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神垕镇位于河南省禹州市,是驰名中外的钧瓷文化发祥地。“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满天。”这是明清时期,民间对于盛产陶瓷的神垕古镇的形象描述。如今走进神垕,一眼望去有数不清的烟囱直插云霄。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烟囱早已闲置,但它们却成为这个被称为“钧瓷之都”小镇的标志符号。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神垕老街,俗称“七里长街”。随着唐宋时期陶瓷业的兴盛,许多富商大贾在此置田、建宅、经商,逐步形成由东西南北五道宅门围成的镇集结构。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自西向东有东大街、西大街、白衣堂街、红石桥街、关爷庙街等街道,道路两侧店铺林立,古民居依势而建。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神垕老街的一大特色就是,到处都能看到“笼盔”砌成的古旧墙体。据当地人介绍,“笼盔”书名为“匣钵”,是用来装烧瓷器的窑具,起着提高使用强度的作用。由于极高的温度,笼盔会变形或出现裂纹。聪明的神垕人就用废弃的“笼盔”砌成墙盖成房。于是当地便流传下一首歌谣:“神垕街七里长,家家都有笼盔墙,神垕街一大怪,院墙都用笼盔盖”。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从“笼盔”墙边走过,仿佛还能看到蒸腾起来的阵阵热浪,听到开窑时钧瓷开片发出的美妙声音。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伯灵翁庙位于镇区老街中心,始建于宋代,清光绪年间又经历两次重修。该庙也称窑神庙、火神庙,是钧瓷文化的象征性建筑,也是神垕“中国钧瓷之都”、“火艺之都”的重要标志。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伯灵翁庙为庭院式的群组布局,其主要建筑物有窑神庙、花戏楼、道房、东西日月门。庭院深深,古色古香,充满神秘色彩。正门为花戏楼,门前一对石狮威风凛凛,气宇轩昂;青砖饰墙,玻璃金瓦,风铃叮当。门旁两边石柱上镌刻着一副对联:“灵丹宝箓传千古,坤德离功利万商”,包含着阴阳八卦、天地造化、工商经济等诸多内容。楼脊中心立一麒麟,背驭钧瓷宝瓶,形象生动,透出祥瑞之气。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灵泉寺位于神垕镇东部凤翅山的南山脚,始建于东汉时期。灵泉寺地理位置独特,其建筑巧夺天工,妙合山势。正殿中央有一口灵泉井,泉水清澈甘甜,寺前一棵千年银杏树,一条潺潺溪水环流寺院,溪上一座石拱桥,直通寺院,举目望去,溪水、小桥、古树、寺院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充满了诗情画意。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钧瓷,是神垕镇特有的陶瓷制品。所谓“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说的就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钧瓷。钧瓷变幻莫测的色彩,使与它相关的一切都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在《记住乡愁》中,就曾讲述了一个有关神秘钧瓷的传说故事。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相传北宋时期,宋徽宗看腻了青白瓷器,有一次他梦到一对“红似朱砂、晶莹透亮”的花瓶,醒来便传旨到神垕,要求当地匠人烧制。眼看圣旨规定的时限临近,当地的窑工们却怎么也烧不出皇帝梦中的花瓶,一位特别孝顺的窑工女儿看到父亲难以完成皇命,心急如焚。有天晚上,善良的女孩梦见一位白胡子老人,告诉她烧造瓷器不能墨守成规,要变中求进,老人用一根柴火棒写下“心血”二字之后,突然就消失了。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姑娘醒来后知道是神仙点化,便决心以身相试,成就“心血”之作。于是,当炉火烧到决定釉色的关键时刻,姑娘登上窑顶纵身跃入窑炉,希望用自己的气血融入花瓶,成就钧瓷的变化。当这一炉瓷器完成时,窑工们终于得到了一对晶莹玉润、艳丽如血的花瓶。宋徽宗见到花瓶后极为满意,于是颁旨在神垕建造官窑,用于烧造宫廷御用瓷器。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用生命和心血换来的钧瓷“窑变”,深深地感染了所有人,以身祭窑,投身火海的姑娘也因此被人们奉为“金火圣母”。从那以后,创新求变就成为神垕窑工们的不懈追求,他们经过反复试验,最终以“十窑九不成”的艰辛,烧制出了色彩变幻莫测的钧瓷,也迎来了神垕瓷业的兴旺发达。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一把泥”戏班起源于宋朝,按照神垕当地的传统规矩,在制瓷行业的各个工种,都要拿出一点时间,专门为剧团制作瓷器。取一人一把泥,养活戏班的意思,而得名“一把泥”戏班。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娱乐方式的多样化,神垕“一把泥”戏班逐渐没落,古老的唱腔在古镇上就此消失。2010年,在陶瓷厂工作的贺小娟提出要重组戏班,恢复“一把泥”剧团。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一把泥”剧团重新唱了起来,剧团成员都是各个陶瓷厂的工人,他们白天做工,晚上排练。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只是演出过去的一些老戏,没过多久,贺小娟就发现来看戏的人越来越少。如何在现代环境下立足,让“一把泥”再次成为神垕人的精神寄托,是贺小娟那时想得最多的问题。于是贺小娟决定,重排代表神垕人精神传说的《金火圣母》。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创新工作说起容易做起难,排一出新戏对于没有创作经验的贺小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整整五年时间,贺小娟每天早上五点到陶瓷厂上班,一边干活一边想戏词,下班后再和剧团成员一起排练,最终,他们根据神垕当地“窑变”传说改编的创新戏《金火圣母》完成了。2015年夏天,在神垕窑神庙里,已经消失多年的“对台戏”再度上演,并排的两座戏台上,一边是传统剧目《三娘教子》,另一边就是历经五年终于亮相的创新戏《金火圣母》。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老唱腔玩出了新花样,首演就大获全胜,一年多的时间里,《金火圣母》演出了40多场,“一把泥”剧团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钧瓷艺人李海峰,在传承了父亲的手艺之后,一直苦思冥想着创作出与众不同的钧瓷。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一次和父亲聊天时,父亲说到:“你现在随意拿起一块瓷片,就知道是哪个朝代的东西。你仔细想一想,历朝历代传承下的这些东西,他们守的是什么?变的是什么?”

