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0亿的并购案的“饮鸩止渴”?都是炒股惹的“祸”

11月23日,业界知名新媒体《环球老虎财经》对外发布一篇标题为《183日停牌后发中国医药史上最大并购,上海莱士的“豪赌”?》的深度调研文章,引起了中访网和各大财经媒体、社会公众的关注。

据《环球老虎财经》撰文:11月22日晚间,接连进行跨境并购的上海莱士发布重组公告,公司拟收购天诚国际100%的股权,其下属核心资产为英国BPL及天诚德国全资子公司Biotest。同时,上海莱士拟向西班牙基立福公司发行股份以换取其全资子公司GDS的100%的股份,引进国际血液制品行业龙头基立福作为上海莱士重要战略股东。

这两笔收购高达393.5亿,堪称中国医药史上最大的并购案。

众所周知,上海莱士是一家主营业务为血液制品生产的龙头企业,但是这家公司的出名却是因为炒股。这一年多以来,上海莱士的“股神”名号已经不复存在。据半年报显示,上海莱士因炒股的亏损已经高达13亿。9月25日,上海莱士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二级市场不确定性因素的考虑,公司决定提前终止陕国投·持盈78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事实上,在今年2月上海莱士被曝出炒股巨亏之后,其就开始停牌。在停牌的9个月里,上海莱士发布了多份并不理想的财报。

11月6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停复牌制度的指导意见》,在这一指导意见中,

上市公司股票超过规定期限仍不复牌的,原则上应当强制复牌。随后银亿股份在11月20日被强制复牌,复牌两天大跌近20%。

作为A股知名的停牌“钉子户”之一,上海莱士的复牌时间迫在眉睫。在发布巨额收购之后,上海莱士同时表示,将于10天后复牌。而这个高达近400亿的收购,更像是上海莱士的一场“豪赌”。

近400亿的并购案的“饮鸩止渴”?

根据公告,上海莱士将以继续推进重组为由停牌,不过在11月22日晚其发布的重组进展公告中,重组的标的的选择和并购金额都出现了变化。

根据此前公告,上海莱士计划通过160亿跨境并购2家血液制品企业BPL及Biotest。而在此次重组进展中,全球最大的第三方血浆供应商BPL已不再处于重组标的之列。取而代之的则是位于西班牙的国际血液制品行业龙头Grifols,S.A.的全资子公司GDS,公司计划向基立福发行股份以换取GDS100%股权,从而引进基立福作为重要战略股东,公司预计Grifols,S.A.在交易完成后将成为上海莱士持股5%以上的股东。

并购标的的更改也导致了收购涉及资产的增加,而这笔收购预计也会形成交较高的商誉。目前,上海莱士因收购形成的商誉高达57亿,占总资产的比例为49.4%。这些商誉是上海莱士从2013年-2016年持续“买买买”的结果。

2008年,上海莱士成功在A股上市,上市之初上海莱士的业绩虽然也在持续增长,但净利润的增长幅度却很缓慢,其股价始终平平无奇,没有突破。直到2013年,上海莱士找到了并购稠化估值的方式,其股价也出现了量价齐升的局面。

近400亿的并购案的“饮鸩止渴”?都是炒股惹的“祸”

2013年5月,上海莱士拟以5300万美元购买区域性血制品龙头泰邦生物9.9%的股份,此后出现临时中止。2个月后,上海莱士重启该收购案并修订重组计划,并于2014年1月最终完成了收购。

2014年12月到2016年11月,上海莱士以53亿元的对价成功收购安徽同路生物;2016年上海莱士收购海康生物,这笔收购让其单采血浆站一举超越国内同行,成为国内血液制品的行业龙头。

此后的上海莱士将收购的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

2016年8月,上海莱士控股股东宣布以现金10.59亿欧元收购BPL 100%股权。

持续的并购不仅让上海莱士逐渐成为海内外的血制品产业的龙头企业,也让其股价从2013年7月的2.78元上涨开始上涨,在2015年曾一度达到26.59元,市值也从不足5亿成长为超千亿的巨头。就在停牌前,上海莱士的股价也达到了19.52元。

尽管上海莱士的近年来总体业绩可观,但是连续的并购也让其资金承压。资料显示,截止10月12日披露的股权质押数据,上海莱士的累计质押比例已经达到71.29%,在A股三千多家公司中处于14位。其控股股东目前累计质押的股权占其持有股权的96.2%。

疯狂并购带来的股价上涨,曾让上海莱士尝到了“甜头”。而在停牌新规和证监会商誉警告的关头,在临近复牌前公布重组进展,颇有为股价“豪赌”一把的意味。这笔收购距离上一笔已经相隔一年多。

都是炒股惹的“祸”

这一年多,上海莱士持续享受着由炒股带来的巨大盈利。

2015年1月22日,上海莱士通过大宗交易以26.10元每股的均价,耗资近5亿接盘万丰奥威 。2016年2-3月,上海莱士通过二级市场再度精准低吸,增持了万丰奥威232.52万股,耗资6504.5万元。

同年10月,上海莱士通过大宗交易一次性获利了结,共盈利6.68亿元。之后通过类似的操盘方式,上海莱士直接或间接买入了富春环保和兴源环境,均获利颇丰。据悉,仅2016年,这三只股票为上海莱士带来了12亿元的投资收益。

被炒股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所迷惑,公司也不断提高其投资的金额。公告显示,2015年1月宣布拟使用最高不超过10亿元用于风险投资,使用期限为2年;2016年2月,公司将投资上限提升至40亿元。使用期限由原2年调整为自2016年2月22日起3年。

事实上,老虎财经综合上海莱士2014年之后的财报来看,在公司沉浸在炒股的巨大盈利时,其主营业务并没有同步上涨。

近400亿的并购案的“饮鸩止渴”?都是炒股惹的“祸”

2018年,上海莱士半年报显示,公司因购买权益类理财产品导致了13亿亏损,而其2017年整年的净利润不过才8.3亿。10月29日,上海莱士披露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4.09亿元,同比下滑3.99%;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2.93亿元,同比下滑237.51%;扣非净利润则为4.08亿元,同比下滑16.76%。

似乎是已经从炒股的巨额亏损中清醒,在9月25日,上海莱士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二级市场不确定性因素的考虑,公司决定提前终止陕国投·持盈78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并称要回归主业。这笔近400亿的收购能让上海莱士挽回颓势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