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时期,你觉得孩子最应该学到什么?

女王小影与正面管教


在幼儿园时期,你觉得孩子最应该学到什么?

孩子有这5个优秀品质,不管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老师,大家都会喜欢

培养孩子的这五种特点,孩子受益一身

你是否曾经处理过你孩子的老师对他在学校不可接受的行为的抱怨?或者不得不向她解释你可爱的小家伙有很多好的性格特征?如果你有,你肯定知道这是什么感觉。



如果没有,让我告诉你,事实上,这让人心碎,让你充满了揪心的悲伤,让你怀疑自己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到底哪里做错了。作为家长,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能够超越眼前的行为,把注意力集中在更大的方面,这是积极育儿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做父母的已经做了足够多的内疚之旅,却很少去思考,到底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这些品格,也是孩子在幼儿园期间最应该学习到的。

1、谦卑

所有的母亲都一样,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在他所承担的任何事情上都能成功。然而,孩子首先要是一个谦虚的人,接受别人的贡献,这更有助于实现他的理想。没有人是自己的孤岛,孩子要懂得承认别人是他的导师,他的榜样,或任何帮助他取得成就和个性的人的作用,而不是他是一个傲慢的成就者。

2、满足

我们可以希望孩子雄心勃勃的,努力实现他的目标,但是,同时希望他懂得满足。

这是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满足你怎么能快乐?

我记得我们班有一个富家子弟,我们都认为他是最幸福的,因为他可能拥有一切。但随着认识的加深,我发现他似乎从来没有满足过任何东西。他不断地向他的家人要求更多,但仍然不高兴。我记得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感到很惊讶,因为我们小时候对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很开心。

野心对于成功是很重要的,但是过度的野心很容易导致不快乐,我希望孩子能避免。

3、值得信赖

如果孩子被认为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特别是他身边的人,他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朋友,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这个世界,也会增加他成功的可能性。如果孩子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努力工作,下定决心去实现他的目标,周围的老师和同学都很信赖他,让他承担更多的任务和责任,哪个家长不开心呢?



4、有耐心

在140个字符的微博和500个电视频道的时代,在我看来,这是我们的年轻人如今严重缺乏的良好性格特征之一。年轻人确实需要学会等待合适的时机,以及延迟满足的能力。如果您的孩子是一个有耐心的人,他会有更强的学习能力。

一个年轻人正在寻找一位宝石学家来教他宝石行业的细微差别。经过不懈的努力,这位宝石学家同意了。他每天都把一块玉石放在年轻人的手掌上,然后就什么都不说了。小男孩的耐心快要耗尽了,他开始抱怨:“我怎么才能学会辨别宝石的方法呢?”然而,宝石学大师却保持沉默。有一天,这个年轻人正要生气地抗议,这时,宝石学家又把那块石头塞进他伸出的手掌,“嘿,那不是同一块石头!”他说。大师笑了。“看,现在你已经学习到很多了”

5、自律

自律的孩子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能够做好的。因为他懂得时间管理,懂得情绪管理。自律对成人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何况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呢?如果你的孩子懂得自律,就不会有“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这种说法了。自律的孩子,老师和同学都会喜欢。



总结

孩子的某些性格是天生的,但是家长是完全在后天可以改变的。家长要在孩子的小时候,就对培养孩子做出一个具体的规划,我们需要培养孩子的那些优秀品格,这样就可以把这些育儿理念,融进我们的日常育儿行为中,帮助孩子成为一名优秀的孩子。

聪明的父母都会关注J妈学堂,每日分享孕产育儿小知识。

有爱的父母都会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妈,创建了宝妈自媒体创业营,带领全营宝妈实现经济独立!曾经以为自己足迹踏遍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现在认为做了妈妈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经的职场达人,现在的育儿达人,专心在头条码字,每天更文,专注于育儿经验和宝妈自我提升以及时间管理,分享我的所学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标点,全部是我一个一个敲打出来。J妈学堂的美国家庭万用亲子英文教学课程已经上线啦!关注即可免费获得!


