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嗣同被砍頭,位居高官的父親沒為他求情,只為兒子寫了一副輓聯


譚嗣同被砍頭,位居高官的父親沒為他求情,只為兒子寫了一副輓聯

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昭告天下,宣佈變法。兩個月後,譚嗣同應招抵達北京城,光緒擢他為四品卿銜軍機章京,正式參與變法。

由於變法損害了清廷守舊頑固派的利益,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先是囚禁光緒皇帝,隨後大肆抓捕維新派領袖們,歷史103天的“戊戌變法”以失敗而告終。眾所周知,變法失敗後,康有為、梁啟超逃走。

然而,譚嗣同卻選擇了留下來,“嗣同聞變,竟日不出門,以待捕者。”當時日本使館願意給譚嗣同提供“保護”,但被譚嗣同拒絕了,於是就有了那句廣為流傳的話,“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譚嗣同被砍頭,位居高官的父親沒為他求情,只為兒子寫了一副輓聯

當年9月28日,譚嗣同等6名維新派領袖,在北京宣武門的菜市口被砍頭。鮮為人知的是,譚嗣同雖然被捕,其實他可以不被殺的,因為他有一個封疆大吏的父親。可為何他父親沒有出手救兒子呢?

譚嗣同的父親是譚繼洵,咸豐十年的進士,到了光緒十五年時,擔任湖北巡撫,從二品,是名副其實的封疆大吏。1894年甲午戰爭後,維新思想此起彼伏,但譚繼洵卻視而不見。

譚嗣同被砍頭,位居高官的父親沒為他求情,只為兒子寫了一副輓聯

當時的湖廣總督是張之洞,每當他就新政問題與譚繼洵商討時,譚繼洵總是找理由推辭。在外人看來,譚繼洵是“守老氏之寶,不欲為天下先。”戊戌變法期間,譚繼洵被山東道監察御史楊深秀所參劾,楊深秀在奏摺中這樣評價他,“即湖北巡撫譚繼洵守舊迂拘,雖人尚無他,要非能奉行新政者。此等即不逢裁缺,亦當分別罷斥,或優之聽其告休。”

我們不知道當譚嗣同進京參與變法時,是否跟守舊迂腐的譚繼洵發生了爭吵。但有一點是肯定的,譚嗣同被抓捕後,身為巡撫的譚繼洵沒有為兒子求情,直到兒子被砍頭也沒有求情。

譚嗣同被砍頭,位居高官的父親沒為他求情,只為兒子寫了一副輓聯

不給兒子求情並不意味著能明哲保身,譚繼洵還是受到了兒子的牽連,被革職回籍。也許認為自己兒子死的過於遺憾,譚繼洵在去世前給譚嗣同寫了一副輓聯,“謠風遍萬國九洲,無非是罵;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

參考資料:《戊戌變法》、《譚嗣同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