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明星愿意上《吐槽大会》,让别人去吐槽挖苦?

操碎一颗键盘侠的心


一个娱乐节目火了,就有更多明星愿意加入用以提高人气,这本来就是一般规律。《吐槽大会》也是一档娱乐节目,因此它的运行同样符合这样的规则。

“吐槽”二字本不是什么好事,吐槽意味着冒犯,被冒犯谁都不太乐意接受。但这个节目中的“吐槽”说起来是一种冒犯,但又是一种假冒犯,或者说是一种巧妙的冒犯,既点到嘉宾所谓的“痛点”,又不至于形成真的批评让对方难堪。只要这个度把握好了,适当的冒犯有可能产生“小骂大帮忙”的效果。

既然没有太多这样的心理负担,明星们就愿意来节目接受并非真拷问的拷问。对于明星来说,最大的收获是他由于这些吐槽而获得更大的人气。如今这个节目火爆,李诞和池子也是脱口秀超级明星,被这些人吐一吐槽而上个热搜什么的,对于流量明星来说当然是好事。至于那些可能被吐槽的缺点,我相信节目组和嘉宾都有深入的沟通,哪些可以说,哪些不能提,或者说如何点到为止,不会吐槽到嘉宾难堪。

另外对于明星来说,敢于接受吐槽和展示自己反唇相讥的吐槽能力,也不失为一种展示本领的机会。明星的人设也要更加立体和贴近受众,同时还要展现自己的高情商,而高情商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在当面面对批评的时候自己将作何反应。

事实证明,有些人确实因为在这档节目中的表现被重新认识,观众意识到有些演艺界花瓶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个演员变得更加立体和可亲了,比如李小璐、张雨绮,包括最新一期的张韶涵。收获这样的评价,《吐槽大会》的嘉宾当然就赢了,也算来对了。


郑捕头


自从杨幂开启自黑的炒作模式,很多明星纷纷效仿,例如陈妍希、蒋欣等。这些明星也是因为自黑使自己的粉丝涨了不少。《吐槽大会》正是看中这一点,置办起来的。

首先讲一下《吐槽大会》,属于脱口秀类节目,张绍刚主持,主要嘉宾:池子、李诞等人。以吐槽特邀嘉宾和自嘲为主。

今天来说一下为何那么多明星喜欢上《吐槽大会》。首先,时代的改变。如今属于全民娱乐的时代,明星们纷纷开始参加真人秀节目,为什么呢?因为“真”,现在的观众更喜欢“真”的明星,这样就使得明星与观众们的障碍渐渐消失,明星也是人,更加的亲民。

其次《吐槽大会》每一个吐槽的点都是经过嘉宾的同意的,大部分都是小的缺点,比如凤凰传奇曾毅,一直在吐槽在唱歌的时候只会:呦呦。

真正关于道德的问题是不会吐槽的,比如李小璐那一期,就不会说“洗头门”的事,林丹也不会说出轨的问题等等,既能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对自己又没有任何损伤,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洗白自己。很多明星被爆料种种丑闻,去《吐槽大会》能以自己的黑点为笑料来吐槽,这会使得很多观众不会再在意这些问题,一笑而过。而且上《吐槽大会》的明星大多数都是“过气”的明星,里面又有很多因为某个事件而失去观众的关注,通过《吐槽大会》能使得这些明星再次回到大家的视野当中。

周杰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便是明星们喜欢去《吐槽大会》的原因。



鲸鱼电影


《吐槽大会》至今已播完两季,说实话个人感觉第二季不管是主咖槽点还是吐槽笑果,都不及第一季来得惊艳。但与其他很多综艺比,它还是很好笑的。毕竟有张绍刚、李诞、池子、王建国、庞博等“钉子户”在,能保证一定的吐槽质量。而且这季明显关注度高了,每集都能上几个热搜。