J妈学堂


闺女上了五年幼儿园,四年私立幼儿园,一年公立幼儿园。一起来看看我们五年幼儿园都学到了什么。

第一年,闺女23个月,托班。入学第一天,和别的小朋友一样,在我离开的时候她哭了。闺女性格活泼,平时很喜欢和小朋友玩,所以很快就适应了幼儿园的新环境,也有了自己的好朋友。在闺女入园前的5个月里,我给她断了奶瓶,让她练习自己吃饭,教她大小便要跟大人说。到入园时,这些都练习得差不多了,所以尽管年龄小,我还是很放心闺女在幼儿园的生活,并没有很多家长的那种分离式焦虑,反过来,闺女对我也很放心。每天放学我都会问她:今天开心吗?每天送她上学,我都会说妈妈下班来接你噢,然后给她一个拥抱。大多数时候闺女都很开心,也有少数意外,在托班,闺女被小朋友抓破过两次脸,我看了特别心疼,但我并没有指责老师,她们带那么多孩子,难免有疏忽的时候。我告诉闺女,要学会保护自己,离欺负她的小朋友远一点。总结一下,幼儿园第一年,闺女学会了自己吃饭,如厕,学会了适应新环境,学会了适应跟妈妈的暂时分离。



第二年,闺女小班。放学回来,高兴的时候会给我背三字经,会给我跳老师教的舞蹈,会给我讲更多幼儿园里的故事。我依然只问她:今天开心吗?小班的闺女,开始认识一些数字和简单的文字。我开始给她买游戏贴纸书,小姑娘很喜欢玩,在引导她玩了几本之后,她就学会自己玩了,基本都能把贴纸贴在正确的位置。我还给她买了一些简单的手工剪纸书,她开始在我的陪同下学会使用小剪刀,做一些简单的小手工。睡前故事也从绘本变成了简短的故事书,我们很喜欢歪歪兔系列,对闺女形成乐观的性格有很大的帮助。总之,第二年,我们就是学会了各种玩,在玩中涨知识,在玩中找乐趣。


这一年,我还带闺女去了厦门,开始了她人生的第一次旅行,我始终相信,旅行可以让她开阔视野,可以让她学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外的东西。厦门回来我跟闺女说,以后我们每年出去旅行一次,她欣然同意。

第三年,闺女中班,开始对画画萌发兴趣。我买来一些画画书,水彩笔,油画棒,一有空就开始陪她画画,闺女对画画很专注,乐此不疲。我隐隐约约有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觉。所以,这一年,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看看下面两幅荷花,是不是小朋友画的更生动些呢?嘻嘻。

第四年,闺女大班,放学回来依然跟我分享幼儿园里的故事,开始跟我讲她喜欢谁,不喜欢谁。我会问她具体的原因,让她想想小朋友的一些优点,很快她就跟同学和好了。这个时候的闺女,过生日开始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名单列上一长串,最后让她选了最好的三个好朋友。大班的时候我还带闺女去了北京,爬了长城,大概是遗传了我的女汉纸基因吧,闺女在爬长城的整个过程中,表现出的毅力着实让我很惊喜。总之,这一年,闺女学会了处理跟小朋友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了她非凡的毅力。


第五年,闺女因为生日在九月,所以仍然读幼儿园大班。这一年我们因为搬家,离开了私立幼儿园,进入家附近的公立幼儿园。闺女特别舍不得带了她四年的老师,很不情愿转学。我就告诉她,以后想黄老师她们了可以经常去看看,新的幼儿园离家近,更方便些,我还告诉她,她会遇到新的好朋友。在提前做好了思想工作后,闺女很快适应了公立幼儿园。班上有些小朋友课间说老师的坏话,闺女居然跟他们反驳。后来我加入他们班级群才知道,有些家长对老师各种抱怨,其实都是小事,可能小朋友是听到了家长对老师的评论吧。其实,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老师,我们一定要教孩子换个角度看问题,为他们打开另外一扇窗,引导孩子看到积极的一面。这一年,闺女在读书节活动中敢在全校师生面前发言了,确实是个很大的进步。公立幼儿园没有晚托,小朋友放学又很早,每天回来都是看电视,闺女视力不好,因此我想了个办法。某天吃完晚饭,我跟闺女说,菜场那边有个琴行我们去看看吧,闺女一口答应。来到琴行,我说,你看,这里有钢琴,有古筝,你想玩哪个?闺女试了试钢琴和古筝,说她喜欢钢琴。我又问闺女,你想好了吗?要不你考虑两天,妈妈一旦交钱,你就要一直坚持下去,好吗?两天后,闺女选择了玩钢琴。哈哈,是的,玩钢琴,我对闺女说,你学钢琴是为了自我放松,以后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在音乐中找到快乐。这一年,闺女懂事了不少,慢慢学会了看到别人好的一面,学会了为自己的选择而坚持。