这句话让李海峰思考了很久,从那以后,他一直琢磨要烧出具有当代风格的钧瓷作品。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经过一系列的创新试验后,李海峰害怕自己这样做会弄丢钧瓷的韵味。但随着不懈的努力,与对钧瓷更深层次的理解,他最终认定,钧瓷的魂在于“窑变”,在创新的同时,也一定要守住“窑变”根本。

然而“十窑九不成”的特点让钧瓷的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很难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为此他走出家门再度求学,希望利用现代化的科学仪器对传统釉料进行分析,从而增加“窑变”的可控性。在学习过程中,他终于想通了父亲的问题。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祖祖辈辈的钧瓷人其实都在寻求创新,每个年代创作的作品都是不一样的。

如今李海峰成立了“青年钧瓷创新社”,吸引了十几个学习雕塑和陶瓷的大学生,一起进行创新尝试。他们创作磨合了半年的鸡年生肖作品终于新鲜出炉,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他们守护着祖先流传下来的古老技艺,却不固步自封,而是在时代的发展当中,寻求着破茧而出的华丽蝶变。“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变是求新,通则是传承。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豆腐菜,是神垕“窑工菜”中最出名的传统美食。用羊肉炖汤,烩以本地的油炸豆腐丝和粉条,加上自家制作的烧饼,吃下去解馋扛饿,因此深受窑工们的喜爱。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十几年前,随着人们口味的变化,一直由老于掌勺的于家豆腐菜生意一度变得冷清起来。儿子小于就开始琢磨如何能把豆腐菜的味道做得更足也更有营养,特别是要解决“常吃豆腐菜容易上火”的问题。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为此老于和小于没少起争执,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小于终于得到了掌勺的机会,他把自己偷偷研究了很久的新配方下了锅。当小于把精心制作的新配方豆腐菜端给父亲吃时,老于却没有察觉出其中的异样,小于知道自己成功了。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新加入用以平衡羊肉汤热性的中药材并没有影响老汤的滋味。小于也因此得到了老于的肯定。慢慢地,“老于家的豆腐菜吃了不上火”的消息传遍了古镇,一时间顾客盈门,天天爆满,生意越做越好,老于也就放心地把店铺交给小于经营了。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漫步在古镇的街头,豆腐菜的清香,在古老的巷弄当中飘散开来,它是许许多多在外打拼的神垕人儿时的记忆,家乡的味道。同时也是神垕人守正出新,变中求进的精神写照。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饸饹面是中国北方传统面食,很多地方都有,也是神垕人的最爱。饸饹面配料很简单,就是面条(比一般面条粗)、葱花、羊肉汤和几片羊肉,一碗管饱,根据各自口感,可以选择清汤和油汤两种风味。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卤肉是神垕镇极受欢迎的传统美食,可以切块装盘配上洋葱当一道菜,也可以配上豆芽和辣椒炒一下,夹烧饼吃。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烧饼

,是神垕人的主食,也是吃面条时的辅食。烧饼可以加卤肉,也可以加炒凉粉,还有带馅儿的烧饼,是神垕人日常饮食的必备,神垕镇几乎每一家面馆都卖烧饼,一般一元一个。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乡愁带你游古镇|神垕镇—变中求进的钧瓷之都


神垕古镇中有很多古老的民居宅院,体现了明清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在镇中留宿,让您有在自然悠闲中穿越历史的奇妙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