至于为什么明星愿意参加《吐槽大会》,就像它的slogan说的“吐槽是门手艺,笑对需要勇气”。

首先,社会导向变了。

这是个全民娱乐的年代,自黑与怼人已经是大家习空见惯、乐此不疲的事情。明星已经不再是被捧得高高在上的不可触碰的存在,而是走下神坛,可以有缺点可以与大众零距离。能摆脱一片吐槽声到现在红得发紫,杨幂的自黑可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对于压力越来越大的现代人,能看到明星有勇气走出来接受一众嘉宾的吐槽,不可谓不是一众别致的解压方式。

其次,吐槽有尺度。

吐槽并非一味的人身攻击或谩骂,而是在双方默契下的互怼。节目都是有台本的,两季看下来很多嘉宾的很多众所周知的点,都未在节目中提及。可见能说出来的都是明星认可的。尺度辣么大如曹云金,啥都能讲:云字被收回、保留发票、抄袭网络热门段子……也是可遇不可求,所以那期真的是从头笑到尾。

再次,明星接受度。

《吐槽大会》第一期请的主咖是周杰,老司机们车速飚得飞起,我看得都惊呆了。当然,结论是三天就下架了,但不得不说一炮而红了。不管是节目还是周杰本人,都受益匪浅。他那句“你可以用我表情包,但请不要艾特我”微博多少人点赞,对他改观的也不少吧。

有勇气上《吐槽大会》的明星,确实都有颗强心脏。金星主咖那期,李诞就当着徐帆的面说,冯小刚总被骂直男癌,然后口风一转,说金星也是资深患者。观众看了觉得好笑之余,又不得不为吐槽着的敢说与被吐槽者的敢受,点赞。当明星们自己把黑点摆到台面上大家一通插科打诨,我们笑完觉得好像也没啥啊,还觉得明星挺有趣大方。当然马景涛除外,哈哈。

最后,期待《吐槽大会》第三季。


in圈儿大果子


吐槽大会第三季都来了,第一集就是王力宏主咖,太劲爆了,并且还有陶喆,为啥这么多人愿意来吐槽大会呢?

首先吐槽大会人气太大!

第一季、第二季良好的口碑及关注度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很多明星都喜欢曾热度,这一点毋庸置疑,有了吐槽大会曝光,会迅速进入头条,刷爆娱乐圈,谁不希望被曝光?

其次吐槽内容都是合理可接受范围!

每一期的主咖也好,嘉宾也罢,都是会被吐槽,但是被吐槽是有底线的,不能拿嘉宾们的痛楚做文章,每一篇文章、稿子都会被审核,嘉宾同意后就可以播出,这样无论你作为主咖,还是副咖都不用担心隐私被放大,这样不伤筋不动骨的何乐不为?

最后要说的就是,吐槽大会已经成为全民都喜欢的节目,因此会有更多的人参与,不仅仅是明星,还有很多网红都乐意参与,这才是根本,赚流量、赚曝光,稳赚不赔的买卖是不愿意?

我是孙十三,喜欢加关注。一起胡侃吧。


我是孙十三


得说这是个三赢的策略:

1、过气明星洗白了

2、脱口秀演员有了工作,找到了新场子

3、才是收视率。一个明星的收视率就很大,更何况是每期都有8个

一直关注吐槽大会策划人-李诞,最早看见李诞的时候他是《今晚80后脱口秀》的一个写手,就是小王爷(王自健)口中的小眼睛“蛋蛋”,后来蛋蛋走到《80后》台前开始说脱口秀,再后来就做了《吐槽大会》第一季的策划人,成了张绍刚口中的诞总,之后策划了《脱口秀大会》和《吐槽大会》第二季。其实之前就看过国外的吐槽大会,犀利火辣,中国人还是算内敛的,诞总很好的借鉴了并结合了国内现实,并发展了《脱口秀大会》这样的衍生品,有槽点、有卖点,当然有人气。

国内就是各种脸熟明星多,大咖都是流行一段就换了,所以这个节目可以说能做很久,但也就请主咖花费多点,其它嘉宾影响力一般,常驻嘉宾比如池子等略高。

愿意参加综艺节目的明星很多,为了曝光率嘛,再就是这个节目特质好,可以自己说话和让别人说话来评价自己的过往,形成标签,其实大家都懂的,无论是坏的还是好的标签只要让人记住,就都有影响力。比如张绍刚和张大大,就是越黑越红~


