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馬雲之後,劉強東也要養豬!科技巨頭憑什麼跨界養豬?

丁磊、馬雲之後,劉強東也要養豬!科技巨頭憑什麼跨界養豬?

近幾年,在國家政策扶持互聯網+的背景下,互聯網養豬規模越做越大,創業者前赴後繼。互聯網養豬行業又注入了新的想法。在丁磊和馬雲相繼進入養豬業之後,最近劉強東也加入到這個行業來了。

在不久前的在京東數科大會現場,京東農牧正式宣佈進軍數字農業領域,“京東農牧智能養殖解決方案”和進軍智能機器人領域的“R計劃”首次對外發布。其中,在農業方面,京東農牧將通過與中國農大、中國農科院等機構深入合作,自主研發並推出集成“神農大腦(AI)”+“神農物聯網設備(IoT)”+“神農系統(SaaS)”三大模塊的京東智能養殖解決方案。

丁磊、馬雲之後,劉強東也要養豬!科技巨頭憑什麼跨界養豬?

按照前期的數據測算,該解決方案部署完成1年內,可以將養殖人工成本減少30%-50%左右,降低飼料使用量8%-10%,並且平均縮短出欄時間5-8天。當前中國每年大約出欄7億頭生豬,按照這個算法,每年京東農牧智能養殖解決方案可以幫助產業降低超過500億元成本。

無獨有偶,作為世界一流的遊戲開發公司,中國的網易早在十年前就跨界養豬了。其創始人丁磊2009年有感於社會上頻發的瘦肉精等食品安全問題,決心以“互聯網+”的創新思路解決傳統農業痛點。

丁磊、馬雲之後,劉強東也要養豬!科技巨頭憑什麼跨界養豬?

阿里巴巴也在今年2月啟動了ET大腦農業項目,進行針對性訓練與研發,最終全面實現AI養豬。通過阿里雲將對ET 大腦進行針對性訓練與研發,最終全面實現AI養豬。據瞭解,該項目總投入達數億元,在前期的理論驗證階段,ET大腦提升了母豬年生產能力3頭,死淘率降低了3%左右。

丁磊、馬雲之後,劉強東也要養豬!科技巨頭憑什麼跨界養豬?

為什麼中國的科技巨頭們都前赴後繼要養豬?背後的邏輯很簡單,外媒早前曾報道認為,全世界二分之一的豬都養在中國,並且中國大多數人的飲食愛好是豬肉。中國現在每年有七億頭豬出欄,出欄量佔據全球的55%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豬肉供應商。但是中國生產每公斤豬肉的飼料成本卻是美國2倍,人力成本是美國的5倍。

這個報道並非無的放矢,事實上,中國養豬業在某種程度和100年前一樣,依然是散戶的天下。數據顯示,中國養豬業的產業集中度非常低。整個美國大概只有7萬個養豬場;在中國,如果把散養戶包括在內,養豬場有5000萬個。但年出欄量500頭以上的大型養豬場只有26萬家,佔產業的0.5%。

他們不僅缺乏科學的餵養方法,還給豬餵食地溝油和抗生素。從這個層面上來說,中國養豬業可能還不如100年前。而丁磊、馬雲和劉強東其實想改變的就是當下中國的養豬業效率低下、質量不佳和幾乎毫無管控。

丁磊、馬雲之後,劉強東也要養豬!科技巨頭憑什麼跨界養豬?

從這個角度來看來看,科技巨頭技術賦能的打法確實有一定的想象空間。由於環保壓力的加大,散戶養殖加速退出市場,行業向專業化、規模化過渡的趨勢也日益清晰。在這個鉅變的過程中,以技術為驅動的行業升級存在極大機會,而本身就有技術積累的互聯網企業無疑擁有核心的競爭力。

事實上,“互聯網+養殖業”也確實能夠確切解決當前的民生問題。互聯網所追求的“新鮮、便捷、高效”能夠解決養殖業銷售問題,從而帶來遠遠超過養殖產品本身的紅利和溢價。加之,全球肉類市場需求不斷增加,據農業部預測,2020年國內肉類食品的消費量是1億噸。而目前國內2020年整體生產量僅為9000萬噸,市場將出現1000萬噸的缺口,佔世界肉類國際貿易額的二分之一。

當互聯網大佬們接連步入智能養豬的行列,能加速豬肉規模化養殖實現並且讓大家都吃上安心豬肉嗎?我想答案應該是肯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