闺女五年的幼儿园生活,应该是她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而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愿她一直健康、快乐、幸福!


爱听得见


虽然我的宝宝才九个月大,还不到幼儿园年龄,但是我是一名小学老师,接触好多幼小过渡阶段的宝贝。看到听到的一些现象引起的我的思考,也会考虑我的宝宝幼儿园时该怎么去教育……


那天看到一个家长问坐在电动车后的小屁孩,“宝贝,今天学的什么?”小屁孩立即开启告状模式“同班的小男生让人讨厌”“我们老师更喜欢长头发的女孩”等等,家长笑笑,又问“我问的是你学到了什么”。似乎在家长心目中只有加减法和ABC才是应该学的知识。


当然,学习必要的文化知识是应当的(因为我是小学老师,幼小衔接过程的孩子识字量多的学习起来确实轻松)。但是幼儿园时期更多的是习惯养成和社交学习。


我所说的习惯养成其实很简单,例如:按时去幼儿园、自己收拾玩具学习用品、自己穿衣、饭前洗手等。虽然说起来很多,但是只要家长和幼师要求,这些都是很容易做到的。


而社交学习就比较复杂了。有人可能会问小孩子怎么还需要社交学习?我举一个例子:开学了,新课本没到,好多学生都是提前借的课本,刚刚开学的自习课上需要学生们自己熟悉课本。那么问题来了,没课本的怎么办呢?同桌看一本。当老师提出这个建议时,能主动和同桌分享的寥寥无几。我作为一个老师看到这一幕感觉很不好。就像自己的孩子不愿和小朋友分享玩具一样,总想法劝说孩子。

那这个小例子是不是能透出问题呢?有人说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比起我们小时候差远了。差的就是社交能力,我们那个时代村里、大院里一群孩子光着屁股长大,不用幼儿园就已经在社交了。现在的孩子呢?冬天冷了不出门,夏天热了不出门,一个手机一下午,一台平板又一天。除了幼儿园的同龄小朋友很难有玩伴,所以幼儿园的社交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再回到文头那个小屁孩告状的问题上,家长直接忽略孩子的诉说对与不对呢?我想大家都有答案!


小城老师爱学习


孩子去幼儿园,意味着孩子要走出家庭,融入一个团体,去到一个不只是有亲人的世界,独立是孩子首先要学到的。记得女儿第一次去幼儿园时,老师告诉我,孩子不希望老师的视线离开她,希望老师是时时刻刻只关注她一个人的,可能是这是我们第一个孩子的原因吧,慢慢的孩子知道了,爸爸妈妈只有一个孩子,可是老师有20多个孩子都需要照顾,在老师无法照顾到自己的时候,要自己照顾自己,有些事情不需要他人帮忙,自己是可以独立完成的。

其次我想,孩子要学会合作。女儿小班的时候,去接她是总看到一个一个小朋友都是自己玩的,后来看到许多孩子会一起完成许多事情,一起完成一个有趣的游戏,一起完成一个手工等等,跟孩子聊一天最开心是事情的时候,她从学会了手指谣、唱歌等慢慢说到了交到的好朋友,一起完成了植物的种植等,我知道她慢慢的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快乐了。

还有,孩子要在幼儿园养成好习惯。步入一年级,各种学科学习、兴趣学习会接踵而来,孩子要在幼儿园养成好的作息、学习习惯,才能从容的面对小学的生活。几点起床,几点锻炼身体,几点睡觉,这些都不应该是小学才面对的问题。

