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的段子是大家共享的,还是是谁写的就归谁用?你怎么看?

西一嗷


德云社的段子是大家分享的!

常看德云社的都知道,同一个传统段子可能很多演员都说过,比如《大上寿》,《对春联》、《当行论》等等,但是每个人说的时候都加入了自己的东西,。可见,在德云社,传统的段子是相声前辈留下的宝贵财产,是大家都可以说的。只不过说的时候,保留了传统的框架和大致结构。其他的内容就靠自己根据需要而补充了。


德云社也有很多能写段子的演员,比如烧饼,比如张鹤伦,特别是张鹤伦,他的创作才能特别突出,他自打能上台演出,已经写了200多个段子,每一个都很出色。


那你说要是其他的师兄弟看上他的段子怎么办呢?我想,张鹤伦肯定会分享给他们,让他们也可以拿去表演。但是每个人的风格不同,表演方式不同,怎么办?这就要求演员们有灵活应用的本事了。用别人的作品加入符合自己的元素,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呀!也是一次创作过程呀!

比如,岳云鹏有个段子叫《白蛇传》,张云雷也说过的,就是同样的名字,同样的框架,加入了辫哥哥自己的东西,他会唱,里面就加入了很多唱的部分。观众们非常爱听,这就是本事!




孟鹤堂表演过一段相声《老赖》,作者还是烧饼呢!由此可见,德云社的成员们是分享自己创作的段子的!


相声迷老于


德云社的相声也叫段子?都不知道说的是什么,云山雾罩、前言不搭后语的也叫段子?您听完相声后的第二天,您要能记住题目,能再说出他的内容来我就服了。


手机用户54820396435


其实说段子不如说包袱,相声是一个个包袱铺平垫稳,响了就成功,包袱没响就乜了就算失败。相声所谓的原创其实并不存在说这个包袱是你写的,别人就不能用,只是有个大忌讳是,同一场,不能出现重复的同一个包袱。曾记得有一年,马季先生年轻时与侯宝林刘宝瑞等大家同场,马先生勿将刘宝瑞的一段作品的包袱提前使了,让刘宝瑞措手不及,因此挨骂。所以说,任何相声演员的包袱不存在说抄袭,而是尊重相声场的规矩即可。




音乐人赵永涛


首先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老相声翻新,很多时候演员都是会拿老相声做一个框架,然后加入一些新东西。另一个就是自己创新,比如张鹤伦这种创作型演员,就算他和别人去分享他的成果别人也来不了。每个人风格不一样,每一个演员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果你不能创新,那么注定会被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