新卿年


透过现象,看本质,真的是吐槽吗?与其说叫吐槽大会,不如说叫辩解大会,洗白大会。表面是吐槽,实则明贬暗捧。总结一下明星参加的原因。

第一,曝光度。吐槽大会,不得不说,节目题材新颖,阵容不错,又是如今流行的喜剧脱口秀节目,它的诞生,注定火爆。而且槽点很多,话题不断,这对这些混迹娱乐圈多年的明星来讲,有着强大的吸引力,特别是过气的明星。


第二,洗白。既然是吐槽大会,肯定是找有槽点的明星,他们也的确是这么做的,曹云金,周杰,李小璐等等。曹云金关于和郭德纲的师徒之争,周杰的表情包,和林心如的接吻事件等等。一个收视和点击都不错的节目,静静地让观众看着自己无所顾忌的为自己辩解,多有吸引力的一件事。

第三,给钱。一个既能增加曝光度,既能专门写稿为自己洗白,又给劳务费,点击还注定不错的节目,让这些过气的明星们怎么拒绝呢


火星生命


俗话说的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吐槽大会已经拍到第三季了,一个综艺节目可以拍到第三季,而且请到的主咔明星越来越有分量,不得不说这个节目确实很火;

娱乐圈是个大染缸,有成千上万的明星在这个圈子里混饭吃,那么他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需求是很么?没错他们需要粉丝需要流量需要源源不断的关注度,那么这个关注度从何而来?答案就是

话题,有了话题才有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有了焦点,大家才会去讨论去深究某某明星这个事怎么滴怎么滴,在这个大众讨论的过程中,加上媒体的宣传和造势,那这样就出来关注度和影响力了;

而什么样的话题才能让大众和媒体有去深挖的兴趣?俗话说的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现在的广大观众喜欢深究的不是那些某某明星做了啥好事,因为每个明星都要做慈善做好事来包装自己正面的形象,给自己戴上善良的光环,久而久之观众已经不关心这些了,反之观众关心的是某某明星有哪些糗事有哪些倒霉的事,这种事情能够让观众产生浓厚的兴趣,观众看了这些心情会有些许平衡,原来明星光鲜亮丽的背后也有不为人知的悲情面。

把这些明星的糗事也好倒霉事也罢,放在一个可以尽情吐槽尽情嘲讽的节目中,这在现在千篇一律的综艺节目中也算是独树一帜了,试问把一个大明星放在众目睽睽的吐槽台上让那么多的嘉宾去挨个的吐槽他嘲讽他就在某个程度上给了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能让观众产生浓厚的兴趣去探知明星被吐槽是个什么样的滋味和感受。当然也是为了节目效果,这种所谓的吐槽都是在善意的前提下去编撰出来的,节目的真正目的也不是让明星真正的去出丑,而是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引导观众,告诉观众其实每个明星成名的背后都会经历很多坎坷和辛酸。


锵锵看综艺


明星参加综艺节目,无外乎两点原因,名和利。这是一个综艺为王的时代,电视台赚到了品牌和收视率,艺人得到了不菲的报酬和高曝光的人气。



《吐槽大会》当然也不例外,虽然这个节目与其它略有不同,在这里要“吐槽”你的黑料,要挖你的糗事,要揭你的短处,可正如《吐槽大会》第三季海报文案所说的那样,吐槽已经成为一种年轻的沟通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喜欢。



就像在生活中一样,敢于自嘲的人通常都很受欢迎,明星来到吐槽大会这个舞台,无论什么黑料光明正大地说出来,观众听了大都会一笑了之,反而比掖着藏着不敢说效果好很多。

说白了,吐槽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种流行,而且能来到《吐槽大会》这种平台被吐槽的,都是有一定咖位和影响力的,不是谁想来就能来的。



另一档很火的综艺《我就是演员》也是一样的道理,像韩雪、任素汐、张钧甯、涂松岩、王晓晨等都是成名的演员,演技也早已得到大家的认可,如果不是为了增加曝光率和知名度,谁愿意来到这个舞台接受导师的点评呢?



