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房子价格暴跌,我们会面对怎样的场景?

用户68056351


如果房价暴跌,会对经济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看看2008年美国的房地产次贷危机就知道,给美国带来了金融危机,直到2015年经济才逐渐恢复元气;日本就更惨了,1992年楼市崩盘后经济一蹶不振,赶超美国的梦想就此破灭。

1、购房业主找开发商理论,甚至断供

了解房价暴跌的影响之前,首先要知道怎么样才算房价暴跌,如果房价一年下跌10%,这种肯定不算,至少要在两三个月下跌20%~30%,甚至更夸张。

房价暴跌,许多在高位接盘的业主肯定心里不舒服,可能会找开发商进行麻烦。受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我国许多大城市的房价出现了急降,业主找开发商理论的事情接连发生。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深圳一个小区的68户业主还一起断供。

2、开发商没钱建房,相关行业没生意

事实上,这只是一个序幕。众所周知,“买涨不买跌”一直是市场通用规律,房地产市场也是如此。如果房价暴跌,房地产商的麻烦可就大了,房地产行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有70~80%的负债,房子卖不出去,现金流要断,还要背负一堆债务,可能破产清算,到时还可能出现一堆烂尾楼。

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发展经济的重要产业,涉及的上下游企业范围很广,一旦开放商不继续买地建房,很多行业都会受到影响,例如水泥、钢材、土地、建筑施工、家居和房产中介等等。这些行业吸纳了许多就业人口,比如建筑行业就为许多农民工解决了很多就业问题。

3、买房、炒房的人负债累累,房子还要被收走

除了对开发商带来资金链断裂问题,房价暴跌对买房、炒房的人也会带来大量的家庭负债。其中,炒房的人最惨,因为炒房过程往往会加入很高的杠杆,房价暴跌,意味着亏损严重、背负大量债务,日本就曾因为这事诞生了一个“自杀森林”。

对于真正的刚需购房者而言,如果他们使用贷款买房,处境也好不到哪去。如果房子的价值跌到只值100万,债务却要还200万,很多人都会还不起,这意味着房子不但被收走,还要背负债务。可以说,辛苦奋斗多年结果换来一场空。

4、银行出现大量坏账,实体行业融资困难

对于负责社会融资的银行而言,它们才是最惨的。房地产开发商还不起商业贷款,炒房、买房者也还不起购房贷款,银行手里的坏账会越变越多,经营压力随之增大,减少或停止贷款就会发生,最终导致实体经济出现融资困难。

实体经济受影响,降薪裁员潮恐怕就要来了,整个社会消费支出减少,又继续影响制造业和服务业,形成恶性循环,日本就是因此一蹶不振的。上面说的只是房价暴跌带来的一部分危害,实际上还有其他方面的延伸影响。由于危害巨大,国家下定了“房住不炒”的决心,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我国不会再走日本和美国的老路。


金十数据


房子价格一旦出现暴跌,就会发生三件大事情;第一件,就是很多房奴开始不愿意按时向银行缴纳房贷了。银行会发生大面积的断供现象,如果只发生在个别城市,那是局部性金融风险,如果大面积发生,那将是系统性金融风险问题会很严重,特别是近二年中国的金融杠杆拉长了,系统性风险正在积聚中。

第二件,房价暴跌,很多之前买房的人会要求开发商补偿他们提前买房的损失,会出现砸开发商的楼盘销售中心。原因很简单,部分开发商之前曾经告诉买房者,买房得赶紧,以后等房价涨了,别更买不起房。而听了开发商的话,买房者现在面临房价下跌的损的,买房者要讨个公道。每天各地砸楼盘的事情层出不穷。

第三,房价暴跌,很多人是跟涨不跟跌,买房的人会急剧减少,成交量也会萎缩,这会影响到其上下游几十个行业的发展。比如建材、装修、搬家、家具、家电等行业都会受到影响,最终这些行业里面大量企业裁员,失业人数会大幅增加。而大量人员失业,会导致消费需求跟不上,所以政府在短期内要提供其他服务性行业岗位。

