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銷過100億!瀕臨破產到紙業大王,維達做對了什麼?


年銷過100億!瀕臨破產到紙業大王,維達做對了什麼?

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即將到來,作為高頻剛需生活用品的紙巾,往往讓人忍不住一次性買上一年的量。

維達紙巾是其中的佼佼者,連續多年霸佔天貓個護清潔銷售榜單第一位,是家喻戶曉的熱門品牌,僅雙十一當天,銷售額便能超億元。

從高級酒店、麥當勞到街邊公廁,從手帕紙、餐巾紙到衛生紙,維達紙巾已遍佈全中國,成為名副其實的“紙業大王”。

新廠長上任

維達集團位於廣東江門新會市,地處廣東珠三角腹地,創始人李朝旺是新會本地人,他經常說,企業是一場長跑,一生只想做好一件事。於他,這件事就是做生活用紙,為此他奮鬥了30多年。

維達的前身是新會日用品廠,於1985年由當地三家小廠合併而成,其中一家名為新會河南紙製品廠,主要生產元寶、紙錢等焚化品。

合併前,李朝旺在該紙製品廠擔任廠長,儘管只有高中學歷,他腦子靈光,骨子裡爭強好勝,深受領導賞識。

新會日用品廠成立後,李朝旺被任命為新廠廠長,當時,他只有27歲,“長得濃眉大眼,有一米八的個頭,看起來氣宇軒昂 ”

不過,擺在他面前的處境是,除了紙製品廠效益好點之外,合併前的包裝廠和日用品廠,已經連年虧損,前景非常不樂觀。“我來到這個廠時,只是幾十個盲殘人的福利廠,資不抵債。” 李朝旺曾回憶。

年銷過100億!瀕臨破產到紙業大王,維達做對了什麼?

許多員工懷疑: 新廠由一個年輕人帶領,能有多大希望?他們沒有預見到,命運會因這位年輕人的到來而發生歷史性的改變。

新官上任,隨即燒起了“第一把火”,李朝旺首先要解決的便是公司的“定位”。原來的三家工廠各有自己的產品,產品線混亂,包括花露水、焚化品、包裝箱等,公司在資金、精力有限的情況下,必須有所取捨。

還在紙製品廠任職時,李朝旺就從香港購買二手設備,將切割好的原紙摺疊成小塊紙巾包裝出售,當時銷售狀況良好。新官上任的李朝旺,決定帶領新廠進入一個全新的產品領域——生活用紙。

當時人們習慣用手帕,紙巾是一個尚未被開發的領域,衛生紙也都是用草和廢紙重新加工而成,酒店有一些面巾紙,但質量很差。李朝旺在香港陪客戶吃飯時發現這個商機,他看到飯桌上擺著摺疊很好的面巾紙,四方形,乾淨衛生,攜帶方便,當時就心裡一亮,認為這是一條生財之道。

上海有家造紙廠生產這種紙巾,叫“雪花牌”,產品有80%外銷,李朝旺便申請在廣東代理該品牌。一年不到,成效出人意外:小廠生產的生活用紙竟有些供不應求,一些人拿著訂單轉手就能賺上幾倍的錢,廠門外排起長龍等待拿貨。

合併後的第一年,新會日用品廠年盈利就有10多萬元,一舉扭虧為盈。

紙業大王誕生

李朝旺不滿足於簡單的買進賣出,賺取差價, “經銷別人的產品,永遠受制於人,沒有自己品牌就沒有定價權,而只有購買原紙回來加工生產自己的產品才有機會定價。”

第二年,公司成立新產品開發部,他親自領導新產品設計,並派人到上海進行學習設計、營銷。

1987年,維達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面巾紙,以藍色為主基調,藍白相間取名“威牌”,定價1毛錢1包,一同開發的還有捲紙業務,均走高端路線。

產品推出時,李朝旺便想到從星級酒店切入市場。由於星級酒店對生活衛生用紙的用量不大但要求嚴格,除質量必須一流外,還要打上酒店LOGO,這些苛刻的條件讓國內廠家望而卻步,從香港訂貨成本又高。李朝旺正好填補了這個空缺。

他帶著威牌紙巾到一些著名酒店進行推廣,幾乎所有的酒店都很感到驚奇:終於找到一家能生產酒店用紙的國內廠家了。

年銷過100億!瀕臨破產到紙業大王,維達做對了什麼?