最后,我想,就是要做好孩子的启蒙吧。培养孩子对科学、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到了小学才不至于厌学。有一些幼儿园学不到的就要家长努力学习,让孩子全面发展。


妈妈事务所



在我个人看来,虽然现在的物质条件好了,小孩们吃穿出行都有很高的待遇,这可以称得上是很“幸福”,但是孩子们其实很辛苦,在妈妈肚子里时就接受胎教,刚出生就开始游泳,六七个月时有些孩子就去上早教,大点了就是各种培训机构。当然有些是孩子愿意的,有些却是父母强加给孩子的。

我时常在想作为父母并没有做下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就基因遗传来讲,怎能要求孩子要有多大的成就!当然也希望一代比一代好。所以我对孩子的“成就”没有太高的寄望,但我想她要是有较好的品格、良好的心态、有同情心、有责任感那样就更好些。



所以,孩子在幼儿园,我想她玩的快乐些。融入集体生活,即会交往又会独处;锻炼自理生活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周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和兴趣,并懂的一些社会规则和秩序;学会保护自己,有同情心也要有戒备心。


Lemon辣妈


幼儿园是小朋友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培养与孩子年龄相适应的能力是幼儿园时期学习的重点。

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朝夕相处的小宝贝要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一定会大哭大闹倍感不适。家长们也会感到十分的不舍,怕孩子在幼儿园渴了、饿了、想尿尿又不敢和老师是说等等情况,这不仅是家长要学习的第一步——放手,更是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的第一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进入幼儿园的小朋友首先要学习的自理,自己吃饭、自己喝水、自己上厕所、自己穿衣服穿鞋、自己整理玩具书包等等,这些以前都是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以前代劳的,刚开始小朋友们做不好,这时就需要家长和老师慢慢指导和鼓励,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自理能力,还能为小朋友树立自信心,增强他们的自主性。

二、学会交往、帮助和分享

在上幼儿园之前孩子们主要接触的是爸爸妈妈和祖父母外祖父母,可能还会和小区里的同龄小朋友一起玩。但是在幼儿园中会接触到更多小朋友们,而且会朝夕相处好几年,因此怎样交朋友,怎样建立长期的友谊,怎样处理小朋友之间的关系是孩子们成长中必修课。同时,教育孩子互相帮助、感恩和分享是交朋友的基本要素,在网上看到一则视频,幼儿园里一个孩子跌倒了,另一个孩子马上跑上来将她扶起来并且拿出纸巾擦衣服上粘的土,场面十分温馨。

三、无规矩不成方圆

幼儿园的功能不仅是看护孩子,也为孩子提前适应学校生活奠定基础,所以幼儿园也是有很多规矩和纪律的。比如上完手工课自己的东西要按位置放好,做早操的时候要排好队不能大声喧哗吵闹,上课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坐好,午睡的时候不能大声说话影响到其他小朋友……小朋友养成良好的自律和自觉意识,克服以前在家中任性的冲动,会更好的适应环境,养成良好的习惯。

言而总之,小朋友们在幼儿园时期要学的不是知识的多少,而是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学习知识的方法,把小朋友的能力发展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教师学校和整个社会的努力!


熊仔妈咪育儿经


幼儿园时期的孩子正处在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最应该多做些益智类的游戏,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记得儿子幼儿园老师对我说过:“铮铮组装玩具最拿手了,每次都比别的小朋友开始的晚,却总是最快一个拼装到位的,动手能力好强啊!”我问儿子为什么不和小朋友同时开始?他说我得先想想它们原来是什么样子啊,这样就不用装了拆,拆了再装!我很欣慰,因为平时生活中我也尽可能地让他自己动手,自己想办法。

半夜蚊帐的支撑杆塌了,自己重新装上去;小闹钟不走了,自己换新电池;自行车的座子松了,自己拿着螺丝刀紧固……后来上了学,更是成了班里的小小“修理工”,哪个同学的笔不下水啦、自行车的链子掉啦,找他准没错。