不过,这只是短期的阵痛,而长期房地产暴跌,会使得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国内的实体经济将会慢慢得到恢复,房价大跌将会有更多的人买得起房子,房地产金融风险逐步被清除干净,最终回归居住的属性。未来房价不是由炒房者说了算,将由当地居民的收入说了算。但愿挤泡沫的过程,可能是比较痛苦的。但是这在中国不会发生,因为中国是需要让房子缓慢的下跌,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不执著财经


很多人认为,房价一旦暴跌,之前无房的人一定会幸灾乐祸,笑嘻嘻地看着有房子的人资产缩水。

然而,真的到了那一天,估计没几个人能真正笑得起来,因为,金融危机来了,任何人都无法置身事外。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到2017年末,全国房地产贷款余额32.25万亿,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1.86万亿元。另外,还有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8.32万亿元。而人民银行统计,2017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0.1万亿元。

通过这组数据我们就可以清楚看到,房地产的贷款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量的比重。

除了显性房地产贷款,还有隐性的。比如,不少消费贷也通过各种途径流入房地产市场,因此,实际房地产贷款余额比目前的统计数据还要大。

一旦房价暴跌,可以想象如果房产的价值已不能覆盖贷款余额的时候,房贷违约就会大量产生,巨量的贷款房产最终都流入到了金融机构手中。

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这么来的。并最终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届时,货币贬值、经济衰退、企业倒闭、失业率大增……

所以,还是祈祷房价不要大降吧,毕竟,对很多中国家庭来说,房产是最大的资产。


斑马消费


一旦房子价格暴跌,我们会面对怎样的场景?

不同人,不同场景吧。

我先讲个臆想但很有可能发生的故事吧。

话说20XX年,有三个青年ABC,小A买不起房,租房住;小B问家里要了点钱,咬咬牙贷款买了一套房;小C家里很有钱,买了好几套房,多的租出去,其中一套租给了小A。

突然要收房产税了,房价也跌了,三个人会遇到什么场景呢?

  • 小A:房产税来了,太好了,房价也跌了,虽然我还是买不起房,但那些炒房的被收税我也开心。

  • 小B:房产税来了,太好了,虽然跟我没什么关系,我就一套房不收税,但看到那些房子多的人被收税我也开心,看你们还敢不敢买那么多房子!但房价降了我有点不开心,虽然我不卖,但资产也缩水了啊。

  • 小C:房产税俩来了,收我这么多税,房价降了还不好出手,不开心,不过没关系,下个月房租涨涨30%,弥补我的损失!

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什么结论呢?你又是哪一种人会遇到哪一种场景呢?

鑫财经


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上世纪日本的房产泡沫,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的房价也是居高不下,在东京买一套房,就相当于如今的国人在北京买一套房,很多人都租房住,年轻人也有许多租不起房住在网吧。


就在房价崩盘的前夜,人们都还在坚信房价会一直涨下去,最后,房价一开始下跌,就止不住了。当然,这与日本的国策有关,可以说,日本的房价泡沫是政府捅破的,他们觉得这未必是一件坏事。所以,日本房价一路跌到20年前。

美国大萧条,与房产泡沫崩盘一样,在上世纪,美国的经济大萧条,造成了许多人的失业,那种集体的社会恐慌让许多大城市变成空城。罗斯福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是十分无奈劝人民挺住。农民的作物卖不出去,牛奶倒入河流,银行断贷,大面积的存款用户开始从银行取钱,导致银行资金链断裂,撼动了整个美国的经济发展。



房价一旦崩盘,那么一定会陷入无限的恐慌中去,大量资产无法收回,许多人对人生心灰意冷,房地产行业对其他行业也有很大影响,整个社会资金链的不健康发展会对各行各业造成冲击,这不是穷人和富人的洗牌,而是一场无声的经济战争,富人还是富人,受伤的总是穷人。


