖砌起来的立柱,看来是临时补救,与木头立柱并不匹配。屋内也没有什么,这到让我感到很自然,离家这么多年了,就是当地人也难回忆。

一门英烈 蔡和森、蔡畅故居

看着、想着,我并不感到遗憾,人到了,心到了,情也就到了。这就是一种认知,一种感怀,一种观念,他(她)们谁认识我?可我却了解、知道他(她)们。他(她)们书写历史,书写进程,在伟大的社会实践中,留下了许多业绩、痕迹。今天,我们有时间,有能力,浏览他(她)们、学习他(她)们,也是一种进步。社会就是一个大学校,一个大课堂,不走出去,你怎么了解社会、知道现状。还是那句话,"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我们一路走来,就是在学社会、学历史、学人文、学文化。

一门英烈 蔡和森、蔡畅故居

从光甲堂返回,我们依旧到石求村路口乘车,奔往双峰县城。这里有蔡和森母校——双峰县一中。蔡和森塑像上有邓小平题词:"蔡和森同志是我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人民永远记着他"。

这里有蔡和森纪念馆,是聂荣臻题词。里面各个领导的题词多了,毛泽东说:"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他们既是同学,又是挚友,还是杨昌济老师的得意门生。新民学会旧址就是蔡和森在长沙的家。毛泽东带他的母亲到长沙治病,就是住在蔡和森的家中,并在那次,他们兄弟三人与母亲留下了一张唯一的合影,可见关系多么铁吧!

一门英烈 蔡和森、蔡畅故居

周恩来说:"和森同志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的。"他们都是旅法的同学。一到法国,蔡和森除开会外整日抱着《法华新字典》看书,囚首垢面髙谈马克思主义,开口闭口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一次火爆脾气上来,还向周恩来发警告,"一位真正的革命者,他的双眼应该一直盯在受压迫、被剥削的工人身上"。周恩来后来向邓颖超回忆,"有蔡和森这样一位朋友就足够了"。

一门英烈 蔡和森、蔡畅故居

蔡和森纪念馆外,是蔡和森广场,中央矗立着"蔡和森同志光辉一家"的群雕塑像。包括"蔡和森、向警予、葛健豪、蔡鹿仙、蔡畅、李富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家两对四中委"。 蔡和森与向警予是一对夫妻,同列"双百英模";蔡畅与李富春是一对夫妻,并列国家栋梁,他们都曾经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中央委员,可惜,蔡和森与向警予早早为革命献出了生命。蔡鹿仙是蔡和森的二哥,1925年在省港罢工中也早早壮烈牺牲。

一门英烈 蔡和森、蔡畅故居

葛健豪是他们的老母亲,是中国早期女权活动先驱,女子教育先驱,女革命家。因葛家与"鉴湖女侠"秋瑾的婆家相距不远,她早就结识了秋瑾,从秋瑾那里接受了全新的思想,她总用秋瑾的事迹教育孩子,勉励自己。年近50岁还带儿女及外甥女到湘乡县城一起上学。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1919年12月,葛健豪又与蔡和森、蔡畅、向警予等30多名学生一起赴法留学,其中,可能就包括李富春。因在留法期间,她积极支持儿子蔡和森与向警予、女儿蔡畅与李富春自由结婚,充分发挥了一个老留学生应有的作用。回国后,她继续为争取女权而斗争,她在长沙创办了一所平民女子学校。

一门英烈 蔡和森、蔡畅故居

"革命的母亲"葛健豪,与"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唐群英、"鉴湖女侠"秋瑾,被后人并称"潇湘三女杰"。1943年,毛泽东在延安得知蔡母逝世后,提笔写下"挽蔡母葛太夫人,老妇女,新妇道,儿英烈,女英雄"的挽联。1985年,陈云特题词"蔡母葛健豪纪念碑",矗立于双峰县永丰老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德珩题写了"母仪是式,高风亮节"的赞辞后,又赋诗道:"豪杰蔡家多,儿女万人歌。堪为烈母颂,留学创先河"。

一门英烈 蔡和森、蔡畅故居

最难得的是,葛健豪虽非中共党员,竟然立传于《中共党史人物传》第六卷,可见蔡母以及蔡家"一门英烈"的贡献。后来,双峰县还被中国妇联命名为全国第一"中华女杰之乡"。蔡家的事迹,永远值得我们歌颂、怀念。

九口2018-11-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