自小学会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让他在数理化的学习上驾轻就熟。初中时就常常提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把老师“问懵”。记得物理课学电路的时候,把家里的充电器、手电筒全部拆开研究了个遍,差点把爸爸的手机给报废啰。


幼儿时期学会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可以最大效率地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让孩子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更加自信。


快乐猫铮妈


儿子今年刚上幼儿园,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01

首先要学会的必须是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会穿脱衣服、鞋袜;学会自己吃饭且不弄脏衣服;学会自己如厕;学会清楚的表达自己的需求。


02

其次就是社交能力,人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社会化,需要遵循社会的秩序,学会如何跟其他小朋友和平共处、互帮互助是很重要的。

03

最后就是学习的能力,一入学门深似海,哈哈~现在的社会竞争如此激烈,要想孩子以后有出息,从幼儿园就开始加油学习一点也不为过。别信奉什么释放天性,快乐教育,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尧妈家有两宝


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n

由此看来,幼儿园时期,是人生这座高塔的奠基阶段,在我们人格形成方面,至关重要。

\n




\n

首先来谈一谈“同理心”。

\n

为什么把这个放在最前面?


\n

因为在进入幼儿园之前,3岁孩子的特征就是“以自我为中心”,表现为“这是我的!那是我的!全世界都是我的!”。

\n

他们很难对其他人的哀与怒产生共鸣,甚至理解不了也体会不到你为什么哭泣。


\n

你也许会说,我受伤时,孩子会过来帮我吹吹;我哭泣时,他会过来帮我擦眼泪。

\n

是的,孩子是会这样做,但这只是他从你身上习得的行为,你平时如此对待他,所以他在面对相同情景时,也会用他最熟悉的方式来对待你。

\n

但他真的理解了你心中的痛苦与悲伤吗?不见得。


\n

于是,这便是我们幼儿园时期,需要学到的第一课:“同理心”。


\n

4岁,是大部分孩子刚入园的年龄。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拥有的心智理论,他能了解对方的感情与想法,可以逐渐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n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理论的发展,他们能看透对方的心思,并能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且能感受到他人的伤感情绪,并由此而引发自己的悲伤感情。

\n

这是人融入社会,与他人交往的根基,是换位思考,人际交往的关键所在。


\n

5岁的女儿,紧紧拥抱着哭泣的我,轻轻抚摸我的头发,给我以温柔的安抚时,我心灵的伤口开始慢慢愈合,我能感觉到,她是一个温和善良的孩子。

\n




\n

其次,再来谈一谈“自我学习能力”。

\n

相信这是很多家长都很关心且在意的一个问题。

\n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随着社会的进步,更多的家长意识到,一味的填鸭式教育,给不了孩子真正翱翔于蓝天的翅膀。教会孩子思考的能力,更能让他受益终生。

\n


\n

对于孩子,我的原则是“有求必应,不求不应”。

\n

读玩具,看绘本,哪怕是解决冲突,只要孩子不主动要求我的帮助,我就不会主动插手。

\n




\n

最后,说一说“自我修复能力”。

\n

入园后,经常会听到孩子说:“妈妈,××不跟我玩”;“妈妈,××骂我”。

\n

作为家长,听到这些,难免会心疼,难受。但心疼过后,更多的,是希望孩子能成长得更坚强和自信。“宝贝,不是因为你不够好。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玩伴,你也可以选择其他人做你的朋友”。

\n


\n

近几年来,学校频传学生轻生事件。很多孩子经受不住学业、家庭、生活的沉重打击,选择用最令人伤心的方式,来逃避痛苦的负担。用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来惩罚他人犯下的错误,真的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n

愿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强大的内心,有能力面对逆境,活出强大的自己。


幼儿园手工三宝妈


家有三岁半男宝一个,入托半年,也开启了我对孩子教育的新篇章。记得有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者说的,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幼儿园学的,那么他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是的,多么简单的几点啊,细细分析,又没有那么简单了。懂得分享,学会自控,有秩序,勇于承认错误,学会休息,有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这是一个成功人士的优良品质啊,如果说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有什么样的品质,要关注孩子的长期养育目标,还真的从幼儿园抓起了。妈妈,你们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