李朝旺還在同行中率先打起電視廣告,將廣告插播在當時廣東人最愛的港臺劇中間,“威牌”從此家喻戶曉,在華南地區暢銷起來,新會日用工業品廠也成為當地最賺錢的企業之一。

1990年,李朝旺註冊了維達商標。作為行業新兵,維達當時的目標是,趕超當時的國內四大造紙廠。

造紙這門生意,關鍵在原紙。伴隨維達紙巾旺盛的銷售業務,對原紙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

那時國內沒有專門出售原紙的造紙廠,造紙廠都是生產加工一體化,貼上牌子出廠銷售,沒有原紙銷售業務的概念。李朝旺只能全國到處跑,尋找所有能賣原紙的造紙廠。“有得賣我就買,哪裡好我就去哪裡。”李朝旺回憶。

但光靠購買依舊不能滿足需求,造紙廠的原紙多以棉漿、草漿為原材料,質量也不夠好;好的廠家會摻一點木漿,品質難以保證。

李朝旺意識到,只有自己造紙才能解決這個問題,於是購買了兩臺二手國產造紙機,在1991年與一家臺灣公司成立了獨立的合資公司威寶。當時,國內原紙2500元/噸,而生產原紙的原材料進口木漿要3000—4000元/噸,相當於麵粉比麵包還要貴。

威寶公司一開始就採購進口原木漿原料,這給維達帶來了新的生產理念。

李朝旺喜歡進口原木漿,他發現“棉漿和草漿跟原木漿比,完全不是一個檔次”。於是,維達成為國內造紙行業第一家採用進口原木漿生產衛生紙的企業。

年銷過100億!瀕臨破產到紙業大王,維達做對了什麼?

由於原木漿生產的衛生紙乾淨、柔韌,受到消費者的廣泛青睞,維達已有的產能遠遠滿足不了旺盛的市場需求。李朝旺心裡有了一個更大的圖謀:建立造紙廠。

1993年,維達建立了一座紙業城,設備從日本川之江造機訂購,售價高達3000多萬元,年產能為1萬噸。

產能的擴張帶來效益的極大提升,當年維達的年營收突破1億元,也正是這年,新會日用工業品廠改組為廣東維達紙業股份有限公司。

次年,維達又建成投產了新廠“維達2號”,加起來年產能攀升至2.4萬噸,由此,維達步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奠定了在國內生活用紙市場的霸主地位。

2000年,維達宣佈贊助郎平執教的中國女排,並拿下了麥當勞的訂單,為麥當勞在華門店供應餐巾紙,頻頻曝光於大眾視野。

2007年,維達登陸香港聯交所,股價當天上漲39%,募集資金近13億港元。這解決了一直備受困擾的資金難題,同時嫁接了海外資本市場。

老品牌的新挑戰

上市11年,維達如今市值達138億港元,一年營收過百億港元。2017年財報顯示,維達總營收達135億港元。

維達銷量不斷攀升,卻在品牌營銷上掉了隊。在品牌推廣初期,維達主要依靠電視廣告、明星和體育營銷。在品牌進入成熟期時,傳統的一套,無法吸引年輕人。

為了實現品牌的年輕化,消費群體的年輕化,維達陸續推出“喜羊羊”、“功夫熊貓”、“冰河世紀”、“海綿寶寶”等系列的產品,營銷很快奏效。2010年,單維達喜羊羊系列就賣出3億元。

近年,維達還一鼓作氣推出三層軟抽、四層捲紙等產品,配以“超韌大巴”、“紙巾婚紗”等營銷手段。2016年,“紙巾婚紗”活動邀請了一線明星林志玲作為走秀展示;今年4月,維達還在上海打造了一家新零售快閃店“韌性體驗館”,新奇的紙巾體驗及智能互動屏、VR等玩法吸引全國不少家庭體驗。

年銷過100億!瀕臨破產到紙業大王,維達做對了什麼?

林志玲穿紙婚紗走秀

在渠道上,除傳統經銷商和KA渠道,2011年1月,維達大力拓展電商,接觸新興消費者。到2017年,電商渠道在各銷售渠道中表現最為突出,佔集團總營收的21% 。

如今,維達的產品早已不僅在賣紙巾,幾年間,維達已經從單一品類、單一品牌向多元化轉型,通過併購等措施,擁有維達、得寶、多康、添寧等十大主要品牌,涉足生活用紙、失禁護理、女性護理及嬰兒護理四大業務。

最新的一項挑戰是,原材料木漿價格居高不下,號稱“100%的原木漿生產”的維達,正試圖從產品組合和優化,以及提價策略等方面去尋找突破口。

與市場開拓初期不同,如今的生活用紙市場,已環伺恆安、潔柔等重量級競爭對手,除了高成本,維達還要克服多重大山。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李朝旺曾坦言,“我每天過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商場如戰場,任何一個問題都可能毀掉辛苦積累幾十年的基業。

壓力雖大,他卻也充滿信心,正如他所說的,“企業競爭是一場長跑,不是短跑。長跑運動有時候快一些,有時候慢一些,這是正常的。快慢時間點的掌握要根據自己的節奏、能力、情況來定。最後誰跑第一才是關鍵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