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平話改革:40年亦是一部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史

李湘平话改革:40年亦是一部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史

李湘平话改革:40年亦是一部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史

山東東明石化集團揭牌儀式(資料照片)

李湘平话改革:40年亦是一部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史

東明石化廠區

編者的話: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四十年來,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個人和國家發展的壯麗史詩。東明石化三十多年的發展,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程,本身也是改革結出的美麗碩果;如今,飽含改革精神的東明石化人,“牢記光榮使命,開創發展新局”吹響進軍“世界500強”的號角。

即日起,大眾網推出系列報道,聚焦東明石化發展歷程中湧現出的改革故事,呈現大時代背景下,石化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奮鬥史,記錄中國改革之路的“東明石化印記”。

大眾網菏澤11月21日訊(記者徐德波 郭亮)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談到,40年來,我國民營經濟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髮展壯大。長期以來,廣大民營企業家以敢為人先的創新意識、鍥而不捨的奮鬥精神,組織帶領千百萬勞動者奮發努力、艱苦創業、不斷創新。10月24日,山東東明石化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李湘平入選“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名單,是山東省入選的四個民營企業家之一。

作為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的典型代表,東明石化集團掌門人李湘平說:40年改革開放,亦是一部中國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史,東明石化一直處在改革的深化和時代的澎湃之中。

從無到有開創“一次創業”,從小到大完成“二次創業”

1987年,在改革開放的大時代背景下,作為民族工業縮影與典型代表的東明石化應運而生,一群東明石化的先驅者以無比的激情、無限的責任、無盡的智慧和無窮的幹勁,在東明這片“荒蕪的鹽鹼地”上,挖下了第一剷土、打下了第一根樁,開始了東明石化的創業之路,並就此走出了一條曲折漫長、而又壯闊輝煌的發展之路。

梳理回顧東明石化過去30多年的發展歷程,可分為兩個歷史階段。第一階段,1987年至2001年,東明石化“從無到有”,開創了“一次創業”歷史;第二階段,自2001年李湘平接掌東明石化至今,東明石化實現“從小到大”的階段,也被李湘平稱為“二次創業”階段。

在“一次創業”的14年時間裡,東明石化開創了多個先例,向世人昭示著東明石化的頑強與銳意,企業也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生產、營銷、管理體系。

2001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爆發,產品價格倒掛,企業裝置老化、人浮於事等等使東明石化經營陷入嚴重的困難局面。當年10月20日,李湘平在最困難的時候臨危受命,接任東明石化集團董事長,拉開了東明石化“二次創業”的帷幕。

當時年僅39歲的李湘平,接掌了處在風雨飄搖中的東明石化,他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就是“東明石化該何去何從?”

“東明石化該怎麼發展?需要冷靜、認真地思考。”回憶起當年的情形,李湘平說,經過連續幾個月的奮戰,他們最終制定出了“做大油頭、發展化尾、油化並舉”的發展規劃。

採訪中,東明石化多人向大眾網記者回憶了經典的一幕。在公司一次會議的最後,李湘平特意提高嗓音大聲說:“樹標杆、立樣板,奮發圖強;學濱化,找差距,敢為人先。我們今後的發展目標是:超常規、跳躍式。”就這樣,在2002年,李湘平制定了3-5年躋身全國500強的“超前”中期目標。

在“二次創業”的發展歷程中,東明石化開通鐵路專線、鋪設輸油管道、新加坡上市、在日照港建設專屬碼頭……,一步一步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小煉油廠”起步,頑強拼搏,實現了歷史性的大發展、大跨越。東明石化成為了綜合型、特大型的地方民營煉油企業,現有員工7000人,總資產300億元,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500萬噸/年。

自2007年起,東明石化連續入圍“中國企業500強”,排名連年躍升,位居2018年度“中國企業500強”第181位。

40年的改革開放歷史,亦是一部中國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史

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40年來,我國民營經濟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髮展壯大。截至2017年底,我國民營企業數量超過2700萬家,個體工商戶超過6500萬戶,註冊資本超過165萬億元。我國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我國經濟發展能夠創造中國奇蹟,民營經濟功不可沒。

“如果沒有黨中央持續不斷地深化推進改革開放,就不會有今天的東明石化,民營經濟的發展也不會有今天的成果。”在李湘平看來,正是改革開放,正是一系列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才讓他和很多民營企業家一樣有了廣闊的發展舞臺。

當談到改革開放40年對中國民營經濟、民營企業的影響時,李湘平激動地說,40年的改革開放史,波瀾壯闊,既帶來了中國經濟社會的鉅變,也引領了世界的發展。40年間,發生了一系列重要事件,從理論到實踐都取得了質的飛躍。國家認可了民營經濟、民營企業的重要貢獻和作用,提出的“兩個毫不動搖”和“三個不改變”都是重要的理論突破,也為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從不敢發展到放手發展,從個別領域到全方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這些翻天覆地的變化,沒有黨的堅強領導、沒有理論的重大突破、沒有紮實的政策措施,是根本實現不了的。”李湘平在談到改革開放對於中國民營經濟的重要作用時說,如果他的經歷算作一種成功,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就是改革開放的英明決策和黨的堅強領導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沒有這一點,民營企業發展就是一句空話、大話。40年的改革開放歷史,也是一部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歷史。

飽含家國情懷,用“強企夢”助推“中國夢”

家國情懷,一直是李湘平不忘的初心。對國家,對公司,對家鄉,李湘平一直懷有一顆赤子之心。

李湘平明白,東明石化發展所取得的成就,不僅僅是依靠他個人的膽識和毅力,更是在國家“改革開放”這個大時代背景的“溫床”下,才造就了企業的輝煌,也成就了他作為一名民營企業家的功績。

“我個人認為,企業家不完全等同於企業的經營者和管理者,企業家有著更高的使命,那就是推動創新和履行社會責任,我們要用東明石化的‘強企夢’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李湘平說,在這個偉大的時代背景下,未來的東明石化更要有新作為,將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更加紮實的行動,積極投身於國家興盛、民族復興、社會進步和企業發展的偉大實踐中,力爭做最有理想追求的地方民營煉油企業。

“我是東明人,總想著為家鄉、為國家做些事情,也許是命運的召喚,也許是歷史註定,這是歷史賦予我的任務,也是歷史要求我必須做好的事情。”李湘平說,他很感謝三十年來一批批奉獻在各自崗位上的東明石化人,是他們的奮發努力、頑強拼搏,才有了今天這部東明石化厚重的創業史;是他們的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才有了東明石化今天的輝煌。2017年10月28日,在東明石化建企30週年慶祝大會上,李湘平確定了年百億元利稅的目標,同時指出,為回報員工,公司將大幅度提升員工的工資水平。

進軍“世界500強”,堅持創新開放、打造新奇蹟

進入新時代,面對剛過“而立之年”的東明石化,李湘平又提出了進軍“世界500強”的目標,並提出“牢記光榮使命,開創發展新局”的口號。

“未來10年,將是東明石化向高端化發展、邁進的10年,我們規劃了5大基地與9大產業,我們的目標就是要進入‘世界500強’,實現宏偉強企夢。”在李湘平看來,要想讓企業取得更大發展,就要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讓企業與外界深度擁抱合作。

2017年9月,李湘平肩負行業發展重任,在山東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整合山東地煉企業,牽頭組建了山東煉化能源集團,目標將該集團發展成為山東省的第一強企,成為國內著名的、有世界影響力的、世界級的特大型煉油化工集團企業,期待為區域經濟騰飛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