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每年有大额的出口量,养活了多少装卸工人?

小井7170


东南亚新视角,缅甸新思维,欢迎关注 缅甸中文网


缅甸自然资源丰富,所以缅甸大量出口原材料,据缅甸工商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缅甸贸易逆差达35亿美元,2017年3月到2018年4月缅甸出口总额达到54亿9千多万。这么高额的出口量,也养活了一堆缅甸装卸工人。但最近,缅甸装卸工人行业却遭到了冲击。



中国是缅甸最大的进口国之一,作为缅甸的国家级口岸,缅甸木姐紧邻中国云南德宏瑞丽市,许多出口往中国的货物都会在木姐停留。每天都会有上千的缅甸装卸货工人在木姐口岸工作。但最近中缅边境中方加强了安防工作,缅甸向中国出口货物量减少,装卸货工人们的生活正遭遇困难。



10月10日后期开设的缅中边境一线,中方加强了安防工作,缅甸的大米,玉米和白糖,很难在进入中国。这些货物相关联的装卸货工人们,就处于失业状态,生活面临困境。



缅甸的大米,玉米和白糖以边贸的方式出口中国时,倒货需要上卸货工人们。目前,木姐市,约有倒货的上卸货工人3000多名左右。缅甸木姐豆类,玉米和芝麻交易站一名成员告知,一名上卸货工人,只要真实认真工作,1天的收入不低于2万缅币左右。木姐商人们称,缅中边境贸易滞缓已有1个多月时间,

许多装卸工人也被迫滞留木姐,等待新的转机。



其实,这几年缅甸大额的出口额确实增加了缅甸的就业人口,但如今的情况,对于一直想促进就业的缅甸政府来说,又是一个大难题了。



缅甸中文网


缅甸是东南亚联盟的成员国之一,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得天独厚的气候及地理位外置和海上各大码头养活了不少勤劳的缅甸人。

缅甸主要生产稻米、小麦、甘蔗等,粮食作物的出口占据了国家的绝对数量。缅甸由于农业人口居多,农民除了农忙务农外,农闲时可在码头做装卸工,甚至很大一部分不种庄稼在码头干装卸工人。

缅甸农业人口居多,占总人口的60%,除了农业种植养活一部分生计外,主要靠两大途径来养活家庭。

第一大途径是修桥补路来养活家庭。缅甸国家的体制制约了国家的发展,国家在每项财年度计划中,每年基础设的建设都在有限的范围内计划开展。特别是国家的公路管理部门,修条路甚至于修了一辈子都无法修通,修路的农民工修到哪里住到哪里,小孩就生到哪里,我们经常看到,后边修的路还没修好,前边修好路就烂了,这样他们天天修路,年年修路,一辈子修路,修路也成了养活缅甸工人的途径。

第二大途径就是码头装卸工。缅甸是海上重要的港口城市,海上码头居多,装卸工最多的还是在仰光等码头,当然缅中边境口岸如:木姐、瑞丽口岸,大船口、清水和口岸等相比之下要少得多。但他们的收入也不少,做一名搬运工,他的月收入永远高于普通公务员(在缅甸,一般公务员月薪大约在19万缅币,折合人民900元左右),假如在缅中边境口岸做搬运工的话,他的最低收入几乎可以达到3000元人民。

根据缅甸商务部有关进出口数据,缅甸虽然受国际国内贸易战的影响,但对他们的出口量影响不大,还是可以养活一大批装卸工人及家庭。

以上内容仅代表本人观点,不同观点欢迎在评论留言。


缅甸果敢台


悟空,这个推理就不好核算了,中国大量进口缅甸大米又养活了多少人?如果说到″养活"这词有点过份了,只能说带来多少人就业,″装卸工"这行业在如经的缅甸是商人的上帝知道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