历史密探


海南的房价也曾大跌过

90年代,海南的房地产激烈程度毫不亚于现在的地产热。在短短两年间,海口的地价就从10多万飙升到了100多万一亩,房价也从1000多元飙升到了7000多元,连带北海的房产都飙升到了5000多元。而那时候,普通职工的收入在一百多左右,海南的房价比现在还要疯狂。那时候,海南的房价与职工收入水平脱钩更加严重,也浮现出了很多需要解决的经济难题。

在1993年,决策层突然终止了房地产企业的上市,开始逐步严控银行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同时将海南信贷规模和国债利率控制到合理的水平。同时,在第二年海南还开始了更加严厉的资金政策。银行开始积压了大量烂尾楼和收不回的坏账,券商对实体的直接投资也同时被叫停。相对于那时候的政策而言,目前决策层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控制还是相对温和的,以调控交易量为主,而不直接对房价进行干预。

控制房产价格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从海南的案例中,就可以发现一个小小的区域性房产泡沫地迅速挤压,也会对全国的经济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而目前,很多城市房地产泡沫已经形成,杠杆率已经偏高,因此如果强行打压房地产,必然会造成更大范围的危机。由此可见,控制房产价格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决策层主要就是以控制房产交易频率、房产资金规模、杠杆比率和泡沫规模为出发点,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控制,以防出现房产价格大规模下跌的状况,而触发对于实体经济的危机。控制房产交易频率的办法是借鉴了其他国家经验的结果,在控制房产交易频次的前提下,我们才可能避免一如日本的大规模经济衰退。

将来很长一段时间,房价将会维持高位

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决策层都看到了房价下跌所带来的影响。只有通过将房价暂时维持在高位,通过整体经济的改革与转型,慢慢脱离经济对于房地产的依赖,以缓慢的进度将泡沫温和地变小才是目前经济决策的当务之急。这么看来,房价尤其是重点城市的房价,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都会保持高位。

对于我们从外地在北上广一线打工的人群而言,在这些大城市买房几乎是不可能的。但相反租房也能给予我们品质的生活保障,因此与其迫切的买房,还不如租一套好的房子。当然了,租好的房子就要选择好的平台。嗨住租房-全城房源,一网打尽,房源多,房源真。


嗨住租房


一旦房子价格暴跌,那么这个社会就真的乱了,有无数的家庭崩溃,无数的人开始流离失所,自然会造成社会的动乱与不安,也会造成非常不好的局面。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房子价格低的人人都能买得起房难道不好吗?那么我们可以假设一下房子价格暴跌会怎样的情况。比如一个房子100万,首付30万,70万是贷款,而暴跌之后房子是10万,甚至还低,那么贷款贷的70万怎么还?因为当初是从银行贷款贷的是70万,那么肯定还要还70万加上利息,所以价格暴跌之后那些买房的人依然要还房贷。

现在这种情况下我选择不还房贷利率,而把房子直接给了银行,这样是不是就可以不用还了?不是,还得还。因为房子当初抵押的是100万,而现在只值10万,这叫“资不抵债”,还需要别的东西来进行偿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这个房子我付了首付之后把房子给银行还需要再额外的换钱,心里会平衡吗?当然不平衡,并且这种不平衡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无数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发生群体性动乱。

那么房子暴跌对于普通民众是有很大的影响的,那么对于一些企业来说会不会有影响?有,也很大。就比如那些卖房子的企业,现在房子价格暴跌,他们肯定不会再造房子,宁愿房子烂尾也不会去管,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随便一做就要赔钱,还不如直接烂尾了,赔的还能少一点。


所以说不要期望房子会暴跌了,不现实。价格肯定是会跌的,但会出现在合理的范围内。


国557


本不想参与这个悲催的讨论,但看到樊纲先生前不久抛出了“六个钱包”理论,实在忍不住分析房价暴跌的严重后果。

众所周知,一国的发展依靠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投资面临边际效益递减,出口面临拐点,只能靠促进消费。本文不对三驾马车进行展开,只讨论房地产业的兴衰对国内百姓的巨大影响。

无论你如何看待,都无法否认房地产业在国内消费经济中的龙头大哥地位,支柱产业地位。房地产背后,紧紧跟随着银行、建材、装修、家电等十几个产业,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樊纲先生鼓励年轻的小夫妻们,动用上两辈老人的六个钱包全部积蓄买房,恰恰说明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到了岌岌可危、不容有失的地步。

且不说中国老人正面临着未富先老、缺乏保障的困境,就是凑齐了六个钱包,就能够解决小夫妻的终身幸福吗?答案是完全否定的!