娱乐圈就是一个名利场,有人气有流量者为王,否则你演技再好、唱功再强,没有话题关注度,没有市场号召力,没有粉丝捧场,一样被遗忘。

所以,为了名和利,被吐槽几句又有什么呢,就怕没机会被吐槽。

欢迎关注,了解不一样的影视娱乐解读!


读剧慧眼


我其实很喜欢《吐槽大会》的slogan。吐槽是门手艺,笑对需要勇气!

明星们愿意上《吐槽大会》。首先是,这节目流量大。

总播放量已经达到将近14亿。明星上节目,很容易就上热搜,几乎也确实是次次热搜的节奏,对于明星来讲,这无疑是一次曝光自己的好机会。所以,为什么李诞和池子一瞬间火了。就是这节目带起的节奏!

其次是搞笑中其实化解了尴尬,自嘲与嘲讽中将压力化为了前进的动力

《吐槽大会》新一期里,我最爱看的是吐槽国足队长冯潇霆。

对于中国足球队,咱中国球迷的心,真是难以言喻的酸啊....踢得不好吧,我们就骂,稍微好点吧,我们就激动,给点希望吧,我们简直感恩。

吐槽他的话有“每个足球队,都有不同的风格。巴西队:很灵动;德国队:很铁血;中国队:很尽力。”

作为游戏解说的Miss吐槽道“冯潇霆是中后卫,这个位置相当于英雄联盟的防御塔。关键是,你是个很好说话的防御塔,敌人一过来,一推,你立马就答应了。”

作为一个没有成绩可以说话的运动员冯潇霆,作为中国队长,就和美国队长一样,都背着锅,冯潇霆在微博上就热衷发段子,他想证明,段子谁都能写,但是球不是谁都能踢好。确实,我们每次骂他们不争气的时候,其实是更希望他们能拿出一次好成绩。中国球迷从来都是一直默默支持着球队,输了,继续看,继续看。半夜也看球。

《吐槽大会》,通过搞笑的吐槽+自黑方式,让明星们更贴近了老百姓,也让我们知道了他们的一些无奈,言语中就化解了很多误会。所以明星们愿意来《吐槽大会》

ps:查了百科,《吐槽大会》编段子的人就有14个,你以为是明星们自己写的么?

高手都在幕后~


宋小君


《吐槽大会》毫无疑问是中国脱口秀综艺走红的现象级网络综艺。

《吐槽大会》目前已经播出了两季,豆瓣评分分别为7.4分和6.9分,这和吐槽的力度是密切相关的。第一季的《吐槽大会》言辞犀利、吐槽力度虽说没有美国原版的那么大,但也是非常有爆点,时常会直戳嘉宾的痛点,不留情面,然而第二季的节目力度变得缓和,脱口秀的水准被关注更多,没有了从前的犀利,得到了网友的褒贬不一的评价,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脱口秀是必定要为市场所缓和的,两者需要一个平衡的点。

虽说如此,但节目仍是非常火爆非常好看的。“脱口秀诗人”李诞,池子,主持人张绍刚,王建国、程璐、王思文等等都是脱口秀界的好手,好笑的段子层出不穷,而且会恰到好处的“吐槽”,不锋利过甚,但又不失趣味,实属网络综艺中一股异样的流派。李诞因为是《吐槽大会》的制作人,也因此而大火,开始活跃在各大节目中。李诞的书畅销不衰,为人处世之道也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可以说,《吐槽大会》的成功离不开李诞的才华。他看似懒惰无赖的性格里层,有着极细腻和极富洞察力的内心,参加节目不忘搞笑的他时刻会让人佩服他的聪明才智。

《吐槽大会》通过嘉宾与嘉宾间的互相调侃、吐槽,在观众的眼光注视下,成为了笑点,但也让嘉宾本人面对这个问题也会更加自如。这也是节目的意义之一。

关注我们,有最精彩好看的电影推荐和娱乐综艺资讯,喜欢可以给回答点个赞,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