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面试中,这些面试礼仪你都知道吗?

入场礼仪

(1)敲门:面试室的门一般是开着的,由引导员事先询问考官“X号考生可以入场了吗?”,得到许可后,引导员会轻声告知等候的考生可以入场了。这时,考生保持微笑站在门口,并听到入场指令后,轻敲两下,然后进入考场;如果在等候时,发现门是关着的,则需轻巧三下门,听到考官回应(如“请进”)后再进入面试室。

(2)入场:进入教室后,面对考官,侧身轻关房门。在这里很多考生可能由于不注意会将自己的背部对着考官,这种做法不是很礼貌,考生需要注意!

(3)行走:抬头挺胸,自然甩臂,保持微笑走到台前。

(4)问好:入场问好的关键在声音和热情。建议考生以高而有力的声音,和脸上的微笑,展现出自己的自信,给考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问好时所说的话语,一般为“各位考官(老师),大家上午好(下午好)!我是XX号考生!”当然对于英语学科的考生,我们可以用英语和考官们问好,如“Good morning, my dear teachers!”问候语说完后,随之进行鞠躬。

退场礼仪

(1)结束语:在试讲的最后,考生往往要以“这就是我今天的试讲(说课)内容”作为结尾句,以提醒考官我试讲(说课)结束。在教师招聘面试环节中有答辩环节的话,那么考生可以按照考官的指示进行答辩环节。答辩结束后,考官会请考生离场,此时建议考生有一个约30°左右的鞠躬礼(幅度不用太大),并以“好的,谢谢!”或“考官辛苦了”表达谢意。同时,也可以问一下考官是否需要擦黑板,如“请问考官,需要擦黑板吗?”并根据要求进行即可。

(2)退出面试室:退场时的行走速度不要太快,关门时一定要注意轻轻关稳后再松手,避免过于放松而在离场后,门砰的一声响。我们还是要始终如一,在考官面前保持稳重大方优雅的形象。

以上是教师招聘面试退场礼仪的相关内容,当然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大家要注意,我们不仅在考场内要保持良好的礼仪,而且,自从我们踏进学校大门开始,我们就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将自己的身份定位成老师,以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这样自己在考场上会表现得既符合要求而且又表现得自然。

如何着装

教师招聘面试着装是很重要的,那么教师面试穿什么衣服比较合适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师招聘面试着装原则:

自然,洁净,青春,协调,与教师职位、所处氛围相适应。

女性:淡妆;不穿吊带、无袖衣服;不穿太响的皮鞋;发型自然干练,最好扎起来;尽量少带或不带饰品。

男性:穿纯色且深色的西服,浅色衬衫;短发;不带任何饰品;不要过于休闲。

着装六忌:忌异 、忌短、 忌露、 忌紧、 忌透 、忌脏。

这些不能穿:牛仔裤, 短裤, T恤, 运动鞋, 非常随意的鞋。

二、教师招聘面试的着装:

女生来讲,可以穿一些偏职业化一点的套装,就是大家爱看的青春偶像剧当中的白领那些看起来很职业但又不是很板的衣服,这些衣服的特点就是一般搭配起来显得很干练、这几年都流行无袖的衣服、裙子。建议大家尽量挑选一些有袖的、有领的,符合老师形象,衣服也不一定都要是白色,可以选择淡色一些的衣服、浅黄、红、蓝等都可以,面料是雪纺的也可以,款式和图案以简约为主,显得大方得体,蕾丝、印花、花哨、轻浮这些风格的衣服是不合适的。

如果不是套装,下半身可穿裙子也可穿裤子,裙子则要及膝左右的长度,在款式方面可以参照正装的裙子,颜色倒是可以多些选择,与衣服要搭配,一般以较深的颜色为主,如深蓝、卡其色,如果是裤子的话,则是在一般的裤子的基础之上可以选择时下大家穿得比较多的小脚裤,但是款式也不能太过于花哨,颜色可以参照裙子;另外如果是套装也是较职业一点的,而不是蓬蓬裙和很小女生的那种可爱的,大家要记得自己是要当一名老师的人。

男生方面穿得要成熟些,相对来讲,男生可以选择的范围不大,也是衬衣搭裤子的标准样式,只不过衬衣的选择可以休闲一点,但是也不能太过,那种晃眼睛看起来很多颜色块组合的那种就不太合适了,也是简单大方,裤子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变成那种小脚挽裤腿风格的休闲风,以棕、蓝色为宜,也不应该太花哨,男生方面也要注意活泼不失稳重。