一旦房价暴跌,会出现什么样的场景?抛盘如涌,交易量骤减!房产的金融属性决定了买家买涨不买跌的心里,房价加速下跌成为必然。接盘侠被悬于半空,房子成为负资产。即使白送给银行,还需归还贷款。债务平均已达85%的房地产企业估计会有一半倒闭,那些紧跟龙头大哥身后混吃骗喝的小弟行业四散奔逃,下岗人员骤增,经济危机立现。所以,国家才会出台严厉的调控政策,以时间换空间,保护经济发展,保证民生质量。

请自行计算一下,如果您夫妻俩每月需要偿还5000元-10000元贷款,却又遇到经济危机,有一人不幸下岗失去收入,只能依靠其中一人每月8000-10000元的收入支撑,您将如何保证每月的购房还款、孩子的教育、父母长辈的养老,还有您全家的一日三餐。俺还没有说二孩的降生和可能不期而遇的疾病开支。您的现金存款能够支撑三年吗? 动用六个钱包、贷款买房的小夫妻,您真的想清楚、算明白了吗?


猴思猴想


作为一个财经工作者,我很乐意回答这个问题,而且我对这个问题感触也最深。

如果真的出现房子价格暴跌现象,我想最容易出现的是如下场景:

一是大量的房产投资投机者将面临财富严重缩水,一些通过高杠杆炒房的投机客有可能面临资金断链,一些人会陷入债务深渊无力自拔而跳楼自杀。

二是大量房地产开发商的房子会卖不出去,导致商品房严重过剩;还有一些购房刚需族也有可能断供,银行房贷无法收回,不良贷款将大幅反弹,金融危机有可能爆发。

三是与房地产有关的土地出让收入、税费等将大幅减少,保民生支出将大幅缩减;也会对地方政府债务产生一定影响。

四是与房地产有关的上下游产业比如钢铁、水泥等将形成大量过剩,将整个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经济产生一定负面冲击。

五是对整个产业将产生不利影响,社会将有大量的人员重新面临下岗失业的危险,会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

大致就这些,不足之处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各位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财经深思


我是一名做房产的,按道理我不能去说房价会回落,但是作为更专业点的房产从业人员来回答,房产是会有回落可能,但是只会短期性回落、意外性回落、地区性回落!不会出现全国普遍性、长期性的回落。

一、如果出现金融危机,很多大小商家、企业家(包括房产开发商)等,都会选择出售掉房产套现,以房产资金来补充自己的商业危机,他们一般都有很多套房产的,如果他们急需要资金补缺口,可能会选择尽早降价快速处理,这样房价肯定会回落的,但这样的回落不会很长久,现在中国是一党专政,当出现金融危机,国家会选择大量发行货币去拯救市场,比如说对大部分重要的商业企业,银行采取提高贷款额度,降低贷款门槛,以补充他们的金融需求,从而达到市场经济恢复的效果,但这样会导致货币贬值加速。

二、区域性房价是可能回落的,一些偏远城市的常住人口是负增长,大部分人都还是到外地打工做生意的,老家房子只是为老年人和孩子!随着城市化推进,科技上更新,一些商业企业很难在偏远城市生存发展,这样很多偏远城市就很难就业,人口不断外迁,房子不断空置。当大部分人员在发展成熟的城市有立足之地的时候,他们很可能选择放弃掉老家,这样就可能导致老家房源过剩,房价也只会回落,不可能继续上涨。

三、……由于要上班,就先说这么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