三、教师资格证面试细节修饰:

头发:干净, 整洁, 不能挡住脸。

香水:可选. 如果要用,不要太浓。

除味:经常洗澡, 尤其是面试当天。

手:手和指甲干净,女士可以使用透明或传统的指甲油。

嘴:确保口腔没有异味。

衣服:干净, 熨烫整齐无褶皱。

教师站姿

立姿,又叫站姿、站相,指的是人在站立时所呈现出来的具体姿态。立姿是人的最基本的姿势,同时也是其他一切姿势的基础。通常,它是一种静态姿势。教师在站立之时,应当显得挺拔而庄重,即身体站直,挺胸收腹,双腿并拢,双脚微分,双肩平直,双目平视,头部保持端正。教师在讲台上的站姿优美与否,其感召力是不一样的,教师的站姿应给人以挺拔笔直、舒展大方、精力充沛、积极向上的印象。站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教师的精神面貌和对课堂的投入程度。因而教师的站姿在稳重之中还要显出活力,不要过于拘谨和呆板。教师站在讲台上要精神振作,潇洒大方。要随时根据授课内容和课堂情景的变化调整站姿,适当走动,要善于运用恰到好处的动作和站姿来配合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师正确的站姿

站姿是教师在课堂中最重要的举止之一。在课堂上,教师不同的站立姿势,对学生的心理有不同的影响,同样,参加面试的人员一定要学会基本的站姿。

(一)正确的站姿

教师站姿的基本要求:端正、稳重、亲切、自然。

站立时,对男教师的要求是稳健,对女教师的要求则是优美。当男教师在站立时,一般应双脚平行,并要注意其分开的幅度。这种幅度一般应当以不超过肩部为宜,最好间距为一脚之宽。要全身正直,双肩展开,头部抬起,双臂自然下垂伸直,双手贴放于大腿两侧,双脚不能动来动去。如果站立时间过久,可以将左脚或右脚交替后撤一步,使得身体的重心分别落在另一只脚上。但是上身仍须直挺,伸出的脚不可伸得太远,双腿不可叉开过大,变换不可过于频繁。

当女教师在站立时,则应当挺胸,收颌,目视前方,双手自然下垂,叠放或相握于腹前,双腿基本并拢,不宜叉开。站立之时,女士可以将重心置于某一脚上,双腿一直一斜。还有一种方法,即双脚脚跟并拢,脚尖分开,张开的脚尖大致相距10厘米,其张角约为45度,呈现"V"形。女教师还要切记,千万不能正面面对他人双腿叉开而立。

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身体微微前倾,这种姿势表明对学生说的话感兴趣,也表明教师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学生身上,没有走神,增加了亲切感。

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错误的站姿有两种:第一种是自己板书,背对学生,给学生一种不礼貌的感觉,学生也不能从教师的表情中判断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是否需要继续回答。第二种是双手放在裤袋里或两手反在背后,一副师道尊严、居高临下的姿态,没有一点亲切感。[page]

(三)课堂站姿的禁忌

(1)忌长时间手撑桌面。学生自习时,老师可以用手撑住桌沿,把重心移到某只脚上,但不能长时间手撑桌面,免得学生认为您疲惫不堪,影响听课情绪。

(2)忌身体不稳。在擦黑板时,教师的站立要稳,不能全身猛烈抖动,左右摇晃,此举会破坏教师的课堂形象。

(3)忌位置固定不变。教师讲课的站位不能呆板地固定在一点上,应适当地移动位置,或到学生座位行间进行巡视。

(4)忌侧身而站。心理学研究表明,侧身而站和面向黑板而站说明教师的心理是封闭的,不利于阐述教学内容,而且给学生留下缺乏修养的印象。

(5)忌站时重心移动太快。站时重心忽左忽右,彰显信心不足、情绪紧张、焦虑。面对学生站稳,表明教师准备充足,有信心上好这堂课,有能力控制整个教学局面。

(6)忌远离讲桌,站在讲台的前左角或前右角。"打游击"左右来回移动。或者在学生座位行间踱来踱去,不符合礼仪规范和卫生要求。

(7)忌教师把双手交叉抱在胸前或背在身后,这些动作会给学生一种傲慢的感觉。

(8)忌呆板。教师的站并非对所有学生都是一样的,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为了亲近学生,更多时候需要走到学生中间,蹲下身来,摸摸她(他)的脑袋,夸她(他)的某些回答等。

教师手势

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曾说过:“一切心理活动都伴有指手画脚等动作。手势恰如人体的一种语言,这种语言甚至连野蛮人都能理解。"法国大画家德拉克洛瓦也曾指出:“手应当像脸一样富有表情。”他们的话从不同侧面指出了手势的重要性。通常情况下,人们通过手的接触或手的动作可以解读出对方的心理活动或心理状态,同时还可将自己的意图传达给对方。

一、教师的手势语言

(一)教师手势

教师手势,即教师利用手的动作与姿势,传递思想感情,组织教育教学,展示自身良好的精神风貌与职业修养。据研究表明,手势与表情结合,可传导信息的40%。恰当的手势往往是在内心情感的催动下,瞬间自然做出来的。手势可以反映人的修养、性格。手势对于增强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注意手势语言的运用幅度、次数、力度等技巧。在教学实践中,以各种不同形态的造型,描摹事物的复杂状态,传递潜在心声,显露教师心灵深处的情感体会与优雅举止。

(二)教师的基本手势

1、垂放与背手

(1)垂放,是教师最基本的手势。手的放位置有两种:第一种是双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内,叠放或相握于腹前;第二种是双手伸直下垂,掌心向内,分别贴放于大腿两侧,当教师站立或行走时,通常可以选择两手垂放或者背手,这是基本的手势。

(2)背手,多见于站立、行走时,既可显示教师的,又可镇定自己。应用方法,双臂伸到身后,双手相握,同事昂首挺胸,但要注意,容易给他人留下盛气凌人的感觉,所以在正式场合,尤其是考试的过程中需要慎用,甚至是禁用。

2、鼓掌

鼓掌,是用以表示欢迎、祝贺、支持的一种手姿,多用于会议、演出、比赛或迎候嘉宾。表示欢迎、祝贺或支持时,可以鼓掌致意。其正确的手势是:以右掌有节奏地拍击左掌。若有必要,可站立起来并高兴地双手鼓掌。不过,社会上也流行以鼓掌来表示讽刺、反对、拒绝、驱赶之意。它被称作是“鼓倒掌”。在交谈中,你向对方伸出拇指,自然是表示夸奖,而若伸出小指,则是贬低对方。对教师来说,此种手势则是严禁使用的。

3、握手

在人际交往中,手势更能起到直接沟通的作用。对方向你伸出手,你迎上去握住他,这是表示友好与交往的诚意;你若无动于衷地不伸出手去,或懒懒地稍握一下对方的手,则意味着你不愿与其交朋友。

4、指示

指示,是用以指示方向的手姿。当教师需要为他人引导或指示方向时,标准的手势应当是:伸直并拢手指,掌心向上,腕关节伸直,指尖与手臂形成一条直线,首先指向被引导者的身躯中段,随后再指向其应去之处。若是掌心向下地如此运用,将是极其不礼貌的。

5、夸奖

夸奖,这种手势主要用以表扬学生。表扬他人时,可以伸出右手,翘起拇指,指尖向上,指腹面向被夸奖者。但在交谈时,不应将右手拇指竖起来反向去指其他人,因为此举意味着自大或藐视。以之自指鼻尖,也有自高自大、不可一世之意。

二、教师手势的礼仪要求

(一)大小适度

在社交场合,应注意手势的大小幅度。手势的上界一般不应超过对方的视线,下界不低于自己的胸区,左右摆的范围不要太宽,应在自己胸前或右方进行。在课堂上,教师手势动作幅度不宜过大,次数不宜过多,不宜重复。

(二)自然亲切

教师在课堂上,多用柔和的曲线手势,少用生硬的直线条手势,以求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低年级学生的情绪感染力比较强,教师可以自然地抱抱他们、摸摸他们,增加学生对你的认可。

(三)恰当适时

教师讲课应伴以恰当的、准确无误的手势,以加强表达效果,并激发学生的听课情绪。切忌不停地挥舞或不礼貌的,含有教训人的意味。胡乱地摆动,也不要将手插入衣兜或按住讲桌不动。手舞足蹈会令人感到轻浮不稳重,过于死板又会使学生感到压抑,总之,应以适度为宜。

(四)简洁准确

手势是教师最明显、最丰富,也是使用最频繁的教具之一。在讲课讲话时,手势要适度舒展,既不要过分单调,也不要过分繁杂。一般说,向上、向前、向内的手势表示失败、悲伤、惋惜等。手势应该正确地表示感情,不能词不达意,显得毫无修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